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技成果大展览-灯泡发亮的原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879年10月21日,美国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盏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电灯泡为人类带来了光明,那么,它是怎样发出光亮的呢?

    原来灯泡的底部有两个金属接触点,是用来连接电源的。在金属接触点处有两条接触到一个薄金属丝的线。线和金属丝都包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灯泡的里面,通常都是氩惰性气体。当灯泡连上电源的时候,电流就会从其中一个接触点流到另一个接触点,然后再流到线和金属丝。

    电线里的电流进入金属丝后,金属丝就会产生高热,同时释放出额外能量。由于金属丝释放大部分的红外线可见光子,人们的眼睛是可以看见的。如果它们被加热到4000度时,灯泡就会发出大量的可见光。这时,人们就能看到一个非常亮的灯泡了。

    我们常用的灯还有日光灯,它的发光原理和白炽灯不同,日光灯是在灯管里面装入一些特殊的气体,又在灯管的内壁涂上荧光粉,通电之后由于放电而产生光。当消耗同样多的电能时,日光灯要比白炽灯亮得多,因此日光灯省电。

    手电筒也有灯泡,生活中的电筒各种各样,有戴在头上的帽子电筒、日光灯电筒、收音机电筒、笔式手电筒、电筒式应急灯等。手电筒是由外壳透镜、反射镜、灯泡、电池、底座、开关几部分组成的。

    它是怎样发出光的呢?原来,手电筒能发光,不只是因为它里面装有电池,还因为手电筒的外壳与灯泡和电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路,让电流能够通过,灯泡才会发光。不信的话,你可以把手电筒的后盖拧下来,看看手电筒还亮不亮?

    我们把两节电池正负极相接放进电筒,电池的正极顶在灯泡的底部,并通过灯座与电筒外壳相连,电池的负极与底盖的弹簧相接,并通过弹簧也与外壳相连。手电筒筒身的外侧有一个开关,它通过一个金属片与灯座相连。向前推动开关,金属片与灯座接触,电路接通,灯泡就亮了。开关向后,金属片与灯座分离,线路断开,灯泡就不再发光。

    延伸阅读

    电灯泡或称电球,其准确技术名称为白炽灯,是一种通过通电,利用电阻把钨丝加热,用来发光的灯。电灯泡外围由玻璃制造,把灯丝保持在真空或低压的惰性气体之下,作用是防止灯丝在高温之下氧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