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肆虐-关注寒流预兆蜘蛛结网兆寒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寒流来临之前,一般都有预兆。

    与人类相比,一些动物对气候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报”寒流天气。

    下面,咱们就去看看这些小小的“气象预报专家”是怎么工作的吧。

    蜘蛛结网兆寒流

    首先出场的“预报专家”是一位小个子,它长着八只长脚,圆鼓鼓的小肚子,虽然看上去貌不出众,但却是一个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有一首谜语诗这样形容它:“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知道来者是谁了吧?没错,它就是有“独行侠”之称的蜘蛛。蜘蛛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们靠一张网养家糊口,经常守株待兔,坐等猎物上门,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

    那么蜘蛛是怎么“预报”寒流的呢?咱们还是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1794年深秋,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一支军队进攻荷兰。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他的英明指挥下,法军勇猛善战,将荷兰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很快,法军追着败退的荷兰人,直逼荷兰要塞乌得勒支城。为了阻击敌人,荷兰统帅命令将通往城区的交通要道和桥梁全部炸毁。可是这样做仍然没法阻止法军,在法国人的猛烈炮火轰击下,乌得勒支城危在旦夕。眼看城堡快守不住了,荷兰统帅突然想出了一个损招:打开各条运河的水闸,用河水挡住法军的进攻!荷兰人说干就干,他们打开闸门,一条条水龙顿时像脱缰野马奔腾咆哮,瓦尔河水急骤上涨。在河水面前,法军迫不得已,只好下令撤退。

    不过,就在法军准备撤退时,法军前锋部队统帅夏尔·皮格柳突然发现:在参谋部的屋檐下,有几个蜘蛛正在忙着抽丝结网。夏尔·皮格柳是拿破仑的老师,这是一个十分聪明而且经验丰富的家伙。看到蜘蛛结网,夏尔·皮格柳心中暗喜,因为他清楚:这预示着干冷天气就要到来了!于是,他向拿破仑作了汇报,两人悄悄制订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第二天,法军撤退到中途时,突然停下,在原地悄悄潜伏下来。果然,小小蜘蛛摆的“八卦阵”,成了未来天气的“预告表”。第二天,一场强寒流袭来,气温剧降,滴水成冰,一夜之间江河便封冻了起来。拿破仑的军队抓住战机转入进攻,当大军蹚过冰河,出现在乌得勒支城下时,荷兰军队不禁目瞪口呆。

    “蛛丝马迹”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线索,但它却对军事行动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蜘蛛为何能“预报”寒流天气呢?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寒流到来后,在水汽含量少、空气很干燥的情况下,天空会出现晴朗少云的天气,会飞的昆虫这时都会倾巢出动寻找食物,因此,对寒流天气比较“敏感”的蜘蛛就会提前织网,坐等这些昆虫主动送上门来——正是抓住了蜘蛛的这一特性,所以拿破仑军队打赢了这场战争。

    不过,蜘蛛是否每次织网都能“预报”寒流,这个目前仍说不清楚,它们的行为,只能作为我们判断寒流天气的一个参考。

    毛毛虫的表现

    接下来上场的这位“预报专家”长相不敢恭维,甚至可以说有点令人毛骨悚然。它的身子呈小小的长条形,浑身长满刺毛,身上的颜色花里胡哨:脑袋和屁股呈黑色,中间的躯干呈红褐色——这种色彩搭配使它看起来很像恐怖分子。

    不错,它确实是森林里的恐怖分子!这个叫“毛毛虫”的家伙,生长在美国的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的一些地区,它们以森林为家,经常将树叶啃得光秃秃的。当毛毛虫大量繁殖时,会造成树木枯萎甚至死亡。不过,这些可恶的家伙在美国俄亥俄州却很受欢迎,从1973年开始,当地人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毛毛虫盛会。成千上万毛毛虫被“请”到会场,接受人们的检阅,当地的电视名人和气象节目主持人还会到场助威哩。

    人们之所以对毛毛虫如此器重,是因为这些家伙能“预报”寒流天气。秘密就在毛毛虫的背上,如果它们背上的那段棕色带非常宽,便意味着将迎来一个暖冬,而如果它们背部的黑色覆盖了大部分区域,便预示着接下来将会是一个严冬。

    毛毛虫“预报”寒流的秘密至今无人能解释清楚,有人推测,毛毛虫可能会感知严寒,当它们“预报”到未来是严冬时,就会将背部的颜色调整成黑色,以便在太阳出来时吸收更多的热量;当它们“预报”到未来是暖冬时,因为无需吸收太多的太阳热量,所以背部的颜色便变成了棕色。

    瓢虫小精灵

    最后上场的这位“预报专家”,是一位身材玲珑、会展翅飞舞的小精灵,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瓢虫。

    瓢虫的身材真的是太小了,它身长只有5~10毫米左右,形状像半个圆球,身上的“衣服”十分鲜艳,有黑、黄或红色斑点。这位小精灵是人类的好朋友,从小时候开始,它便与害虫——蚜虫较上了劲,并成为消灭蚜虫的主力军。有人做过统计,一只七星瓢虫平均每天能吃掉138只蚜虫。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瓢虫随处可见。和所有的野生动物一样,瓢虫不会像人类那样拥有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住所。它们只能坚强地忍受各种恶劣的气候,有时它们会藏身于树叶之下,把树叶作为挡风遮雨的保护伞。人们通过观察发现,瓢虫对季节性的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由秋入冬时节,一旦气温下降到12~13℃,它们便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聚作一团冬眠,而当春天到来,它们又开始涌向户外。

    因此。有人将它们作为气温升降的指南:当瓢虫销声匿迹时,预兆着寒冷天气即将到来,而当它们出来活动时,预示着气温回升,春天即将到来了。

    猪衔草寒潮到

    小精灵们的表现很给力,下面,该轮到重量级的“预报专家”出场了。

    猪衔草,寒潮到

    寒假里,小华到乡下的外婆家玩。外婆养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黑毛猪,每天,小华都会跟着外婆到菜园里,采摘一些菜叶喂它。

