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骑游青藏 精彩瞬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人经过测算,一个成年人生活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什么也不做,就是静静地坐着,心脏负荷量相当于在低海拔处负重50公斤行走。

    罗维孝挑战极限,创造了人生的奇迹。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罗维孝三进西藏,骑行国内通往西藏的4条公路(通往西藏的还有一条公路——中尼公路,中国境内的路段,编入到了国道318公路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精彩瞬间——

    或惊险,或惊奇,或惊艳。

    惊险 涉水过沟 劫后余生

    2005年6月14日,罗维孝一行从然乌湖骑行至中坝途中,罗维孝遭遇到了生与死的考验。

    这段路并不长,只有50多公里,然而由于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坍塌,成为川藏公路上的有名的“拦路虎”。川藏线上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的俗语。

    他们在离开然乌兵站时,有人告诉他们:“路上小心飞石。”然乌湖四周都是雪山,风光异常美丽,湖水飞流直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平静的湖水顷刻间变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帕隆藏布江由此发源。

    由于正值夏季,雪山上的雪水融化,咆哮的雪水在公路上冲出了一条100多米的槽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尽管水深只到膝盖部位,但水流湍急,还挟带着石块奔涌而来。

    罗维孝试探着下了水,但水流流速很快,被迫返回。这时一辆小车冲过来,司机下车观察了一会儿后,大致选好路线后,上车一头就冲进了水中前进,小车开到槽沟中间,因水流太快,小车的车头被湍急的河水改变了方向,向路边的帕隆藏布江滑了过去。

    “危险!赶快冲!”罗维孝站在路边上急得大喊了起来。

    好在司机临危不乱,及时打正了方向,加大油门冲了过去。小车总算有惊无险地冲上了公路。司机又停下了车,高声喊:“你们要小心,水流太急!”

    罗维孝脱去衣裤,只穿了一条短裤,尝试着涉水过沟。几次险些被水冲倒后,终于走过了槽沟。随后又走了回来。他们决定,俩人一辆车,齐心协力向前走。

    罗维孝和梁辉率先下水,由于自行车的车身和行李包加大了阻力,自行车被冲得七倒八歪,实在稳不住时,罗维孝就用肩膀死死地扛住自行车,尽量让车身不再晃动。好不容易走到水流中间,一块随着水流翻滚的大石块击中了罗维孝的右脚踝,一股钻心的疼痛让罗维孝差点倒下,自行车也顺势压了过来。眼看着罗维孝就要倒下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猛然间蹲了下去,从水中一下就把自行车顶了起来,梁辉也死死地稳住了在水中东倒西歪的自行车,他们都拼命地站了起来。

    如果稍有迟疑,他们一旦倒下,就会连人带车冲进江中……

    过沟后,罗维孝和梁辉早已筋疲力尽,他们瘫倒在公路上,仰望着蓝天白云,恍若隔世。

    回想着刚才惊险的一幕,他们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惊奇 屋脊飞翔 灵动永恒

    2005年7月2日,罗维孝和梁辉顶着一阵雨、一阵冰雹、一阵雪,从那曲骑行到了安多,住进了安多兵站。

    这里六月飞雪,次日起床一看,天空中飞舞着漫天的雪花。他们依然上路。在雨雪中行进,漫山遍野的积雪,一片银色的世界。真不敢相信此时还是盛夏季节。

    下午4时,他们登上了在梦中出现过千百回的唐古拉山口。这里海拔5231米。曾经的神秘莫测、遥不可及,在这一瞬间都成了过去。罗维孝分别用一指、两指、三指做了几个俯卧撑,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印记。

    在骑行青藏高原前,刘正良曾告诉他们:“如果能够成功地翻越唐古拉山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就意味着你们骑行青藏高原成功了。”

    从唐古拉山口下山,完全是下坡路段,尽管弯道较多,但路况不错。由于心情放松了,他们有了“过一把飞翔瘾”的愿望。于是,他们松开了刹车,在公路上尽情地“飞翔”。

    这段路坡度适当,没有急弯,也没有陡坡,线型很好。在骑行过程中,偶尔会产生瞬间失控而造成离心力偏离的“失重”感觉,“老夫聊发少年狂”,罗维孝在旷野大声地叫了起来。这种感觉,可遇不可求。

