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老师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
丁茂盛接到凶信,迅速驱车离开南湾电厂。现场善后交给齐宇,包括排查起火原因,这些事不再需要丁茂盛去管,他也顾不着了。
一路上他一声不吭,手机被他关闭。没有任何声响,但是我能听出他心情很不平静,我能就此揣摩出一二。
尽管救火侥幸得成,他的转机却已丧失。他本来前景堪忧,现在他又给自己套上两条绳索,不是衣橱里结好脖套的两条西装领带,是本次救火和所谓“救人”,它们都可能受到追究,成为他必须承受的严重问题。说到底是他拿起绳套把自己套进去的,他怪不了谁,那就听天由命吧。
但是他到医院送别死者时,心里会有一丝宽慰。无论以往他都做过些什么,他认为这一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可以去面对一个死者。在这样一个好人去世的时候,应当做这样一件好事去告慰她。火已经扑灭,没有人死亡,生命最为可贵,人死不能复生。在死亡面前,其他一切都微不足道。
原载《山花》2012年第8期
原刊责编 李寂荡
本刊责编 黑丰
作者简介:杨少衡,男,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有《海峡之痛》《党校同学》《地下党》等长篇小说及《林老板的枪》《县长故事》《市级领导》等中短篇小说集。现供职于福建省文联,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创作谈:为之所动
杨少衡
去年年底,有一位朋友自家乡而来,找我小坐。朋友刚刚履新,从市直机关去下边地方任职,成为一方首长。他跟我谈起任职之初处理的一场火灾,令我印象深刻。其深刻处不在火有多大,起火地点有多特殊,以及救火过程如何备受关注,而在其选择。朋友告诉我,他在大火近侧让技术人员计算火焰中一座铁塔能够经受的时间,而后命令救火队伍后撤防守,让一山大火熊熊燃烧。山火熄灭之前他内心非常焦灼,唯恐决策失误,导致重大损失,但是终于坚持下来。为什么他要如此忍受焦灼?因为水火无情,生命脆弱,他要为现场的每一个生命负责。
他这句话把我打动了,所以才有了这一个小说。细想起来,他说的只是一个很平常的道理,属于人们屡屡谈及的“以人为本”范畴,事情本来应当就是这样。为什么我还会感觉被打动?因为现实情况纷繁复杂,对如他这样的基层负责官员而言,许多时候做出并坚持类似选择并非易事,有时甚至称得上难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