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地形的秘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撒哈拉的“眼睛”

    非洲的撒哈拉,是一片可以将整个美国装进去的大沙漠。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荒漠里,隐藏着许多人类未知的秘密。其中,被称为撒哈拉“眼睛”的一处圆形地貌,更是充满了神秘和诡异的色彩。

    这处圆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什么被称为撒哈拉的“眼睛”呢?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对人类来说,这个沙漠中的巨无霸已经不算“年轻”了。

    据科学考察,它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人们在撒哈拉地区发掘出大量的古文物,根据这些文物推测,在距今约10000年至4000年前,撒哈拉并不是沙漠,而是大草原,至少,它也应该是一块块草木茂盛的绿洲。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可是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今天的撒哈拉沙漠沙海茫茫。

    据专家分析,制造这个超级大沙漠的“主谋”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副热带高压。由于撒哈拉沙漠所在的北非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两侧,这里常年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在副高的势力范围内,盛行干热下沉气流。这些气流笼罩着北非,再加上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所以造成了大面积的干热区。

    第二,东北信风。这股信风来自于亚洲地区,它经过西亚的漫漫沙漠,变得又干又热。由于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长驱直入撒哈拉地区。它与副热带高压“狼狈为奸”,使得北非很难下雨,从而变得更加干燥。

    第三,地理地形。在北非的东侧,有一座隆起的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个平均海拔在2000~2500米的大高原,像一扇屏风一样,挡住了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使得撒哈拉东部地区难以下雨。而在北非的西面,由于海岸线比较平直,从北方来的加那利寒流直接进入了广袤的西非大地,这股寒流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了降温和减湿的作用,这使得西部地区也难以下雨。另外,北非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地形单一,地势平坦,气候也相对单一,因此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广阔无垠的撒哈拉沙漠,至今很多地方无人涉足,它里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神秘的撒哈拉之眼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艘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当飞船经过非洲上空时,宇航员在远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太空,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有一个圆形的东西,它像一只睁得圆溜溜的眼睛,紧紧地盯视着太空中的人们。

    撒哈拉沙漠离开视线后,宇航员仍感到那只“眼睛”紧紧盯着他们的后背,令他们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这只“眼睛”,就是被人们称为撒哈拉之眼的奇异地貌。其实,很早以前,它就已经出现在撒哈拉西部,并在荒凉、枯寂的沙漠里沉睡了若干年。如果不是宇航员在太空“唤醒”了它,它还可能长期沉睡下去。

    好了,咱们现在就去看看那只巨大的“眼睛”吧。它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其实,这是一个出现在沙漠地面上的巨大同心圆,它的海拔高度约400米。过去,这里荒无人烟,即使有人偶然来到这里,也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这个同心圆是如此之大,它的直径有48千米左右,置身其中,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圆是方。只有太空中的宇航员,或者天上的人造卫星才能一览它的全貌。这个同心圆实在太像一只眼睛了,或者说,它像一个菊石。

    从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它一共分为三层,最中心的一个圆圈,很像一只眼瞳,它的一侧边缘稍有破损,但并不妨碍它的美观。

    这只“眼瞳”的外围,是一个更大一些的圆圈,它把中心的圆圈紧紧包围起来,无可争议地成了“眼球”。最外围的那个大圈,当然便是“眼睑”了,更绝的是,这个大圈的外沿有丝丝缕缕的环状物,它们仿佛是这只“眼睛”的眼睫毛。

    撒哈拉之眼的内部十分平坦,四周则是一些浅山丘,再远处便是漫漫黄沙了。站在“眼睛”边上观察,撒哈拉之眼犹如山岩雕琢而成的大木盆,又像一只巨大的碟子。人走在边上,宛如一只在巨大的圆盘上行走的小蚂蚁。

    撒哈拉之眼成因猜想

    自从撒哈拉之眼被宇航员发现后,到这里考察的人们络绎不绝,科学家们都试图揭开这个神秘地貌的成因。

    最初,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由陨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因为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有人曾经发现过一个宽达45米,最深处距离地面16米的巨大陨石坑。据估测,撞击地球的陨石重约5000至10000公斤,坠落的速度超过了3.5千米/秒。撒哈拉之眼虽然深度较浅,但在地面上的痕迹十分明显,科学家分析,“画出”直径达48千米的圆圈,只有天外来客——陨石才能做到。这块陨石在撞击地球时,表面最大的一方先接触地面,因此形成的坑直径很大,而坑却并不深。

    不过,科学家们在进一步考察时发现,陨石坑之说并不成立。

    因为圆圈的中心地势太平坦了,而且地面上并没有高温和撞击过的地质证据。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这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留下的痕迹,有人说是某个超级大国秘密进行核试验爆炸后的产物,更有人说这是上帝之手的杰作。

    后来,地质学家通过大量勘探后,认为这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造成的结果:沙漠下的岩石被抬升,从沙土中脱颖而出;露出地面后,它们在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凹地;而同心圆状痕迹则是一些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于是这个奇异的地貌便出现了。

    不过,这只“眼睛”为何这么大、这么圆?还有,古生代石英岩为何独独出现在同心圆的圆弧上?这些谜底,目前科学家尚未有合理的解释。

    沙子“唱歌”的奥秘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会不会唱歌,人们无从考证,但精美的沙子会“唱歌”,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

    这些会“唱歌”的沙子,位于中国的库布齐沙漠内。沙子为什么会“唱歌”?它们在什么情况“唱歌”?咱们还是一起去那里考察一番吧!

    神秘的七星湖

    不是来听沙子“唱歌”吗,怎么跑来看湖了?

    没错,咱们先去看看这片沙漠里的七星湖吧,因为它们与“唱歌”的沙子一样,同样充满了神秘气息。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约1.61万平方千米。

    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境内,其西、北、东三面都和黄河相邻。从地图上看,这片东西长约270千米,南北宽约15~70千米的沙漠,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

    湖泊可以说是库布齐沙漠的一道靓丽风景。也许是靠近黄河的缘故吧,这里的地下水十分丰沛。

    泉水持续不断从地下冒出来,便形成了一个个湖泊。

    库布齐沙漠最出名的湖泊有七个,它们和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在沙漠里组成了一个神秘的七星图形,所以人们叫它们七星湖,当地还有“天上北斗星,人间七星湖”之说。

    七星湖的水域面积约有3.8平方千米,其中最有名的,又当属三个湖泊:扎汉道图、东大道图、大道图,合起来又统称道图海。

    它们以沙山相隔,空气洁净,湖水清澈,如三颗明珠并列镶嵌在苍茫的库布齐沙漠之中。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里的人们怎么把湖泊叫做“道图”呢?