    这天傍晚,小华抱着一堆菜叶到猪圈去喂猪,突然发现黑毛猪不见了。“外婆,不好啦,大肥猪跑了!”小华惊慌不已,赶紧喊叫起来。

    “它没有跑,在草下面藏着哩。”外婆走进猪圈一看,不禁乐了。她拿着一根木棍,朝猪圈里一个隆起的草堆打了一下,黑毛猪哼了一声,迅速从里面钻了出来。

    “外婆,它今天是咋了,怎么钻到草里面去了呢?”小华感到迷惑不解。

    “可能是天气要变了。”外婆抬头望了望天空,“这天看来要变冷了。”

    “猪钻到草窝里,天气就会变冷?”小华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怪事。

    “是这样的哩,每次猪只要钻到草堆里去,第二天天气准会变冷。”外婆说,“过去我养过一只母猪,它冬天下了崽后,只要第二天天气要变冷,它就会不停地衔草做窝,把小崽们全都引到草窝里去,可准了!”

    “猪也会预报天气?这也太神奇了吧。”小华半信半疑。

    当天夜里,凛冽的北风呜呜刮了起来,气温迅速下降,到了第二天白天,天气冷得让人受不了,小华赶紧把羽绒服穿上了。他跑到猪圈里一看,黑毛猪躲在草窝里,正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哩。

    黑毛猪真是神了!小华不由得对眼前这头看上去又肥又笨的黑猪暗暗佩服,同时,他非常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回到城里后,他到网上去查了一下,发现原来猪真的能“预报”寒潮哩,而且还有关于猪预报天气的谚语,如“猪衔草,寒潮到”“猪筑窝,下大雪”等,意思都是说猪如果衔草筑窝,近期天气很可能就会转冷,出现剧烈降温或下大雪。

    不过,猪为何能“预报”寒潮天气,现在尚无科学的解释。有人分析,这是因为猪的鼻、嘴部无毛,能直接接触空气,因而对寒冷特别敏感,在寒潮到来之前它便有知觉,于是急忙衔草做窝;天气稍冷时,它便把长嘴巴伸入草中,再冷些就会全身钻进草里御寒。而母猪的反应更为敏感,因为它带着一群孩子,为了保护孩子们不受冻,它需要做一个很大的窝容纳全家,因此需要衔更多草,所以,在感知寒冷将临时,它就会比那些“单身汉”更忙碌了。

    驯鹿南迁严寒到

    现在出场的“预报专家”,是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居民,它就是北方有名的驯鹿。

    驯鹿又名角鹿,不管是雌鹿还是雄鹿,都长着树枝状的鹿角,特别是雄鹿的大鹿角更是又大又复杂,看上去显得很精神。驯鹿们的居住环境比较特别,目前,它们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以及一些大型岛屿。

    别看驯鹿的名字里有一个“驯”字,其实驯鹿并非人类驯养出来的,特别是北美的驯鹿更是如此,它们纯粹是野生的动物。驯鹿耐寒,一般的冰雪天气对它们来说并没什么可怕,但冬天到来时,环北极地区的极度严寒还是令它们胆寒,特别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大雪飘舞,积雪深达数尺,它们难以找到食物。因此,每年冬季到来时,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往纬度稍低的地方迁徙,到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中度过严冬。在北方生活的人们,只要看到大群的驯鹿迁徙来到本地,便知道距离严寒已经不远了,于是赶紧做好越冬保暖准备。

    驯鹿的迁徙场面十分壮观,往往是数万只驯鹿一齐行动。它们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秩序井然,边走边吃,日夜兼程,像一道白色的洪流在大地上涌动。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它们便又离开越冬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行进途中,它们会脱掉厚厚的“冬装”,生出新的薄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标——就这样年复一年,它们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

    有人分析,驯鹿的迁徙与大雁南归一样,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它们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季节寒来暑往的变化,因此可以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参考。

    “预报专家”土拨鼠

    最后出场的这位“预报专家”是一位小个子,它站立时的身高大约半米左右,体重只有5公斤。这个小家伙长着可爱的短尾巴,手脚短短胖胖的,嘴巴前排有一对长长的门牙,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十分讨人喜欢。

    你可能已经知道它是谁了吧?没错,它的名字叫土拨鼠,也叫旱獭,它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是亲戚,都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土拨鼠主要分布在北美大草原至加拿大等地区,别看它们模样傻里傻气,其实行动相当机警迅速。它们大部分时间待在地下洞穴里,出来活动时,它们不仅会随时察看周围情况,还会专门安排负责放哨的“警卫”哩。

    土拨鼠不但机警,还会预报天气。在美国东部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只名叫“菲尔”的土拨鼠,它是当地鼎鼎有名的天气预报员。每年的2月初,有人专门守候在菲尔出没的洞口。菲尔从洞里爬出来后,如果在阳光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就会大声尖叫,而一旦尖叫声响起,就预示着当地将会迎来超过6周的寒冬。科研人员说:“只要土拨鼠还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么这个冬天就不会结束……”

    菲尔的预报秘诀是什么呢?至今人们仍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原因。据说,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土拨鼠预测天气的准确率只有39%。因而它们的预测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大雁南飞寒流急

    寒流“预报”大军中,当然少不了天上飞的鸟儿,有些鸟儿“预报员”身怀绝技,“发布”的天气预报相当准确,称得上是人类的“气象顾问”。

    大雁南飞寒流急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又称为野鹅,属于天鹅类。它们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秋冬季节,大雁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再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尽管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千米,但几千千米的漫长旅途,它们也得飞上一两个月。

    虽然每一次迁徙途中都要历尽千辛万苦,但大雁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中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如南宋诗人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等。

    大雁为何要不辞辛劳地年年迁徙呢?让咱们通过一个童话来了解一下吧——

    在北方的一个湖泊边,一只绰号叫“丑小鸭”的年轻大雁独自在湖边寻找食物。由于太年轻了,他身上的羽翼尚未丰满,身体看上去显得很单薄。

    远处,他的母亲正着急地到处寻找他。

    “嘎嘎……”母亲高声呐喊,她时不时抬头看看天空,神情显得很焦急。

    “妈妈,我在这里哩。”丑小鸭听到了母亲的呼唤,不过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继续低头寻找湖里的小鱼。

    “孩子,你真是太气人了,独自出来也不告诉我一声,害得我到处找你。”母亲有些生气地说,“快点给我回去吧!”

