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情僧苏曼殊的爱-致刘三(2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5月20日·东京)

    季平爱友垂鉴:

    别将半载,无时不思!昨秋白云庵南楼一聆教诲,即赴秣陵;阅数月东行,又无握别之缘。及今未闻动定,少病少恼不?行脚僧皮囊如故。思维畴昔,随公左右,教我为诗。于今东涂西抹,得稿盈寸,相去万里,反不得公为我点铁,如何,如何!前托枚公转致《文姬图》,随意得之,非敢言画,收到尚望答我一笺。“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耶?

    雪近为脑病所苦,每日午前赴梵学会为印度婆罗门僧传译二时半。医者劝午后工夫仅以一小时为限。《拜伦集》今已全篇脱稿,待友人付印毕事,当速呈上,以证心量。

    近证得“支那”一语确非“秦”字转音。先是见《翻译名义集》,译“支那”一语本“巧诈”义,心滋疑惑。及今读印度古诗《摩诃婆罗多》元文,始知当时已有“支那”之名。按《摩诃婆罗多》乃印度婆罗多朝纪事诗。前此有王名婆罗多,其时有大战,后始统一印度,遂有此作。王言:“尝亲统大军,行至北境,文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云云。考婆罗多朝在西纪前千四百年,正震旦商时。当时印人慕我文化,称“智巧”耳。又闻王所言波斯国俗,今时所证皆确。雪尝以经典载印度事实,质之婆罗门僧,无一毫支离;而西人所考,多所差舛。今新学人咸谓“支那”乃“秦”字转音,实非也。故附书之,以问吾公。

    雪西归尚未有期,心绪万千,付之沧波一棹耳。

    四月初二日

    雪蝶顶礼

    赐教乞寄:日本东京神田小川町四十一川又馆王盛铭君转寄,幸甚。再启者:海航哥久未通书,或因通信,乞公为我问。默君为况何似?

    淀江道中

    隐隐孤村起白烟,家家携酒种春田。

    羸马未须愁路远,桃花红欲上吟鞭。

    代柯子柬少侯

    小楼春尽雨丝丝,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妆台红粉画谁眉?

    有寄玉砌孤行夜有声,美人泪眼尚分明。莫愁此夕情何限?指点荒烟锁石城。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能?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弹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奉题二绝

    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绡好赠行。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刘三诗人点铁

    珵珵合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