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按音序排列)

    一、族谱类

    璧山.闽籍陈氏族谱[Z], 民国3年版本.

    陈大雨.璧山《闽籍陈氏族谱》解读[Z],2004年(打印稿)

    陈惺吾.(荣昌安富镇)陈氏族谱[Z],1924排印本

    成都.白氏乐阳族谱[Z],光绪二十二年本

    成都龙泉驿区同安乡.江氏族谱[Z],同治七年版

    成都龙潭.范氏族谱[Z],1989年石印本

    光绪二十二年新都.冯氏族谱[Z]

    光绪西蜀.廖氏族谱·序[Z]

    广汉益兰祠张氏续修族谱[Z],同治八年刻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华阳谢氏重修族谱[Z],1920年排印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简阳.钟氏族谱·入川履历[Z],光绪二十三年续刊本

    金堂城厢.陈氏族谱[Z],民国21年刻本

    李全中.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刘氏族谱[Z],1997年,四川省图书馆藏

    龙泉驿同安乡.江氏族谱[Z],同治七年版

    绵西张氏族谱[Z],1933年刻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民国.胡氏族谱[Z],1940年

    民国.华阳谢氏族谱[Z]

    民国.金堂县续志[Z]

    民国.四修江津五桂祠谱[Z]

    民国江津.陈氏五桂祠谱[Z]

    民国璧山.闽籍陈氏族谱[Z]

    民国威远县观音滩大屋基《崔氏族谱》[Z]

    民国新都廖氏族谱[Z]

    四川华阳.范氏族谱.民国5年刻本

    四川简阳.吴氏族谱[Z],1999年.四川省图书馆藏

    四川简阳.钟氏族谱[Z],光绪二十三年续刊本

    四川内江.林氏族谱[[Z]],1924年石印本

    四川荣昌、隆昌.张氏家乘[Z],1917年昌福公司排印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新都.廖氏族谱[Z],上册.1994

    二、方志类

    (清)纪大奎.什邡县志[Z],嘉庆十八年本

    (清)刘肇烈.金堂县乡土志[Z]

    (清)王世沿等.乾隆.巴县志[Z],嘉庆二十五年重刊本

    陈邦倬等.崇宁县[Z],民国14年本

    陈谦.犍为县志[Z],民国26年本

    陈庆熙等.郫县志[Z],同治九年本

    成都市金牛区龙潭乡志办.龙潭乡志[Z],1991

    道光巴州志[Z]

    道光江安县志[Z]

    道光乐至县志[Z]

    道光新都县志[Z]

    道光新津县志[Z]

    光绪铜梁县地理志[Z]

    胡存琮等.名山县新志(卷13《列传》)[Z],民国19年本

    胡之富等.南溪县志(卷2)[Z],嘉庆十八年

    嘉庆.汉州志[Z]

    嘉庆汉州志[Z]

    嘉庆金堂县志 [Z]

    嘉庆彭山县志 [Z]

    嘉庆三台县志 [Z]

    嘉庆资州直隶州志 [Z]

    刘良模等.丹棱县志,民国12年刻本

    刘锡纯等.重修彭山县志[Z],民国33年刻本

    龙泉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龙泉驿区志[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6

    龙岩地区方志办编纂委员会.龙岩地区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罗廷权等.资州直隶州志 [Z],光绪二年本

    梅州松口镇志编纂办公室.梅县松口镇志[Z],1990

    民国.巴中县志 [Z]

    民国.华阳县志[Z]

    民国.金堂县续志[Z]

    民国.泸县志 [Z]

    民国10年.温江县志[Z]

    民国巴中县志 [Z]

    民国大足县志 [Z]

    民国涪陵县续修涪陵志 [Z]

    民国合江县志[Z]

    民国华阳县志[Z]

    民国简阳县志[Z]

    民国剑阁县续志[Z]

    民国江津县志[Z]

    民国金堂县续志[Z]