    “妈妈,我只是在这里捉鱼,又没干坏事。”丑小鸭的倔脾气上来了,“我不想回去!”

    “叔叔阿姨们都走了,难道你还想待在这里?”母亲气得脸色都变了。

    “走了?他们到哪里去?”丑小鸭抬起头,一脸茫然。

    “到南方去呀!”母亲一边回答,一边焦灼地望了望天空,那里,大雁们正排成“一”字形长队,缓缓向南方飞去。

    “这里是我们的家乡,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丑小鸭挺奇怪。

    “因为这里很快就要进入冬季,再不走,严寒一到,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你会被冻僵的。”母亲耐心地解释,“孩子,这是咱们大雁家族的传统,你虽然年轻,羽翼也不够丰满,但也必须随大家一起去温暖的南方过冬。”

    “那咱们走了后,还会回来吗?”

    “当然要回来,明年春天天气暖和后,咱们还会回到这里来生活。”母亲拍了拍丑小鸭的肩膀说,“快走吧,你爸爸在那边已经等得很着急了。”

    丑小鸭回头看了看自己从小一直生活的湖泊,恋恋不舍地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向遥远的地方飞去……

    看完这个童话,你应该明白了吧:大雁迁徙,其实是为了避开北方的寒流。它们每年大约在秋分之后飞往南方过冬,春分后又飞回北方繁殖。人们将大雁称为寒流预报专家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北方有冷空气南下时,大雁往往结队南飞,以躲过寒流带来的风雨低温天气,民间谚语“大雁南飞寒流急”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等,意思也都差不多。

    秋夜里,迁徙途中的大雁还会用更加独特的方式发布气象信息,人们经过验证总结出这样的谚语:一只雁叫天气晴,二只雁叫雨淋淋,三只四只群雁叫,当心大雨过屋顶。据分析,这是因为啼叫的大雁越多,表明空中的湿度越大,预示着大雨将至。

    老鹰高空叫,大雪就来到

    冬天来临,气温剧降之时,有一些鸟也能提前感知,并向人类通风报信哩。

    老鹰,也叫鸢,它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猛禽。老鹰不像大雁那样,冬天到来便迁徙到南方去过冬,它们会坚守在自己的家乡,与猛烈的严寒天气作斗争。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将老鹰驯化,让它帮助打猎。鹰属于“闷葫芦”性格,平时一般很少发出叫声,它发出叫声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当地面有食物可猎取时,它十分兴奋,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另一种是冬天气温降得很低,它感到十分寒冷时才会鸣叫。人们通过观察,发现老鹰鸣叫时,往往会下大雪,因此总结出了“老鹰高空叫,大雪就来到”的谚语。

    那么,老鹰为什么能预报大雪呢?原来,当寒流到来,地面上气温骤降时,空中的温度降得更低,老鹰在高空飞行,最能体会这种冷滋味,因此它才会不停鸣叫——反过来说,老鹰鸣叫,说明高空气温很低,下雪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有“老鹰高空叫,大雪就来到”之说。

    除了老鹰外,小小的麻雀也能“预报”下雪天气。如果麻雀不停外出寻找食物,并把这些食物囤积起来,那么就预示近期可能要降温下雪,所以民间有“麻雀囤食要落雪”的谚语。

    能“预报”寒流的鸟儿还有我们熟悉的乌鸦。乌鸦因为经常呱呱乱叫,惹人讨厌,因此“乌鸦嘴”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乱说话、吹大牛的人。不过,冬天里的乌鸦呱呱叫可是有原因的:一是冷得受不了,二是因为天冷找不着食物,内心焦灼。因此,古人将它们称之为“寒鸦”,并在诗词中用它们来衬托寒冷、萧瑟的深秋,如元朝重要散曲家张可久这样写道:“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南宋文学家文天祥也有“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的描述。

    冬打雷兆严寒

    轰隆隆,打雷了!

    冬天也会打雷,这可不是开玩笑吧?没错,天上确实是在打雷。冬天打雷不但是一件稀罕事,而且还预兆着严寒哩。

    奇特的“冬打雷”

    冬天打雷,被人们称为“冬打雷”,这种现象十分罕见。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就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表达爱情的诗句。这是女子对爱人深情的表白:除非自然界最永恒的规律发生了怪变,我才敢和你断绝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的心目中,冬雷震震和“夏雨雪”一样,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怪异天气现象。

    不过,“冬打雷”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冬雷震震的现象时有出现。

    2011年11月29日凌晨,河南洛阳市的一些市民在睡梦中,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开始人们不敢相信这是雷声,以为是哪里在倒砖块,后来看到天空出现了闪电,才确信天上真的打雷了。据洛阳市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显示,这天凌晨,打雷的地方还不少哩,不但河南境内的洛阳、三门峡、郑州等大部分地区冬雷震震,而且陕西南部一带也出现了打雷现象。2012年12月13日-14日,南京市连续两天出现了冬雷震震的现象:13日晚,南京市下着淅淅沥沥的冷雨,21时左右,许多在室外的市民感觉到,在纷纷扬扬的冷雨中,隐约传来了雷声。只不过,这晚的雷声持续时间短,而且短促低沉,因此室内的人大都没有听到雷声。14日晚,雷电再次光临,这次它明显开足了马力,一时间,南京市上空电闪雷鸣,让市民们一时间有些恍惚:这到底是夏天还是冬天?

