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既然做了,就应该做到最好。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韦尔奇也说:“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于‘令人厌烦的’小数点。”当你选择了—份工作的时候,你也在选择—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凑凑合合地把活儿干完,让别人在背后指责你;也可以选择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并不能使你成功,务必要把焦点放在尽可能做出最好成绩的努力上。
要成功,要做出骄人的成绩,要成就事业、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阵自己的才能,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质,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这个“人”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做到最棒的人。
但是在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不求最好。主要表现是做事做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有5%的人不像是在工作,能偷懒就偷懒,闲聊、睡觉、上网,一下班就不见人影;
有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被动地接受老板的吩咐;
有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工作做成—锅粥,整天一团混乱;
有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虽然在做事,却是负效劳动;
有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缺乏灵动的思维和智慧,永远忙乱却永远到最后才完成任务;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并没有踏踏实实、全力以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就不做。
王建文是—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技术很过硬,就是喜欢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修理这活儿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丁。”诸如此类的话很多。王建文几乎每天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他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只要师傅不在身边,他便偷奸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王建文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在工作中磨炼出的精湛手艺,或加薪晋职,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或是独当一面,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事业,唯有王建文,仍然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王建文的教训让人反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则浪费的只有自己的时间,影响的也只有自己的前程。
其实,工作不分贵贱,任何工作都值得好好去做。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无足轻重的,对工作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谈不上做到好,更谈不上做到最好,反而经常将心思放在怎样才能寻找到一个薪水高、轻松又体面的工作上。以他们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想找—个好工作,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最好。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能瞧不起自己的工作,职位能带给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职位上你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
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都要尽最大努力、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才会使自己越来越能干,才可能追寻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成功。
为企业打工,为自己工作
现代职场中升薪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认真、踏实肯干的人。可以说那些踏实工作的人才是职场上真正的聪明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和企业其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
企业盈利效果好,他们才能拿到高薪;反之,企业不盈利,他们也无法得到高薪,甚至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拿不到;更有甚者,如果不认真工作,很可能因为平时工作表现差而首先成为被裁员的对象。而一旦被裁员,不要说高薪,就连能维持温饱的待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因此,职场上的聪明者努力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还是为了自己。而由于他们是借用公司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的,所以,他们为自己而努力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自己借用的公司平台能够良好地运转下去,因为一旦公司平台运转不良,他们就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一个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人,势必会给公司这个平台带来良好的效益;而公司的效益越好,公司的平台越大,个人实践能力的舞台也就越大。
乔治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他工作很努力,每天都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来补充自己专业的不足,不久他就发现公司冶炼车间的矿石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冶炼就被废弃了。他想:如果这个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公司势必要遭受很大的损失。于是,乔治找到了负责的工程师并和他说明了他发现的问题。但这位工程师却说:“小伙子,这不是你该关心的问题,而且我的技术在业界可是一流的,这样的问题应该不会出现的。”这位工程师甚至认为,乔治这样做只是为了出风头,表现自己罢了。
但是,乔治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在不断反映问题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个问题和他的专业没多大的关系。他在学习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整理出更为合理的资料并交给了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看后说:“年轻人,你反映的问题真是个问题,你说的很对。我们公司有一流的技术,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觉得很遗憾,我马上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公司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公司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不但奖励了乔治,而且还晋升他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这对于乔治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职位上的一次飞跃。本来他离工程师的位置还有很远,但总经理说:“有你的行为态度和努力,我相信没有人能比你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在以上的事例中,乔治是想为公司减少损失而做努力,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我们看到的结果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承认,并得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岗位。恰恰是因为他让公司获得了利益,所以他也跟着获得了利益。
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么最终你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宽裕,还会有职场生涯中更大的发展空间。
普鲁士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驻俄外交部工作期间,工资曾十分微薄,但他却干得很出色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外交技巧,他后来辉煌的政治业绩与这段时期的“实干精神”是分不开的。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富翁,不是因为他们刚工作时就能拿到高薪,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富翁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往往拿着比其他人更低的工资。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富翁,是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他们明白自己虽然是在为企业打工,但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他们有着明确的职业目标,所以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放弃对工作的努力。对他们来说,能力、经验和机会比金钱要重要得多。也正因如此,当他们获得最终的成就时,谁能说他们当初的努力“不值钱”呢?也许他们当时可能拿不到高薪,但那些能够让他们成为富翁的无形价值,又怎么能够用金钱衡量?
