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的启示-披着羊皮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个山区很穷,”考察的人回来汇报说,“老百姓穷得连单衣单裤都补成棉衣棉裤了,补疤重补疤,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布料了……”

    “还有……”

    “直接点,”关政委已经听不下去了,“我们能帮他们什么?”

    “我们发现,那地方虽不长粮,但长草呀!”

    “你是说,他们还可以养羊?”

    “对!养老山羊。”

    于是某军校党委根据考察意见当即拍板:拨50万元,给山区穷困百姓家家配两只种山羊。种羊的选配与购买非常顺利,几十辆解放车像送亲一样浩浩荡荡将数千只种羊连夜送到山区。当老百姓一脸地感激抱着两只山羊时,记者手中的相机也啪啪闪个不停。

    记者的到来很出军校领导意外。他们没有回答记者任何问题,他们帮助山区百姓做点事完全出于真心。显然,随后的报道也是千奇百怪。

    言论自由。军校领导并不深究,校方只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社会风气下一门新学科在推动。他们不仅仅是给山区百姓留下两只种羊,而且还留下一只技术队伍,为老百姓讲解山羊的喂养、交配等知识……

    山区百姓憨厚的表情中无不流露出感激。那期间,漫山遍野都是老百姓和他们的山羊,就像一对对恋人在大地怀抱中温情。一些古老的歌声开始慢慢复活,沉闷的山区又添了生气……

    军校同志离开山区那天,老百姓自发地送了一程又一程。在他们与山区百姓挥手告别时,目睹了那一副副憨厚的表情中写着“放心”。

    听了汇报,军校领导也很放心:“但愿山区老乡们借这场春雨,日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呀!”视野中立即闪现:白云样的山羊从大山层层涌出!

    白云样的山羊从大山层层涌出了吗?

    第二年,他们心潮澎湃地踏进山区,一路上幻想的老百姓锣鼓喧天的欢迎场面却是眼前的一片冷清和寂静,家家依旧山色一体的土房上没有一丝炊烟,山上、沟里以及院前院后没有一只羊,也没有传来一声羊叫,山羊呢?

    他们跨进老乡家门时,一双双惊恐的目光已经透露出山羊的归宿了。当他们的视线从悬挂在墙壁上已沾满灰尘的羊皮上血淋淋地拔下时,心碎了!

    更有甚者,还穿着羊皮袄来看热闹。

    50万元的沉痛代价!这回,记者没有来。这回,他们多么想对记者倾诉。但最终是一咬牙,将一串串沉甸甸的脚印变成了一串串问号留给了山区百姓。

    一段尘封的历史。

    数年后的一个秋天,一支部队拉练到这个山区。

    山区百姓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端水送茶,请到自家的新房前拉家常,有的还帮助炊事兵搞野炊。那场面简直就似一个军民大联欢。

    官兵们目睹遍山白云样撒满山羊,目睹放羊的老乡个个披着羊皮袄,纳闷道:“老乡,大热的天,你们干吗都披着羊皮袄?”

    老乡们的眼里滚动着晶莹的泪水。

    “难道待在山里不晓得热吗?”

    “晓得晓得……”

    “可你们干吗还披它呢?”

    “我们一年四季都披。”

    “一年四季都披着羊皮?为什么?”

    老乡们望着成群结队的山羊,掀起陈旧的羊皮袄,声音哽咽道:“它们不是羊皮袄,它们是解放军的一颗颗心、一双双眼睛呀!”

    “它们是解放军的心和眼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