    冬天打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知晓雷电的形成原理。气象专家告诉我们,雷电是大气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打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三是空气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夏天之所以常常雷鸣电闪,是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在上层冷空气下沉的影响下,极易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从而经常生成雷雨云,因此很容易出现打雷下雨天气,有时甚至会降下冰雹。而在冬季里,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所以很难形成雷雨云,也就很难产生雷阵雨了。但在某些年份的冬天里,当某一时期内暖湿空气势力较强,而天气又偏暖时,一旦遇到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相遇,重量较轻的暖湿空气受到猛烈抬升,就会导致大气层结构不稳定,从而形成较强的上下对流,这时就有可能形成雷阵雨或雷雪交加的天气现象;当暖湿气流特别强,空气上下对流特别旺盛时,还有可能形成冰雹。

    冬打雷兆严寒

    中国民间通过对“冬打雷”现象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冬天打雷,预兆着未来天气会比较寒冷,因此有“冬打雷兆严寒”之说,民间也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谚语,意思是说,冬天打雷,暖湿空气很活跃,冷空气也很强烈,天气阴冷,冰雪多,连牛都可能被冻死。此外,还有“冬天打雷雷打雪”之说。“雷打雪”,指的是在降雪的同时伴有打雷现象,据专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之前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冷空气下来的时候,产生了较强的对流天气,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

    “冬打雷”预兆严寒的事例比比皆是。1990年12月21日下午,沈阳、鞍山、宽甸、丹东、岫岩等地上空黑云翻滚,铺天盖地的云层把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从13时开始,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很快大地上便白茫茫一片。奇怪的是,在大雪纷飞的同时,天空还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雷声一直没有停歇。直到傍晚,飘飞的雪花逐渐减弱后,雷声才偃旗息鼓停歇了下来。这场“冬打雷”带来了极度严寒的天气,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据气象专家分析,这次下雪天打雷的天气,是由一个发展强烈的气旋暖锋引发的:大量的暖湿空气沿着干冷空气向上爬升,冷暖空气之间剧烈交锋,由于双方力量相当,汇合十分激烈,因而产生了强烈的上下空气对流,发展形成了雷暴云,再加上云底是低于0摄氏度的冷空气,符合降雪的条件,所以出现了云中打雷、云底下雪的天气现象。

    2011年11月29日晚,贵州省贵阳市普降中到大雨。当晚23时4~19分,贵阳市的市民们听到天上传来轰隆隆的雷声。据防雷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晚贵阳发生4次强雷闪击。据专家分析,这场雷雨主要是由于白天温度比较高,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后产生对流天气形成的。这场雷雨一下,当地气温随即剧烈下降:29日14时气温为18.3摄氏度,而30日14时气温仅为9.6摄氏度,降幅达8.7摄氏度,并且气温仍在继续下降,市民们不得不穿上了厚厚的冬衣。

    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除了冬雷,有时早春时节,打雷也预兆着严寒天气,民间因此有“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春雷日日阴,要晴须见冰”等谚语。据气象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春天打雷多数都是锋面雷雨造成的。锋面雷雨是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过程中,发生强烈扰动对流发展起来的雷雨系统。春天一打雷,就意味着有锋面存在,而且距离本地不远,不久之后,锋面就会移到本地。在它的影响下,本地势必有一段阴雨严寒天气,这就是“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的由来。

    至于“春雷日日阴,要晴须见冰”,这是说阴雨天气要结束,天气要晴好,必须得等到结冰。因为只有北方冷空气加强南下后,冷锋向南移动,本地转受锋后冷高压控制,天气才可能转好。在此期间,在冷空气控制下,晚上辐射冷却加强,气温本身很低,所以晚上经常发生结冰现象,因此说“春雷日日阴,要晴须见冰”。

    北风一刮起寒霜

    北风呼呼一刮,呀,气温眼看着下降了,真冷啊!

    北风,可以说是寒流的开路先锋,它的出现,预兆着寒冷空气即将南下。

    北风一刮起寒霜

    星期天下午,小明准备回学校去了。他家离学校较远,所以他平时都住在学校,只有周六才能回家住一天。

    “冬天已经到了,你这次回学校,多带点衣服。”妈妈拿出一件羽绒服说,“把这个也带上吧。”

    “这件衣服太厚了,我的箱子装不下。”小明不情愿地说,“现在天气这么好,谁穿羽绒服呀?”

    小明说的没错,虽然已经进入冬季了,但冷空气似乎还远着哩:几乎天天都是大晴天,有时一玩还会出一身大汗哩。

    “万一降温咋办?”妈妈担忧地说,“我和你爸都要上班,我们不可能把衣服给你送到学校去,要是你冻感冒了,怎么学习呀?”

    “天气这么好,这周应该不会降温。”小明大大咧咧地说。他提着箱子就要出门,这时,爸爸从外面回来了。

    “先等等,我下午收到了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要降温。”爸爸拦住小明说,“我刚才从广场路过时,看到一个大爷在放风筝,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风向从南风变成了北风,看来降温已经开始了。”

    “真的啊?”小明看了看窗外,有些犹豫不定,“刮北风就一定会降温吗?”

