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博览4-高科技激发天文新突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灿烂群星新发现

    火星气候也变暖

    火星美国科学家公布一项研究结果,证明火星正在遭遇短期气候变暖,而且其表面温度升高速度是地球的4倍。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火星表面温度变化。根据季节和地点不同,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为-87~-5℃。

    计算机模型数据显示,20世纪70~90年代,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65℃。相比之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在整个20世纪升高了0.75℃,变暖速度仅是火星的四分之一。研究人员说,过去4年里,火星南极的冰层正在逐渐融化。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实际观测,认为火星气候变暖与尘埃密切相关。火星表面大量颜色明亮的尘埃可以将太阳发出的光线和热量反射回宇宙空间,科学家称这一现象为“反照”,并将天体反射太阳辐射的比例称为反照率。

    但是当火星表面红色尘埃被大风吹散到空中,同时经受暴雨洗刷后,就会失去反射太阳辐射的性能,即反照率降低。这时,火星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就会增多,表面温度也随之升高。

    美国宇航局行星研究专家洛丽·芬顿对比分析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海盗1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热量分光计测绘图像和90年代“火星环球勘测者”发回的类似图像。而后证实,过去30多年里,火星表面大片区域明亮程度发生了改变。

    火星上暴风雨与反照率变化互为因果,芬顿形容这一因果现象为“正反馈”系统,换言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这一理论在地球上同样适用。当地球表面积雪覆盖的区域气温升高,冰雪融化,这一区域反照率就会降低,吸收太阳热量增多;而这一来又会导致气温更加升高。只有当这一区域再次降雪时,降温过程才会重新开始。

    科学家说,除反照率因素之外,导致气候变暖因素还有很多。如地球变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气温升高。同时,一些自然原因也导致气候变暖加剧。如地球处于近地点和远地点时温度会产生差别,火山喷发和一些植物也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芬顿和其他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火星表面反照率变化会影响近期气候和大范围天气情况。”他们认为,今后任何关于火星气候变化的研究都应将反照率作为一项重要因素来考察。

    虽然研究得出了火星上暴风雨与反照率变化互为因果的结论,但是火星暴风雨的成因仍然是待解之谜。

    火星表面积约2300万平方公里,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在第4位,自转周期是24.62小时,公转周期是686.93日。火星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反照率是地球的30多倍。

    古老彗星尘埃现身

    美国宇航局的“星尘”号从一颗彗星尘埃中带回了样本,科学家在其中发现了比太阳还要老的尘埃,这为探索太阳系起源的基础性问题提供了线索。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些来自“维尔德2”号(Wild 2)的彗星尘埃样本是“星尘”号在2007年1月带回地球的。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其中一颗仅有1微米宽并富含氧元素的尘埃年龄超过了太阳系。

    由于这颗“原始尘埃”太小,科学家只能挑选其他较大的尘埃分析其矿物成分。结果,科学家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机物和水的组成元素。科学家由此推论,太阳系早期比此前所认为的更加不稳定。一直以来的主流理论认为,太阳系行星具有不同组成成分是因为它们处在太阳系的不同位置,而不同位置所包含的矿物成分也不同;但现在这些彗星尘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太阳系各个区域的成分并非截然不同,而是有很大的重合和交叉。

    科学家还发现尘埃样本中有10%的成分是在有热能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的,这说明“维尔德2”号中的一部分在形成时所处的位置比现在要更靠近太阳,整个彗星的形成是分阶段的。

    太阳系的形成开始于45.7亿年前,而“维尔德2”号彗星被认为出现在此后1000万年内。它曾长期孤独地游离于太阳系的边缘,直到受到木星的引力吸引才向太阳靠近了一点。由于长期在外围游荡,因此它的成分没有因太阳热能而改变,也没有受行星和小行星带脱落的碎片的影响,被认为是研究原始太阳系的最佳样本。

    宇宙之地狱,雨水皆由铁构成

    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达姆·伯加瑟尔和华盛顿大学的卡塔琳娜·罗德斯宣称,褐矮星上的天气状况很可能是宇宙中最为恶劣的。

    褐矮星常常被科学家们称为“失败的恒星”——体积非常小,还足以诱发热核聚变。自诞生之日起,这类天体便一直在缓慢地燃烧并逐渐变凉。

    尽管如此,褐矮星上却并非一片沉寂。计算机模型(基于红外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构建)的演算显示,这类天体也拥有大气层,只不过它们主要由气态的铁和硅酸盐组成。

    上述现象在那些表面温度高达2000K的年轻褐矮星上最为普遍。不过,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褐矮星上的云团也会不断凝聚并最终形成降雨,并且是真正的“铁雨”。

    虽然通过平常的观测活动并不能发现褐矮星上的金属云团,但科学家们还是成功找到了一些猛烈风暴的踪迹。除此之外,他们还查明,褐矮星的亮度主要取决于其上的云团数量和天气情况。

    阿达姆·伯加瑟尔介绍称,褐矮星上云团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还无法最终确定。但有人认为,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云层被逐渐破坏。

    由于方法上的限制,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对褐矮星上的天气状况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例如那里发生风暴时的景象如何。不过,阿达姆·伯加瑟尔认为,再过10~15年,人们将有望掌握对褐矮星表面进行观测的技术。

    火星南极存在超大冰湖

    一个国际性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在火星南极地区存在着一座巨大的冰湖——如果其全部融化,那么整个火星表面将被厚达11米的水层所覆盖。

    领导此次研究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杰弗里·普洛特介绍说,“火星快车”号自动探测器传回的最新数据显示,火星南极地区冰湖的厚度达到了3.7公里。

    就成分来说,火星冰湖至少有90%以上由凝结的水组成。目前,普洛特和其同事们正在对近几个月来搜集到的火星北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初步的评估,火星北极区域蕴含的冰层数量丝毫不亚于南极地区。

    据悉,火星两极的巨大冰湖均隐藏在红色的沙土之下,最早是由美国的“奥德赛”探测器在2002年5月发现的。而2003年底飞抵火星轨道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则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了冰层的体积,同时还尝试着寻找液态水的痕迹。

    普洛特表示,在火星南极那些已被冻结的水中,可能只有大约10%曾覆盖在火星表面。

    他指出:“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其他的水到底在哪里?”普洛特猜测,在火星表面下的天然水库中可能还储存有丰富的水。

    除此之外,据早前公布的消息,在火星大气中还存在有少量的甲烷气体,而它们很可能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科学家们认为,火星曾经也是一颗与地球一样的富有生命力的行星,在其表面也曾分布有海洋、河流、活火山——其中也包括太阳系中最高的奥林匹斯火山(高度超过22公里,火山口深度达3公里)。

    科学家们指出,“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取得了空前重要的成果,借助它传回的数据,专家们绘制出了火星表面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这将有助于今后宇航员登陆火星。

    遥远行星,温暖怪异却无水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迄今已确定210余颗太阳系外行星,然而,在对狐狸座和天马座的两颗行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两颗行星大气中没有水分存在。这不仅严重背离科学家之前的推断,也对天文学基本假设提出了重大质疑。

    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日前发回了远在太阳系之外的两颗行星的图像资料。这些资料是迄今为止人们得到的对它们最清晰的拍照。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是对这两颗行星的红外区光线进行光谱分析,以确定它们外层气体的组成成分。但是,他们并没有从中找到水存在的证据。

    这两颗行星与太阳系的木星类似,体形巨大,外层被厚厚的气体所包裹。它们是天马座的HD209458b号行星和狐狸座的HD189733b号行星,分别距地球153光年和62光年,表面温度都有850多摄氏度,被人们称作“热木星”。

