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遐想-守岛大决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已经对着电脑发了两个小时呆了,可面前的显示屏上还是一片空白。

    说实话,“生命遐想”真让小编我伤透了脑筋。遐想,遐想,你以为是随便一想吗?我想让乌贼从海里跑到陆地上来,它就能把须腕变成脚,满世界乱溜达吗?我想让猫咪飞上天,它就能像机器猫似的头上长出螺旋桨来吗?难啊难……

    不过,生物进化是有规律的,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后的动物再怎么变,它也得循着这条规律走。好吧,那就让我们循着生物进化的规律,来畅想一下遥远的未来吧——时间设定:30万年以后。

    地球变成大水球

    30万年以后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模

    样?根据专家的推测,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温室效应加剧,二氧化碳等气体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大棉被。气温升高造成了两极冰雪融化,冰山消失了,冰川消失了,冰盖越来越小,冰雪融进了海洋,海平面暴涨了几千米,陆地被淹没在深深的水下。大城市?早已不见了踪影,就连一些稍矮一些的高山也被海水吞没。如果这时飞到高空去看看的话,你将会看到一个真正的大水球,一个没有陆地的水球。

    高原变小岛

    当然,说没有陆地也不确切,水球上零零星星地还能见到几个岛屿。是格陵兰,还是马达加斯加?算了,别再去想那些世界著名的岛屿啦,它们早就没影了。那些能见到的岛屿,其实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和高原,比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什么的。

    好,现在假如我们乘上一架飞行器,飞到30万年后的青藏高原上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到处是高耸入云的山脉。海拔4000米以上就是雪线,雪线以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干旱、寒冷,除了冰雪、狂风,几乎见不到绿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屹立在青藏高原上。

    可现在的海平面几乎到达了雪线,由于气候炎热,山峰上,不,应该说岛屿上,到处是一片绿色,生机盎然,不光有茂密的温带植物,就连生活在热带的椰子树、香蕉、木瓜都在这里扎下了根。

    守岛大战

    突然,岛上卷起了两股灰黄色的洪流,汹涌着,迎面相撞,好像海啸一般。

    如果我们能凑近看一看,就会发现,那竟然是两群凶猛的动物,个个身高2米多,皮糙肉厚,其中一群要不是头上顶着那粗大尖利的黑角,简直就让人以为它们是凶猛的犀牛。

    这是一场土著和外来入侵者的战争。随着陆地的逐渐减少,陆生动物的地盘越来越小,领土保卫战也越打越频繁,越打越激烈。青藏高原的那些土著动物死死地固守着它们难得的最后一片领地,在驱逐外来户的战斗中,变得体型高大,凶猛强悍。

    你瞧,一场守岛保卫战又打响了!

    这群外来户看上去像是野驴的后代,它们好像是从不太远的小岛——以前的某个高山涉水过来的,身上还湿漉漉的。野驴冲锋队凶猛地冲上了岸,它们拿出拼命的架势,准备抢夺这块地盘。可是,土著们毫不示弱,挺着自己粗大的尖角,猛扑过去,那角个个向前伸着,活像战士冲锋时端着的刺刀。它们又踢又踹,用尖角扎破对手的肚皮,把它们挑起来,扔下海去。一阵厮杀,一片混乱,到处鲜血,外来户们终于顶不住了,扔下一堆尸体,撤退了。

    凶悍猛士哪里来

    如此剽悍的土著动物难道是野牦牛的后代?

    不,它们是经过30万年沧桑巨变的藏羚羊。

    怎么会?那温柔的藏羚羊,那见人就躲的高原精灵,如今怎么成了凶悍的猛士?

    还是来查一查藏羚羊的档案吧——

    藏羚羊属于牛科,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种。雄性肩高80厘米左右,体重45千克~60千克,雌性要小一些。它们栖息在4000米~5300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等生命禁区,吃着针茅草、苔藓、地衣之类低等植物,喝着咸水湖里的盐水。

    为了在高寒地带生存,藏羚羊长了一身保暖性极强的皮毛,藏羚羊绒是世界上最轻软、最保暖的动物毛。用藏羚羊绒做的大披肩,竟然能从一枚小小的戒指中穿过,被誉为“戒指披肩”,可以卖到2万美金的天价。藏羚羊也因此被人类猎杀,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可如今,那珍贵的藏羚羊绒到哪儿去了?眼前这些巨大的家伙,身上都是铠甲一样的厚皮,毛却不见了踪影。

    原来,由于气候变得炎热,羊毛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逐渐退化了。而面对一次次激烈的生存之战,皮肤必然会变得粗糙厚实,以抵挡对手的尖牙、利爪、尖角。

    而因为战斗的需要,雄藏羚羊头上直立的长角也都演变成了前倾式的刺刀,这样一来,便免去了频繁战斗中低头迎敌的麻烦。

    再细看看,藏羚羊鼻孔两侧核桃大的鼓包竟然没有了,那可是在空气稀薄的高原生活的标志啊!不过,现在这里早已不是高原了,氧气充足得很,所以“核桃”自然也退化了。

    这幅30万年后的生态环境的描写,还有藏羚羊,不,应该叫大悍羊的进化前景是不是有点道理呢?我们还是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吧。

    专家点评: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 郭耕

    看罢这档“生命遐想”,特别是对30万年后的幸存动物藏羚羊的奇特描写,真的是感慨万千。也许藏羚羊的幸存与当代的反盗猎以及对环境和濒危物种的保护,还是有些关系的吧。毕竟,藏羚羊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自然保护的一道壮烈风景和旗帜了。这是一场不仅关乎一个物种的战斗,而且是关系人与自然未来的生死存亡的抗争。但愿我们关于未来生命的期盼能成为美丽的遐想,而不是瞎想。

    文中“水漫金山”般的环境设定,颇有道理。的确,人类盲目发展工业化,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效应,正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发高烧”,其结果就是两极的冰川融化,整块的陆地不断被海水淹没。

    至于那时,藏羚羊能否真的幸存并进化为巨型动物,现在不敢断言。因为,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剧,适者生存的法则会把很多狭适的、特适的物种淘汰掉,而藏羚羊就是这样的特殊物种,它们只适合生活在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但也许,随着对新环境的逐步适应,说不定老天爷真会偏爱一下这种曾被人类追杀得几乎走投无路的生灵,让它们重振雄风呢!毕竟藏羚羊是生命力极强的物种,这从它们闯过了第四纪大冰期,成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古老动物,就足以证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