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隋-第56章 吐谷浑寇边(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密这天终于赶到了吐谷浑的王都沙洲,不过因为吐谷浑的可汗伏允去狩猎,沙洲只有伏允的老师太傅孔智龄在主持军政,伏允早在其去狩猎之前,便对孔智龄道,让他全权负责和李密的和谈。因为吐谷浑有一个风俗,就是每年的二月份,吐谷浑的青壮男子都要随他们的可汗,到青海湖畔去打猎。比武,亦可望得到可汗的重用,这就像是大隋的武举一样,为吐谷浑选拔优秀的士卒。

    李密本以为能够见到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谁知伏允去狩猎,留下自己的老师吐谷浑太傅孔智龄接见自己,并让孔智龄全权负责和自己谈判的事,李密无奈啊,谁让自己有求于伏允呢?便只好和孔智龄谈了。

    孔智龄道,不知贵使来我吐谷浑所为何事啊?

    李密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明明知道我是来干嘛的,还要让某亲自说出来,谁让自己家的晋王有求于人家呢?当下便道,李密是封大隋晋王的命令来给吐谷浑伏允可汗送礼的,不知道伏允可汗愿不愿意要啊?

    孔智龄一听李密的回答,便知道,李密不是善茬,便问道,难道就是贵使所带来的礼物吗?那我家可汗当然要了,老夫在这里代我家可汗谢谢大隋的晋王了。

    李密道,孔太傅,误会了,密说的不是这,而是另有所指啊。我家晋王希望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能够出兵助他夺得大隋的皇位,他便以张掖以西的地方全部割给吐谷浑,不知道吐谷浑的伏允可汗意下如何啊?

    孔智龄道,使者,所言可是真的啊,张掖郡,你们晋王舍得让吗?老夫所记不差的话,历史曾经这样记载过:西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

    东晋时,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大隋建立后,又设立张掖郡,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到,商业发达,商贾云集,这么好的地方,你们的晋王会把此地让给我们,老夫怎么感觉到有点不现实呢?老夫不敢替我家可汗答应,还请贵使多在沙洲呆几天,等我们的可汗来时,再商议这件事,趁这段时间,贵使可以在沙洲逛一下,体验一下,我们吐谷浑的民族风情,说不定贵使会喜欢上这里的。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贵使早早休息吧,老夫回去还要把今天的事传信给伏允可汗看看他的意思。

    说完便向李密行一礼,便带人离开了。等孔智龄离开,李密心里那个气啊,没想到伏允竟躲着自己不见,但是又无奈只好去睡觉了,以免明日去逛一下沙洲的风景,了解一下沙洲的民情。一边为将来出征吐谷浑做准备。

    ……王城从靠山王府回去后,便开始令人收拾东西准备第二日向大隋的回皇帝请辞回去,这时,王城的随从道,相国大人,有一个卖膏药的说是你的故人,听闻你在大兴城,他便特意来拜访。

    王城心想自己在大隋哪有认识的人啊,正准备让人把他驱赶走呢?但是一想并肩王杨逸不是说等会马贼的大管事会来找自己的,难道那人就是马贼的大管事吗?便命人把外面那人带到自己的房间。等到那人到了后,王城道,阁下莫非就是大管事?

    那人道,不错,我就是鹰卫的大管事杨田,我是接到并肩王的书信,才过来的,最近进城戒严,我出行不得不化妆,若是被大隋的官军逮到就麻烦了,不知道我们要是愿意出兵祝你们,你们会有什么报酬给我们啊。

    王城道,不知道大管事,想要什么报酬啊?若是合理,某就代替我家可汗答应你们。

    杨田道,我听闻你们给大隋赔偿了一千万两白银,我们也不要多,最起码五百万吧,还有粮草你们要出一部分。我们才能够帮助你们统一大草原,不知阁下觉得这个条件怎么样啊?

    王城道,大管事,这是不是有点多了,我们突厥暂时拿不出啊,不知可不可以少要一点啊。

    杨田道,这个价位已经很合适了,我们是先出兵再收钱的,要不然你们该不信我们,认为我们是在哄你,实话给你说,我们也不想趟这趟浑水,主要是我们大当家的欠大隋并肩王的人情,他曾说只要是并肩王有事寻求帮助,在他能够完成的范围内,他一定会完成的。今要不是大隋的并肩王,写信给我,让我帮助你们,我们今日下午就该离开这里了,还是河套地区舒服,即使我们不要你们的东西,我们也能自给。我也不想在这里和你浪费时间了,我留封信给你,若是你回到突厥把这件事禀告给你们的可汗,他若是愿意,你就让人拿着这封信,到河套地区寻找我们。说完掏了封信给王城,然后准备离开这里。

    王城道,不知道大管事,河套地区那么大,我们如何能够寻找到你们啊?

    杨田一听王城的话,笑道,不瞒你说,我们已经占领了河套地区,而且还得到那里牧民的拥护,到时你拿着这封信,再报上我杨田的大名,便可以了。

    ……杨逸在单独让露珠公主和王城叙旧的时候来到羽林军大营,此时羽林军已经得到皇帝杨勇的允许有原来的三万余人扩展道五万人,近日来羽林军又开始招募士卒了。由于杨逸好长时间没有来羽林军了,他准备给羽林军一个惊喜,谁知道半路上碰到一个人,那人是去应募羽林军的,那人见到杨逸道,莫非兄台也是去应募羽林军的。杨逸回到,不是,我是去羽林军营省亲的。不知道兄台贵姓啊,那人道,我叫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准备去羽林军军营去应募。

    杨逸一听此人竟是杜如晦,脑海中迅速出现了关于杜如晦的历史记载: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时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如晦以高孝基有知人之鉴,为其树神道碑以纪其德。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手诏著作郎虞世南曰:“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奄从物化,追念勋旧,痛悼于怀。卿体吾此意,为制碑文也。”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又尝赐房玄龄黄银带,顾谓玄龄曰:“昔如晦与公同心辅朕,今日所赐,唯独见公。”因泫然流涕。又曰:“朕闻黄银多为鬼神所畏。”命取黄金带遣玄龄亲送于灵所。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91;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其国官府佐并不之罢。终始恩遇,未之有焉。子构袭爵,官至慈州刺史,坐弟荷谋逆,徙于岭表而卒。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贞观中,与太子承乾谋反,坐斩。”

    杨逸道,原来是杜兄,失敬失敬。小弟木易,是准备去羽林军看小人的兄长的,小弟的兄长在羽林军服役。羽林军的待遇很好,要不是父母在,兄长已经服役,我也准备去参加羽林军的应募呢?看杜兄这个样子是信心满满的样子,肯定会被选进羽林军的的。

    杜如晦道,听说羽林军选拔很严格,我还真有点害怕被淘汰呢?我小时就想当一名将军,奈何家祖及家翁不愿意,一心只想让我考科举,然后当官,最近他们才允许我去参军,希望我这次能够被录取,要不然又得回去科举考试啊二人走一路聊一路,杜如晦发现了杨逸绝对不可能是平常人家的子弟,但是杨逸不说他又不好意思询问,不到半个时辰,便快要道羽林军营,杨逸借故跟杜如晦分开了,以免到时有羽林军的士卒认识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