    据传说,过去这里湖泊开阔,水天一色,湖里鱼儿畅游,天空飞鸟翱翔,牧民们的生活也过得十分快乐。但有一天,湖泊上空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巨鸟,它“眼如饭碗,肢如木橼,体如牛身”。尽管体形巨大,但它在空中飞舞盘旋时,轻盈如羽毛一般,十分灵巧。因为叫起来声音如水牛似的,所以人们叫它水牛鸟。水牛鸟一到来,便打破了湖泊四周的平静生活,许多飞禽走兽一看到它的影子,便吓得赶紧四处躲藏,而牧民也担心它把牛羊掠走,于是看到它出现便大声吆喝。后来,为了消灾免难,人们干脆将湖泊取名为道图(蒙语“响”的意思)。今天你说“道图”,明天我也说“道图”,说来说去,水牛鸟害怕了,从此之后再也不敢飞到这里来了。而道图海也因此更加人丁兴旺,每年春秋季节,都有大批的水鸟来此栖息,就连白天鹅、遗鸥、鹤等珍稀鸟类也赶来凑热闹了。

    不过,据当地人讲,水牛鸟并没有离开沙漠,它躲到了沙子里面唱歌去了。

    精美的沙子会“唱歌”

    库布齐沙漠的沙子大多洁白、晶莹,捧在手中,仿佛一颗颗细小的珍珠。这些精美的沙子是沙漠的魂灵,它们不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且还会“唱歌”哩。

    其实,沙子并不是真的在唱歌,而是它们可以发出一连串的响声,当地人叫做响沙。库布齐沙漠腹地,有一条特大的响沙带横过沙漠,堪称天下一绝。著名的银肯响沙就在这条大响沙带上。银肯是蒙语“永久”的意思,当地群众干脆直接叫它响沙湾。这里面朝着大川,背后便是茫茫苍苍的大沙漠,形状像一个弯弯的月牙。

    好了,下面咱们就去体验一下响沙的魅力吧!

    站在洁白的沙子上,轻轻用脚一踩,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只听沙堆里发出雄浑而奇妙的咣咣声,仿佛谁在轻轻敲击架子鼓,又像是谁在吹奏萨克斯管。踩踏沙子的人越多,响声越大。

    有时一群人踩踏沙面,或从沙丘顶端快速下滑,沙堆都会发出一种类似飞机掠顶而过的嗡嗡轰鸣声,令人十分惊奇。响沙随人的脚步而鸣,人走声起,人停声止。即使用一根手杖轻轻敲打沙面,也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除了响沙湾,还有一个地方的响沙也特别有名,它就是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的夜鸣沙旅游区。顾名思义,夜鸣沙就是在夜晚发出鸣声的沙。邀约上几个朋友来到这里,在夜色中轻轻踩踏,沙子的“歌声”此起彼伏,十分动听。这里的沙子在白天虽然也会发出声音,但远不如晚上悦耳动听。至于其中原因,有人分析这是因为白天沙漠里游客来往不绝,再加上刮风等原因,嘈杂声大,而夜晚沙漠里风平浪静,响沙的声音能清晰地传入耳中,让人感觉效果更佳。

    不过,让人十分困惑的是,这里的沙子也要看老天的“脸色”。

    只有晴天干燥的时候,沙子们才会“唱歌”,而且天气越晴好,它们“唱”得越来劲;而阴天或下雨时,沙子们就会集体“失声”,任凭你如何踩踏、跳跃,它们始终一声不吭。

    沙子“唱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沙子“唱歌”的奥秘

    沙子“唱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一些科学工作者进行考察后认为,这是一种沙粒放电的现象:沙漠里气候干燥,加上阳光长久照射,使得沙子们都带上了静电,一旦遇到人踩踏沙面给予的外力,沙子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也有专家认为,响沙原因完全是沙子造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这里的鸣沙颗粒与普通沙粒完全不同,它们光滑的表面上有许多蜂窝状小孔洞,形成了许多“共鸣箱”。当沙粒彼此摩擦时,“共鸣箱”把声音放大,于是“歌声”便出现了。不过,这两种解释都不能使人信服,因为这里的沙子运到其他地方后,沙子们便全都变成了哑巴,不会再“唱歌”了。

    也有外国科学家认为,沙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上层运动的沙粒与沙丘下层固定的沙层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弹性波所引起的,也就是说,是上下层沙子“打架”造成的。当来自上下层的两种波重叠后,合成波的振幅得到增加,于是声音便出现了。

    魔鬼城怪声之谜

    雅丹地貌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维吾尔语中,“雅丹”的原意是“陡壁的小丘”。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分布着约2万多平方千米的雅丹地貌。很多雅丹地貌看起来像一座座古城堡,当地人叫它们魔鬼城。

    魔鬼城最恐怖的不是那些废墟般的古城堡,而是每到夜晚,城堡里就会发出令人惊悚的怪叫声。

    老外的恐怖经历

    19世纪末,瑞典有名的旅行家赫文·斯定来到中国的西北探险。在一名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斯定准备深入新疆罗布泊旅行。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只见远处的茫茫荒漠之中,有一片隐隐约约的城堡。走近了,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世界:大片大片的土丘高高矗立,宛如大大小小的城堡。进入“城堡”之中,只见土丘形状千奇百怪,它们有的龇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形似古堡;有的似亭台楼阁;有的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

    “城堡”

    激起了斯定的强烈好奇心,无论向导如何劝说,他都坚持要在这里过夜。

    太阳落下,夜幕徐徐拉上后,魔鬼城很快笼罩在神秘怪异的氛围中。这时,大片大片的黑云移到“城堡”上空,将整个“城堡”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昏暗的夜色中,奇形怪状的土丘影影绰绰,若隐若现,仿佛一只只怪兽,令人毛骨悚然。

    呜呜——,半夜时分,一阵阵恐怖的声音在“城堡”上空响起,惊醒了斯定。他迷迷糊糊睁开睡眼,只见大风骤起,魔鬼城到处飞沙走石,仿佛无数魔鬼正在“城堡”里肆虐。

    “魔,魔鬼来了……”向导哆嗦着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地祈祷起来。

    “我倒要看看这些魔鬼长什么样。”斯定拿起手电,试探着在“城堡”里走动。微弱的光亮下,整个“城堡”显得十分可怖。

    到处都是鬼哭狼嚎的声音,但斯定却不知道这些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风沙吹打在脸上,他感觉十分疼痛。

    可怕的夜晚终于过去,大风渐渐停止,魔鬼的声音也慢慢消失了。天明之后,斯定和向导赶紧离开了魔鬼城。

    之后,斯定又在新疆游历了许多地方,但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魔鬼城的那个夜晚。他想了很长时间,并请教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但当时谁也不清楚那些恐怖的声音来自何方。

    “在新疆有一个地方叫雅丹,那里有一座魔鬼城,一到晚上就会发出各种恐怖的声音……”回国后,斯定将雅丹的神秘现象写进了他的书中。

    魔鬼城知多少

    斯定描写的魔鬼城怪声,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在他之后,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来到魔鬼城,试图揭开恐怖怪声之谜。在有关魔鬼城探险的文字记载中,人们都对魔鬼城的恐怖景象印象深刻。20世纪80年代初,一对外国夫妇曾到魔鬼城探险,并准备在“城”内住宿一晚,结果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便惊恐万分地跑了出来。“太恐怖了,那种声音让人无法忍受。”夫妇俩告诉外面的人,“这辈子从没听到过如此恐怖的声音!”

