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今天,“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已成为许多企业在招聘、考核员工时十分看重的条件。在公司这个纵向结构的小社会里,选择恰当的沟通表达方式,学习如何与不同身份的同事相处,将使你赢得尊重和信任,在职场中从容行走。
身为下属,切勿以为自己的领导很随和,更不要以为你的领导几乎和你的年龄相当,就可以在和他说话时无所顾忌,不分职位高低。其实,即使性格再随和、年龄再小的领导,都会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我是领导。所以你要在言语中表达出这种职位的高低之分。在和领导说话的时候,认清双方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让领导产生你像是领导或领导不如你的感觉,你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乔郁新记得自己刚做记者时,非常喜欢看一些小资的文章和书,也因此特别向往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上班的第一个月,他感觉过得还不错,基本上不用加班,觉得很快乐。
但到了第二个月,报社来了很多新闻素材,领导经常叫乔郁新去现场采访。一开始乔郁新还觉得很新鲜,后来就感到疲惫了。在连加了三天班后的一天,他正准备下班回家,领导进来了:“小乔,你先别走,公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来了,你帮忙招待一下。”当时乔郁新还很年轻,根本没想到公司的重要客户由他接待其实是器重他的举动。当时,他感到疲惫和委屈,所以就没好气地说:“凭什么叫我接待呀?我已经下班了,当时招聘我来的时候,你们也没有说过要干这么多事啊!”
这时,旁边的一位同事赶紧对领导说:“我去接待吧,小乔可能有事。”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乔郁新的心里一点儿都不好受,隐约感觉自己说错话了,但他还在为自己解释:我已经加了三天班,很疲惫了,领导应该知道呀。
两个月后,那位替乔郁新招待客人的同事升为主管,这时,他才醒悟:原来机会被自己错过了!
有时候,领导多给你安排一些工作任务,也许真实的意图是要考验你,或是从心底里希望与你走得更近些,也可能是领导觉得你更好说话一些,但无论如何,这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何去把握就要看你的智慧了。
孙文艳是一名文秘。有一天她正在写一个报表,领导叫她:“小孙,昨天下午说过的那个报表今天一定要交给我。”正在写着报表的孙文艳被领导这么一叫,工作节奏和思路一下子被打乱了,于是她没好气地说:“知道了,你没看见我正在写吗?”
领导没有说话,但出去时把门摔得很重。后来,同事问孙文艳这是怎么回事,她委屈地说:“我正在写报表呢,他叫我把报表给他,又不是看不见,这不是故意刁难我吗?”同事提醒她说:“毕竟他是你的领导,你这样说话也太让领导下不来台了啊!”孙文艳哑口无言。
对于领导的问话,一定要有问必答,最好是问一句多答几句,这样能让领导清楚你在做什么、你手头上事情的进展程度,从而使领导感觉到你是一个靠谱的人。
和领导说话时需要记住,有些话千万不要对领导说,它们是:
(1)“这个我干不了。”在接到领导安排的一项你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时,不要急于回答“这个我干不了”,而要先解释你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是时间问题还是能力问题。你可以这样说:“我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手头还有其他工作,但这件事我非常想完成,您能告诉我哪个更着急吗?”
(2)“今天我没有状态。”假如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导致你的状态真的不好,就缩在角落里,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领导问起来,也不要闪烁其词,要坦诚地告诉他:“很抱歉,今天有些累,但我一定不会耽误工作。”
(3)“跟我没关系。因为我的那一部分工作已经完成了。”如果你只强调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会让领导感觉你是在推卸责任。你还不如换成这样的说法:“我那部分已经做完了,我可以帮助别的同事完成他们的部分。”
(4)“我的搭档休年假了,现在我该如何是好?”强调同事的休假和强调搭档那部分工作现在无人可做会给领导两种全然不同的感受。对于前者,领导会认为你是在暗示:“怎么活儿都让我一个人干了?”对于后者,领导会体量到你的困难,重新安排。
(5)“我以前的领导和我关系不好。”当你的领导听到这句话后,定会边听边想:你现在对我恭恭敬敬,可一旦离开以后,也会说我的坏话。
尽量不要和现在的领导谈及自己以前的领导,即使以前的领导真的很糟糕。因为这样的沟通既没有用处,也没什么好处。
说话不要撞在枪口上
在工作中,与上司的交往不可避免,上司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有些说话的忌讳也是规律性的,我们把它总结出来,给大家作一些参考。平常大家与上司打交道时要多留心,以尽量把话说圆,而不要硬往枪口上撞弄得不欢而散。
1. 不要说看不起上司的话
一个人能够成为管理阶层,自然有他过人之处。因此作为下属,应该学习欣赏你的上司,而并非看不起上司。
在背后常常说上司不是的人,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偶然为之,别人只当是诉苦;如常常这样,别人便会觉得你只会看不起别人而自己又不努力,因为你让一个样样不如你的人做了你的上司,你的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撇开人格不谈,单就公事而论,上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你的上司,必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在上司身上找寻一些能令你欣赏的地方并在他面前恰当地表达出来,不单可让上司欣赏你,而且可以消除你对上司的怨气,使你容易容忍和接纳他。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中学到自己没有的长处。
如你能欣赏你的上司,他自会在日常的交往中察觉得到,就正如他能在言谈中知道你对他不敬一样。没有上司会拒绝别人的尊敬,有人欣赏绝对是件快乐的事。
2. 别直言是非
任何人都不想被当众指出自己的错误,更何况是你的上司?开会时众目睽睽,你竟然把他的错误抖出来,让他如何自处?况且你是他的下属,你这样做岂不是说他不如你?
