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置1,太阳和月亮的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在位置3,太阳和月亮的黄经差是90°,此时的月相被称为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夜空中;在位置5,太阳和月球的黄经差为180°,月球和太阳方向相反,一轮明月整夜可见,月相为望或称满月;在位置7的月相是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月亮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相邻两次朔或望之间的间隔被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如何识别月相呢?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望以前的月相,它的圆面一定是朝西边的,只有前半夜才能看到;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望以后的月相,它的圆面一定是朝东边的,只有后半夜才能看到。如果你的观测地点是在南半球,情况刚好与上面描述的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就汲取了月球运动规律,即月相变化的精髓。每个农历的月,都对应着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初一时月相为新月,上弦则对应着初七、初八左右,满月一般发生在十五或十六。而现行公历中的“月”,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时间单位,和天上这轮明月毫无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