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巧夺天工——建筑之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中国最大的宫殿是故宫。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有6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堪称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依据布局与功用,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它们以乾清门为界: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现存海拔最高的宫殿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尔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全建筑倚叠砌,蜿蜒至山顶,占地10万多平方米,人们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远眺其雄姿。同时,它也是拉萨的重要标志。7世纪,吐蓉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乃建此宫而居,以后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规模。

    布达拉宫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自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等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每逢节日活动,布达拉宫挤满了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古老的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宏伟而著称,还以珍贵的文物而闻名,是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西藏的艺术宝库,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最大帝王行宫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坐落在今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所建造的大型宫苑。自1703年开始施工,前后用了90年的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比承德市区还要大200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行宫。避暑山庄原有120多组建筑,分为宫殿和苑景两大区。宫殿区为9进院落。苑景区西南部是湖,饶有江南水乡情趣;西北部山高沟深,风格粗犷;水乡和山地之间地势宽敞平坦,一派草原风光。自清康熙以来,历经修葺,古貌新姿,园林荟萃,庙宇迭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犹如璀璨的珠翠,镶嵌在神州大地北方。

    避暑山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享有“塞外京都”“紫塞明珠”之美誉,总体特征古朴典雅,朴素明丽。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山环水绕,林木苍郁,名胜荟萃,景象万千,南秀北雄,齐集一身。

    最大的地下皇陵

    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要长数年。秦始皇陵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数倍。

    最大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坐落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城北1.5千米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历经2400多年的扩充修建,至清代已具现有规模:占地2平方千米,周围墙垣长7.25千米。

    孔林内巨木参天,各类树木交相蔽日,现有树木约10万株,其中古树有2万余株,楷树最多,另有柏、桧、枫、柞、槐、榆女贞、五味等数十种。林内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

    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是晋祠。它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最长最大的画廊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最早最大的孔庙

    为了纪念孔子,历朝历代的后人在全国各地修建孔庙纪念这位圣人,其中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庙规模最大、时代最早。曲阜孔庙位于山东曲阜南门内,建筑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壮观雄伟。相传它是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的故宅改建成的庙宇。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了清代雍正王朝,雍正皇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在的规模。

    如今庙内共有9间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3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

    现存最大的古城堡

    南京中华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它是明初都城的正南门,后被称为“聚宝门”,到了1931年,它才更名为中华门。建于公元1369~1375年间,是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中华门城堡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它规模巨大,结构复杂,雄伟壮观,设计巧妙,是我国古代防御性的建筑,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是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此塔因为塔身以褐色的琉璃瓦镶嵌而成,酷似铁色,故而俗称铁塔。铁塔原建于开宝寺内,北宋年间,寺院规模宏伟,殿堂林立,共有280区,设有福胜、上方、永安、能觉等二十四禅院,并设立礼部贡院,在此考选全国的举子。北宋历代的皇帝常来此游幸,遂以北宋开宝年号命名,故名开宝寺,当时开宝寺名声显赫,一度成为中原名刹之一。

    最古老的木塔

    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的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6年(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5层6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9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6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曾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去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约2600多吨重。

    木塔雄伟壮观,瑰丽精巧,体态和谐,雍容大方,整体比例适当,在艺术构图上有着相当严密的几何关系,迷宫一样的木构架将结构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从今人的眼光看,也具有超群的魅力。

    保存最好的名楼

    岳阳楼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名楼,它位于湖南洞庭湖畔,北望长江东流。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主楼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全楼未用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构型庄重大方,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最长的防御建筑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横穿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总长度6700多千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最大的港口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枢纽港口。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门,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

    据上海市交通港口局2009年3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2亿吨,同比增长3.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1%,位列世界第二。

    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是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安济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618),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此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梁思成曾赞美道:“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而李约瑟也承认:“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约在610年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桥梁专家福格·迈耶(H.Fugl—Meyer)更是如此描述:“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

    桥孔最多的桥

    我国桥孔最多的桥是宝带桥,又叫做长桥,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桥孔最多的一座多孔石桥。

    宝带桥横卧在距苏州城3千米的古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始建于唐元和11年至14年。它桥面宽阔平坦,下由53孔联缀,孔长249.8米,全长317米,宽4.1米。北端引道23.4米,南端引道43.06米。桥墩成喇叭形,下端宽6.1米。桥两端各有一对威武的青石狮,现北端仅存一只;北端还有四柱碑亭和五级八面石塔各一座。

    第一条盲道

    中国第一条为方便盲人特别修建的道路,于1991年8月14日在北京通过验收。这条建在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工厂——北京市橡胶五金厂内的盲道,由特制的砖块铺成,分位置砖、导向砖和让步砖三种。盲人在这样的路上行走,踩着脚下不同形状的砖块,便可知道到了什么位置、该往哪个方向走、到哪儿该止步了。

    第一个飞机场

    1910年,清朝政府利用北京南苑驻军的一个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场。这个机场成为1913年北洋政府开办第一所航空学校和第一次使用飞机实施空中侦察的基地。

    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俗称“鸟巢”。“鸟巢”是我国最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架围绕碗状座席区旋转而成,没有立柱。整个屋面结构与立面结构的钢结构由2000多根箱形弯扭构件连接而成。总重量超过了6000吨,钢结构最大跨度达332.3米。

    “鸟巢”不仅是2008年奥运会的一座独特历史性、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

    最大的膜结构工程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游泳馆,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8年1月28日竣工,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

    水立方的内外立面膜结构共由3065个气枕组成(其中最小的1~2平方米,最大的达到70平方米),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最大的城市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拓宽,并在广场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又分别在广场的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是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大的透光火车站

    上海南站火车站是世界上最大的透光火车站,共安装各类机电设备3330台,铺设电缆370千米,各类管线295千米,灯光3万套(组)。其采光顶犹如一顶“无柄”巨伞,这顶直径278米的巨伞,撑开的伞面有6万平方米,由8000多吨钢、14万件约5万多平方米的阳光板组成,全靠伞边缘54根永久钢柱支撑。采光顶透光材料类似于“三明治”结构,最上层是减少强光照射的铝合金遮阳板,中间一层关键材料是通用电气塑料集团的力显聚碳酸酯板材,这两种材料既保证透光率65%,又构成阻挡紫外线的联合防线。

    南站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部,主站屋和车站南北广场占地60公顷,南站主站屋设计为巨大圆形钢结构高47米,圆顶直径200多米,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整体结构,气势磅礴,独具一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