    民国乐至县志又续[Z]

    民国泸县志[Z]

    民国南溪县志[Z]

    民国万源县志[Z]

    民国新繁县志[Z]

    民国续修达县志[Z]

    民国续修大竹县志[Z]

    民国续资州志[Z]

    民国宣汉县志[Z]

    民国云阳县志[Z]

    民国重修安县志[Z]

    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Z]

    乾隆潼川府志[Z]

    青白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青白江区志[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

    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县志编纂委员会.广汉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四川省志教育志[Z],(第一辑.普通教育)(内部资料)

    四川省金堂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金堂县志[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四川省新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新都县志[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四川省仪陇县志编纂委员会.仪陇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同治德阳县志[Z]

    新都县石板滩乡编.石板滩乡志[Z],1984

    宣统.广安州新志[Z]

    三、著作类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法)阿尔弗雷·索维(Alfred Sauvy),查瑞传等译.人口通论[M],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美)艾格尼斯·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M],北京:三联书店1979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清)佚名著,陈世松等点校.广东小儿歌[Z],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编印.2004

    (日)西川正夫、牟万雄.四川省隆昌县云顶郭氏札记——清末民国初期的乡绅[Z],1999年中文本

    (英)赫法森著,丁信善等译.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英)汤因比著.曹未凤译.历史研究(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刘光第集》编写组.刘光第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布朗.四川成都平原50个田家之调查[A],李锡周编译.中国农村经济实况[C],农民运动研究会出版1928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卷6)[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陈恩泉.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陈翰笙著,冯峰译.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陈良文.客家采风[Z],仪陇客家联谊会编2004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陈世松、邓运佳、李全中.民国年间的成都东山客家[Z],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编印2005年

    陈世松.“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陈世松.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M],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陈世松.四川客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陈世松.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陈世松.四川与客家世界(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册[M],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教育志编委会.成都市志·教育志(上)[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成都市东城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成都市东城区卷[Z],1989年(内部发行)

    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成都风物[Z], 1982年第3辑

    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道光.隆昌县志[Z]

    第四届国家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历史与社会经济[C],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0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董同龢.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M],重庆:中正书局1946

    方克立、郑家栋.现代新儒家人物与著作[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论文汇编[Z], 2004

    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册)[M],成都:巴蜀书社1987

    傅维利等.文化变迁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葛剑雄、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卷6)[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郭沫若.少年时代[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韩素音.伤残的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胡希张等.客家风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胡昭曦.四川书院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黄权生.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会[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赖龙扬.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李劼人著,曾智中、尤德彦编.李劼人说成都[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李宗吾著、刘泗编译.李宗吾与厚黑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林孔翼.成都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林思进.清寂堂集[M], 成都:巴蜀书社1989

    刘义章、陈世松.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刘义章、邹一清.四川客家民俗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刘泽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常建华.宗族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2003年重印)

    卢云.文化区: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透视[A],历史地理(第9辑)[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吕实强.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发生的影响[A],(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C],第6辑

    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篇[M],台北:南天书局1992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罗学府.现阶段中国乡村教育的鸟瞰[J],蜀铎1936.1

    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5)[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梅新林.教育文化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丘权政.客家与近代中国[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1辑)[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2辑)[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3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4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5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6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四川出土清代限定教育收费石碑[N],天府早报.2005-03-24-A10版

    孙晓芬.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唐君毅著,黄克剑、钟小霖编.唐君毅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肖川.教育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肖平.东山客家:走进一个桃花源[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

    肖平.客家人:一个东方族群的隐秘历史[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成都:巴蜀书社2004

    谢桃坊.成都沙河客家的变迁[M],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谢重光.福建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阎广芬.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活动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叶涛、伍荣.客家文化和旅游经济[Z],2003(内部资料)

    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张仲礼.中国绅士[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赵清.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M], 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钟培全、冯敏.成都东山客家太平村[M],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钟琦.皇朝琐屑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4辑) [M],台湾:文海出版社,1338