即使只有你与上司两人,你也不宜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因为上司也有自尊心。如果你一定要指出上司的错误,须懂得挑选时机,要婉转但能清楚地传达意思。
其实,只要下属能时常记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难避免直说其非的错误。
3. 说你应该说的话
与上司打交道,必须时刻小心才是。当上司问你任何一个问题时,在你的脑海都要很快闪过这个念头:他提问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后针对他的“目的”,作出回答;而并非问什么就答什么。
在上司面前不要直言不讳,而是说你应该说的话。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不会人品有问题吧?为什么不能说真话?我们不是从小说被这样教导的,人不能说假话吗?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所谓的不要直言不讳,也并不是让你说假话或满口胡说。说你应该说的话,是指你应预测到你说这些话所引起的后果,不要让双方都下不了台,又不能违背你做人的原则。
4. 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言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认为,下属不能随便向上司进言。他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反映了进言宜慎这个道理。以下列举了进言者的十种危险,不妨参考一下:
(1)上司秘密策划的事,不知情者贸然进言就会有危险。
(2)上司表里不一的事,谁把这个情况说破,谁就会有危险。
(3)在进言被采纳的情况下,如果进言的内容被他人得到了,进言的人就要受到泄密的怀疑。
(4)参加工作的经历还不深,还没得到上司信任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显露出来,那么,即使谋划成功,也不会受赏;如果谋划失败,反而受怀疑。
(5)揭露上司的过失,用道德理论加以指责,那是危险的。
(6)上司用他人的意见获得成功,并把这个成功归于自己,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会有危险。
(7)强制上司从事超越他的能力的事,这样的事会让上司难堪,这个进言者会有危险。
(8)如果上司谈论人的品格,又别有所指,接着再谈论平庸的人,并有煽动之意,下属们就要有所警惕。
(9)赞扬上司宠爱的人,如果你想接近他,就会受到怀疑;指责上司厌恶的人,如果是试探,你也会受到怀疑。
(10)在向上司进言时,只说大话,毫无针对性,当仔细讨论时,就会让人反感;如果发言过于小心,就会被认为是愚笨;如果高谈阔论自己的计划,就会被认为信口开河。
5. 不要和上司称兄道弟
我们不一定要把组织弄得像军队一样严谨,但对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也应划分清楚;不可有搪塞、马虎和得过且过的想法。以轻率随便的态度处事,往往给人留下无法信赖的感觉。
上司与下属的主从关系必须严格划分,不可乱了分寸,权责不明、未经授权而强出头,对上司所指派的任务也任意曲解、自作主张,将使整个组织失控。
在企业组织中,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混淆,下属对上司常有冲犯而不自知。年轻气盛的员工只为突显、膨胀自己的角色,往往不顾礼节,动辄直呼上司名字,或者干脆称兄道弟,这些没大没小的幼稚行径,都是职场的忌讳。
上下有别,保持距离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对于某种上司而言,有一件事你永远不能做,那就是过于靠近宝座。你必须同老总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作为下级领导者,一定要摆正与上级领导者的关系,要尊重上级。一般上级领导在下级面前都有保持一定尊严和权威的心理。如果下级无视上级,说话时目空一切,就会引起上级的反感。当然这里所说的尊重并不是说对上级领导唯唯诺诺、低三下四,而是报着一种请教或者共同探讨的心态去与领导谈话,以诚恳的态度、有力的证据和充分的事实去说服上级。
如果作为下级领导的你有一个新的构想,并且认为这个构想对公司十分有利。同时你也许会因为这个好的想法被提升,那么你要如何提出你的想法呢?你可以采取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态度谦虚地向领导讨教,请他指正你的见解。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上司在这方面也许会比你有经验,只要稍微不慎就会给上级留下班门弄斧的印象。第二,如果你很不谦虚地提出你的意见,表现得目中无人,那么你的上司会认为你想显示你比他知道得多,使他下不来台!因此,你应该礼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
①您认为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更好,更合适呢?