    理论学家认为,气态或液态水必然存在于行星大气中。这两颗行星距离各自的恒星都很近,它们的恒星存在大量氢、氧元素,而这两种元素是水分子的组成成分,因此科学家一度推测,在包裹这两个行星的大气中存在气态水。但根据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传回的最新资料,科学家们在包裹其中一颗行星的气体中,发现了很小的、像沙粒一样的硅,这意味着包裹这颗行星的气体,与太阳系所有行星外层的气体组成都不一样,它是一层厚厚的、充满灰尘的气层。研究人员原本还预计在这些气层里可以发现甲烷和二氧化碳,但事实上也没有发现。不过,科学家们也表示,水还是可能存在于这些气层当中的,可能是由于气层太厚,以当前的研究手段,人们无法发现它们。

    科学家认为,本次外星观测给了人们一个启示,也许我们应该摒弃外星探测中以地球模式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卡内基学会天文学家阿兰·博斯说:“NASA在寻求地球外生命的过程中奉行着顺水追寻的金科玉律。”格雷梅尔也说,行星大气无水的发现让人警醒,科学家显然需要做更多工作。

    土卫六上有海洋

    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土星的第二大卫星——土卫六的表面存在众多大小不等的海洋,其中一个海洋的面积与美国蒙大拿州的面积相差无几。不过,科学家表示,这些海洋里的液态物质不是水,而可能是甲烷或者乙烷。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在土卫六主要由氮气组成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甲烷以及其他化合物质,因此土卫六表面可能存在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海洋。但直到最近,卡西尼号太空飞船才捕捉到土卫六存在许多海洋的画面。

    土卫六上发现海洋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项目小组的报告说,卡西尼号太空飞船的雷达设备在土卫六北极附近拍摄到了几处深黑色海洋区域,其中最大的一片面积至少有10万万疗公里。科学家们说,雷达探测到的还只是这些深黑色区域的一部分,因此目前还只能推断出它们的最小面积。

    通过雷达合成影像,科学家发现,在土卫六的北极地区至少存在两个海洋。在卡西尼号太空飞船发回的照片中,研究人员发现土卫六北极附近存在着一个长度达1100公里、面积与美国蒙大拿州或者亚洲的里海相近的海洋区域。研究人员认为这里可能存在液态的甲烷或者乙烷,因为其周围的平均温度只有-180℃,足以冻结多数气体物质。然而,科学家并不能确定是否整个海洋都由这些液体组成。卡西尼飞船上的可见光和红外测绘仪器也捕捉到了这片海洋区域,项目科学家小组正在利用仪器的观测数据,分析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物理学家乔纳森·路宁表示,目前还无法界定这些海洋或者湖泊到底由哪些物质组成,但与月球上发现的类似地貌相比,这一发现更具意义。

    太阳系外行星奇特温度,半似烈火半如冰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测量出了太阳系外一行星表面大气的温度,该行星为一颗类似于木星的气体大行星,它极其靠近所围绕的恒星,并在这一轨道上做每4.6天绕行一周的圆周运动。最为奇特的是,该行星面向恒星的一面灼热似火,而背向恒星的一面却冷如冰霜。

    过去,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测量仅限于其大小和质量,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布拉德一汉森负责的本次测量结果表示,科学家已首次获得了太阳系外行星的温度。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工程专家迈克尔一沃纳表示:“这是一个让人瞩目的成果。数年前在设计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时,我们并没有预期到它会引起太阳系外行星科学研究的变革。”

    科学家相信,同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他们观测到的这颗行星自转很慢,面向恒星的半球始终保持不变。然而,由于它是由气体构成的,因此它的外大气层循环要比内部快许多。根据观测,天文学家认为,该行星两半球的温差巨大,大约为2550华氏度。如此大的温差说明,行星的大气对恒星阳光吸收和散发极快,以至于周围的气体冷却也相当迅速。

    科学家观测到的这颗行星是1996年首次被发现的。它一直围绕着安德蒙大星座中的一颗恒星运转,距地球大约有40光年距离,在晴朗的夜间,人们用裸眼便可观察到它。除了这颗行星外,还有两颗行星在较远处围绕该恒星转动。

    木星现大规模绚丽极光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日前观测到了木星极地地区所发出的绚丽光辉。

    科学家们指出,这一出现在木星上的极光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超过地球上同类现象的数百倍之多。需要提醒的是,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1979时首次观测到了木星两极出现的极光现象。

    “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大型天文台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协同工作的还有“哈勃”、“斯皮策”和“康普顿”等著名的空间观测系统。借助“钱德拉”,全世界的科学家们获得了大批独一无二的太空X射线照片,该望远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结构。

    美国天文学家宣布,NASA于2006年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已飞抵木星轨道,它将联合“钱德拉”,向科学家们提供有关木星的最新数据和演化过程。

    根据目前流行的理论,木星极光现象是高能带电粒子在沿木星磁力线到达木星极地区域上空,与木星大气层上方等离子气体发生作用的产物。总体上说来,木星极光的产生机理与地球南北两极发生的极光现象基本相同。

    不过,在木星的极光中仍隐藏着许多谜团。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有科学家猜测木星的卫星也会对极光现象产生影响。部分专家认为,一些在木星卫星上的火山活动中喷发出的带电气体会进入木星大气层并对木星极光现象的出现产生影响。

    中子星也会发生“地震”

    天文学家利用一些X射线卫星获得的资料发现一颗磁星正处于强烈的运动状态。

    磁星是具有极其强大的磁场的一种中子星,它们是一些极其致密的天体(体积与山峦相当,但质量与太阳差不多),其磁场强度要比地球强大好几百亿倍。这些强大的磁场的衰减会产生十分强烈的辐射喷发,通常是以X射线或是γ射线的形式表现出来。

    出现这种神奇效果的天体,通常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像磁星这样很难寻觅得到的中子星。

    研究人员对位于南半球天坛座大约15000光年的星团内的一颗磁星的奇特状况进行描述。这颗磁星有着复杂的正式名称CXOU J164710.2-455216,但人们更多用的是它的非正式名称Westerlund 1 magnetar。

    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空间辐射实验室的一名科学家迈克尔·穆诺于2005年首次发现了这颗磁星。

    2005年9月,这一目标发生的一次爆发恰好被许多颗卫星观测到,其中包括欧洲航天局的X射线卫星、“XMM-牛顿”卫星和美国宇航局雨燕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台。仅仅在这次爆发五天以前,穆诺和他的合作者还在利用“XMM-牛顿”卫星观察这颗磁星并且发现它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这和他最初发现它时一样。像大部分的磁星一样,它产生一道X射线,就像从灯塔上发生的灯光一样,每十秒钟扫过地球一次,这提供了精确计算其旋转速率的机会。这次爆发也导致这颗磁星亮度超过一百倍,并产生三束单独的光束扫过地球,之前那里只有唯一的一束光线存在,并且其转速加速了大约千分之一秒钟。

    穆诺说,它的成分依旧是一个谜团。然而,通过新的理论提出合理的猜测来理解其他的中子星是可能的。这颗中子星内部的磁场大概是内扭曲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有点类似于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磁场向外壳加着压力。外壳将阻止压力一段时间,但是最终将会出现断裂,并产生地震波。这种断面将致使这颗磁星的表面更加明亮。同时,有理由认为,这颗中子星的内部是液体,可能比外壳旋转得更快。

