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的季节-相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精心培育着爱情,一起走过了浪漫,走过了艰辛,终于有了家庭的温馨、事业的起色。

    四年后,一个石榴花含苞欲放的季节,我和她相拥着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有过于热闹的场面,只有简朴的婚礼;没有太多的浪漫,只满足于相互拥有;没有豪壮的誓言,只有深情的对视。办公楼顶层的三间办公室成为了我们爱情的栖息之地。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西边的走廊和窗户,似乎在为爱情升温,又像在有意考验。一台彩电,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两张单位的旧床铺,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然而,在我们的心里,却拥有整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爱情根深蒂固,婚姻来之不易。大学临毕业的那一年冬天,我54岁的父亲因患肝癌,溘然病逝。我们才参加工作两个月,一封加急电报,传来了她不到45岁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噩耗。我们强忍着悲痛,培育着爱情,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过着俭朴的生活,为我们的小窝积攒着每一元工资。工作第一年春节前夕,我们为拥有了700元的存款,特意买了一些水果庆贺;第三年,我们为庆祝存款过万元,买来葡萄酒举杯同饮。

    刚参加工作的三年,我和她首先是在不同的乡镇担任农技员。

    后来妻子走上了从政之道,先后担任团县委副书记、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长冲乡乡长、书记,现任县移民局局长。

    她工作极其负责,记得她在全县最偏僻、最穷困的长冲乡工作时,乡里不通电话,乡财政负债一百多万元,乡村干部工资发不出,机关开支无着落,公益事业没钱搞,上门要债的催得紧。她把刚满三岁的女儿往婆婆和丈夫面前一丢,便乘公共汽车钻进乡里繁杂的事物堆里,走村串户、指导生产、调查研究,直到星期五的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跌进家门。

    而第二天,她顾不上休息,又去拉项目、跑资金、赶会议。四年之后,当得知她调回县城的消息时,许多相识的、不相识的农民都自发地站到新修通的柏油路边为她送行。

    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刚参加工作,市级党报《株洲日报》就以图片新闻对我“大学毕业放弃留校工作的机会,自愿到农村指导农民发展果树生产”作了报道,我至今还保存着那么一张报纸。我曾指导过一个村葡萄园的技术管理,根据葡萄的生长、结果规律,制定了详细且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督促落实。当年,该葡萄园产量比上年翻番,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

    我爱好文学,在市级报刊上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也为单位写过不少的报道。并且加入了市作家协会,戴上了“作家”的头衔。我也为妻子写过不少的文章,如《家有“官妻”》、《我看妻子当乡长》、《平淡是真》等,为妻子“歌功颂德”。妻子在乡里任职期间,女儿没人管,我一边在单位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一边在家里既当爹又当妈。尽力操持家务,照顾女儿的生活、辅导女儿的作业,妻总是逢人便说,她的事业,有我一大半的功劳。

    人家都羡慕我们,我和妻也都由衷地感到幸福。我们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中相互关心,恩恩爱爱,手挽手、心连心,走过了浪漫,走过了艰辛,现在终于有了事业的起色和家庭的温馨。

    我伫立窗前,望着楼前那几株石榴。突然,门铃响了,我赶紧过去开门。九岁的女儿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一束石榴花,一进门便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看见这花开得漂亮,便摘了几朵。等妈妈出差回来时,给妈妈看。”

    我异常感动。连忙找来一只花瓶,灌满水,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石榴花插上。然后,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

    (原载2004年6月29日《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8月13日《株洲日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