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鹰、兀鹫、金雕?不行!它们虽然凶猛,可只适合生活在高山、草原、悬崖峭壁上。面对汪洋大海,它们将英雄无用武之地;天鹅、丹顶鹤?不行!尽管它们也生活在水边,可那只是温柔的湖泊草滩、湿地沼泽,在深不见底的大洋上,它们会迷失自我。至于猫头鹰、雨燕、啄木鸟,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家园,在铺天盖地的大洪水时代,它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哇,看这里,信天翁——风之骄子,恋海一族。快来翻翻它的档案吧——
恋海的信天翁
如果有一天,你随远航船队进入南大洋或北太平洋,一定会遇到一种神奇的海鸟。它们身披洁白的羽毛,点缀着一张橘黄的嘴,短短的身体线条匀称,狭长的翅膀强劲有力。它们像护航的机群,伴随着船只,远航数千千米而不肯离去。
这种生活在大洋上的大型海鸟,长着一对骄傲的大翅膀,双翅展开足有三四米宽。它们极其恋海,几乎终生都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翱翔。它们可以踏浪起飞,利用滚滚波涛带来的上升气流腾空跃起;升空后,平展双翅,顺风滑翔;掠过海面时,靠着冲击海浪的风力,使身体像皮球一样弹起,再次升高。狂风巨浪中,它们能够一连几个钟头停留在高空,一动不动;也可以用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横扫万顷波涛,12天内能飞越5000千米的航程,就算环球航行也不在话下。
太棒了!终于找到了。
到哪儿去产卵
可是,小编我却有了一个疑问:信天翁再喜欢海,也不能总在海上漂泊吧,产卵的时候怎么办呢?快查查资料——原来,信天翁一年到头翱翔在海上,到了繁殖季节却会飞到荒芜的海岛上去产卵。可30万年后,海岛早已沉入水下,仅剩的几座山峰也动物多多。没有了安静的繁殖地,无法传宗接代,信天翁还能幸存到那时吗?
还是让我们再借助神奇的飞行器,去30万年后探个究竟吧。
建在背上的“鸟巢”
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信天翁聚集海岛交配、产卵的日子。可如今,放眼四望,水天一色,海岛早已不见了踪影。
快看,海面上空漂来一片白云。奇怪,风力不大啊,为什么这片白云移动得这么快?仔细看看,那“白云”竟然是成千上万只信天翁!
只是它们的翅膀变得更大,更适于滑翔。这种飞行方式消耗的能量很少,所以它们平时除了下海捕食以外,整天都飘在空中,连睡觉也不例外。
信天翁纷纷降落到海面上,但这次它们却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在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那些体型巨大的雄鸟先降落,而个头稍小的雌鸟却落在了雄鸟的背上。奇怪,没听说过信天翁有这种“鸟背鸟”的嗜好啊!
落到海面的雄鸟把翅膀向后上方翘起,把自己的背部包了起来,看上去像个鸟巢。哇啊,原来雌鸟落到雄鸟背上,竟然是为了产卵。
在爸爸背上长大
原来,海水上涨之后,信天翁一点点失去了自己的筑巢之地。于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雄信天翁逐渐变大了自己的身躯,让后背和翅膀上的羽毛丰满起来,慢慢把自己的后背变成了温暖的鸟巢,雌鸟就把卵产在雄鸟的背上。
长时间停留在海面上是很危险的,信天翁随时都可能遭到海豹、鲨鱼和鲸的袭击。所以,一产完蛋信天翁就重新飞回空中。不必担心蛋会从雄鸟的背上掉下来,因为雄鸟背上的羽毛已经特化,可以将蛋紧紧地包住。因为雄鸟背着蛋,不能做剧烈的运动,所以在长达60天的孵化期内,它不再去捕食,全靠雌鸟捕食喂给它吃。
60天后,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从雄鸟背上的羽毛里钻了出来。宝宝出壳后,妈妈会更加忙碌,除了捕食喂养雄鸟以外,它还要用消化成半乳状的食糜喂养孩子。直到小信天翁翅膀长硬了,能够从爸爸的背上转移到妈妈的背上时,父母才能轮流休息。
不能断子绝孙
别小看了信天翁这点小小的创新,不能繁衍后代的结果就是种群灭绝哦。当许多鸟类找不到陆上的孵化地,逐渐走上灭绝之路时,信天翁却靠着爸爸背上的“巢”,延续了新的生命,在大洪水时代,依然快乐地翱翔蓝天。
专家点评:
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博士张玉光:
看到海上巨鸟信天翁由于地球一片汪洋而在背上“筑巢孵卵”,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假如人类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不知道会不会把胳膊变成翅膀,或者把四肢变成鳍桨?
物种的发展演化,除了基因是最关键的决定密码,外界的生活环境绝对是个不小的诱因。
就鸟类而言,当遇到波浪滔天的海洋,连片刻立足的岛屿都从海面消失时,如果有机会选择,它恐怕是会下海的,因为它本身就习惯海洋生活。
如果从鸟类的历史演化来看鸟类的发展,可能更能证明这一点。在距今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出现最早的现代鸟类就是水生的雁形目,而且早期的鸟类确实是以水生为主的。后来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多数鸟类开始特化,逐渐能够在陆地行走,直到2500万年前才进化出一支可以飞行的、体型小巧的雀形目鸟类。
鸟类飞天对鸟类的体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是鸟类进化成功的标志,也是鸟类进化的最高境界。今天的很多鸟类,就因为逐渐不能适应飞天,才转而下海或在地面行走的,比如鸵鸟或企鹅;而不是当原有的生存环境受到挑战,才去选择飞行的。这样看来,从天空转到地面或水面,是鸟类生存的本来规律。
不过,出于安全的考虑背着卵飞上天,还真不如把卵藏在背上,停留在水面更安全省力。至于说海洋动物会袭击信天翁,那么信天翁难道不会用强壮锋利的喙嘴给以猛烈的回击吗?猛禽中的兀鹫能把陆地大型哺乳动物杀死就是一个例子。谁能说信天翁到那时不会变得凶猛异常呢?
当然,我们期望的是任何一个物种都不要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走上衰落或灭绝的道路。实际上,物种的更替不仅是本身的演化规律,也是环境对物种选择的结果。如果现实中的信天翁并不能适应洪水环境,那么它就只能被其他能适应这个环境的动物来替换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