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多诺的信-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阿多诺全名为Theodor Wiesengrund-Adorno,本雅明在书信中常称他“维森格朗德先生”(Herr Wiesengrund),后来称其小名“泰迪”(Teddie)。

    [2]本雅明的母亲去世于1930年11月2日。

    [3]查理·狄更斯的小说。1930年9月末,阿多诺满怀感情地读了这部小说,并称之为“一本真正第一流的作品——与那种不断散发着盥洗室里恶臭的布劳钦之流的作品相比充满了神秘气息。”(见阿多诺1930年9月27日致克拉考尔的未发表的信)。年底,阿多诺写了《关于查理·狄更斯的〈老古玩店〉的探讨》,并在法兰克福电台首次广播,随后刊登在1931年4月18日的《法兰克福人报》上。

    [4]阿多诺刚向保罗·提立克提交了他的博士后论文《论克尔恺戈尔哲学的美学结构》,该文于1931年2月被正式通过。

    [5]1931年5月2日,阿多诺以《哲学的现状》为题做了学术就职演说。

    [6]波维罗莫(Poveromo),意大利地名。

    [7]阿多诺寄给了本雅明《作为顶点的圆拱》一节的打印稿,未发表,全文收入全集16卷309—320页。

    [8]本雅明在这里指的是《社会研究杂志》,该刊首期出版于1932年。第一期刊登了阿多诺《论音乐的社会地位》的第一部分,第三期刊登了该文的第二部分。全文见全集18卷729——777页。

    [9]本雅明这些年的经济状况因受恩斯特·斯考恩之邀做文学方面的广播讲座有所缓和,1929至1932年他为法兰克福的德国东南电台撰稿;由于政治势力对广播电台的不断施压,开始是冯·巴本(von Papen)政府,随后是纳粹专制,这就使得斯考恩不可能再给本雅明提供像以前那样便利的广播机会了。

    [10]即《1900年左右的柏林童年》。

    [11]本雅明给汉斯·李布斯托克的书《当代的秘密知识》写过一篇评论,该文发表于1932年8月21日的《法兰克福人报》的文学栏目里,题目是《反启蒙主义者所谓的启蒙?》;由于印刷错误,该文已面目全非,“在黑暗中”(im Truben)被印成了“在天空中”(im Druben)。

    [12]这时本雅明正忙于阅读阿多诺的克尔凯戈尔研究的大部分校样。9月至11月间,阿多诺全部重写了这部著作,并以《克尔凯戈尔》为题。

    [13]即《霍夫曼的故事和奥芬巴赫的主题》。

    [14]即Gretal Karplus,格雷特尔·卡普拉斯。

    [15]《印第安人乔的珠宝》,马克·吐温著。1932年11月至1933年8月间,阿多诺写了这部歌剧剧本。在为计划中的歌剧所写的音乐中,阿多诺只完成了《两首管弦乐之歌》。

    [16]暗示希特勒的掌权迫使本雅明于1933年3月移居他国,阿多诺在德国待到1934年初。他们都是犹太人。

    [17]即《论音乐批评的危机》。

    [18]即《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本雅明生前未发表。

    [19]本雅明这里指的是他的两次被扣留,先是在巴黎城外,接着在内瓦斯。

    [20]本雅明和研究所关系的正式证明。

    [21]信中提到这份文件用的是上方印有“社会研究所”的正式稿纸,上面还印有瓦尔特·本雅明的名字。

    [22]参见: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关于其历史,目标和活动1933——1938(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38年),第27页。

    [23]此信原文为法语。写完此信的第二天,本雅明服安眠药自杀。

    [24]1940年8月15日前,本雅明就已到达马赛,当时马克斯·霍克海默安排的书面陈述也已到达那里。9月23日,本雅明同黑尼·格兰和她的儿子离开马赛朝西班牙边境进发。由于没有法国的出境签证,被迫非法越境,结果遭到威吓,说是要把他们作为难民遣还到法国,这就相当于把他们交到德国人手中。本雅明所说的“在劫难逃”即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