    穆诺补充说出了这次观测十分重要的两个理由:“第一,我们现在具有了解这些特殊的天体随着它们的年龄增长其内场逐渐损耗的另一个途径。第二,这一事件只是个新发现,因为我们的一组科学家正集中关注这一新发现的天体。在我们发现这种磁星仅仅一年之后就发现了这一事实,这暗示着在我们的星系中可能有更多的这种天体。”

    自转最快中子星

    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借助强大的“Integral”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迄今转速最快的中子星,它每秒旋转1122圈,比地球自转快1亿倍。

    最先观测到这颗星的西班牙天文学家库克勒说,早在1999年他便已发现了这颗代号为儿739-285的中子星,但不久前才通过望远镜算出它的转速。

    这颗中子星的直径约10公里,但质量却与太阳相近,其密度惊人,高达每立方厘米1亿吨。其巨大引力使它从临近恒星不断夺取大量炙热气体,并不断诱发热核爆炸。

    天文学家正是通过这种现象发现了它。此前的中子星自转纪录是每秒716圈,恒星转速一般在每秒270~715圈。700圈曾被认为是天体旋转极限,按目前的物理学理论,转速超过此极限,恒星将被强大离心力摧毁或化为黑洞。但最新发现否定了这一看法。

    理论上,每秒1122转并不是旋转极限,大型中子星转速有可能高达3000转。令天文学家困惑的是,为什么天体在高速旋转的强大离心力下,依然会不断收缩,而且不损失自身物质。

    恐怖“杀手”毁灭美丽天体

    据国外媒体报道,借助功率强大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们日前发现了一次猛烈的超新星爆炸。与以往观测到的类似现象不同的是,此次超新星爆炸发生在“创造之柱”的附近。所谓的“创造之柱”位于天鹰座,于1995年被哈勃望远镜首次发现,其外表呈圆柱形,主要由寒冷的氢原子和灰尘组成。

    在斯皮策拍摄到的最新照片中,“创造之柱”的附近充满了由炙热物质组成的巨大云团——它们正是一颗巨型超新星爆炸的产物。据科学家们计算,这颗超新星爆炸的时间大约在8000~9000年前,而其产牛的冲击波大约在6000年前破坏了“创造之柱”的结构。不过,由于天鹰座距离地球有大约7000光年之遥远,因此我们要在1000年之后才能看到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光芒。

    其实此前也曾有科学家发表过“创造之柱”已被超新星爆炸所摧毁的观点。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在该区域分布着20余颗巨型恒星,而它们的最终归宿都是一场猛烈的超新星爆炸。天文学家们认为,在一两千年前的古代天文文献中,应该能找到在天鹰座曾出现异常明亮天体(即超新星爆炸)的记录。

    据悉,“创造之柱”周围的炙热云团最早由EKA红外空间望远镜发现,但斯皮策上的远红外观测设备最终确定了这些云团的成因。科学家们表示,从摧毁“创造之柱”的尘埃中将会逐渐形成新的恒星,而“创造之柱”本身也将成为新星体的“产房”。不过,由于“创造之柱”中大部分区域的密度都比较小,根本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冲击波的袭击,因此千年之后,人们将再也看不到它曾经呈现出的绚丽景象。

    深邃宇宙的蛛丝马迹

    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

    很多人在科幻电影中都见过五颜六色的外星植物,但是真实的外星植物是什么颜色,谁也没见过。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近日提出设想,除了蓝色,外星植物有可能是七色彩虹光谱里任何一种颜色。

    科研人员说,太空中其他星球的光线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

    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就“非常可能”是红色。

    不过科研人员认为,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

    科研人员说,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会使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

    宇宙中普遍存在两个太阳的世界吗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灰尘碎片盘围绕着双恒星运行,这种情况很普遍。灰尘碎片圆盘由星系中行星形成后残余下的小行星大的岩石和其他物质组成。这项研究的详细资料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大多数恒星像太阳一样至少有一个恒星相伴。天文学家理论推断,双星系统不管重力牵引多复杂,里面形成行星可能都没什么麻烦。新研究为此观点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观察证据。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大卫—瑞林及其研究小组在距地球大约50~200光年远的69个双星系中寻找这种模糊状圆盘。他们发现,大约40%的双星系拥有模糊状圆盘,此比率比单个恒星有圆盘的机会要高些。这一发现表明,围绕双子星运转的行星很普遍,如同围着单一恒星运转的行星一样。

    宇宙急速膨胀最终导致死亡美国乔治亚州大学的天文学家迪帕克—雷加维恩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去年,他的小组报告说,许多停泊有行星的已知的恒星系统确实是双星,有的甚至是三星系统。

    华盛顿卡内基学院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拉—波斯表示,对行星猎人来说,此发现是鼓舞人心的新闻。

    令人惊讶的是,在新观察中发现的大多数圆盘都围绕紧紧相靠的双星系统运转,其两个恒星的相隔距离在500AU或以下,一个AU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科学家知道大约有50个行星有双星系统,但它们都属于那种“宽松”的双星系统,其两个恒星的分隔距离大约有1000AU。发现如此相近的双星有行星形成的圆盘真是一个新突破。

    一些科学家先前认为,在这些双星系中,恒星之间巨大的地心引力作用可能会将碎片踢出到外太空,行星形成将被扼制,无法形成行星。但瑞林他们的发现表明,双星系统中行星形成优势比单星系统强。任何绕着这些紧密相靠的双星旋转的行星都会体验两个日落,不过,两个紧紧相靠的双星也可能就是一个圆盘,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来确定这些解释是否正确。

    宇宙会不断膨胀而最终死亡吗

    宇宙膨胀速度正不断增加,我们的星系团将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远去。

    我们身处的宇宙已有近140亿岁了。它创造出了各种事物的原料,如恒星、行星、树、城市、汽车,甚至人类。我们的世界已经完成了,但宇宙仍在演变,它的结局到底怎样?目前,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宇宙灭亡的推论。

    有个说法指出,宇宙会耗尽能量并停止膨胀,恒星、星系、行星和所有原子都会开始塌缩,紧缩成针尖大小,这被称为大坍缩。

    要了解宇宙是否会发生崩塌,科学家就必须先弄清,宇宙是否仍在膨胀,或膨胀的速度是否正在减慢。

    通过测量1A型超新星响亮度,科学家就可以研究宇宙的死亡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教授、天体物理学家索尔·普密特通过寻找太空中的标记来研究宇宙的死亡。这些标记就是爆炸的恒星——1A型超新星。

    他说:“只要找到足够的1A型超新星,你就能测量它们的亮度。亮度较高的超新星距离比较近,亮度越来越弱的超新星,一定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亮度很低的超新星,距离就很遥远了。”

    1A型超新星很像制造重元素的超新星,但1A型超新星有个重要的特点,即它们爆炸的亮度都是相同的。

    这是因为它们形成的过程都一样。两颗恒星在重力的作用下互相绕行,其中一颗是缩小的高密度恒星,发出高热和白光,它就是白矮星;另一颗恒星则膨胀成庞然大物,它就是红巨星,它的燃料即将耗尽。这两颗恒星互相绕行时,白矮星会吸取伴星的气体,开始年复一年地长大。当白矮星的质量达到太阳的1.44倍时,它就会崩溃,塌缩,接着爆炸,释放出耀眼的光线和能量。每个1A型超新星都是在相同质量时爆炸,因此,宇宙各处都有相同的亮度和可见度。