    在中国,有雅丹地貌的地方,大部分都有魔鬼城存在。其中,最出名的魔鬼城有以下几个:一是乌尔禾魔鬼城,它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千米。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千米以上,方圆约10平方千米;二是哈密五堡魔鬼城,它位于哈密市五堡乡以南,距哈密市约100千米,魔鬼城长约400千米,宽约5~10千米;三是昌吉奇台魔鬼城,它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将军戈壁深处,魔鬼城面积约80平方千米。

    为了弄清魔鬼城怪声的秘密,科学家们曾多次走进魔鬼城开展科考。

    科考揭开怪声之谜

    20世纪60年代,一个由地质工作者组成的科考队来到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备对这里的矿藏进行勘探。与斯定一样,他们在茫茫荒漠之中,无意间闯入了一座魔鬼城。

    走进魔鬼城,大家算是开了眼界:城内有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土石造型。不过,魔鬼城内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恐怖的氛围。面积很大的“城堡”内空无一人,寂静得令人害怕。走在一条条错落有致的“街道”上,大家有一种行进在“鬼城”

    内的感觉。

    当天晚上,科考队在“城内”扎寨宿营。半夜时分,恐怖的怪叫声把队员们从睡梦中全都惊醒了。大家走到外面,只见昏黄的月光下,天地间一片昏暗。一块块鹅蛋大的石头被大风卷着,在地面上飞速滚动。细小的沙粒在空中飞舞,让人难以睁开眼睛。更可怕的是怪声,呜呜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像群狼在嘶嚎,又像是无数厉鬼在号哭,让人的耳朵难以忍受。

    不过,这些走南闯北的队员并没有害怕,他们通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风力越大,怪声的分贝越高,而风力越小,分贝越低。而且,他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大风卷着沙石,不停地扑打在“城堡”的断墙上,怪声就是从这些断墙间发出来的。

    至此,魔鬼城怪声之谜终于被揭开了,原来怪声是由大风引起的:每当大风刮起,风穿越众多的“残垣断壁”时,就会激起回声。由于这些回声的频率高低不一,因此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叫声,而狂叫声连成一片,便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了。

    石梯山下的音乐声

    神秘的千年古寺前,有一座石头山,山上有一架石头雕刻而成的长长的梯子。行人沿石梯拾级而上,脚踩处梯阶均能发出不同节奏、音色各异的声音。

    叮叮、当当……悦耳动听的音乐声在静寂的山林间缓缓流淌。有人说,这是观世音菩萨显灵所致;有人说,这是因为石梯下面有一个大大的溶洞;也有人说,这是由于当地地理位置刚好形成了声音反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一起到中国的四川雅安市去考察一番吧!

    奇妙的石梯山

    在雅安市南郊的深山密林中,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寺。这座古寺修建于北宋时期,原名叫佛会寺,明朝时,该寺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古寺前,有一座不大的石头山,名叫闻音岩。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山由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从山体结构来说,山是一块石,石是一座山。

    闻音岩地势十分独特:岩坡袒露的地方,地势陡直如立,寸草不生,而有土的地方则林丰草茂。音乐石梯便处于岩坡袒露处。石梯沿山而上,凿岩而成。

    站在石梯尽头的石梯庵鸟瞰,只见百余阶石梯悬挂在陡直的山岩间,山体就如一架巨大的电子琴,而石梯则像一排完整的琴键。

    音乐石梯共分三段:第一段有105步阶梯,脚踩上去发出嗡嗡的沉闷声,仿佛电子琴弹奏时的重低音;第二段石梯有20步台阶,音质比第一段略高,声音呈现当当声;第三段有138步台阶,这段崖壁上题刻有“踏石闻音天下一绝”八个大字,脚踩上去时,叮叮的高音从石梯间迸发出来。行人或拾级而上,或依次而下,嗡嗡、当当、叮叮之声相互交汇,疏密有致,不绝于耳,在静寂的山林间显得格外清晰、明快,细听仿若奇妙的乐曲在流淌。

    有专家曾两次到音乐石梯进行考察。第一次去时,天气十分晴好,拾级而上,石梯的低音部分发音不甚明朗,仔细倾听,才能听到微弱的嗡嗡声。第二段石梯的发音也不太清楚。但在第三段石梯处,用脚踩踏,叮叮声随之传出。第二次去时,天上下着小雨,音乐石梯的音响效果仿佛因阴雨天气而变差了,这次即使在石梯的高音部分使劲踩踏,也只能听到较弱的叮叮声。

    石梯为何能发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声呢?

    观世音菩萨显灵?

    音乐石梯相传为一云游天下的老尼所建。老尼走遍名山大川,到达雅安时,她发现这里处处滴翠溢绿,景色旖旎,于是决定在此修行。由于每次到山下办事都得从巨石山上爬上爬下,遇到雨天,巨石十分湿滑,为了出行方便,也便于善男信女进香拜佛,于是她请工匠在巨石上凿出了这架长长的石梯。而原来的古寺,也因这架石梯而改名为石梯庵。

    石梯刚建成时并不会发出声音。一天傍晚,老尼化缘回庵,在山脚下,她看到一个白衣女子在石梯上缓缓行走,女子所过之处,奇音妙乐不绝于耳。老尼大惊,急忙赶到石梯前,这时白衣女子已从石梯上冉冉飞升,转瞬不见。老尼回庵静思,突然醒悟过来:白衣女子便是庵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

    从此之后,人们走过石梯,奇妙的音乐声便会随之响起,令人惊奇万分。石梯庵也因此而闻名四方,香火日盛。而观世音菩萨显灵的说法,也在当地流传开来。

    石梯真是菩萨显灵吗?

    在石梯庵山顶的一块石刻碑上,记载有石梯建成的详细内容:石梯建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即公元1481年)。1917年,一场大暴雨之后,石梯上面的深山中突然爆发泥石流,滚滚泥流汹涌而下,将石梯严重毁坏,音乐声也随之中断。1919年,当地政府应群众要求,选调工匠重新凿成石梯,音乐声再次在山林中响起。前后两次开凿,都与传说中的老尼无关。因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显灵之说也只是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已。

    石梯奏乐的猜想

    外地游客踏上石梯山,当奇妙的音乐响起时,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石梯下面会不会是空的呢?

