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往事回眸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福州路会乐里的各家妓院迎来了一日里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分。白日里睡足了瞌睡、养足了精神的女“先生”们此刻都已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春风满面,风姿百态地等待着接客。老鸨们也都过足了烟瘾,一个个正精神抖擞地在楼上楼下走动,心里充满了渴望与信心,“哗哗”响的钞票正在眼前流淌:从嫖客们的钱袋里,流进账房先生的钱柜里。
在这样的时候,各家妓院里最忙碌的人当数“大茶壶”们。炉火正旺,一把把大铁壶依次上炉。既需保证随时都有开水供应,又不能让几把铁壶里的水同时烧开。首先得把“先生”们伺候周到,让她们品够了香茶,驱尽了倦意,才能变成一棵棵青枝绿叶迎风招展的摇钱树。然后才是给嫖客大爷们提壶续茶,他们都是财神爷,更需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得罪。
且说这会乐里,是上海滩最有名气的红灯区,光是正式挂牌接客的大小妓院就有百余家。而在这一百多家妓院之中,当数“妙香楼”的生意最红火。并非仅仅是这里的“先生”们个个都年轻标致能弹会唱且深黯风情,更因为这家院子的后台硬,女老板鲁婉英非同凡响,早就被同行们尊称为“四马路上一枝花”。就因了她手眼通天的背景,来这里狎妓的客人便都不是等闲之辈,有的是一掷千金的公子少爷,更多的则是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
这鲁老板年纪并不老,刚刚三十岁。论长相,实在叫人不敢恭维——有人在背地里给她奉送了四个“大”字:大脸盘,大嘴巴,大奶头,大屁股。如此尊容,当然不受年轻嫖客们的欢迎。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偏偏就有一些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但却年老体衰骨瘦如柴的老嫖客喜欢她这样的身坯。正因为如此,她后来才攀上了高枝,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妓院嫖客多,生意红火,就苦了累了“大茶壶”。而“妙香楼”的“大茶壶”又与其他妓院的“大茶壶”们有所不同。他没有牛高马大的身坯,也没有一身的蛮力气。他年仅十八岁,身体单薄,细胳膊细腿,乳臭未干,说话还带着孩子腔。院子里的妓女“先生”们都不称他“大茶壶”,异口同声喊他“小茶壶”。他还有一个娇滴滴的雅号:小九妹。
当然他的本名是不叫“小九妹”的,爹妈给他取了个威武雄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名字:郑铁山。老板鲁婉英不喜欢这名字。鲁老板说:瞧瞧你这小瘪三模样,捏侬一把怕把侬的小胳膊给捏断了,侬还“真铁山”呢!改名,就叫“小九妹”吧,这是把祝英台的名字送给了侬。在我这儿数钞票混饭吃,一个“小九妹”胜过一百个“真铁山”!
别看小九妹身单体薄,但干起活来却并不惜力,沉甸甸的大铁壶提在他手里,上楼下楼,跑东跑西,像一片飘来飘去的轻风;续茶的功夫也堪称一绝,大铁壶高擎,飞出的开水如一道轻柔的细线,稳稳地注入茶碗,没有一星半滴溅出,就连最挑剔的嫖客也不得不点头称道。
小九妹这几日显得特别高兴也特别勤快,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孤苦伶仃的小九妹遇上了来自家乡的亲人周三哥!
这位周三哥名叫周鹤鸣,比小九妹整整年长九岁,是一户大财主家的三少爷。这三少爷曾在省城读过洋学堂,识书达理,礼贤下士,深得乡邻们的敬重。而小九妹则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从来没进过学堂,却能熟背《三字经》、《千家诗》——都是从周三少爷那里学来的。
这一日大清早,小九妹出门买菜,与周三少爷不期而遇。小九妹走得急,低着个脑袋,冒冒失失撞在一个人身上,把自己撞了个趔趄。被撞的人不仅没有半句责备之言,反而忙俯身搀扶小九妹。小九妹抓住这个人的双手,一下子愣住了!愣了半天,禁不住惊喜地喊:“周三哥,是你?你怎么也到上海来了?”