    “是呀,俗话说‘北风一刮起寒霜’,你快别犯浑了,赶紧把衣服带上吧。”爸爸不由分说,把羽绒服硬塞进了小明的箱子里。

    这天晚上小明回到学校,后半夜,北风越刮越猛,气温跟着迅速下降。第二天早上起来,呀,天真冷啊!他赶紧把羽绒服取出来穿上。

    为什么北风一刮,寒冷天气就跟着来临了呢?我们都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刮南风就是南方的空气向北流去,刮北风就是北方的空气流向南方,而刮东风是东面空气流向西面,刮西风就是西面空气向东面流去。风就像流水一样,它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在遥远的北极和南极,寒流越聚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冷高压。北极的冷高压形成后,就会像潮水一般向南移动,而南极的冷高压则是向北移动,而风就是冷高压的开路先锋。在北半球,寒流南下正是凭借风力的传送,所以说,凛冽的北风一刮,寒冷天气就会迅速到来了。秋天,正是一阵接一阵的北风,使得万物萧瑟,寒意很快降临大地,为进入冬季奠定了基础,所以有“一阵秋风一场寒,十阵秋风穿上棉”之说(这里的秋风,即是指北风)。而在春季刚好相反,春季里刮的是东风,东风温暖而湿润,东风一刮,气温跟着回升,万物复苏,所以民间有“一场春风一场暖”的谚语。

    关于北风的谚语较多,如“北风无露定有霜”,说的是北风一刮,气温就会跟着下降,如果夜里没有露水出现,那么第二天一早必定会有霜生成。我们都知道,霜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霜冻是一种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而造成霜冻的始作俑者,便是北风,所以说,“北风无露定有霜”,也有人说“北风一刮起寒霜”。此外,还有“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等说法。

    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

    如果让东南西北风来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状况,气象专家将这种状况归纳为一句谚语: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

    当然,这种状况主要指的是中国,它是由中国所在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北边是高纬地区的寒冷极地,西边是一望无际的欧亚大陆;南边是处于低纬的热带地区,东面则是烟波浩渺的太平洋。

    咱们先来说北方,由于终年日照较少,地面温度很低,因此北方是一个终年积雪的寒冷地带,所以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所经过的地方气温当然会急剧下降,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同时,北方是大陆地区,水汽较少,另一方面终年积雪冰面蒸发能力也小,而且气温低所能容纳的水汽也少,因此北方来的空气所含水汽都不多,也就是说都比较干燥,因而造成北方既冷且干的现象。相反,中国南方由于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终年受到太阳光的强烈照射,气温都比较高。当南方的空气向北移动时,空气也会把热量一同带到北方,它所经过的地方气温当然也会升高,所以南风比较暖和。

    同样的道理,中国东面是太平洋,水多气温高,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当然有很多。所以东面的空气一般说来都比较潮湿,当它由东向西移到大陆上时,就会带来大量水汽。而西部是广阔的欧亚大陆,内陆地区水分不足,空气中水汽更少。所以,西风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干燥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风暖来北风寒,东风湿来西风干”,这句谚语确实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冬季里,我们可以根据风向的改变,来判断天气是否会发生变化。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冬季,关于风预兆天气的谚语还有不少哩。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长时间下雨,如果这时刮起冷风,那么未来将会出现晴天。据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冷风一起,表明强大的冷气团已经抵达本地,它会将暖湿空气尽情驱逐,在它的控制下,空气干燥,天空无云,久违的太阳就会露出笑脸了。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意思是说,下雪天刮起大风会令人感到很可怕。“雪仗风势”的典型莫过于暴风雪,那种既下大雪又刮大风的天气令人恐怖,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

    “霜后东风一日晴”,说的是打霜之后,就吹东风,表示高压已经过去,低压即将来临,所以晴天只有一日了,接下来,本地将会被雨(雪)天气所控制。

    寒露脚不露

    寒流初露锋芒时,如果我们关注一些有预兆意义的节气,并提前做好防寒准备,那么就会大大减轻寒流造成的危害。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军军,天气已经转凉,你穿衣服要注意点,不能再露胳膊露腿的了。”白露节气一过,妈妈便叮嘱小军。

    “好好,我知道啦!”小军有些不耐烦。

    转眼又到了寒露节气,妈妈又开始嘱咐了:“军军,今天是寒露。寒露一过,就要注意足部保暖,穿鞋要暖和点,每晚还要用热水烫烫脚。”

    “好的。”小军这回表现得很顺从,因为寒意氤氲,天气确实已经冷起来了。

    为什么白露和寒露一过,天气就开始转凉或转寒了呢?中国民间有句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它的意思是: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而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了。

    咱们先来说说白露。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农历八月(公历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白露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时天气渐渐转凉,夜晚水汽在地面和叶子上悄悄凝结,清晨形成露珠,因此叫做白露。白露一过,天气一日比一日凉,此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冻感冒了。

    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指农历),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第一候的意思是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第二候表示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关于寒露,中国还编有如下的歌谣——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一到,中国的南岭及以北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寒露节气提醒我们:要注意防寒保暖了,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所以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在中国的南方,流传有一句这样的谚语: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说说“正月花”。南方的冬季一般结束得较早,农历正月一到,春姑娘便早早来到了人间,此时气候开始转暖,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幽闭了一冬的花蕾陆续展开了花蕊。此时,红艳艳的海棠花、雪白白的梨花、粉红的苹果花……各种花儿竞相吐艳,芬芳无限,吸引了一群群的蜜蜂前来采蜜。正月又正是访亲拜友、走门串户的好时节,沐浴在花海丛中,被寒冷和阴霾笼罩了一冬的人们自然是喜不自禁。正月一过,二月尾随而至,气温继续上升,在温暖的东风吹拂下,柳树开始吐芽,长出嫩绿色的叶子,所以叫“二月柳”,中国古人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不过,二月虽然比较温暖,但天气有时也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情况,这时忽冷忽暖,气温忽升忽降。俗话说“二月春天后母面”,意思是说二月春天就像后母的脸色一样阴晴不定,如果穿衣不注意,就可能会冻感冒。所以,人们有“二八月乱穿衣”之说(这里的八月指的是秋季),这时穿衣服就不要太局限于常规了,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

