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刀娜一样,边巴也是阿婆捡来的。据阿婆讲,边巴刚捡回来时路都不会走。自从阿婆的儿子儿媳过怒江河船翻后,阿婆就成了青藤寨的孤老。阿婆经常对边巴说,娃娃啊,江水要了我那可怜的儿和儿媳的命,若不是在江边捡了你这苦命的哑巴娃,阿婆也随江水去了,唉,我苦命的娃啊,你咋会是个哑巴啊……阿婆讲一阵,落一阵泪,哗啦啦雨水样的泪,打湿了边巴的脸,边巴的心。
边巴和阿婆在青藤寨相依为命,在乡邻的帮助下种几亩薄田,生活没有大富大贵,倒也能填个温饱。
那年腊月,阿婆去赶集。阿婆说要给边巴买一串鞭炮过年放。
边巴坐在竹楼前等阿婆等得无聊,就吹起了葫芦丝,阿婆说边巴是个哑巴,要学会一技之长,将来才能养活自己。边巴吹的葫芦丝在寨子里没人能比。寨子里逢婚嫁喜事,都会请边巴去演奏助兴,边巴也能从中获得小小收入。
傍晚时分,阿婆回来了。阿婆没给边巴带回鞭炮,却带回一个满脸污垢的脏丫头。边巴打着手势问阿婆鞭炮呢。阿婆说,买米粑了。阿婆说,给你捡个媳妇回来,比鞭炮好。
边巴看着脏丫头手里的米粑,心里就像装了一枚点燃了又炸不响的鞭炮。
阿婆的视线越过边巴,带着脏丫头跨进门槛,进屋了。一会儿,阿婆拉着脏丫头出来,指着边巴说,喏,这就是路上阿婆跟你说的边巴阿哥。阿婆又转过来,对边巴比划着说,她叫刀娜,从此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边巴看着刀娜,洗干净脸后的刀娜头发乌黑锃亮、明目洁齿,白里透红的脸蛋好比天上的圆月亮,只是比起圆月亮来,小刀娜的脸是瘦月亮。刀娜耳朵、鼻子都不缺,怎么也被爹娘扔了?边巴的心忍不住一阵揪疼,再也怨不起阿婆没给他买鞭炮。
从此后,刀娜叫边巴阿哥。刀娜的声音穿透空气,比夜莺的叫声还好听。边巴叫刀娜阿妹。叫在心里,比蜂蜜还甜。边巴吹葫芦丝的时候刀娜就唱歌。
春天,刀娜在竹楼前的芭蕉树旁打秋千,一边打一边唱歌,刀娜就像一只低飞在竹楼前的燕子。边巴坐在竹楼前吹起葫芦丝,应和着刀娜的歌声。歌声曲声飞入云霄,惊了云霄里的鸟儿,鸟儿们扑棱着翅膀在云端起舞。夏天,刀娜在江水边洗衣服,边洗边唱,刀娜的歌声到哪里,边巴吹出来的葫芦丝曲子就跟到哪儿……边巴和刀娜歌声曲声不相离,阿婆每天都乐得眉展眼舒。
时间像流水,在刀娜的歌声里、边巴的曲调里流成河。边巴和刀娜在这条河里渐渐出落成帅气的小伙子与美丽的姑娘。
有了刀娜动听的歌喉,寨子里再有婚嫁的喜事,边巴的葫芦丝曲声就更悠扬了。
边巴最爱在新郎新娘含情脉脉的对视中吹奏《婚誓》。曲声飘出,刀娜那如泉水流淌的歌声也飘出了: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鲜花开放蜜蜂来,鲜花蜜蜂分不开……刀娜的歌声诠释了新郎新娘一生的承诺,每当这时边巴与刀娜的目光都相撞得如火如荼。
阿婆已把喜饼发出,待到中秋月圆时,边巴与刀娜将月圆人比月更圆。边巴已在葫芦丝上擦上最好的棕榈油,等待着和刀娜演奏出一曲真正属于他们的婚誓。
眼看婚期要到了。这时候,寨子里来了一个穿着时髦的城里女人。这个女人跪在阿婆面前哭。她说她是刀娜的亲娘,要把刀娜带走。阿婆问刀娜,刀娜不同意。那女人就在竹楼前跪了一夜,她哭着说,不求刀娜认她这个阿娘,只求刀娜跟她去城里住几天。刀娜捂着被子痛哭了一夜,终是在阿婆的劝说下跟那女人走出寨子,去城里了。
刀娜走的时候说只去几天,几天就回。边巴每天晚上坐在竹楼前搂着葫芦丝,望着天上的月亮,等。边巴等来了中秋月圆,等来了秋林尽染,等来了燕子衔泥而归,刀娜就像那怒江河里的江水一去不再返。渐渐地有一些关于刀娜的消息传回寨子里。阿婆听了传言后叹息着说,城里五彩斑斓的彩灯让刀娜迷路了。
从此,边巴的世界里再没有葫芦丝的声音飘出。又过了些时日,寨子里没有了边巴的影子。阿婆临死的时候对寨子里的人说,边巴去找迷了路的刀娜。
多年后,寨子里有人在某座城市的街巷里看见一对酷似边巴与刀娜的中年男女,男子手抱葫芦丝,女子双目失明。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影里,男子吹着葫芦丝,女子紧紧地拽着男子的衣襟,跟在男子身后唱: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