    天体物理学家普密物研究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并未变慢

    普密特需要找到数百个1A型超新星,并测量它们远离我们的速度。

    通过比较不同时空的超巨星的位置和年代,普密特便能计算出宇宙的膨胀是否在变慢。他得到了惊人的结果:宇宙的膨胀速度并未变慢。

    普密特说:“我们开始这项计划时,目的是在测量宇宙膨胀变慢的速度,但它变慢的速度并不足以让膨胀停止。事实上,膨胀的速度几乎没有减缓。我们完成分析后发现,膨胀并没有减缓,反而是正在加速。”

    普密特惊人的发现意味着,宇宙不会停止膨胀并崩坠成针尖大小的超密物质。事实正好相反,宇宙会不断加速膨胀。宇宙正在解体。

    大约在1千亿年后,所有的星系都会瓦解,宇宙的结局是一切都会陷入停顿。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劳伦斯·克劳斯教授说:“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断增加,直到一切都分崩离析,这并不只限于星系,还包括物质、地球、恒星、行星、人类和原子,所有的事物都会烟消云散。”

    太阳燃烧殆尽,大约在1千亿年后,所有的星系都会瓦解。宇宙中将只剩下孤立的恒星,这些恒星的能量也即将用尽。有些恒星会变成白矮星或褐矮星,有些会塌缩成中子星或黑洞。大爆炸之后数千万亿年,就连黑洞也会消失。所有的物质都会分解成最基本的成分,原子也会分解。最后,连构成原子的质子也会发生衰变。

    克劳斯表示,宇宙的未来很可能非常凄凉,成为寒冷、黑暗和空虚的地方。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星系也开始互相远离,太空会变成一片空虚,死一般寂静。我们的星系团将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远离我们,并消失在黑暗中。

    最后,一切都会陷入停顿,这就是宇宙的结局。宇宙最后将会死亡,剩下的,只有冰冷、黑暗、死气沉沉的虚空。

    揭秘宇宙黑暗物质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利用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宇宙黑暗物质,对人类目前已知的银河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绘制出了第一幅三维立体的宇宙黑暗物质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科学家们利用重力透镜原理对宇宙中的黑暗物质分布进行了描绘。

    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发现,科学家们首先利用标准的宇宙理论对宇宙形成理论进行描述,然后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宇宙中黑暗物质的分布图。

    宇宙中的明亮物质,如恒星、星系和离子云团,只占宇宙物质总量的约六分之一。其他更多的物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暗物质,这些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充满神秘的色彩。虽然如此,天文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绘制出了这一幅宇宙黑暗物质分布图,完成这个分布图的最主要的功臣就是重力透镜技术,天文学家们就是利用这项技术确定了宇宙中许多黑暗物质的具体位置。

    这幅三维立体分布图非常详细,它标出了目前我们所知范围内的宇宙黑暗物质,就像是在黑暗中把一个城市看得清清楚楚。为了绘制这幅黑暗物质分布图,天文学家们研究了对数万个星系的探测资料,其中许多星系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光线要从这些星系来到地球就必然要穿越充斥着黑暗物质的“宇宙矿野”,正是通过对这些光线的测定,科学家们才确定了“宇宙矿野”中黑暗物质的分布情况。

    天文学家们采用的这种方法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吻合的,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说明这些宇宙黑暗物质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按照这种理论推论,黑暗物质中的粒子性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学家们将继续研究粒子性质的变化对路过的光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期对黑暗物质的本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天文学家们表示,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们不仅参考了大量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还广泛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陆基太空望远镜对遥远的星系进行了观测,从中获得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来自法国马赛航天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简·克尼勃称:“绘制宇宙黑暗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三维立体分布图为更好地理解星系的发展原理和宇宙中黑暗物质的进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幅分布图的结论与标准的宇宙结构形成理论也是一致的,这无疑会对我们今后的宇宙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

    南极射电望远镜将揭开宇宙形成之谜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在南极点附近的射电望远镜已于近日完工。至此,从事宇宙研究的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在南极特有的干燥而清澈的大气下,利用该望远镜观测展示宇宙初期形态的电波并最终解开宇宙形成之谜。

    建在距位于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数百米的冰面上的这个望远镜被称为“南极点望远镜(SPT)”,于2004年开工建设。据悉该望远镜是一台口径10米、高约23米的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机体上配备有抛物柱面反射天线。近日,工作人员首次通过该望远镜对木星进行了观测,确认其性能一切正常。据悉,该望远镜建设约耗资1920万美元。

    该望远镜的观测对象为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等波长1毫米左右的电波领域。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观测到距宇宙大爆炸约40万年后的残余辐射,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此解开在恒星形成前星系团的形成过程之谜。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科学家们发现在宇宙中辐射温度的演化里温度会随着时间演化而改变。尽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其中包含了众多密度和温度都不同的微小的波纹。通过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些波纹会发生反射作用,光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今天天文学家可以在银河以及星系团中可见的物质。

    早在2003年,美国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的涨落的测量表明,宇宙的年龄是137±1亿年,在宇宙的组成成分中,4%是一般物质,23%是暗物质,73%是暗能量。宇宙目前的膨胀速度是71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宇宙空间是近乎于平直的,它经历过暴涨的过程,并且会一直膨胀下去。科学家们希望利用SPT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形成的细节。

    美新建的“南极点望远镜”可以记录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生的微妙变化,以判断暗物质是否能在几十亿年前通过与地球引力发生碰撞来影响星系团的形成。此外,“南极点望远镜”还能迅速对天空进行扫描。科学家希望能在未来数年中利用SPT对数千个甚至上万个银河系星团进行观察。

    基因密码描绘宇宙构造

    一个由来自欧洲和美国的18名科学家组成的数字运算小组宣布,他们历时4年解开了困扰科学界长达120年的一个数学难题。这项新研究成果的意义不亚于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科学家们称这项研究成果将帮助天文学家描绘出宇宙的结构。

    据从事此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可以这样说,今天他们终于征服了数学界的“珠穆朗玛峰”。如果将他们的研究数据打印在纸上,可以覆盖住整个曼哈顿地区。

    科学家们此次研究的对象是1887年遗留下来的一个重大难题——“E8”。“E8”属于所谓的“李群”理论,是19世纪挪威数学家索弗斯—李发现的。“E8”描述的是具有57维空间的对称体,这对于习惯了三维空间的普通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尽管该群早已为世人所知,但直到目前科学家们还认为它与宇宙的结构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此项研究中,欧美数学理论家们使用了极其复杂的程序绘制“E8”体。整个研究数据信息达60G,如果将这些数据保存成MP3音乐格式可以连续播放45天。当然,如此复杂的运算需要采用最新最复杂的数学方法,而这是多年前的技术条件难以达到的。

    美国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为未来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宇宙构成理论。

    欧洲解谜机器将揭开宇宙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物质起源的世界顶级研究中心一项已进行了15年的研发工作有了巨大进展,科学家希望这一安装完毕的“解谜机器”能揭开许多宇宙之谜。

    此“解谜机器”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有一个重达1920吨的巨大磁铁——相当于5架大型喷气式客机——和一个关键元件一同深埋在这家跨国研究中心的地下100米的巨大洞穴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物理实验室,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瑞士与法国的交界处,是一家26国组成的核研究的欧洲机构。而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全世界最强的粒子研究工具,该项目耗资80亿美元,历时10多年之久。

    如果一切顺利,这个长达27千米的超级对撞机将能验证现存的宇宙起源理论正确与否。“我们认为此项目到时将会揭示出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指挥官乔斯一英格伦教授说。