    “三月冻脚手”,意思是农历三月比较寒冷,直冻得人们手脚发麻。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正月和二月都比较温暖,为什么三月还会出现“冻脚手”的情形呢?原来,这种情形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倒春寒”,它是北方冷空气发动的最后反扑。在它的攻击下,暖气团被迫后退,使得气温一下大降,或者冷暖气团打成一团,形成连续的阴雨天气。倒春寒天气让人感觉难以适应:白天常常是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但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因此,气象专家提醒我们:农历三月,要警惕倒春寒天气,注意做好防寒工作。

    说了南方,咱们再来看看北方。中国幅员辽阔,当南方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时,北方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严寒的笼罩下,因此在北方流传有这样的谚语: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这句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现象:即从正月至三月的这三个月里,可以说一月比一月冷酷。所以,居住在北方的人,要特别注意防寒,特别是时间越临近春季,越要警惕寒流。

    此外,人们还总结了关于全年的谚语: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专家指出,这些谚语虽然不一定很准确,但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让大家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工作。

    冬暖春后寒

    一般情况下,冬天都是最冷的季节,但有的时候,冬天并不寒冷,最冷的季节反而是春季。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种预兆呢?

    冬暖春后寒

    艳阳高照,天气晴好,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很温暖。

    “今年的冬天真舒服,一点都不冷。”院子里,几个年轻人一边晒太阳,一边小声议论。

    “舒服是舒服,可开了春咋办?”这时,院子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老余头。老余头七十多岁,种了一辈子庄稼,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余伯,照您的老经验,开了春天气会咋样?”有人问。

    “你们没听说过‘冬暖春后寒’吗?今年冬天是比较暖和,但开了春后,冷的日子长着哩。”老余头有些担忧地说,“看这样子,明年的春播有点难呢,到时可别把秧苗冻坏了。”

    “余伯,您老太多虑了吧?”有个年轻人不以为然地说,“今年冬天暖和,明年春天不一定就会冷。”

    “是呀,听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也许明年开春不会冷了哩。”旁边有人附和。

    “气候再怎么变暖,也不可能变到没有冷的时候。”老余头摇了摇头说,“你们等着瞧吧,明年开了春一定冷得你们打抖。”

    “哈哈,有这么严重?”几个年轻人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过了新年,春天很快来临,然而,今年的春天冷得不得了,不但太阳连续多日不露面,而且北风凛冽,有一天甚至下起雪花来。

    “余伯说的没错,今年的春天真冷!”几个年轻人终于心服口服了。

    老余头的“预报”奏效了,那么他所说的“冬暖春后寒”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冬暖春后寒”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谚语。正常年份,北方冷空气冬春季节南下的总次数和强度都差不多,一般情况下,冷空气冬季南下的次数相对较多,因此冬季一般比较冷,但有的时候,冷空气会在冬季蛰伏,初春才大规模南下,这样便出现了“冬暖春后寒”的情形。类似的谚语还有“冬暖要防春寒”,这也是提醒人们:如果冬季比较暖和,转入初春就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因为这时候北方冷空气会频频南下,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给牲畜、农作物造成冻害,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春寒。

    气象专家还指出,即使是正常寒冷年份的冬天,有时也会出现冷暖不均的时候,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冬天的前半段比较暖和,不穿靴子也能过下去,那么就要警惕后冬了,因为后冬有可能会出现冷死人的天气。

    树不落叶兆春寒

    冬天里,许多树都会因为寒冷而抖掉老叶,但如果冬天天气暖和,一些树的老叶就会不落叶或暂缓落叶,这其中的代表是榕树。

    榕树是一种大乔木,它可以长到15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5米,胸径达50厘米,可以说冠幅广展,就像一把大罗伞。这种树喜欢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云南、贵州,以及江西、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在冬季的寒冷侵袭下,榕树一般会把老叶抖掉,只保留当年长出的新叶。不过,如果这年的冬年比较暖和,那么这些老叶就不会掉落。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如果榕树的老叶在冬季里没有掉落,那么便预兆来年开春会出现寒冷天气,因此民间有“榕树不落叶兆春寒”之说。

    榕树冬天不落叶,但进入春季之后,在“倒春寒”的侵袭下就会大量掉叶,这种典型的例子曾在上海出现过。2010年4月,上海遭遇24年来首个“倒春寒”,细心的市民发现了一些奇怪现象:包括榕树在内的一些树出现了落叶现象。一位姓王的女士打电话告诉记者:她家附近的香樟树一直在落叶,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她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树木都是在冬天落叶的,怎么现在才开始落?与王女士一样有疑问的市民还真不少,有人还在网上发帖讨论。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树不落叶兆春寒”例子:这些树的老叶本该在冬天脱掉,但因为冬天比较暖和,所以老叶一直保留到了春季,在“倒春寒”的寒冷侵袭下,它们才不得不离开树枝,飘落到了大地上。老叶掉落之后,树上的新叶才开始萌发,从而完成新老树叶大“换岗”,实现生命更替。

    天寒春不寒

    预兆冬春季节是否寒冷的谚语还有不少。

    “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这个谚语主要是指立春节气。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其时间在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立春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天寒,春不寒”,意思是说立春这一天如果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春雨,春不雨”是说如果立春这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专家指出,这个谚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不过仅凭“立春”这一天便判断整个春季的气候,这是不科学的。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这个谚语主要是指大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出现在每年12月7日或8日。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摄氏度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说的是如果“大雪”这天寒风呼啸,大雪飘飞,那么“三九”天气就会比较暖和。据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前冬冷过了,后冬便不会再冷。

    “九九歌”兆严寒

    在与寒流作斗争的过程中,古代的中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总结,创作了一首特殊的歌谣——“九九歌”。

    “九九歌”对整个冬天的物候现象进行了生动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预报严寒的作用哩。

    “九九歌”的来历

    “九九歌”的来历,与中国农历计算时令的方法密不可分。在中国农历中,人们采用“九九”之法来对整个冬季进行划分:即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过完,人们便开始喜迎春天的光临。