    雅安是全国有名的雨城,多数县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不但河流众多,而且地下水十分丰富。而音乐石梯所在的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这种岩石在水的长期侵蚀下,会形成溶洞、天坑、石林等喀斯特地貌。有人分析,音乐石梯下面的山体,很可能在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溶洞。当人们在石梯上行走时,脚步声传到溶洞内,从而形成了回声。这就像一面巨大的鼓,即使微弱的敲击,它也能发出咚咚的回音来。

    为了证实这种分析,有人拿着一块石头,使劲敲打石梯中部的石壁。石头敲上去,石壁铿然作响,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是两种金属相撞,又像是中空的大肚坛子发出的回音。于是,“音乐石梯下面有溶洞”的说法不胫而走,大多数游人也相信了这一观点。

    不过,地质专家带着仪器,专程到这里进行了勘探。专家们发现音乐石梯的石壁并不是空心的,里面也没有发现大的空洞。

    排除了空心之说,有人根据音乐石梯所在的地形特点,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声音反射。

    在地形较为闭塞的山区,当人们大声喊话时,声音碰到周围的山体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为此,有人在音乐石梯所在的位置做了一个实验:当有人大声面对石梯喊话时,周围果然出现回声。人们据此分析:石梯庵所在的山体是弧形的,而音乐石梯所处的那块巨大岩石,正好位于弧形山体的一个点上,当游人在石梯上行走发出脚步声后,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山体,便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不过,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脚步声相比人们的喊话来说,频率十分微弱,即使在十分封闭的地形下,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回音。而石梯随着人们的踩踏,不但会发出清脆的音乐声,而且乐声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很显然,这是反射说无法解释的。

    音乐石梯发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目前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

    巧克力山的秘密

    巧克力是一种味道美、热量足的食品,它总是那么令人垂涎欲滴。下面,告诉你一个盛满巧克力的地方。

    这个地方位于菲律宾米沙鄢群岛的中心,不过,它并不是真正的巧克力,而是一个个像巧克力一样的圆锥形小山丘。

    来到这里,虽然不能一饱口福,但能大饱眼福。

    令人垂涎欲滴的“巧克力”

    20世纪80年代,一名叫汤森的欧洲人来到菲律宾旅游。

    在菲律宾转悠了几天后,汤森已经拍下了上千张照片,菲律宾有名的景点都被他一一纳入了镜头之中。不过,他仍然觉得没有拍到独特的照片。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地方很美丽,而且景色十分独特,于是问明地址后,汤森第二天便找了一个当地人做向导,兴致勃勃地朝那个地方出发了。他们乘坐小船,很快来到了米沙鄢群岛。一上岛,一个个圆锥形的小山丘出现在眼前。这些小山丘密密麻麻,几乎占据了整个岛屿。

    “噢,这些山丘真是太奇特了,它们不会是岛上人修的坟墓吧?”汤森在小山丘之间转来转去,不时用手摸摸山体。

    “当然不是了,岛上的居民很少,根本不可能修这么大、这么多的坟墓。这些山丘,很早以前就有了,它们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向导说。

    两人爬到附近一座稍高的小山丘上,居高临下,山丘群的全貌呈现在他们面前:那些圆圆、尖尖的小山丘排列在大地上,井然有序,它们全身披满了褐色的干草,看上去仿佛一块大盘子里盛放的食品。

    “巧克力!”汤森脱口而出。的确,这些山丘的形状和颜色太像巧克力了!

    咔嚓咔嚓,汤森一口气拍了上百张照片。这些照片随后在网络和杂志上被发表,巧克力山很快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后来,又有不少人来到米沙鄢群岛。经过仔细勘察,发现这里的圆锥形小山丘共有1268个,它们身披厚厚的草皮,雨季来临时,这些山丘生机蓬勃,绿意盎然,看上去像一个个绿色小绒球。而当旱季来临时,山丘褪去绿色的外衣,变成土褐色,与巧克力的颜色十分相似,犹如一排排大号巧克力,又好似一个个超级大馒头堆放在小岛上。

    山上为何不长树

    如果你来到米沙鄢群岛,仔细观察这些大号“巧克力”,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小山丘基本上只长草不长树。这种茅草在雨季来临时,长得十分茂盛,它们覆盖在山丘上,有的像圆圆的绒帽,有的像圆锥形的高帽,又仿佛是给山丘们穿上了一件件绿色的蓑衣。旱季时,降雨稀少,茅草们失去生机,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茅草逐渐干枯,颜色也由绿色变成褐色,从而使得一个个山丘变成了“巧克力”。但在众多的巧克力山上,你很难发现一棵树的踪影。

    难道这个小岛不适合树生长吗?非也。这里地处亚热带,而且临近海洋,空气十分湿润,每年雨季,大量水汽都会在岛上聚积从而降下丰沛的雨水,植物们在这里可谓是如鱼得水,生命力十分旺盛。纵观“巧克力”小丘周围的山,你就会发现,这些山体上不但长着茅草,还生长着大量郁郁葱葱的绿树,它们与巧克力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们经过勘探,发现这些巧克力山都是由石灰岩组成的:一块块巨大的石灰岩从地面拔地而起,伸展到40~120米的空中形成了这些独特的山丘。石灰岩十分坚硬,植物的根系一般很难破坏并深入它的内部。这些山丘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浮土,只有茅草能在上面“安家落户”,对于树这样的大型植物来说,由于扎根不牢,再加上浮土提供的营养有限,因此很难在山丘上生长——即使有偶尔存活者,也会被海风吹折或被长达数月的旱季折磨致死。

    不过,巧克力山虽然是石灰岩构成的,但它与一般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却不相同。世界上许多石灰岩地区都发现过溶洞、天坑,但在这个小岛上,人们却没有发现这些地貌现象。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当地分为雨季和旱季,尽管雨季降雨充沛,雨水对石灰岩有侵蚀,但旱季侵蚀便中止了,更兼地下水匮乏,所以这种侵蚀十分缓慢,还未形成溶洞和天坑。

    巧克力山形成之谜

    可爱迷人的巧克力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当地流传着两个神话传说。

    第一个传说,远古时候,这个小岛上生活着两个巨人。有一天,为了争夺地盘,两个巨人大打出手。这一打便打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他们用脚踢,用拳头打。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捞起海底的石头扔向对方。一块、两块、三块……小岛上满是巨人打架时散落的石头。最后,两个巨人都筋疲力尽。他们谁也没蠃,于是便重归于好,双双离开了这个小岛。闹事的巨人走了,却留下一堆石头无人收拾。这些石头便是巧克力山。

    第二个传说很动人,也很浪漫。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阿拉贡的巨人爱上了当地最美的姑娘阿拉雅。但不幸的是,阿拉雅已经有了未婚夫。结婚前夜,阿拉雅独自一人到河中沐浴。