    他的同事表示,在此实验中,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以高速聚集在一起的这些猛烈粒子,将可能给人们带来新的认识,如在传统的四维空间——宽、长、高和时间外,可能发现更多维的空间存在。

    其他人也表示,如果小心冒险地进入一些科幻设想的领域,包括多重宇宙、关联世界和太空黑洞,可能会发现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是物理学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大型强子对撞机让我们对宇宙了解达到一个全新水平。”此项目的关键粒子探测器(最初的介子螺线管CMS项目)的发言人泰金德·维德说。

    在定制的高架移动起重机的帮助下,此巨大磁铁及其周围设备被一同搬到了这里,还有一个水力起重系统是介子螺线管(CMS)中的最重部件,占了此对撞机的8/15。

    除磁铁和探测器之外,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关键元件是一个长27公里的管道。此管道盘旋伸入一个宽广的地下隧道,在此管道里,粒子被迫以光速反向运动,相互撞击。

    使用粒子加速器建造的这一早期版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其控制器将能确保达到每秒近6亿次的碰撞。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透露,每一次碰撞将重造大爆炸后仅十亿分之一秒的情景——高能量放射的火球,科学家称此是150亿年前发生的,是它将宇宙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些粒子所发生的情况将被最高级的计算机所记录,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将获得有关已知宇宙物质或未知物质是如何形成的知识。他们希望还能以此了解暗物质和可见物质的更多知识。

    超乎想象的宇宙钙含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荷兰SRON宇宙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宇宙中含有的钙元素的数量要比我们以前想象的多得多。天文学家们是在利用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这一发现给天文学家们研究宇宙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为宇宙中超新星的爆发与空间中的元素分布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人类的血液中有铁,呼吸时有氧,骨骼中有钙,沙子中含有硅,宇宙空间中的元素分布更是多种多样。古老的恒星濒临死亡的时候,它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会将附近的所有物质都分解成原子,这一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新星爆炸事件。这些原子在宇宙中飘流并重新组合,最终就会形成新的恒星、行星甚至生命。

    但是,元素在宇宙中的存在开始是怎样的,它们分布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这些对我们来说还都是未解之谜。来自荷兰SRON宇宙研究机构的古文学家杰勒尔·普拉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在遥远的星系或者星群中可以找到答案,这些星系和星群就像是宇宙中的大城市一样。

    普拉称:“宇宙中包含着众多的星系,每个星系中都有成千上万颗恒星。星系一般都被周围由热气体构成的云团包围着,这些云团中又包含着许多的星群,看上去就像是一团烟雾。由于星系的体积巨大且成员众多,它包含了宇宙中的绝大部分物质。在过去的10亿多年里,超新星的爆炸又使得这些云团包围得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宇宙中的元素分布更加不均匀,绝大部分的元素都被吸附到了星系当中,如氧元素、硅元素和铁元素。”

    普拉利用XMM-Newton天文望远镜对22个星群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在这22个星群中包含着氧、氖、硅、硫、氩、钙、铁和镍等多种元素,而这些星群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十亿次超新星爆炸,爆炸对星群中的元素分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普拉把现实测量到的星群元素数量与超新星理论模型进行了比对,发现现实星群中钙元素的含量是理论值的1.5倍。

    普拉和他的同事们还发现这些星群中的许多超新星都是在两颗恒星相互影响的死亡之舞中产生的。这种死亡之舞的结果就是其中一颗质量较小的恒星表面物质脱离本体,附着在另一颗恒星上而形成一颗白矮星。随着白矮星的质量不断增大,其引力已经不足以维持其庞大的身躯,于是就会发生爆炸,超新星也就应运而生了。

    普拉称:“在我们观测的星群中约有一半的超新星都是这样产生的。在银河系中,这样的超新星还有很多,我们估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超新星可以占到银河系恒星总数的15%。”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天文学家们制造超新星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拉称:“到目前为止,超新星专家必须要有根据地推测超新星准确的爆炸过程。因为我们宇宙中存在着数十亿颗超新星,而我们对这些超新星年龄的测定也要比以前准确许多,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们认识白矮星的死亡过程。”

    “大爆炸”并非宇宙真正起点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天文物理学家提出的最新宇宙演化模型,成功解决了现有宇宙学中所存在的矛盾之处。

    宇宙大爆炸美国科学家提出的这项最新假说认为,宇宙一直在重复着扩张和收缩的过程,而所谓的“大爆炸”时刻则被排除了。

    按照这一理论,在宇宙扩张阶段,暗物质(人类至今也未能揭开其本质)会使宇宙扩张得越来越快,直到各种天体间的距离足够大且无法发生相互作用时,由暗物质驱动的这一扩张过程才会停止下来。而在此时,无论是体积巨大的黑洞,还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将被完全破坏。

    这一新理论认为,在“时间陷入停滞”状态的一瞬间,一切又将开始进入一个完全相反的发展过程。那些被完全撕碎的物质碎片又开始聚合在一起并导致“大爆炸”的发生,一个新的宇宙也将因此而诞生。

    北卡罗莱那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这一周期性的过程已经持续了很多次,并且催生出了越来越“新”的宇宙。

    其实,有关宇宙具有周期性演化特性的理论在很早以前便已有人提出,但这些早期理论中存在着大量与现有物理学定律相矛盾的地方。而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最新假说成功解决了这些矛盾。不过,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要等到今后几年中新一代的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才能得到验证。

    宇宙黑洞吞噬恒星

    美国宇航局(NASA)研究人员说,他们通过太空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恒星被宇宙黑洞吞噬的过程。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苏维·格扎里说,NASA一架太空望远镜2004年意外捕捉到两束来自牧夫星座的紫外线光波。由于如此强烈的紫外线光只在黑洞吞噬恒星时才会产生,科学家据此在随后两年内跟踪观测到位于牧夫星座中心的黑洞撕裂并逐渐吞噬一颗恒星的过程。

    格扎里解释说,每个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黑洞,它拥有巨大引力,能吞噬其附近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体。

    NASA科学家说,这颗属于牧夫星座的恒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靠近黑洞,被引力“撕裂”成几部分。被分裂的星体残片先是在黑洞附近盘旋,最终被吸进黑洞。这个过程释放出紫外线,被太空望远镜探测到。

    格扎里说,“这是人类首次详细观测到这样的奇观,因为每1万年才会有一颗恒星运行到黑洞附近,被撕裂吞噬”。

    高科技破解伽玛射线形成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2年,天文学家们首次在宇宙中发现了来自于天鹅座的强烈伽玛射线,射线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一射线的发现使天文学家异常兴奋,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惑。能够产生如此高能射线的地区必定存在着强磁场,一般情况下只有超新星的爆炸或者是巨大的黑洞才有这个能力,但是天鹅座地区却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物理学家们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一神秘现象,他们还表示在数亿年前地球也可能遭受过这样强烈伽玛射线的袭击。

    按照目前的天体物理学理论,高能宇宙伽玛射线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磁场空间,而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磁场空间的只有恒星爆炸或者是在许多星系中央存在的超级黑洞。然而天鹅座只是一个由年轻的、高温的、明亮的恒星组成的星系,根本不具备释放出高温伽玛射线的能力,所以,天文学家们探测到的天鹅座伽玛射线的形成必然有其他的原因,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物理学家托马斯·韦勒和他的同事们提出的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新理论可以解释天鹅座恒星的特点,揭密天鹅座恒星周围核子风暴的秘密以及为什么这里可以产生高温伽玛射线。

