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便条集-生则为有用之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学毕业之后,我曾经在一所乡村中学担任过几年语文老师。到底是四年还是五年,我一直没搞清楚,那是我青年时代最为压抑和灰暗的日子,所以,离开那里之后,若不是别人有意问起,我自己压根就不愿提及。

    郑美兰是在我几乎忘记了我的教师经历之后突然出现的。有一天,有人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老师,我是郑美兰,你还记得我吗?”

    我看到了那条留言,那一阵子,我百无聊赖,经常在自己的博客上瞎捣鼓,一会儿给博客配背景音乐,一会儿更换博客装饰风格,最无聊的时候,我还装模作样地不断发布《答朋友问》这样自恋而可笑的文字。郑美兰的留言我看到了,但我没有回复。我虽然在过着空寂无聊的日子,但是对陌生女性在公开场合的搭讪,我还是格外谨慎的。几天之后,郑美兰给我留在博客上的邮箱来了信,信中附有几张她户外旅行时拍下的照片。这些照片中自称是我学生的郑美兰,一会儿倚靠在一堵旧墙边,一条腿抵着墙壁,一条腿笔直立着;一会儿出现在一个无名的水塘边,做出戏水的欢乐样子;一会儿她又出现在了动车站里,背着双肩包,背影颇有几分文艺女青年的范儿。遗憾的是,这些照片多为中景,没有一张是近景的,我一张张放大了看,一直看不到她五官的清晰模样。我这样反复端详,无非是出于对一位女性的本能好奇,即便是郑美兰本人站在我跟前,我也不一定能把她从已经模糊的学生群体里辨认出来。何况,还有“女大十八变”这样一个女性成长规律。

    坦率地说,是那个动车站里的背影最终让我心有所动,我当即给郑美兰回了信,问候了她的近况。很快的,她又来了信。一来二往,我虽然对郑美兰的记忆几乎没有恢复,但是对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郑美兰说,她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我当年大学毕业时很年轻,这么推算,她也就小我三四岁。郑美兰还说,当年,她的作文能力非同一般。“也真是奇怪,我也没读过什么课外书,拿起笔来却唰唰唰能一口气写出好长的文字来。”这是她自己说的,我记忆里却从未有过这么具有天赋的女学生。有关她的语文成绩和作文一直得到我的表扬一说,我也同样毫无印象。但我努力地装出确有此事的样子,我甚至煞有介事地问她,你现在是否还保留着写文章或记日记的爱好?

    “那倒没有,我以前也没有这个爱好啊。我就是说我很奇怪,不写就没那个灵感,老师你一布置作文,我拿起笔一下子就才思泉涌起来……”郑美兰说。

    “这样子啊……”我暗暗沉吟道。

    “不过老师,我虽然没有像你那样成为一个作家,但你的人生态度还是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我!”郑美兰接着兴致勃勃地谈及,以前,少女时代,她对“未来”、对“理想”这样的话题毫无认知,相反,由于个子矮小,父亲又比较歧视女孩,她一直比较自卑。“是因为老师您的影响和启蒙,让我从少女的蒙昧状态中跳了出来!”郑美兰又说,由于一直受到我的表扬和鼓励,她后来学业大有长进,甚至,最后她也成了一名老师。有趣的是,她说:“老师,您知道吗?我现在就在母校当老师,他们说,我现在坐的这个靠窗的位子,就是您当年坐过的!”

    我听了颇为感慨。想起自己当年心猿意马的教师经历,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些羞赧。我回信表达了自己的内疚,说出了隐藏内心多年的一些无奈,大意是老师当年选择离开,是因为心中怀有别念,比如写作、向往大地方等等。郑美兰回信说:“老师,我理解您。老师曾经说,‘生则为有用之人’,而老师本来就是大有用之人!”

    “生则为有用之人”?我这样说过吗?这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哲学名言,可我怎么也想不起出处了。

    郑美兰又来信:“老师,可是我现在很困惑。您说‘生则为有用之人’,当年我受您鼓励,努力离开了农村。——您知道我个子矮小,我当年是多么害怕干农活。可现在,我又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无用之人。我努力要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可我总觉得离您当年的水平非常遥远。而现在的学生,跟他们谈理想谈未来,他们只会哄堂大笑。家庭也是这样,老公在乡镇,以前觉得乡镇好,现在乡镇没什么事好做,他天天只会在家里打电脑游戏。老师,您一定要帮我,您要告诉我,现在我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封信,拖了些日子。郑美兰又来了信:“老师,我想离婚。”我有些震惊,劝说了一番,无非是一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过几天,郑美兰又来了信:“老师,我想当面去请教您一些人生问题。如果你觉得不便,你给我手机号码,我们在电话里谈也好。网络太慢了,每天等老师的邮件真让人心烦呢……”

    收到这封邮件之后,我对自己多了一份克制。我没有回复,装作没收到的样子。我以为郑美兰还会再来信,奇怪的是,她却突然失踪了一样。之后的几天,我有过一些担忧,也有过一些失落,但因为杂事纷扰,渐渐地,我把郑美兰和她的烦心事淡忘殆尽了。

    几个月后,那所学校的一位老同事嫁女,我应邀出席了酒宴。其实我离开那所学校已经近二十年了,那里的红白喜事,我已多年不参加。只是这位老同事当年跟我走得特别近,在我最灰暗无助的时候,他曾经陪我通宵喝酒,激励我“不坠青云之志”。如此旧情,实难推却,最后犹豫了半天,我还是赶了过去。

    酒宴开始前,我装作不经意地向学校老同事们问起了郑美兰。

    “郑美兰啊……”他们相互对望片刻,欲言又止,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

    我就不再问下去了。

    隔一会儿,他们忽然纷纷向我背后望去,一张张多少显得阴郁的脸上瞬间有了奇怪的光芒。

    我转头去看,看到了我多年前的学生郑美兰。奇怪的是,郑美兰一点都不矮小,就是在婚宴这样亮亮堂堂的地方,她都有点闪闪发光的样子。

    如此这般的郑美兰,她怎么能说自己是个无用之人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