一里一里的阳光-小城诗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落霞》是小城唯一的一份报纸,主编鱼得水在第四版特意开了一个栏目叫“诗版图”,每周出一期,专发本地诗歌爱好者的习作。还别说,就是这方小小的阵地竟培养出如才女惠子这样全国知名的诗人呢。

    小城升格为市后,《落霞》摇身一变成为《洛城日报》,鱼得水不当主编了,主管文艺版,他仍然保持了他的“诗版图”。每个周末出一期,推出一个、两个有实力的诗人作品,或者有潜力的诗歌爱好者的诗作。“诗版图”在洛城诗歌界以至周边县市文学圈子都有很大的知名度。鱼得水也常常引以为豪,说这是他一生为洛城作出的最大贡献。

    这一天,鱼得水收到一份自由来稿,两首诗。署名是李一。鱼得水戴上阔边眼镜看下去:

    宁洛桥竣工有感

    宁洛相携手,川河架大桥。

    交流南北货,友谊万年牢。

    洛城今日更妖娆

    馒头银塔耸云霄,橡坝清波映五桥。

    白玉栏杆七彩阁,洛城今日更妖娆。

    看完了也就完了。鱼得水把它放到一边,又去看另一首新诗。这个周末版,鱼得水在“诗版图”里发了相邻那个县两个很有实力的青年诗人的诗作。

    上午八点半,鱼得水接到内线电话,主编找他。主编给鱼得水泡了一杯“洛城新茗”,说,老鱼啊,你最近是不是收到一份署名李一的诗稿?鱼得水把那个李一的稿子早忘了,要不是主编提醒,他连李一这个人名都记不起来。鱼得水用右手拢起来的五根手指敲敲头发灰白的脑壳,说,你瞧我这脑子!越来越没记性了。哦,想起来了,是有一个署名李一的稿子,好像是两首古体诗。对,严格地说,是很平常、很没有诗意的东西。主编笑了笑,老鱼啊,你知道那是谁写的吗?是市里李市长写的。鱼得水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李市长!?不可能吧?怪不得署名李一,也没有通信地址的。主编说,他刚才给我打电话了,说他很喜欢你主编的文艺版的,也是“诗版图”的忠实读者。他还说能入你法眼的作品都是好东西啊。好了,你去忙吧。下期把那两首诗发出来。

    李市长的两首诗发表后,他给鱼得水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他小时候就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唐诗宋词一直不离身的。鱼得水看着随信附来的诗稿只有苦笑:

    题贪官

    山外青山楼外楼,贪赃枉法几时休。

    包厢熏得官人醉,丢掉乌纱作罪囚。

    陕南即景

    男男女女遍山冈,种草兴林镇日忙。

    秃岭修成金字塔,移民致富奔小康。

    发还是不发?这已经不是鱼得水一个人说了算的事。鱼得水只好扩大“诗版图”的版面,在发“李一”诗的同时再发一首自己中意的诗作。有读者打来电话,说“诗版图”变味了,有点臭。鱼得水何尝不知道啊?下期出版时,他把经营了十几年的“诗版图”改版为“小城诗草”。

    “小城诗草”没有发几期,让鱼得水没有想到的事情又来了。由于李市长诗歌的发表,小城掀起了一股写古体诗的风潮。政协主席寄来一首词:

    一剪梅洛城

    我爱洛城好地方,洛水汤汤,蟒岭苍苍。千秋名胜换容光,猿迹辉煌,鸟迹辉煌。公路条条通四方,货运繁忙,客运繁忙。高楼大厦遍城乡,百业荣昌,百姓安康。

    水泥厂厂长寄来一首诗。

    洛城水泥厂

    青山绿水洛河旁,广厦高楼大厂房。

    年产水泥千万吨,支援城乡换新装。

    鱼得水找到主编,递上辞呈,说,我干不了,我辞职。不干了。这个“诗版图”也该寿终正寝了。主编不急不慌,又给鱼得水泡了一杯“洛城新茗”。说,老鱼啊,你不能走。那些写诗的人不都是冲着你的法眼,你的名气嘛!这样吧,我们变通一下,你那个“小城诗草”不是就变通的很好吗?从下一期开始,我们不叫“小城诗草”了,叫“黑板报”。你看行吗?

    鱼得水回家和老伴说了,老伴问,工资没少吧?鱼得水说,不关工资的事。老伴就说,那就出黑板报吧。不就是照搬现成的东西,也省得你用脑子。

    鱼得水想想也是。这一晚,他倒睡得很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