一个企业管理者曾说:“只有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才有可能前途畅达。你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就能在工作中忘记辛劳,得到欢愉,就能找到通向成功之路的秘诀。”一旦你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的辛劳这一秘诀,你就掌握了获得成功的原理。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如果你处处抱着勤奋努力的态度去工作,也能获得个人极大的成功。如果想做一个成功的值得上司信任的员工,你就必须努力追求精确和完美。只有那些尽职尽责工作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
假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或者觉得公司支付的工资实在太低,你就要不断地这样对自己说:“我要为自己的今天和明天奋斗。”把你的精力放在接受新的知识、培养新的能力、展现你的才华上面吧,这一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你未来的人生路上,这一切比你的资金积累要重要得多。要知道,工作带给你的无形资产是谁也无法把它们从你手中夺走的——经验、信心、决心和技能会给你最终的回报。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有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当初“激励”的初衷所在。
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岗位要求,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如果你认为你的工资过低,那么大多数时候是你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到位。因为凡是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的老板,都不会在员工的待遇上进行压制与克扣——做大事者从来都不会因小钱丢大钱。因此,当老板还不给你加工资的时候,很可能是你还做得不够好。
高薪者与低薪者的最直接的区别就在于:高薪者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采取轻率应付的态度,他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求达到最佳的结果,哪怕有分毫的误差他们也决不会轻易地放松自己;而反观那些低薪者,他们每天甚至不愿意再多投入哪怕是5分钟的时间在他们的工作上多做一点点努力。他们有的甚至还总是顽固地认为自己的老板对待自己实在是太过苛刻了,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去努力地为他工作。或许,他们的这种想法会让老板在利益上受到伤害,但其实最终真正受伤害的却还是他们自己。因为,也许你的老板并不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具体表现,或者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升迁和加薪一定不会落在那些玩世不恭、不努力工作的人身上。
另外,对于一名职场人士来讲,你的个人成功之路无疑将是建立在团队成功基础之上的,因为没有一个细胞可以挪动一根稻草,更没有人可以完成任何一个小团队可以完成的工作。企业的成功也意味着员工的成功,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试想,假若没有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高额利润,员工丰厚的薪酬又从哪里来呢?
所以,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公司之中,时刻和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并帮助企业创造业绩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成为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你必须清楚,工作是为企业,更是为自己。那些只想简简单单为薪水工作的人,就会很容易被动地工作,刚刚上班就盼望着下班,工作时也不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样做最终会埋没了自己的全部才能,磨灭掉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很多年轻职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因受不了自认为很低的工资待遇而经常跳槽。这些蜻蜓点水式的就业态度和做法,只会使锻炼个人工作能力的机会和时间白白流失。此时,你的工作态度必须要端正了,你不要再为自己应该拿多少工资而斤斤计较,也不要再抱怨拿得钱太少,因为只要你付出了,你就必定有所得;你付出越多,你得到的必然会越多,只不过你收获的时间、地点和时机尚不能具体确定而已。
现代职场,对于员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仅仅是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地完成工作似乎早已完全不够了,你需要做的是还应该更努力,至少比你的老板所期待的做得更多一点儿。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完成你的工作,同时也给自己的升迁和加薪创造更多有利的机会。
为企业打工,为自己工作,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并不多。很多人总是习惯于抱怨公司,抱怨老板,却从来没有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问题。高薪者从来都是说得少,做得多,并且有着明确的职场目标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缺少这一点,工作中总是忙忙碌碌却总是没有业绩也就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了。因此,要想得到高薪,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设定自己的职场目标,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毕竟,唯有敬业者,才能得到老板的器重与重用。
要敬业,更要专业
我们时常会用“兢兢业业”来评价优秀员工,这是一种认可。要在职场生存下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敬业精神。然而,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岗位上不专业,有时越敬业越麻烦。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某项工作时,他的态度再好都是没有意义的。不专业的人敬业往往是在瞎忙,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佳。他会浪费很多时间,因为他抓不住工作重点,找不到工作方向。
一个人只有专业,才能做到真正的敬业。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一线万金”这个经典的故事。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技术人员会诊了3个月尚未弄清故障的原因。公司请来了德国专家斯坦因门茨。他经过研究计算之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把画线处的线圈减去16圈。”工作人员依照吩咐做好了,一试机,电机果然又重新恢复了运转。事后,他获得了福特公司事先许诺给他的1万美金维修报酬。许多人对他仅仅画一道线就拿到1万美金不服气,这位专家闻言解释道:“画一道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
多么巧妙的回答!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画线,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该画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专业与不专业的区别!
又如,老板盖洛普对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非常赏识和器重,因为大卫·奥格威有着十分专业的技术。大卫·奥格威加盟盖洛普公司后,只要给他一部电影的故事大纲、片名和演员阵容,他就能估算出有多少人会去看这部电影,盈利多少,平均误差不超过10%。
在领导者心中,卓越的员工是这样的:不仅有敬业的精神,更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员工,单纯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在工作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样他才能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事实上,很多员工都是栽在不够专业上。有的员工刚开始还可以,但没有与时俱进,过时的专业就不是专业了。有的员工则忙着跳槽,没有踏踏实实地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今天在这儿打一口井,明天在那儿打一口井,最后哪儿也没有挖出水来,地面上只是留下了许多坑而已,最终还是身无一技之长,还是不够专业。我们要引以为鉴。
下定决心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
世上没有可以被藐视的工作,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一句话,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只要你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鞭策自己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不断进步,就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职员,并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齐瓦勃就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出生在美国乡村的齐瓦勃,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
三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从踏进建筑工地的那一天起,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活儿累、挣钱少而消极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很敬业,他独自热火朝天地干着,并在工作当中默默地积累着建筑经验,利用工作之余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工友们都在闲聊,唯独齐瓦勃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他:“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建筑工人,而是缺少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齐瓦勃说,“而且,我想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我想我应该比他们任何人都要更出色一些。事实上,我感觉现在已经比他们更优秀了,因为我比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经理点了点头,他被齐瓦勃的敬业精神和上进意识所感动。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然后他又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当上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齐瓦勃曾说过:“一个打工者要想成功,就要立志做最优秀的人——最起码立志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如此一来,在没有超过自己身边的人之前,就会严以律己,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懒散。”齐瓦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勤奋敬业、积极进取,因而也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
智者从不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而会将其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对于一个有抱负的员工来说,应该立志成为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利用各种工作机会来增强自己的才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