    “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便有了,而“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它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作成的歌词。到了明朝时期,“九九歌”在民间十分流行,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觱篥(bìlì)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当然,也有的“九九歌”比较简单,而且通俗易记,如明朝北菪功地区流行的“九九歌”就易于人们传唱:“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歌”与消寒图

    自从“九九歌”诞生之日起,便在民间十分流行,因为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九九歌”不但可以让人唱着好玩,而且从歌词里便可以清楚地知道:寒冷的日子还剩下多少。

    与“九九歌”一起诞生的,还有一种有趣的书画——“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可以说是古人为了度过漫长冬季而发明的游戏。按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日起就要画“九九消寒图”。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1天,81个花瓣都染过,春天也就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在明代的北京,每到冬天,市面上就有专门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销售,而且在图旁还配有《九九歌》。市民只要买一幅“九九消寒图”,每天画一笔,画完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临了。

    除了画梅花,古人还有一种消寒方式是写大字:选9个笔画都是九画的字,每天写一笔,写完之后,冬天也就过完了。写大字不但一般的人家喜欢写,连皇帝也不例外。据说,乾隆皇帝就特别爱好这个,他不仅自己写,还选择了9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大字(这些字都是九画)让手下人也写。

    当然,不管画梅花还是写大字,都不如“九九歌”那么好玩,因此,今天流传最广的,还是非“九九歌”莫属。

    各地的“九九歌”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寒冷的程度不同,所以“九九歌”也因地而异,流传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下面,咱们就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九九歌”。

    北京版本: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山西版本:一九二九闭门插手,三九四九隔门喊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陕西凤翔县版本:头九温,二九暖;三九、四九冻破脸,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过河洗手,九九归一九,耕牛遍地走。

    湖南长沙版本: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里);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冰柱);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过春节);五九四十五,穷汉阶前舞(赞春、送财神);六九五十四,枯丫枝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脱去蓑衣戴斗笠。

    河北版本: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冰开,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湖南版本: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江苏常武版本: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

    浙江版本: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层次;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猪狗躺海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懒腰,蚊虫虼蚤出。

    四川盆地版本: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河南新乡版本: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和八九牛羊遍地走,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雨来雪不歇

    下雪,是冬天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不过,降雪天同时带来的还有令人恐惧的寒流。

    从古至今,劳动人民总结了许多关于下雪的谚语,解读这些谚语,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抵御寒流提供参谋。

    雨来雪不歇

    上午,天空阴沉沉的,冷风和着小雨拍打着大地。到了中午,小雨中还夹杂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气温越来越低,一出门,雨雪落在身上,被风一吹,冷得人直打抖。

    “这鬼天气真是要命,又下雨又下雪的,啥时能停哟?”小华站在门口望了望天空,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带雨具。

    “小华,把伞带上吧,这雨雪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停的。”爸爸嘱咐道。

    “你怎么知道雨雪不会停?”小华的好奇心一下被勾了起来。

    “不是有一句谚语叫‘雨来雪不歇’吗?下雨之后,紧跟着来了雪花,这天气短时间内就不会好转。”

    “这是什么原理呢?”小华紧追不舍。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爸爸尴尬地笑了笑说,“不过,咱们可以打电话问问气象局的专家。”

    在爸爸的鼓励下,小华拿起电话,很快拨通了气象局的电话。气象局一位姓李的工程师告诉小华:“雨来雪不歇”这句谚语,指的是冬春季节,冷空气来到本地后,因为大气中的水汽比较多,所以水汽冷却凝结,变成雨从天上降了下来,后来,云中的温度越来越低,所以一些水汽变成了雪花,与雨一起下到了地面上。因为“雨来雪”这种现象预示着冷空气正越来越强,所以坏天气会变得更糟糕,雨雪不但不会停止,气温还会降得更低。

    李工程师还告诉小华,雨雪天气里,判断雨和雪会不会停止,还可以看天上的云:如果天上的云越来越薄,越来越亮,那么预示雨雪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停止;而如果满天是云,而且云不断地跑动,那么雨雪就会下个不停,因此有“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的说法。

    此外,冬春季节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既下雨又下雪的天气,这就是雨夹雪。俗话说“雨夹雪无停歇”,它表示空中冷暖气流激荡无常,因此,这种雨夹雪天气与“雨来雪不歇”一样,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转晴。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

    由于降雪是由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因此降雪天气往往也预兆着寒流的盛衰兴败。这其中,冬天降雪和春天降雪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有一句谚语概括得很好: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

    它的意思是说,冬天下雪,那么预兆着未来的气温回升比较慢,而春天下雪,则预兆着未来气温回升比较快。据气象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冬天的冷空气正处于强盛时期,下雪后,冷空气的剩余势力还会持续不断地涌来,因此“冬雪回暖迟”;而春天的冷空气处于衰败阶段,一般一场雪下过之后,这股冷空气的势力便基本耗尽了,所以气温回升会比较快。如2006年2月16日,一股强冷空气袭击四川盆地,致使四川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降雨天气,16日晚至17日凌晨,成都市更是骤降雪花。伴随漫天飞雪,最低气温降到了3℃左右,市民们饱受“倒春寒”的折磨。不过,18日开始,天气开始好转,太阳照耀大地,气温很快回升,市民们又迎来了暖洋洋的春天。

    在江苏的常熟地区,有一句谚语也是说雪后的天气:雪花停后天易晴。据分析,这是因为寒流来临时,在当地形成一个低压系统,而降雪发生在低压快要过境的时候。雪一降完,低压过去,控制本地的便是高压,所以雪天之后,天气便转晴了。湖南省也“雪落有晴天”之说,原理和这个差不多。