②如果我们这样做,您看会不会更节省成本呢?
③您觉得这个方案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呢?
④如果我们这样做,您看顾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上述这些提建议的方法可以供参考。它们的优点在于不会伤害上级的自尊心,不会使他认为你冒昧无礼,反而会觉得你的态度谦虚谨慎。如果你的想法确实可行,自然就会被上级接受,而且还会更加重视你。
假如你的建议不被采纳,你也应该说:“这就是我之所以向您请教的原因,到底还是您经验丰富啊!”这样的话可以使自己下台,上级也非常受用。
因此,对于上司一定要注意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并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与上司达成某种利益上的互动互助关系,才可能真正适应上司的要求,从而做到上下级间心知肚明和人际默契。这个距离的确定,主要是依据上司的品性和对利益认同的程度来判断,但无论如何,也是容不得掺杂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的。
跟领导开玩笑把握好分寸
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讨厌幽默,幽默的人也往往更容易让别人喜欢和亲近。可以说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一个人智慧、心态、风格、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
虽然幽默是一个好东西,但用在和领导说话时还是有一定学问的。其中的关键是与领导开玩笑要符合双方的身份,开玩笑的目的是赞美他、抬高他、尊重他,玩笑的内容是善意的、阳光的、积极的,要让领导觉得,普通的语言到了你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就是中听。如果开玩笑不懂得把握分寸,就很容易招致领导的反感,甚至冒犯领导的尊严,后果便不堪设想。
因此在和领导开玩笑之前,一定要提醒自己:领导永远是领导,不要期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和领导成为多么好的朋友。即便自己以前和他是同学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过去的交情和领导乱开玩笑,特别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石倩是某机关单位后勤部的行政人员,她开朗乐观,工作积极,就是开玩笑不注意把握分寸,总是得罪人。上班不久,她发现后勤部的张主任斯斯文文,对下属也总是笑眯眯的,很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开起了张主任的玩笑。这天,张主任穿着一身新衣服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正好在走廊上被石倩碰上。石倩夸张地大声说道:“张主任,您今天穿新衣服了!”张主任听了咧嘴一笑,还没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呢,石倩又加了一句:“整个人活像一只灰老鼠!”张主任听后哭笑不得。由于接连开过火的玩笑,张主任根本不愿意多接触石倩,以至于石倩无法与他经常沟通交流,工作开展得也很不顺利。
在这个案例中,石倩的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了:看到主任穿新衣进行一下评价倒也无可厚非,但把穿一身灰色衣服的主任说成是形象猥琐的灰老鼠就显得太过分,太不礼貌了。要知道,作为领导,肯定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而石倩的玩笑却带有贬损之意,张主任听了怎么会高兴呢?如果石倩不及时反省并改正跟领导开过火玩笑的毛病,她的职场之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如果石倩见了张主任后这样说:“呀,张主任,您今天穿新衣服啦!真精神!”张主任听后肯定会面上乐呵呵心里美滋滋的,又怎么会对石倩印象不好呢?
在工作过程中与领导开玩笑,的确可以拉近和领导之间的距离,融洽和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关系,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太过分,否则玩笑不当,就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以至影响前程。
一天,程大清所在的公司来了个客户,要找他的领导签字。领导签完字以后,对方连连称赞领导的字写得好,说:“您的签名可真气派!”程大清正好走进办公室,听到称赞声后,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领导暗地里练了3个月呢!”此话一出,领导和客户的表情立马都变得很尴尬。后来,领导就开始找他的茬。有时候,由于加班造成浑身疲惫而出点小差错,领导就会指责程大清对工作不负责任,任凭程大清怎么解释都不行。程大清觉得很委屈,以前自己或同事也会出现点小漏洞什么的,领导也没说过这样的狠话啊。他后来明白了,现在领导对自己这样,很可能是那次的玩笑让领导感到尊严遭到了侵犯。
由此可见,玩笑万一开得不好,对方听了心里就会不舒服,在领导面前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不是关系很密切的人面前开黑色玩笑是很不受欢迎的,尤其是自己的领导就更得当心,因为过火的玩笑里包含了太多的领导认为是不尊敬和戏弄的成分。也许同样的一个问题,你觉得没有什么,然而领导听起来却会觉得问题很严重。
职场处处皆学问,如何说话更是重中之重,玩笑开过了头,就容易遭到领导的反感。所以,和领导开玩笑,把握分寸至关重要。
那么,该如何把握分寸呢?这里有两个小忠告:
(1)懂得挖掘别人的优点。只有你的眼睛里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时,你的玩笑开起来才会更动听一些。
(2)在开玩笑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要清楚自己到底该不该说,该怎么说,如果拿不准,最好还是别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