周少爷也自是欣喜,没想到初来上海就遇上了小老乡。他并不嫌弃小老乡是妓院里的“大茶壶”,因此常来妓院看望小九妹,并且每次来都有礼物相送。小九妹就觉得脸上特别有了光彩,因为他感觉到了,全妓院的“先生”们现在都已对他刮目相看。他心里也明白,他是沾了周三哥的光。
周少爷的出现,当然也引起了鲁老板鲁婉英的注意。
这一日,鲁老板突然召见小九妹。
自打进入“妙香楼”以来,小九妹还从没走进过鲁老板的房间。端人碗,受人管,一个被称为“小瘪三”的下等人,怎敢在老板面前造次?而今日的情况却不同,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女老板显得特别和蔼,特别可亲。她请小九妹坐下,又请小九妹吃糖果。更令小九妹感动的是,鲁老板还亲手剥了个橘子递到小九妹手里,说道:“吃吧,吃完了还想吃就自己剥,勿客气!”
小九妹显得受宠若惊,说,鲁老板待我这么好,我当报答,今后若鲁老板有用得着我郑铁山的地方,纵然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鲁老板只是想打听打听周少爷的情况。鲁老板对小九妹说,侬把侬所知道的周少爷的情况,随便给阿拉讲一讲。
小九妹当然愿意讲一讲,并且他并非“随便讲讲”,而是倾其所知,一五一十如数道来。
四川省永川县松溉镇有户姓周的大户人家,这便是周少爷周鹤鸣的家。周少爷的父亲虔诚敬佛,人称周善人。周善人有明媒正娶的五房夫人,周鹤鸣为第五夫人所生,被周善人视若掌上明珠。周少爷在江津县城读完中学,又被送进省城读大学,是全松溉镇唯一一个会讲英语的洋学生。为什么流落到上海来了?小九妹不得而知,也不敢开口向周少爷动问。
说到周少爷与小九妹家的关系,可称得上是不分富贵、贫贱之分,亲如一家。小九妹的爹爹老实厚道,自小就卖身在周家当长工。周少爷的孩提时代生性好动,尤喜游泳,还不愿到小塘小河里“扑通”,偏要瞒着爹娘偷偷跑到长江里击浪。这松溉镇就在长江之边,顺江而下先到江津县,接着便是重庆城。周少爷曾口出狂言,说他总有一天会一口气游到重庆,去看一看向往已久的朝天门。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当时只有十岁的周少爷正在江中游得高兴,突然狂风大作,浊浪排空,满天的黑云向江面压来。周少爷心里惊慌,慌张张向岸上游去,却不料被一排恶浪卷起,像卷起一片树叶,一个翻身掉进了漩涡……
就在这危急之际,恰巧小九妹的爹爹到河边挑水。眼见有人在漩涡中挣扎,小九妹的爹爹便急忙扔下水桶扑入江中。这小九妹的爹爹水性好,在漩涡中竟也能从容自如,一双手似有千钧之力,顺着水势,把溺水人举起,“腾”地抛向漩涡之外的大浪之中,然后自己跃身而起,犹如鲤鱼跃龙门,跳出了夺命的漩涡,终于把命在旦夕的周少爷救上岸来。
周善人一家对小九妹的爹爹自是感激不尽。
不久,永川城有名的算命先生“西外罗半仙”来松溉走亲戚,被周善人请到家,奉为座上宾。
这位算命先生非同一般,绝不是那些跑江湖混饭吃的“半瓶醋”。这是一位从不在外摆摊的高人,求他算命的人要么提着厚礼登门拜访,要么抬着轿子来接。只因他家住永川城西外老街,因此人们尊称他为“西外罗半仙”。据说,当年宣统爷登基,罗半仙就掐指算过,他说大清朝气数已尽,宣统不过三年半,后来果然应验,现如今中华民国早已代替了大清。
周善人打躬作揖,请求罗半仙为他宝贝儿子三少爷算上一命。这罗半仙倒也没拿捏作势,欣然应诺。他排开三少爷的四柱八字,金木水火土细细推算,算出三少爷命相主火。火被水克,因此一生要谨慎防水。木生火,木是火的救星,但是三少爷偏偏缺木,补助之法是拜一位命相之中木旺的人做干爹。而这干爹还不能是富贵之人,须在贫贱人家中寻找。周善人不敢怠慢,急令家中的长工们都把生辰八字报上来。经罗半仙一推算,小九妹的爹爹乃木旺之人,正好就应了三少爷水中被救之缘。于是,周家便高堂焚香,大摆宴席,郑重其事,让三少爷叩头拜了小九妹的爹爹为干爹。从此之后,三少爷便与小九妹以“兄弟”相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