    关于雪的谚语还有以下这些——

    “下雪不冷化雪冷”,意思是下雪天不觉得寒冷,而化雪天却冷得要命。这是因为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1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1克水的温度,从0℃升到80℃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大雪不冻倒春寒”,这是广西流传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大雪节气这天如果不冷,就那么来年春天就会出现“倒春寒”。河北也有“大雪晴天,立春雪多”之说,意思是“大雪”这天是晴好天气,那么立春之后降雪天就会比较多。另外,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等地还有“大雪不冻,惊蛰不开”的谚语,说的是如果大雪节气这天不寒冷,不冰冻,那么来年春天会比较寒冷,(冰冻)一直持续到惊蛰节都不会开解。

    瑞雪兆丰年

    降雪虽说是寒流一手“导演”的,但适量的白雪降到地面上,却也给人间带来了喜庆和欢乐,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大雪之后,人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对农村来说,降雪还预兆着来年的丰收哩。

    “瑞雪兆丰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而“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更是直接道出了农民朋友的对来年丰收的憧憬和喜悦。“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等,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冬雪能预兆来年获得丰收呢?“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等谚语道出了其中的科学原理:雪不易传热,它积在地面上,可使土中热力不易发散,增加土地的温度,对于来年春季植物的生长很有益;同时,土壤里的细菌因此得以繁殖,使许多有机质腐烂,杂草种子也一度发芽生长起来。到了融雪期间,大量的热又被吸去,温度过低,杂草和细菌又被冻死,特别是雪未溶完时,若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再度下降,使雪水成冰,就会使地表面温度再度降低,杂草及昆虫都被冻死,出现肥多虫害少,因此来年便会获得丰收。

    严霜兆晴天

    寒冷的夜间,有一种白色的冰晶会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形成,第二天早晨你开门一看,草丛啊、树枝啊、房顶啊全都白花花一片。

    不用说,这种冰晶就是咱们之前提到过的霜。霜的出现,对天气好坏也有较强的预兆性。

    严霜兆晴天

    寒冷的天气里,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早晨地面上有很重的霜,使得地面像被铺上了一层白白的盐巴,那么这天十有八九是个大晴天。因此,民间有“霜重见晴天”“严霜兆晴天”的谚语。这是为什么呢?

    这得从霜的形成过程说起。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它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地面上的草啊、树枝啊、屋顶啊等温度要足够低,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一靠近这些物体,里面的水汽就会因冷却而达到饱和,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如果地面上的温度在0℃以上,那么这些水汽就会形成露,而如果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些多余的水汽便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霜的形成,与夜间天气状况密不可分:在天空晴朗无云的情况下,长波辐射会把地面上白天积攒的热量迅速辐射出去,使地面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从而为霜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不过,风过大则不利于霜形成)。从霜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天气晴好的夜间,霜才能生成,反过来说,霜一旦出现,就说明天空无云或少云,那么第二天很可能是个大晴天。

    人们常说“霜后暖,雪后寒”,意思是霜后并不像雪后那么冷,而是显得比较暖和,这是因为天亮日出,天空无云,而太阳光很强,加之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就会相当温暖。

    不过,冬季和春季出现的霜还是有区别的,“春霜雨,冬霜晴”,说的是春天出现霜,紧接着将会有雨;而冬天的早晨看到霜,这天必是大晴天;“一日春霜三日雨,三日春霜九日晴”,意思是在春季,要是一天出现霜就会连降三天雨,而如果连续三天出现霜,那么就会有九天的晴朗天气。专家分析,冬霜和春霜的区别,主要是因为春天的水汽相对比较充沛,冷空气一来,水汽在夜间凝结成霜后,冷空气还会与较暖的气流打架,从而形成降雨。但如果连续三天都出现了春霜,说明暖湿气流完全退出了本地,因此会迎来九天左右的晴好天气。

    不过,“三日春霜九日晴”并不是绝对的。在福建的福州等地,流传的是“春霜不出三日雨”,意思是说,春季连续三天有霜,那么天气一定会变坏,将会出现下雨天。这是因为福州的纬度较低,春季的晴天,太阳光比较强烈。在火辣的阳光照射下,白天温度连日增高,气压降低,使本地和四周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于是便会发生空气的流动现象,天气跟着变化而要下雨了。

    春土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

    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有一句谚语“春土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土”指的是霾,它是北方大风从内陆吹来的沙尘,所以本地如果有霾出现,便意味着有北方来的冷空气。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春天的天气已经相当暖和,南方的热带气流,从阳历四月开始便已到达了这里。这时如果有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锋,便极易形成锋面而造成降水,所以说“春土不过三日雨”,即霾出现不超过三天就会下雨。冬天则不然,因为冬天北风极盛,南风极弱,北风压倒南风,使其根本无法到达南方海岸,因此北风一来,天气十分干冷,霾出现不过三日,天气就会晴朗有霜。

    冬春季节,每一场寒潮过后,在冷气团的统治下,空气干燥,白天往往比较晴好,太阳照耀着大地,而夜间则由于天空云量较少甚至无云,会形成霜,所以有“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之说。

    另外,江苏常州一带流传有一句“冬至无霜,石臼无糠”,说的是冬至节这一天,地面上如果没有霜,那么就说明这个冬天不冷,而冬天不冷,病虫害不能消灭,对农作物便极其不利,所以来年的收成不好,农作物会歉收,石臼里面也无米可打了。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霜出现之前,人们要警惕霜冻的发生。专家指出,霜本身对植物并没有害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在气象学上,霜冻与霜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与作物受害联系在一起,后者仅仅是一种天气现象;发生霜冻时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就可能不会出现白霜,而即使出现白霜,有的作物也不会发生霜冻。

    预兆霜冻的民间谚语,典型的是“荞麦见霜,粒粒脱光”。荞麦是一种特别害怕霜冻的农作物,一旦遭到霜冻,颗粒就会全部脱落,因此,霜冻天气发生之前,农民就要抢收成熟的荞麦,以免遭到损失。其他预兆霜冻的谚语还有:“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指南方地区桑树如果遇到霜冻,那么养蚕的人就该忧愁了;“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指的是霜冻对棉花的危害;“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说的是南方地区的水稻很害怕霜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