    伽玛射线为地球和其他宇宙空间提供了一个看不见但是却非常重要的联系,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使土壤和岩石发生化学变化,引发雷电,甚至通过影响云层的形成而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芯片体积很小,这使得单一的射线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崩溃。对于经常坐飞机的人来说,伽玛射线还会增加他们患癌症的几率。如果大量的伽玛射线袭击地球,就有可能使地球上的生物灭绝。

    人类首次发现宇宙射线是在1912年,当时是通过一次热气球实验发现的。当时,科学家们就对射线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感到非常惊奇并从那时起开始研究这些射线的来源。起初,几乎所有的科学家们都认为这种射线来自于外太空。到今天,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这些射线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它们包括伽玛射线、电子射线、质子射线及核子射线,对于这些射线的起源,科学家们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绝大部分的低能射线都是由太阳产生的,但高能射线还是来自于宇宙深处。

    尽管经过了许多年的研究,但宇宙射线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许多秘密,例如蕴含能量最高的质子射线究竟是怎么回事。质子射线就好像是棒球运动中的击球手一样,在射线形成之初,数亿颗质子分享了宇宙能量,但是其中的部分质子似乎可以借助其他质子中的能量逃逸出来,就好像击球手集中全力的一击一样。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全面地解释这一现象。

    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就是高能伽玛射线的来源问题。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伽玛射线所蕴含的能量是光子的一万亿倍,可以说伽玛射线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强烈的光。科学家们曾经做过测试,伽玛射线中一个电子的能量就可以产生1伏特的电压,而一般的伽玛射线中都会含有数万亿个这样的电子。

    近年来,天文学家们就宇宙射线的问题,特别是伽玛射线的问题提出过许多理论设想,其中为多数人接受的理论认为伽玛射线的形成是受到了宇宙中的强烈磁场的作用。宇宙中的超强磁场对其中的电子进行了加速,电子的运行速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转变成了微波级光子,这种微波光子的能量储存能力就可以提高数千甚至数万倍。当电子运行至脱离磁场范围后,它的能量就会逐步衰减,并逐渐形成我们所看到的伽玛射线。还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论认为宇宙射线的形成与质子和光子的碰撞有关。首先,质子以牺牲自身的稳定性为代价吸收光子,随后质子迅速衰变成亚原子,进而在宇宙中形成伽玛射线。

    韦勒称:“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伽玛射线形成的新理论,天鹅座中的那些恒星可以释放出紫外线,恒星风暴中还包含有质、硅元素等物质,而且其中的核物质带有强烈的正电荷。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受紫外线的作用,一个中等强度的磁场也可以加速电子的运行,而且紫外线还有助于核子分裂而形成伽玛射线。这个理论与先前的伽玛射线理论并不冲突,伽玛射线的起因都是由于磁场对电子的加速运动。”

    科技令宇宙渐行渐近

    人类破解五类UFO现象

    伊朗地方政府证实,一个不明飞行物(UFO)在伊朗中部省份克尔曼坠毁,坠毁时发生剧烈爆炸并引起螺旋状浓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伊朗克尔曼省副省长纳斯鲁拉希否认了任何飞机坠毁的可能性,“闳为当时所有在附近的航空器在接受询问时均报告平安”。

    人类破解五类UFO现象UFO分十几种

    在法国公布研究档案之前,英国已根据《信息自由法》公布了部分UFO报告。这批报告显示,不明飞行物不仅真实存在,而且美国空军士兵还曾用手触摸过飞行物的外壳。1980年12月26日,一架不明飞行物就曾降落在英国兰德萨姆森林中,而美国的一个空军基地就驻扎在附近。一名美国军方目击者不但靠近了这架不明飞行物,还曾用手触摸了它的外壳,并看到外壳上刻着酷似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当不明飞行物飞走后,调查人员测试发现,该地区的辐射明显超标。

    众说纷坛的UFO大致可分为十多种,其中5种能用已知的自然或人为现象解释,它们是火流星状、光斑状、亮星群状、飞棒状和飞棍状UFO。其实火流星状UFO主要是由陨石穿入地球大气层产生的,少数是火箭碎片返回大气层造成的。光斑状UFO多数是由地面强光等向上反射到低层云造成的。亮星群状多数是夜间飞鸟群飞过城镇上空,反射灯光造成的,少部分是由夜间高空气球群在30公里上下飘动时反射高空阳光造成的。飞棒状UFO有一部分是阳光从某个角度照射飞机时,从地面只看到机身亮光,看不到机翼的反光造成的。飞棍状UFO有一部分是摄像机以较低的拍摄速度拍摄飞蛾等生物时造成的。

    而另外7种UFO现在还难以用已知的自然或人为现象解释。这包括螺旋状、扇状、光团状、球状闪电、空中怪车、飞碟状、悬停的纺锤状UFO,其中螺旋状、扇状、光团状UFO可能与外星智慧生命的飞行器有关。比如,1981年7月24日晚22时33~52分出现的螺旋状UFO和1995年7月26日晚22时0~25分出现的扇形UFO。我国有10多个省、直辖市都目击了这两次大规模UFO事件,目击者达上百万人之众。我国天文工作者对这两次UFO事件的深入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它们都有令人瞩目的特征。1981年7月24日晚出现的螺旋状UFO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上空飞至新疆南部地区上空,飞行距离约2000公里,不少人都目击到其有高空悬停现象。UFO飞行高度为大概650公里,后半段的运动速度约为1.6公里/秒。1995年7月26日晚的扇形UFO飞行高度为1460公里左右,飞行速度仅为0.29公里/秒。

    从这两个UFO的基本特征可判断这可能是具有反引力的空间飞行器。因为,人类所能看见的物质和难以看到的暗物质,都是受万有引力支配的,直升机空中悬停只能在十几公里以下的对流层,这里空气较稠密,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时,将空气往下喷射,向下喷射的喷流给直升机反作用力,使之与重力平衡,从而能使直升机悬停。而这两个不明飞行物飞行在650~1000多公里的空间,那里大气十分稀薄,而且观测表明它们也没有向下喷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飞行器很难悬停或以极低速度向前持续平飞,因此,这种飞行器可能具有反引力。不过,外星的飞行器与外星人驾驶的飞行器访问地球并非同一件事,就像人类的飞行器探测火星与人类登上火星的区别。

    外星人研究遭遇低潮

    UFO研究比较活跃的地区有北美、欧洲和日本,其次是澳大利亚、韩国和墨西哥。在英国,国防部是最先开始其研究计划的,而这个计划的启动者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直以来,英国国防部对于不明飞行物存有怀疑派和信仰派两个派别。而进入新世纪,有关不明飞行物的新资料很少,怀疑派势力占据了上风。为避免提到UFO这个字眼,调查人员不得不在内部文件中将它改称为未知航空现象(UAP),并在一份总结性文件中写道:“UAP现象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它们存在敌意或处于特别的控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伦敦的英国飞碟研究所,这个成立于1953年的机构是世界上第一个观察和研究不明飞行物的正式民间机构,该机构还进行了近50年的不明飞行物编年史撰写工作。但在2001年4月,英国飞碟研究所正式宣布关闭。该机构承认,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现不明飞行物的事例日渐稀少,飞碟热大大降温,众多研究人员只有改行从事其他研究项目。

    美国官方开展UFO研究始于1948年,1952年他们开展蓝皮书计划,1977年初,有关此项计划的所有资料和档案均送到美国档案馆处理,内容包括12600个目击报告。其中12000个报告所述的UFO,当局均以已知物体作出解释,例如飞机、气球、云彩、流星、鸟、人造卫星及光线反射等等,但对另外585个UFO报告却无法用一般的物理及大气现象来说明。

