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名家梁园东-梁园东着述存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著述辑目:

    初中历史课本(1929年前后)

    高中历史课本(1929年前后)

    中国文学史(1930年前后)

    五代十国史(1930年前后)

    爪哇史(1930年前后)

    中国政治思想史(1933年前后)

    外国史(二册)(世界书局,1933年前后)

    中国现代史(世界书局,1933年前后)

    西辽史(译作,前苏联布莱资须纳德原著,1933年商务印书馆,1955年中华书局重版)

    中国政治社会史(一)(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4月)

    中国政治社会史(二)(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10月)

    中国政治社会史(三)(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7月)

    回鹘史译注(《边政公论》二卷第三、四、五期,第六、七、八期合刊连载)

    2.论文辑目:

    十年来之中国外交(《大夏》一卷一号,1924年10月)

    中国社会的基础(《新生命》二卷第六、八、九期,1929年10月)

    古史辨的史学方法(《东方杂志》二十七卷第二十三、二十四期,1930年11月)

    中国社会各阶段的讨论(《读书杂志》二卷第七、八期,1932年8月)

    中国社会的前途(《前途》一卷一号,1933年1月)

    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实在是组织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前途》一卷三号,1933年2月)

    中国民族的特点(《前途》一卷四号,1933年3月)

    清俞正燮的史学(《人文》四卷第三期,1933年4月)

    汉代中国民族之南迁(《大夏年刊》,1933年6月)

    商人自契至汤八迁重考与商民族兴于东土驳议(《东方杂志》三十卷第十九期,1933年10月)

    古姓考原(《大夏》十卷第五期)

    古代中国名族东北迁徙的一些史料(《中庸》一卷三号)

    门阀观念不始于魏晋考(《史地丛刊》,1933年11月)

    西域之佛教(读书摘要)(《人文》四卷第十期,1933年12月)

    中西交通史料(读书摘要)(《人文》四卷第十期,1933年12月)

    中国农业概况估计(读书摘要)(《人文》四卷第十期,1933年12月)

    古交趾考(《新亚细亚》七卷第一期,1934年1月)

    中国民族之通古斯族系(《大夏》一卷第一期,1934年)

    伪书讼冤导言(《大夏》一卷第二期,1934年)

    唐代学校考(《大夏》一卷第三期,1934年)

    华夏名称及其种族考原(《大夏》一卷第六期,1934年)

    中国近百年史(读书摘要)(《人文》,1934年10月)

    西域文明史概要(读书摘要)(《人文》,1934年11月)

    古史研究第二集(读书摘要)《人文》,1934年12月)

    中国民族之名称(《大夏》一卷第八期,1934年)

    中国法制史(读书摘要)(《出版周刊》新编第124期)

    古代均田制度的真相(《申报月刊》四卷第五期,1935年5月)

    井田制非土地制度论(《经济学季刊》六卷第三期,1935年11月)

    中国史上之斗争形态(存剪报,1936年5月)

    南宋和战问题之探索(《史地知识》一卷第二期,1936年6月)

    唐代经济史(读书提要)(《出版周刊》新编210期)

    赖非子中之专制主义(《大夏》一卷第一期,1936年)

    韩非子(《人文》八卷第三期,1937年4月)

    研究历史的方法(《新史地》第二期,1937年4月)

    景颇考兼论商颂年代(《国师季刊》第十四期,1942年4月)

    桃花石为天子(《边政公论》,1944年4月)

    中国史的发展阶段(《东方杂志》四十三卷第十四期,1947年8月)

    中国古代图腾部落之一——白虎族(1947年)

    中国上古史的方法(武汉大学印,1949年)

    中国史的问题(《文汇报》,1956年12月,《新华月刊》一期,1957年1月)

    关于诗经“噫嘻”篇的解释问题(《山西师范学院》,1957年1期)

    处理中国上古时代史料的方法问题(《山西师范学院》,1957年4期)

    有关中国史分期的意见书(向中国史学会提出,1957年)

    编撰山西近代革命史计划(稿)(为山西省文史馆拟,1959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