    看着心爱的姑娘就在眼前,阿拉贡忍不住将她抢回了家。不过,由于阿拉贡的容貌十分恐怖,阿拉雅吓得心脏病发作,很快便死去了。可怜的巨人十分伤心,他哭啊哭,眼泪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小岛上,化为了巧克力山。最后,这位伤心至极的巨人也一命呜呼,他的身体化成了环绕巧克力山的布诺蔓山脉。

    关于巧克力山的形成,现在的科学家们有种种推测。有的认为是海底火山爆发后,大量的岩石四散喷射,而后被石灰石覆盖,后来海床抬升露出海面,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巧克力山;有的认为巧克力山是上千年的雨水对地上的贝壳、珊瑚岩层以及不透水黏土层冲刷的产物;还有的认为是石灰岩在长期海风及雨水的侵蚀下风化形成的……巧克力山真正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距地心最远的山

    你知道地球上距离地心最远的地方是哪里吗?你可能会说:珠穆朗玛峰!没错,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它的高度加上地球的半径,应该是距离地心最远的地方了。

    不过,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有一座海拔只有6310米的山峰,它到地心的距离却比穆朗玛峰更为遥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座赤道上的大山

    1802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德堡来到厄瓜多尔,准备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一次考察。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的一个小国家,位于赤道上,被称为赤道之国。在这个盛产牛羊、谷物、马铃薯、水果和纤维植物的国家里,有一座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大山——钦博拉索山。这座大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它是一个外表呈圆锥形的大家伙,上面有许多火山口,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5座峰峦直插云天,16条冰川垂到山腰,形成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致。

    一直以来,这座大山被人们误以为是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

    洪德堡来到厄瓜多尔的目的,就是想征服这个巨人,爬到山顶领略它的奥妙。

    一大早,洪德堡便携带登山设备,向钦博拉索山进发了。

    山谷里,当地的印第安村民正在田里劳作,玉米苗的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牛羊在山坡上甩开蹄子撒欢,一切都那么的和谐美好。当村庄渐渐远去,另一种不同的风光随之出现了:树木葱郁,山泉潺潺,偶尔一挂白亮亮的瀑布挂在山间,水声轰响如雷;鸟儿在山林中追逐嬉戏,欢快歌唱;山崖绝壁间,猿猴和羚羊矫健的身影不时出现。洪德堡加快脚步往上攀登,越往上爬,植被越稀疏,茫茫苍苍的原始森林,渐渐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丛,而气温也越来越低。当他爬到海拔约4600米时,一道美丽的雪线出现了。从这个高度以上,整个山峰都被终年不化的冰雪笼罩了起来。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晶莹耀眼的光芒,加上山顶云雾弥漫,整座大山充溢着圣洁和神秘的气息。冰雪使得洪德堡的登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他小心翼翼,一步一滑地向上攀登。他爬到距离山顶只有150米的地方时,全身所有的力气都已经用尽,不能再往上爬了。他站在原地,放眼整座大山,被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了。“这里是世界最巍峨之峰!”

    回到德国后,洪德堡在他发表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钦博拉索山。

    不过,洪德堡的这一描述并不准确。1880年,英国登山运动员E—怀伯尔成功登上峰顶,证实这座山的最高海拔为6310米,它和珠穆朗玛峰相比,海拔高度低了2500多米,距“世界最巍峨之峰”相差甚远,以现代的衡量标准,它甚至还算不上极高的雪山。

    但是,如果从地心开始计算高度,钦博拉索山却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即使是珠穆朗玛峰,也比它矮了约2千米。

    距离地心最遥远的山

    人人皆知,地球是一个圆球体。按照圆球体的规律,圆心(即地心)到球体表面的任何一点都是等距离的,这个距离即为地球的半径。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计算,钦博拉索山到地心的距离,会远远小于珠穆朗玛峰到地心的距离(两者相差2500多米),因此,珠穆朗玛峰不但是地球表面的最高峰,而且也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距地心最远的山峰。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谁也不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直到20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人类才对地球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测定,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既不是标准的球形,也不是标准的椭圆球形,它是一个南大、北小、中间鼓的梨形,也就是说,地球其实长得像一个梨子!梨的特征,便是中间部位比其他部位要厚实一些。具体到地球上,地球的中间部分则是指赤道地区。

    这一新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对原来的许多研究又重新修订了,这其中便包括谁是距地心最远的山峰。因为钦博拉索山位于接近赤道地区的南纬1度,根据重新计算,它的顶峰距离地心的距离约为6384千米,而珠穆朗玛峰由于距赤道较远,它距地心的距离仅约为6382千米,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地球表面的最高峰到地心的距离,竟然比钦博拉索山到地心的距离少了约2千米!

    钦博拉索山虽然赢得了距地心最远的山峰的美誉,让许多厄瓜多尔人因此感到骄傲,但是,论及登山难度、缺氧程度或者名声,钦博拉索山还是无法和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

    山顶终年积雪之谜

    钦博拉索山上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山顶积雪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夺目光彩。几乎每一个到厄瓜多尔旅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位于赤道地区的钦博拉索山,怎么会终年积雪不化呢?

    是啊,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那里“赤日炎炎似火烧”,怎么可能下雪呢?

    原来,奥秘就在钦博拉索山身上。居住在山区或爬过山的人都知道,山上比山下冷,而且山越高,山顶的气温也越低,上下温差也越大。气象专家通过观测,证明了一个现象:在12千米高度以下的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长而降低,一般每增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按照这个规律计算,钦博拉索山顶的气温比山下至少要低二三十摄氏度,即使山下酷热难耐,山顶也会白雪飘舞,寒冷异常。据观测,钦博拉索山4700米以上的地方便终年积雪,而山顶的积雪更不用说了。

    地球上其他位于赤道地区的高山,也和钦博拉索山一样终年积雪,如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让人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在赤道地区,甚至还发生过冻死人的怪现象:1908年2月,一支40人的探险队进入非洲卢旺达境内,准备去攀登卡里辛比火山。当天中午,探险队爬上了山顶,但没想到遭受了一股强冷空气的侵袭。在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山顶却冷得出奇。在极度严寒之中,探险队员中有20人先后被冻死在赤道的强光下,成为世界气象史和探险史上的一大奇闻。

    火焰山下的大水库

    什么?火焰山下有一座大水库,这不是开玩笑吧?俗话说水火不容,火焰山上寸草不生,酷热难当,山下怎么会有大水库呢?