    钟文典.广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钟永毅.重庆江津的移民与客家[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

    周大鸣、柯群英.侨乡移民与地方社会[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朱德.母亲的回忆[A],朱德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四、论文类

    安国楼.客家人的家族教育[J],寻根2003.6

    白明亮.文化的教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陈世松.“麻城孝感现象”探疑[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总第13-14期)

    陈世松: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历程[J],中华文化论坛2001.4

    陈振中、唐德海.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戴昌发.木兰小学学生客家语情况调查[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冯深.略论客家意识[J],广西民族研究1993.2

    郭明章、郭启熹.清初福建移民入川以及川、闽间的互动发展[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4

    黄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1999.3

    黄雪贞.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J],方言.1986.2

    黄智太.近代四川客家人的教育方式[J],四川客家通讯2000.2

    李联春.略论赣南客家人的教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增刊

    李全中.东山客家,创业维艰[J],四川客家通讯2002.1

    李如龙.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2

    李永翘.客家之子张大千[J], 寻根2002.4

    廖石城.海棠香随录[A],永川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C],1990

    林德辉.成都东山客家人的迁徙与生存[J],四川客家通讯2002.1

    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刘宝俊.民族语言学论纲[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刘世旭.成都东山客家“耕读为本”浅析[J],四川文物2000.5

    刘志琴.口述史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5-2-22

    鲁洁.文化变迁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0.8

    陆喜元.贫困与教育——甘肃会宁现象剖析[J],西北人口2006.3

    禄元.蜀北客族风光[J],文史教学1941.3

    罗明东.教育的地理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郫县留比学生周映彤君家书[J],广益丛报1906年6月,第108期

    乔还田.客家人与客家文化[J],新华文摘2005.9

    舒毕生.立桅杆是客家普通信仰[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

    四川省教育厅备案的私立学校统计,四川省教育厅公报.1932年第1-7期

    孙晓芬.郫县《邓氏族谱》与双斗桅杆[J],四川客家通讯2003.1

    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1

    王东.客家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1997-04-22

    王钧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10

    王谟.四川人的特性与教育上应注意的几点[J],蜀铎1936.2

    王日根、张学立.清代科场冒籍与土客冲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王增能.客家与尊师重教[J],客家1994.1

    文史委.新都私塾撮要[A],四川省新都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新都文史[C],第10辑.

    无名氏.宗祠立学[J],广益丛报1906年6月.总第108期

    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J],中国史研究1997.3

    吴松,教育与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谢剑.客家研究也要与时俱进[J],四川客家通讯2004.2

    谢敏华、吴雯.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严奇岩.近代西康藏族“雇读”现象探析[J],民族研究.2006.6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史研究2005.4

    严奇岩.神榜与四川客家人的祖籍记忆[J],寻根2007.5

    严奇岩.移民与四川人“打乡谈” [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4

    杨斌.试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6

    姚云书.柬帖中的客家礼仪习俗[J],四川客家通讯2005.13-14

    叶林.崇文重教,文风昌盛——赣县客家历史上的文化教育概况[N],赣南日报2006-4-20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张诗亚.“位育”之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张义让.合兴镇客家张氏入川艰苦创业记[J],四川客家通讯.2004.1

    张应斌.21世纪的客家研究——关于客家学的理论建构[J],嘉应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J],学术月刊2006.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嘉时期科举冒籍史料[J],历史档案2000.4

    钟禄元.东山客族风俗一瞥[J],四川客家通讯.2003.1

    钟禄元:蜀北客族风光[J],文史教学1941.3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2

    周雪香.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以三江流域为考察中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周雪香.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地区的经济变迁与科举事业[J],中国历史地理论,2004.4

    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J],教育研究2000.8

    周振鹤,客家源流异说[J],学术月刊1996.3

    朱凤云.英语的霸主地位和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6

    庄英章.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邹芙都.巴蜀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