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太吴陵的石雕中有一幅这样的画,所画之物,非狮非虎,非猫非犬,而是一只头上有角、身上有鳞、四肢短粗、掌爪各异、脸同狮虎、尾似蒲扇、回头望日、血口獠牙的怪物。相传,此画出自文征明之手。明弘治年间,姑苏城内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鼠灾,历史上称作“百万老鼠闹东吴”。这次鼠灾把粮食、衣物、箱柜、装饰,能吃的吃掉,能咬的咬烂,就连长洲县公堂里挂的“明镜高悬”、“日出东海”字画,也被撕嚼得一塌糊涂。鼠灾过后,长洲知县深怕老鼠再次杀回,便请文征明画了这幅画。画上的怪物体态臃肿,绿毛蓬蓬,四肢短粗,掌爪奇异,下颌方阔,头顶椭圆,眼似铜铃,獠牙伸舌,一掌握着玉如意,一爪托着金元宝,一蹄蹬动摇钱树,一脚踩着灵芝草。画好后,知县先说“妙哉”,然后问道:“文公,此物何名?”文征明一笑,比比画画地说:“想吞天地日月,欲括万贯金银。狮虎望尘莫及,县公自悟芳名!”
知县很大度,笑笑回答:“文公所作是一幅讽刺画,暗喻我们这些榨取民脂民膏的官老爷们像这只野兽一样,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要,贪婪无厌,甚至连天上的太阳也想一口吞下!我想,它应该叫‘贪’!”
碰上如此“明白”的贪官,连文征明也幽默不起来了。后来这幅画不知怎么就挂到了陈州,而且刻到了石头上,成了很有名的石雕艺术品。
如果光是一幅艺术画,绝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知道它,在陈州,“贪”画可谓家喻户晓,主要原因是掺入了很浓的政治成分。每逢陈州出了贪官,“贪”画前就会有人偷偷在旁边贴那贪官的名字,烧香的百姓心中念念叨叨,用香火戳那“贪”的眼睛,以解心头之恨。
这一年秋,一监察御史来陈州视察。监察御史为微服暗访,没惊动当地官员。那一天,适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方圆百姓都来太昊陵给人祖上香火。监察御史走进太吴陵,先给人祖烧了几炉香,接着绕太昊陵游了一圈,最后来到了那幅“贪”画前,见许多人口中念念叨叨,用香火直戳那“贪”的双目,很是好奇,便悄声向旁边一位老汉打探。那老汉望了他一眼,问:“客官不是此地人吧?”监察御史急忙点头称是,并谎说自己是湖北枣阳人,来陈州做一笔生意,老汉这才说道:“这幅画叫贪,又称四不像,实则是讽喻贪官的。老百姓恨贪官又没办法,只好拿它出气!不信你看,那旁边还贴有名字哩!”监察御史一看,那画的旁边果真有一纸条,上用小楷写了两个字,细看,正是在任陈州知府的大名。
监察御史很是气愤,当下换了官服,乘上亮轿,一路喧嚷进了陈州府衙。当时的陈州知府姓石,叫石海。石海不但与来访的监察御史是同乡,而且是同窗好友。石海把老同窗迎接到暖阁,让人沏了香茶,笑道:“学兄驾到,为何不提前打个招呼?”监察御史冷着脸说:“若不微服私访,怎能查勘仁兄的丰功伟绩?”石海一听话不对劲,变了脸色,惶惶地问道:“快请学兄指点一二?”监察御史用力看了石海一眼,然后一口气把在太昊陵遇到的一切说了个明白,说完了又问:“我真不明白尊兄的双目怎么那么顶戳!”
石海一听是香客用香火戳“贪”双目的事,大笑不止,笑够了才说:“原来学兄是为此而生气,大可不必!这个陈州,除去当年包公在世怒铡四国舅落个清官美名之外,大多执政官员都要落骂名的!为啥?这地方儿太穷。穷人眼大,看得清又小气!也就是说,在富饶之地贪银三万两没人看在眼里,而在这老灾区贪银三百两就会落下贪官罪名!实言相告,小弟在此任职,已经小心再小心,并未有多少出格之处。不信,仁兄可以细查。”
监察御史望了一眼石海说:“民心是秤,那么多人用香火戳你的双目,可见民愤之大,还用查吗?”
石海笑道:“我却不信我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指责。”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不信我可以让你去开开眼界。”监察御史言毕,当下命人拾出亮轿,和石海一同去了太昊陵。
两位大人下了轿子,直奔那幅“贪”画面前,不想那里早已冷冷清清。画旁不但没有了‘那张写有“石海”字样的纸条,连烧香的香客也走了个精光。望着空空的场地,监察御史深感莫名其妙,许久了才慨叹道:“真乃刁民也!”
石海面色坦然,笑道:“此地虽穷,但民风古朴,何刁之有?”
监察御史说:“刚才我是微服私访,没人知道我的身份,这回我特意拉你前来让人控诉,却无人敢站出来伸张正义了,真真让人不解!”
石海冷笑一声,说:“大概是因为学兄你毕竟不是包青天吧!”
监察御史顿时面红耳赤,许久了才说:“弟虽不才,还算没混到让百姓戳双目的地步!”
石海不介意,笑道:“有‘贪’可戳,气才不会化为仇,无仇可聚,民才不会谋反,仁兄难道还不懂此理吗?”
监察御史顿悟,笑道:“如此说来,此‘贪’改‘泄’为最妙,‘泄’则通,通则顺,天下如何不太平!真是佩服当初那位把‘贪’画置放此处的官员!”
二人大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