    别急,咱们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了解一下就知道啦。

    一座红艳如火的大山

    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有一则唐僧师徒在火焰山遇阻的故事。小说描述火焰山“一片火海,烈焰腾空,鸟儿也难飞越过去”,后来,孙悟空千辛万苦借来芭蕉扇扇灭火焰,师徒四人才得以过山。

    小说里描写的这座火焰山,就是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的火焰山,古书称其为“赤石山”。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山体全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

    外地人来到火焰山,但见这里荒山秃岭,漫山遍野一片赤红,地面上红沙漫漫,尘灰飞扬,常年高温形成的龟裂土地触目惊心。

    火焰山地区不但寸草不生,而且连飞鸟也看不到一只。尤其是盛夏季节来到火焰山,在烈日照射下,地面上热气沸腾,“焰云”笼罩,赤褐色的山体反射着灼热的阳光,砂岩熠熠闪光,红艳如火,整座火焰山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虽无《西游记》中描述的那般火热,但它的气温之高、炎热之烈却也绝非寻常。吐鲁番盆地的气温之高在全国众所周知,而火焰山更胜一筹,它称得上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了。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夏季火焰山的最高气温可高达47.8℃,地表最高温度达7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很快就能把一只埋在沙里的鸡蛋烤熟。

    不过,火焰山的高温来得快,去得也快。太阳落山后,气温随之剧烈下降。当地民谚“早穿棉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很形象地道出了火焰山地区的独特气候特点。

    火焰山形成之谜

    那么,火焰山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何炎热难挡、酷暑逼人呢?

    《西游记》里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捉住,但任凭刀砍雷劈,都不能伤孙悟空一根毫毛。后来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煅烧,希望用炉中真火把他烧成灰末。岂料几十天后,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他从炉中冲出来后,一脚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并一路打上灵霄宝殿,将整个天宫再次闹得天翻地覆。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要紧,要紧的是人间也跟着他的打闹遭了殃:炉中炭火被踢翻后,落入了中国吐鲁番地区,炙热的火炭在崇山峻岭间熊熊燃烧,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火焰山。

    除了上述神话,在当地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吐鲁番地区原是一个十分富饶的鱼米之乡,人们勤劳耕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一条火龙窜到这里,经常骚扰百姓。它一来到,就会使森林着火,庄稼被烧。人们忍无可忍,一致推举当地的一个神箭手去射杀火龙。神箭手与火龙展开追逐大战,经过七七四九十天,用了九九八十一支神箭,才将火龙双眼射瞎。

    瞎眼火龙坠入地下后,很快化成了一座熊熊燃烧的大山。这就是今天的火焰山。

    传说当然不足信,那么,火焰山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火焰山是天山的一个支脉,它的形成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在地壳横向运动作用下,山体上留下了无数条褶皱带,后来又经过千万年的风蚀、沙化、雨浸,特别是在长期的高温干旱侵袭后,才形成了今天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

    火焰山之所以异常酷热,与其地理地形条件密不可分。首先,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区,有的地方海拔甚至低于海平面,而其四周高山环绕,高大的山体阻挡了气流的进出。白天,在没有气流下沉的情况下,该地区空气流通不畅,特别是火焰山一带经常处于无风或风力微弱状态,因而热量无法散失。其次,吐鲁番盆地是典型内陆气候,干燥少雨,天气晴好,太阳照射时间长,再加上地面植被稀疏,地层表面多为易吸热的砂石层,因而,该地区在太阳的炽烈照射下,升温很快,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再加上火焰山山体通红,更给人的心理上增加了炎热之感。再次,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湿润气团均无力进入盆地,而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所以这里降水极其稀少。再加上四周高山上的气流常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使得这里更是干燥炎热,从而也更增加了火焰山的热度。

    不可思议的大水库

    火焰山上虽然炎热难耐,寸草不生,但在它的许多沟谷中,却是另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美丽景致:在桃儿沟、木头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地,沟谷中绿荫蔽日,流水潺潺,庄稼蓬勃,瓜果飘香,呈现出一幅幅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景象。

    “冒火”的山体下,难道有源源不断的地下水?回答是肯定的。火焰山虽然降雨稀少,酷热难耐,但在它的山体下面,的确存在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挖掘出一个个坎儿井,用它们将清甜的泉水引出地面。

    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水滋润生命,浇灌庄稼,在炎热无比的荒漠里营造出了一个个绿洲。

    《西游记》里,将这一切都归功于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在那把大扇的猛烈扇动下,天上降下了酣畅淋漓的大雨,将山上的火焰全部熄灭,多余的雨水则变成地下水囤积起来,使得火焰山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过,科学家们经过考察发现,火焰山下的地下水,不是芭蕉扇扇来的,而是四周高山对人们的慷慨赐予。

    原来,在离火焰山较远的地方,有一座座冰雪覆盖的大山。

    这些雪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并顺着戈壁砾石一路流淌。

    当这些地下水流到火焰山时,遭遇到了火焰山的阻挡,因为构成火焰山的山体十分厚密,不易被水渗透,于是地下水便在这里囤积了起来。可以说,火焰山的山体,就像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随着水位逐渐抬升,地下水慢慢溢出地面,在山体北缘形成了一个潜水溢出带。在这里,甘爽清凉的泉水从多处流出地面,滋润了连木沁等数块绿洲。

    大山预报晴雨的奥秘

    天上下雨还是出太阳,只有气象专家能够预测。可在中国的四川省雅安市,却有一座大山也能提前预报晴雨,而且准确率还相当高。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它预报天气的奥秘在哪里呢?

    一座神奇的大山

    这座大山名叫周公山,它位于雅安市的东南面。周公山主峰海拔1721米,与峨眉山、瓦屋山等遥相应对。山的一面坡势较缓,草木生长茂盛,特别是山腰的万亩人工林郁郁葱葱,使整座山显得十分灵秀,而山的另一面却深壑万丈,绝壁千仞,看一眼便令人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从雅安市区远远望去,只见周公山山顶大部分都较平坦,只有一个山峰尖峭突起,好像是周公山高高扬起的头颅。周公山的山形不足为奇,可奇的是,这座山自古以来就能预报天气:

    如果第二天要下雨,当天周公山尖峰上就会云遮雾绕。远远望去,如果云像一朵硕大蘑菇长在山顶上,就预示着第二天将会出现小到中雨;如果云再厚密一些,远远望去山顶像戴着一顶草帽,第二天便会出现大到暴雨天气。

    周公山预报天气,准确率相当高,它一直以来便有雅安晴雨表之称。当地的村民收晒庄稼和晾晒衣被,都会事先看看周公山的“反应”。雅安近郊的农村就流传有这样的谚语:“山顶蘑菇云,次日雨淋淋”、“山戴云帽,鱼儿乱跳,大雨就要到”。据当地人介绍,这种山顶云帽的情景在晴天尤为明显,有时晴空万里,别处一点云彩也没有,但如果第二天要下雨,周公山顶峰就会出现孤零零的一朵云。