    搜索地外文明在继续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接收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地点设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西部绿岸镇附近的国家射电天文台,并启动了奥兹玛计划,目的是搜索“外星人”来电。奥兹玛计划在3个月中累计监听150小时,最终未获得任何结果。

    此后,各国又提出过多项搜索地外智慧生命的计划。他们的共同认识是:(1)就像人类的情况一样,生命很有可能产生在地外“太阳系”;(2)射电望远镜能“听到”的最好频率范围在1000~10000兆赫之间,这时的噪声最低,因此,想同外界建立联系的外星人可能会选择这一被称作“微波窗口”的波段进行星际对话;(3)如果我们想同其他星球建立联系,应利用电磁波,因为它以光速进行传播。遗憾的是,科学家没有接收到任何可确认为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计划2008年对1000颗星体进行搜查,寻找外星人的电视信号和其他信号,以确定外星人是否也和人类一样看电视。

    地球自转速度因气候变暖而改变了吗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但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而且还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

    与任何物体一样,水的体积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海洋温度的增高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专门构建了一个计算机模型,以计算200年后海平面的高度。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仅仅考察了海水因温度上升而出现的体积膨胀现象,而并未考虑冰川融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他们发现,随着海水体积的膨胀和其质量在全球的重新分配,地球的旋转速度会不断变决,从而导致一天的时间变短。当然,这一变化在手表上很难体现出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地球上一天的时间每200年才会缩短0.12毫秒。

    科学家们表示,随着体积的膨胀,海水会由赤道地区逐渐向两极推进。当大量海水涌向地轴后,便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地球自转领导这项研究活动的兰德尔教授表示:“这种现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做单足旋转时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当双臂紧贴身体时,他们的旋转速度自然会变得比较快。”

    从事地球自转研究的科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认为:“这一研究结论首先会使我们产生这样的问题:全球变暖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地球质量的重新分配会从根本上改变其自转周期。”

    当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到底是会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慢,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前有两项研究成果便指出,地球会越转越慢:其一,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平均每100年会增加2.3毫秒;其二,地球温度上升会导致西风的速度加快,从而阻碍地球自转——这一影响每百年会使地球转速延长0.1毫秒。

    如果综合上述数据,那么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地球自转速度不但不会加快,反而会逐渐放慢——平均每100年将延长2.34毫秒。

    未来地球1个月将有47天

    科学家们猜测月球可能的结局之一是远离地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延长。

    月球,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最终会以什么形式走向毁灭?美国科学家威尔松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对月球的命运做出了几种猜测。

    可能结局一:离地球越来越远一个月变成47天

    现在,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为385000公里。在过去的几十亿年中,转速较快的地球总是“拽着”行动迟缓的月球,在地球和月球“较劲”的过程中,月球正在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地球自转的速度也在减缓。

    假设继续保持这种趋势,月球将会离地球越来越远,直到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达到47天,地球和月球的步伐才能够统一。如果是这样,那人们对“一个月”的概念将彻底改变,一个月不再是30天或者3l天,而是47天。

    可能结局二:粉身碎骨残骸坠落到地球

    按照恒星的演化过程,太阳现在正处于“壮年期”。随着太阳中心氢燃料的消耗,太阳将会变成表面温度很低但光度很大的红巨星。在红巨星阶段,太阳的光球层(人们用肉眼看见的太阳)会发生膨胀,其延伸的范围甚至可以抵达地球和月球,其产生的热辐射足以毁灭一切生命。目前天文学家还没有观测到任何红巨星。

    随着太阳转变为红巨星,地球和月球一旦接近太阳,太阳散发出的能量便会破坏月球的轨道,月球将离地球越来越近直到达到洛希极限(指一颗卫星在不被行星潮汐力瓦解的条件下能靠近行星的最短距离)。一旦超过洛希极限,月球自身聚合的引力就无法再抵抗地球的潮汐力,月球将会被地球的作用力“撕成碎片”,到时候,月球上所有的环形山和峡谷以及人类留在月球上的足印和旗帜都将不复存在。“粉身碎骨”的月球会在地球赤道上空形成一个碎片环带。科学家预测这个环带将会非常“短命”,月球的碎片将会像下雨一样砸向地球的表面。

    可能结局三:太阳能量耗尽地璜月球免于焚毁

    经历红巨星的阶段之后,太阳会继续演化成为只能靠辐射热量发光的白矮星,直至最后热能耗尽成为不会发光的黑矮星,地球也将随之陷入永远的黑暗。

    如果变成红巨星的太阳在到达地月系之前丧失五分之一能量,那么地球和月球就可以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相关链箍:月球起源“大碰撞”假想

    部分美国科学家认为,月球产生于45亿年前的一场行星大碰撞,当时地球和一个体积跟火星差不多的神秘行星相撞,撞击产生了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一个环带,久而久之聚合形成月球。

    印度天降红雨内含外星细菌

    在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内的物品架上有一个神秘的小玻璃瓶,瓶中装着奇怪的混沌不清的猩红色液体。猛然一看这不过是一种红色液体,可事实上这是现代气象史上一大怪异现象的残留物。有科学家发现,这些液体竟有着与微生物极其相似的结构组成,具有生命之初的种种特征!一些科学家就此分析认为,这应当是来自地球外部的生命标本,也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首个显示出生命迹象的“天外来物”。

    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红雨”,血红色的液体断断续续地下了两个月。在部分地区,红雨如注,海岸、河水都被染成一片鲜红,当地居民用自来水洗衣服,衣服也变成了粉红色。随着秋日来临、树叶飘落,猩红色树叶飘零落下,整个大地铺成了一片血红。

    科学家感到震惊,印度政府下令进行调查。为什么会下“红雨”,红色从何而来?这一奇怪的现象立即引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前往一探究竟。

    说法之一:强风带来阿拉伯红土,导致啊水变红。

    一些调查人员认为,“红雨”不值得大惊小怪。降雨发生前,强风带来了阿拉伯地区的红土,随着降雨发生,红土夹杂在雨水中降落,使雨变成了红色,整个降雨区域也因此被染得一片鲜红。

    但是,这种说法当即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理由是下的时间太长了。设想一下,某个地区一连两个月断断续续地下雨,这可以理解;但是突然两个月连续不断地刮强风,不断地带来阿拉伯地区的红土,这似乎难以成立。

    说法之二:红色沉淀物组成与微生物相似,疑是外星细菌。

    印度圣雄甘地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家、普尔大学物理学家戈弗雷·路易斯就不认为这是阿拉伯红土染红的。为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他特地在喀拉拉邦收集了部分雨水的沉淀物,带回实验室做了综合分析。经过5年的研究,他吃惊地发现,红色沉淀物根本不是泥土、灰尘,而是外星细菌。路易斯大胆地提出:那是来自彗星的外星生物,当年那场雨可能就是“外星生物登陆地球”。

    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就会吃惊地发现,“红雨”颗粒形状大小不一,有球形、椭圆形和长椭圆形,大小在4~10微米之间,1000倍显微镜下可见形状,有细胞膜,很厚,但无细胞核,是一种类似于细菌的物质。路易斯说:“通过显微镜观察,你能发现它绝不是泥土,它有明显的生物特征。”

