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天安门-结束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我的创作实践体会到:诗歌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地位不会更移。诗歌从来都没有过错,欲使其达到真正的辉煌还在于写诗的人。我赞成作为诗的风格、面貌当然应该多样化(事实上也不可能不是多样化的),但作为诗的精髓与分量不可能没有任何差异。

    诗歌要不要承担责任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人意愿,而是由其世界观、品格和性格所决定的。也许诗人可以不去选择社会的需求,但社会需要却不可能不去选择诗人和诗作。那么,就让诗人和诗作在创作和社会实践上去接受检验吧。

    作者

    2009年6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