    日至正午,阳光直照,云顶遮住日头,在山顶上投下一片荫凉,那种景象就好似周公山顶峰戴着一顶草帽。

    关于预报的神话传说

    有人根据周公山得名的传说,推测这座大山能预报天气,是因为周公显灵。

    周公,是西周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他曾辅佐哥哥周武王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功成名就之后,周公却弃官周游天下,来到了雅安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并在周公山隐居了下来。他死后,当地人在山顶建庙纪念。因为周公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有人说,周公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魂灵仍在山上,并通过云的变化,为世人指示晴雨。

    除了周公显灵,当地还有一个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远古的时候,火神和水神打架,火神失败后气愤难平,把天撞破了。为了大地安宁,人类始祖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天。

    补到雅安上空时,女娲已经筋疲力尽,她勉强托起一块石头向天上飞去,但还未把天补好,女娲便吐血而亡,留下了周公山顶峰的一处天空。因为天漏一角,所以周公山顶峰便成了风雨倾泻的入口,每当天要下雨时,这个“漏洞”便事先出现风雨的征兆,而雅安也因为天漏不休,成了世所罕见的雨城。

    有一本叫《太平寰宇记》的地方志记载:“(周公山)山势屹然,上有龙穴,常多阴云。”据考证,周公山上的“龙穴” 是一个溶洞,洞里钟乳石发育良好,看上去像盛开的鲜花一般,“龙洞石开花”历来便是雅安古景之一。洞里及周边常雾气腾腾,看上去仿佛龙在里面吞云吐雾。很多时候,洞中的云雾与周公山顶的雾气相一致,当洞中雾气浓郁时,山顶就会出现云帽。

    有人说,“龙穴”之中困守着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因触犯天条,小白龙被囚禁于此。龙身被禁,它常郁郁寡欢,郁闷之气在洞中结成雾气,并向洞外蔓延形成云雨。不过,这些传说都不可信。

    周公山预报的真正原因

    排除了神话传说,有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周公山能预报晴雨,其实是水汽蒸腾的结果。

    雅安市境内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在周公山下,有几条常年清澈的河流绕着山脚流淌。其中,岷江的重要支流青衣江从市区穿城而过,这条大河流量大,河面宽阔,在市郊修建了拦河大坝后,于周公山下形成了一片水库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河面蒸腾出大量的水汽,水汽沿着山脚上升,最终汇聚到山顶。

    因为山顶的温度较低,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有人认为:当山顶出现云时,就说明雅安市的水汽十分充沛,第二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反之,如果山顶无云,则说明水汽蒸腾不明显,第二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小。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雅安市周围的山很多,为何独独只有周公山能预报晴雨呢?

    周公山预报天气的现象,引起了气象专家的浓厚兴趣。雅安市气象台的专家经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

    原来,一个地方要形成降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充足的水汽,这是降雨的基础条件,只有大量的水汽凝结成云,才能形成降雨;二是有上升运动,将近地面的水汽输送到空中,才能致雨;三是有冷空气入侵,外地来的冷空气与本地的暖湿空气结合,水汽遇冷才能凝结成雨滴降到地面上。

    气象专家分析,周公山之所以能预报天气,是因为它的顶峰正好处于南北两股气流的汇合处。南面河流众多,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蒸发形成丰富的水汽,这股气流较为暖湿。

    而北面则是山区,气流相对较为干冷。如果第二天有雨,两股气流都会加强,当它们在周公山尖峰汇合后,冷暖气流交锋,较重的冷空气会“钻”到下面,将较轻的暖空气抬升到高空。

    也就是说,汇合后的气流会产生明显的上升运动,再加上周公山尖峰比周围的山体都高出了一大截,温度相对较低,因而气流一上升,就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了。因此,只要山顶出现云,就说明气流上升运动加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正趋于饱和,第二天就极有可能下雨了。

    成都平原的野象哪去了

    森林茂密,草长莺飞,成群结队的野象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往来——这既不是东南亚的风光,也不是非洲的景象,而是3000年前成都平原最为常见的一幕情景。

    可是3000年后的今天,野象们全都不见了踪影,它们就像一群匆匆过客,从成都平原彻底消失了。野象为何神秘消失?

    它们又去了哪里呢?

    地下挖出大象牙

    2001年2月的一天,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建筑工地上,几台大型挖掘机正不知疲倦地挖掘着泥土。“看,那是什么?”

    眼尖的工人突然发现泥土中有骨头。大家停下工作仔细一看,原来那些骨头全都是象牙!

    举世震惊的金沙遗址就这样被挖掘出来了。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东南,它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是中国进入21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在遗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其中包括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考古专家从象牙和其他文物存在的时间推测,认为金沙古蜀王国所在的成都平原,在3000年前曾是野象、犀牛等典型热带动物的乐园。那时,成都平原可不像今天这样种满了庄稼,而是一个一望无垠的草原。大草原上,茂密繁盛的青草和随处可见的森林,为野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它们在这块乐土上愉快地生活,幸福地生儿育女。

    按理说,无忧无虑,生活在“蜜罐”中的野象们,族群应该会越来越大,数量应该会越来越多,可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岁月的流逝,野象群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彻底退出了成都平原。

    野象们去了哪里呢?

    野象失踪大猜想

    根据在金沙遗址挖掘出的大量象牙,有人推测野象们集体“牺牲”了,而且是被人类毁灭的。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人与野象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方面,当时的金沙古蜀王国,人们都喜欢用洁白的象牙来祭祀祖先或神灵,这导致人类滥捕滥杀野象,以获得珍贵的象牙。另一方面,因为大象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人们骑在大象背上作战,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所以人们争相将捕获到的野象进行驯化,并将其投入到战争中,这导致许多野象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即使人类再强大,也不会强大到将野象完全消灭的地步。

    排除了人为的因素,有人又提出了瘟疫之说。在人类或动物的王国里,瘟疫都是十分可怕的杀手。特别是对喜欢群居的动物来说,当瘟疫袭来时,群体间相互传染,往往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因为野象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平时总喜欢三五成群地扎堆生活,于是有人推测:在几千年前,一场针对野象的大瘟疫在象群中流传开来,无数野象被夺去生命。为了逃避瘟疫,活着的野象不得不逐渐退出成都平原,迁到了其他地方生活。

    但瘟疫之说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在今天的非洲大草原上,虽然时时有瘟疫威胁,但野象们仍生活得十分幸福。

    又有人在分析金沙古蜀王国灭亡的原因时,提出了洪水灭国之说。据考证,几千年前的成都平原,年降水量比现在还多,而且降水分布很不均匀,暴雨时段一般都集中在盛夏,特别是特大暴雨袭来时,成都平原经常洪水泛滥。专家们在清理金沙遗址的古河道时,发现沙砾层里有一些冲碎的陶片和树干,说明当时确实曾发生过大洪水。人们因此认为:由于当时还没有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旦盛夏下暴雨,岷江洪水就像野马般奔腾而下,给成都平原带来灾难。洪水在冲毁金沙古国的同时,也夺去了野象的生命。