    根据成分分析,瓶中沉淀物含碳50%,含氧45%,还含有部分钠和铁以及其他成分,这与微生物的构成极其相似,看来它们是从地球外某个星体降落至地球上的。

    说法三:是彗星或流皇雨,具有外星生命初期的特征。

    路易斯同时发现,就在2001年7月25日下“红雨”前的几个小时里,当地突然发生了极为强烈的音爆,喀拉拉邦的居民房屋受到极大震动。根据当时的情况,除非陨石闯入大气层,否则不会产生那样剧烈的反应。因此支持路易斯理论的科学家们由此推断,当天一颗彗星在经过地球时,一些碎片脱落下来,穿过大气层坠落地面。而在这一过程中,碎片由于受到摩擦,烫得发红,分裂成为更多碎片,并伴随着降雨落至地面。由于那颗彗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学物质,而地球上的生命也是由微生物不断进化而来,所以雨水中的沉淀物也具有生命初期的特征。

    最近发现彗星和星际尘埃云上有复杂的有机分子,此为生命起源于宇宙而不是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微生物学家也发现细菌能在艰苦的太空中生存。

    路易斯的推论获得国际支持,但最终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当然,路易斯的推论也遭到许多科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质疑,大多数科研人员感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一位科学家甚至在路易斯的个人网站上发帖,公开指责他的推论是“一派胡言”。遭到批评后,路易斯坚持自己的理论,并说:“不论是谁听到这个结论,都会当成无稽之谈。要说外星生物是制造红雨的祸首,人家理也不会理,直到他们认可这一论述。”

    不过,路易斯正在获得国际支持。更多的科学家认为,路易斯的发现或许不正确,但他起码突破了常规思维,意识到了些什么。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微生物学家米尔顿·温赖特应外星胚种学权威加的夫大学教授单瑞·威柯麦思荷之邀,目前正专心分析喀拉拉邦的“红雨”样本。温赖特说:“现在就定论‘红雨’究竟是什么还为时过早,但是我确定瓶中的沉淀物绝对不是泥土,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过,它也不具有DNA,也不像是生物。当然,或许外星生物根本没有DNA。”

    相关链接

    难道生命真的起源于宇宙而不是地球?

    说外星生物是制造红雨的祸首,此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路易斯表示,此现象出现的地方离他在喀拉拉邦居住的地方很近,他发现此红雨的特性很奇怪,常规解释对它行不通,于是便开始进行调查。他说:“我们分析了与此现象有关的许多方面,如地理因素与时间分布图、雨点的自然属性,才得出此结论的。”

    路易斯继而解释,假如红雨来自于彗星碎片,那此现象很容易解释:这些碎片进入大气时在喀拉拉邦上空就裂解了。其次,还有一证据可解释此结论,在红雨到来前就出现了来自流星爆炸的音爆,彗星碎片携带的大量的红色颗粒,估计至少有50吨多。当然,做出此结论的最关键的证据是红色颗粒自然属性像生物细胞,且传送电子显微镜进一步展示了清晰的细胞结构图。这些主要由碳和氧组成的细胞有生物迹象,但没有DNA。通常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物质DNA,此细胞无DNA有悖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但它有化学再生代码,可以分裂和复制,因此,这些细胞可能有生物分子的改变,正好反映了太空生命的改变形式。这一说法还可以被彗星胚种说所解释。

    若果真如此,太空生命可能就是以此方式来到地球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可能与我们有关。

    月球形成有新解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在宇宙中发现了巨大恒星爆炸时产生的碎片,它们也许可能解释月球形成的原因,这项研究成果将被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们发现的这些碎片是由两个褐矮星相撞击后产生的,其中离地球较近的一颗褐矮星体积与冥王星相似。科学家们表示,这次爆炸不仅向外界释放出了强烈的高能射线,而且还随之形成了巨大的彗星。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在研究中发现了5块爆炸产生的碎片,这些碎片都漂流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区。布朗称:“我是在对Kuiper星云进行观测时发现这些爆炸碎片的,它们与Kuiper星云中的第三神秘物体,也就是天文学家们称为‘2003 EL61’的星体非常相似,它们应该来自同一次太空爆炸事件。”

    “2003 EL61”星体是天文学家们在2003年发现的,其直径约为930英里(合1500公里),表面呈白色,周围有两个小行星围绕其旋转,就像地球和月球一样。自从它被发现的那时起,它就给天文学家们带来了许多困惑,因为它的自转速度很快,大约每4个小时就可以转一圈。布朗称:“‘2003 EL61’星体整体呈椭圆形,看上去就像美国的橄榄球。”

    布朗表示,“2003 EL61”星体的密度很大,因此有科学家认为它是由一个在恒星撞击中失败的恒星演变而成的,其内部的主要物质就是这个恒星的核。

    通过对此次发现的与“2003 EL61”星体类似的宇宙爆炸碎片的分析研究,布朗得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2003 EL61”星体的形成。那就是由于“2003 EL61”星体是由两个恒星相撞击而形成的,但其本身并不是某一个恒星的内核。“2003 EL61”星体的高速旋转使得其表面的冰层逐渐脱离本体,形成了两个由冰组成的与月球相似的小行星。按照这种理论推测,月球可能也是以相似的方式形成的。

    布朗称:“我已经发现了更多的宇宙爆炸产生的碎片。目前,我们正在对Kuiper星云的表面物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中发现更多的信息。”

    中美两国将面临小行星危害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初步完成的新研究称,中美是最有可能遭受未来小行星撞击危害的国家。在首次量化各个国家的撞击效果中,瑞典也排在了高危险位置。

    科学家已经能模拟多年来的海啸、地震和小行星撞击的波及范围,但先前没有软件能对具体国家的人员伤亡进行定量预测。如今,研究人员结合电脑模型中的冲击效应、人口密度和地理位置,产生了首个基于小行星撞击破坏可能性的全世界国家排名。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尼克·贝利主持开发此软件。其小组用模型来模拟小行星在地球各地的数千次撞击,得出了统计数据,并根据各个国家所受撞击的严重程度和次数来进行排名。

    他们认为,宽度为100~500米的小行星,如果以每秒近2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的话,其撞击能量相当惊人,可与太阳系相比。

    黑夜的地球

    该小组重点研究了更小的小行星,因为,它们会更加频繁地撞击地球。宽度几百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平均几率大约为一万年一次,而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只有十万年一次。然而,更小的小行星更加难以观察到。“我们更有可能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就被它给撞了。”贝利说。

    利用人口密度地图,研究人员画出了人员伤亡可能最严重的地方。基于这一情况,沿海人口最多的国家将最可能受到伤害,其中中国、印尼、印度、日本和美国依次排名前五位。

    确定不同国家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更加困难。研究人员依据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部分评估。通过太空拍摄的地球航片上显示的人造物分布情况,他们假定,越明亮的地方就越繁华。接着,他们模拟海啸、地震、小行星撞击的波及情况,对国家面临危险的程度进行排名。结果是,美国面临最大危险,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美国海岸线长,面临两大海洋。中国排名第二,后面是瑞典、加拿大和日本。

    更小的撞击

    不过,排名第三的瑞典有点让人惊奇。但贝利指出,这是因为瑞典很发达,且海岸线长,较如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更容易受海啸攻击。

    研究人员还产生了一个地图,能显示地球上最有可能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地方,太平洋海岸的亚洲就是这一最倒霉的地方。而发生在大西洋北边的撞击会导致海啸波及欧洲和北美,破坏大量基础设施。

    最不确定的是单个小行星在大气下分成多个碎片,然后撞击地球,此后果难以预料,甚至模型也没有考虑此假设。

    美国西南研究院的克拉克—查普曼表示,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好地明白小行星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个国家的潜在危险,由于每一个国家有不同危险因素,也有不同的救灾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