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绿的时候下了场雪-红枣熟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佚名

    灵宝大枣,个儿大味甜,清脆爽口。

    价钱当然不便宜。贩枣子的都知道,这时节去灵宝,要带上大把的钞票,赔上晚上的好觉,在枣子的海洋里争夺,眼睛红得跟枣子一般还不能歇息,这才能把满车的枣子给运出去……换成更多的钞票,换成老婆手上脖子上的金戒指金项链,换成娃娃的新衣裳新玩具,换成自己的小酒好菜……

    辛苦,但也值了!

    只有柴米不这么干。

    那么多人,赶着这时节去抢生意,累个半死才换几个钱?

    做生意靠的是脑子。

    等枣子晒干了,去那个小小的山村,那里也有上好的枣子……

    没路,所以运不出来,只能指望着几个挑脚的货郎用廉价的日用品去换。一斤上好的枣子才换一点儿油盐酱醋,换一点儿针头线脑!

    货郎没本钱,可柴米有。

    等得那些山村的人都着急了,柴米才去山村,多少给几个现钱,也就把枣子给包圆了。

    再花上几个钱,让人给挑出山,装进等候在公路边的小货车里——那就是钱啊。大把的钱!

    十多年了,就靠这生意,柴米家盖了三层小洋楼——小县城的独一份儿!

    估摸着日子也差不多了,柴米出门,叫上小货车。

    七弯八拐,上坡下岭……

    柴米让车停在公路尽头,自己上了山。

    山路崎岖,走了大半天才看见山村的轮廓。

    一筐筐的红枣都装好了,就等柴米来收了。柴米扒拉着计算器,过秤给钱。也有那住得远的,提个小筐送来,柴米也就随便给上几个钱。人都说柴米仁义。

    货都装好了,老太太来了,还是提着筐枣子,一步一挪。

    柴米认得那老太太,就住在山腰的茅草房里,那房子都快塌了,几根木桩撑着的。都十来年了,每年柴米进山都能见着她,都是提着一小筐枣子换钱,一块两块、三块五块的……

    就是一年比一年来得晚了。

    收了比往年多的枣子,柴米高兴。抓过了小筐,扔下五块钱,转身要走。老太太拉住了柴米,哆嗦着说:“今年这枣子不要你钱,求你个事——带上我出山啊?”

    柴米犹豫了,一老太太出山,脚力跟得上吗?来了一个棒小伙子,挑了副扁担箩筐,一头是半筐湿劈柴,一头是棉絮被褥:“我挑着老太太出山,求你给她指个路,老太太要出远门啊!”

    柴米也就不多说了,带上老太太走了。

    出山了,老太太上了小货车,抱着个小包袱,闭着眼睛不敢看窗外,说是头晕。

    夜路难走。烟也抽完了,柴米跟老太太拉话:“出门哪?上哪儿啊?”

    老太太还是闭着眼:“上个老远的地方,比县城远哪!云南……”

    柴米打了会儿瞌睡,又问:“去云南干啥呀?”

    老太太抱着包袱:“看俺儿啊……给儿带些煎饼、大枣,我儿最喜这个!”

    天亮了,车也到了县城,老太太哆嗦着拿了个纸片问柴米:“这是个啥地方?有车去没?”

    柴米看看,愣了……

    那纸片子上写的是——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柴米小心加小心地问:“老太太,你儿……”

    老太太递过一沓儿钞票,一块、两块、五块的……

    “没了,早没了!就埋在云南了。老早想去看看,可没钱哪……卖了十年的枣子,俺寻思够个车票了……烦劳你给买个票啊……我不认得几个字的……”

    柴米哆嗦了,跟筛糠似的哆嗦……

    把老太太扶上车,直奔了省城。小县城,哪来的火车啊……

    柴米送老太太上了车,找了个乘务员说了,还给乘务员送上条好烟。

    乘务员黑了脸,哆嗦着把烟扔给了柴米:“收了你这烟,我还是个人吗?”

    老太太只有四五十块钱,火车票不止这个数……

    那钱柴米塞到了老太太的包袱里,还添上了几张。

    回来的路上,柴米黑了脸不吭声。

    到家了,柴米喝了一夜的闷酒,狠狠地抽自己嘴巴。

    “咱也是个人啊!”

    天亮,柴米揣上票子,买了水泥木料,请了高手瓦匠……

    进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