    除了暴雨之说,有人还提出了地震灾难说。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地,自古以来便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有人推测:数千年前岷江河谷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直接导致许多生活在山林中的野象丧生。同时,地震还造成山体滑坡,阻断岷江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湖水在积累到足够多时突然崩坝,惊天动地的洪水直接冲向下游,在冲毁金沙古国的同时,也将野象们彻底毁灭。

    不过,无论是暴雨说还是地震说,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气候变化迫使野象南迁

    成都平原野象失踪之谜,成为困惑专家们的一大难题。

    在排除了上述种种推测之后,专家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当时的气候。通过分析金沙遗址土壤里植物留下的花粉和种子,专家们得出距今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气候:那时,成都平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约3℃,最热的时候,月平均气温达到了28.6℃;而降雨比现在更为频繁,气候也更为温暖湿润,而且因为处于四川盆地内,平原上的风力一般都较弱。这种高温、高湿、多雨、静风的天气,与现在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气候十分相似,可以说这种气候正是亚洲野象最适宜的栖息气候。后来,由于成都平原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适宜野象生存,它们不得不举家南迁。

    那么,成都平原的气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

    据专家研究,成都平原的气候从西汉时便开始发生变化了,到东汉末期,年平均气温已下降到和现在十分接近。随着气温下降,降雨也相应减少,高温、高湿气候逐渐变化,使得野象生存十分艰难。再加上都江堰修建起来后,人们在成都平原毁林开荒,开垦了大量农田,没有丰富的青草和树叶供应,野象被迫一再向南方退却。

    气候变化之说,可以说揭开了成都平原野象失踪之谜。不过,成都平原的气候为何会发生显著变化,以后这种变化还会不会持续,这些谜底期待着人们去进一步揭开。

    平原“地鬼”的真相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近年来,这片广阔的平原上屡屡出现“地鬼”现象,让人们惊恐不安。

    “地鬼”究竟是什么?它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捣乱的“地鬼”

    2006年夏天,河北省柏乡县西汪乡寨里村笼罩在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中,当地村民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紧张和不安,来源于这年夏天的两场暴雨。

    6月27日和7月14日,柏乡县先后下了两场暴雨。第一场暴雨之后,西汪乡寨里村的村民李琴家的房屋开始出现异常:

    地面上有许多细细的裂缝,这些裂缝像一条条丝线,将李家的房屋团团包围了起来。

    “不好,地鬼又在地下捣乱了。”70多岁的李琴老人惊慌起来,“这次比10年前的那次更可怕。”

    10年前,也就是1996年的夏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雨。雨停后,李琴走进自家的厨房,惊恐地发现厨房的西南角出现了一条裂缝。她顺着裂缝一路查找,发现裂缝穿过院子,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约0.8米、深约1米的大坑。随后,裂缝又变成了许多细小的裂纹,悄悄“爬”上了正房的墙壁和屋顶。

    那次“地鬼”闹腾,给李家留下了惊恐不安的记忆。不料,10年过后,“地鬼”再次出现,而且闹腾得越发厉害。

    7月14日,当地又下了一场暴雨。暴雨后,李家房宅上的地裂缝更加明显,看上去触目惊心:房屋被地面裂缝包围了几圈,墙体、屋顶和地面多处开裂,有拇指粗细。裂缝还穿房过户,爬到了邻居家的墙上。与此同时,村里还有4户人家的房屋也遭遇了“地鬼”的侵袭,墙壁上同样出现了深浅不一的裂纹。此外,村外田地里,10年前出现的一条地沟越发狰狞恐怖:

    以前地沟只在村西南一带“活动”,而现在它明目张胆地“穿过”

    玉米地、棉花地和乡间公路,大肆向西南和东北延展,并在村北的一片花生地里制造了一个大坑。

    “地鬼”引发村民恐慌

    在柏乡县出现地面裂缝的同时,河北省境内的安平、文安、香河、衡水等县(区)也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地面裂缝或坑洞:在文安县大留镇北李村,村民王志英家承包的10亩田地中,出现了30多个大大小小的坑洞;在香河县的一个村庄,地裂发生在当晚23时,村民们正准备睡觉时,忽然听到地底下传来奇怪响声,像人在打嗝,又像是什么东西被敲击发出的闷响。

    “不好,可能要地震了!”一些村民以为要发生地震,连衣服都来不及穿,赶紧跑到了院子里。但奇怪的是,大家并没发现房屋震动,只看到水泥地出现了一条条裂缝……地面裂缝的出现,扰乱了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在柏乡县寨里村,人们夜里躺在开裂的屋子中经常失眠,因为老是担心房子会塌下来;一些村民不敢一个人到地里浇地,因为害怕“地鬼”

    突然出现;小孩们看到裂缝,就会躲得远远的;而“河北要发生大地震”的谣言也不胫而走,更引起了村民们的恐慌和不安。

    接到群众电话后,河北省邢台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专程去作了考察。他们发现地面裂缝两壁参差不齐,但并没有出现水平扭动与垂直位移。他们还对各地的地下水位、水温、地电、地磁等参数进行了严格观测,结果没有发现异常,因此得出了结论:此次柏乡县及各地的地面裂缝与地震无关。

    地下水缺失惹的祸

    专家在考察中发现,地面裂缝属于张裂现象,应该是强降水入侵造成的:大雨造成表层土软化,有些表层土还随雨水流入了下面的裂缝中,使得原已在地下的裂缝得以显露出来,从而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地面裂缝。

    在进一步的考察中,专家们发现:长期以来,包括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一直到廊坊,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超采现象,更严重的是,沧州、衡水、廊坊、邢台等地因浅层的地下水不足,早就在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了。

    为了弄清地下水超采和地面裂缝的关系,专家找来一张邢台市地形图进行分析,发现出现地面裂缝的西汪乡、王家庄乡一带,属于河北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区,地面的坡度较一般平原区要大,地势呈现西南高、东北低,而地下水的流向与地势往往一致,所以西汪乡一带的地下水位更低,大雨过后更容易形成地面裂缝。根据考察,专家们得出了结论: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连年下降,从而导致了地面裂缝的出现。

    而地下水的缺失,也与一个可怕的“恶魔”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气候变化。据气象观测统计,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其流域多年的平均温度为12.4℃,近40多年来气温平均升高了1.1℃,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温幅度加大。另一方面,降水在逐年减少,而最近6年是40多年来减少最多的时期。根据1951年至2005年的气象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降水量平均减少了120毫米,这意味着在河北省18.83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减少了相当于约225亿立方米的降水资源——这些数据说明,造成白洋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就在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因为陆地淡水资源由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个部分组成。降雨和降雪合称大气降水,是大气中的水汽向地表输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它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最终补给来源,如果大气水一旦发生变化而减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也会跟着相应减少。而对河北省来说,在地下水减少的同时,由于用水量增加,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因而各地出现了可怕的地面裂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