    飞翔在天地之间,梦想在追逐之中。

    惊艳 迷失方向 邂逅藏驴

    2008年9月16日,罗维孝骑行在新藏线上。

    一大早他从香筑出发(香筑,在地图上是没有的。只不过是行人的一个落脚点,仅有一间藏民房屋),目的地是46公里以外的马攸木拉边防检查站。

    一出门罗维孝就感觉有点不对,鹅毛大雪伴随着冰雹一直不停,气温骤然降了不少,手脚冰冷得难受。

    这段路的路况也十分糟糕,颠簸得手脚都感到麻木,骑行约20公里后,罗维孝看到路边有一便道,他以为是一条可以骑行的近道,本想轻松一下,谁知道便道和大路的方向南辕北辙!

    罗维孝由此走入了一条和大路不同方向的死路!等到他察觉不对时,已走了很远一段路。想退回去,又有些不甘。于是,他将大路的方向大致辨别清楚后,推着车在沼泽地里艰难地行走。本来新藏公路的很多路段没有固定的路线,因为这里的很多河流是季节性的,而且河流经常改道,河床上几乎没有什么桥梁,哪儿好走就从哪儿过河。

    过完沼泽地,又是连续的几个小山包。

    站在山包上,罗维孝远远地看见公路的影子,走了3个多小时的冤枉路,终于又回了大道上,罗维孝松了一口气。

    福兮祸兮,这是人世间很难说清的事。就在罗维孝快要靠近大路时,突然听见马蹄声,他抬头一看,天哪!在他不远处,一大群藏羚羊疾速地向他奔跑了过来。

    罗维孝兴奋不已,这群藏羚羊看到他后,马上一个急停,转身就跑,等他将自行车停稳并拿出相机时,藏羚羊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罗维孝懊悔不已,早晓得有如此“艳遇”,就该把相机拿出来了。

    罗维孝心存侥幸心理,希望这群藏羚羊又跑回来。于是,他把相机挂在了脖子上,守株待“羊”。

    就在罗维孝艰难地再次翻越过一个小山包时,刚一露头,就隐约看见一群人影摇摇晃晃地向他走来。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呢?他定睛一看,天哪!是野藏驴。

    青藏高原独有的野藏驴。

    跑了藏羚羊,来了野藏驴,真是天不负我!与野藏驴不期而遇,近距离观看野藏驴在原野里游荡,罗维孝的心狂跳了起来。

    看来上苍是公平的,虽然走了冤枉路,但碰到了难得一见的藏羚羊和野藏驴。

    罗维孝轻轻地把自行车放倒在地上,自己也小心地趴在了地上,端着相机就是一阵抓拍。

    “咔嚓……”

    在寂静的旷野上,相机的快门声显得异常的“响亮”,天性警觉的野藏驴一下仰起了脖子,朝着快门声响的地方看了一眼,然后一声长嘶,转身就跑。好在罗维孝已拍了几张自认为满意的画面。

    看着野藏驴消失在茫茫荒原,罗维孝长舒了一口气,感叹起来:

    “没有走错的道路,只有错过的风景。”

    当罗维孝进入新疆境内的“死人沟”时,惊艳的一幕再次发生,他与藏羚羊又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瞬间的惊艳,被他定格在了镜头中。

    惊叹 骑游登顶 巅峰悟道

    罗维孝一次又一次在骑在世界屋脊之巅,他曾写下了这段文字:

    追逐梦想,走进高原。

    用双脚行进,用生命丈量。让我在60岁之前,骑行完了进藏的4条公路。

    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骑着单车闯进青藏高原,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拥抱世界公路之巅的界山达坂,这是我渴望已久的胜利登顶,这是上苍和命运给我的最好回报。

    骑游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从说走就走的盲目无序的骑行,到有目的和目标的骑行,渐渐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前进的脚步与时代的足音共鸣时,将会产生更强烈的“共振”。

    应该说,每一个人对人生、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有不尽相同的解释。这些年来,孤独狂放的我奔走在华夏大地,纵情于山川旷野,融入自然,绽放出生命的精彩,这既是艰难的跋涉,更是心灵的游历。

    站在界山达坂,极目远眺,巍峨的群山伸向蓝天,白云和雪山缠绵交织,天地浑然一体,蜿蜒盘旋的公路缠绕在山间。

    山高人为峰,路远我来过!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一车的身影。

    那一刻,我明白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高度、生命的宽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