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土地-张文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7- )

    1947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1974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葫芦岛市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党委副书记、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40多年来,他带领四家村党组织一班人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1983年开始,投资3000多万元规划建设四家新村,成为辽西第一个电视村、电话村。1997年,组建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改制为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村级党委领导,村企分开,产权明晰,村民入股的经营模式。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4.8亿元,利税1.26亿元,村人均收入1.6万元。四家村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辽宁省十大幸福村庄、辽宁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文成与“辽西第一村”

    ——记葫芦岛市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原党委书记张文成

    在辽宁省兴城市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村子,这里林立的厂房、新颖的别墅和整齐的居民楼使人很难想象这里会是农村。1995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到这里视察后,欣然为之题词——“辽西第一村”。这个小村就是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如今,四家村又跨出了一大步,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6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连续六年向国家实缴税金9000多万元。问及四家村人何以能够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都说因为我们村有位好书记张文成。

    勤换脑筋少换人,合力谋势求发展

    在兴城的开发建筑工地上,最耀眼的莫过于“四家村企业集团”了。从2000年起,四家村企业集团累计开发建设了70万余平方米商住小区,占据了兴城市开发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他们开发的欣和园、蓝天花园、信苑花园、海滨度假村、弘熙园、闻涛苑、四家新村、龙兴家园等住宅小区,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购房者趋之若鹜,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村党委书记张文成谈及个中原因,掷地有声地说:“更换脑筋,选准定位,合力谋势,赢得市场。”

    在四家村,“勤换脑筋少换人,合力谋势求发展”这句话早已成为党组织建设的秘诀。张文成认为,轻易换一个干部,就等于换丢了一片市场,换出了一片矛盾。20多年来,除正常退休和换届选举外,这个村党委和村委会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在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和班子团结的基础上,他们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持续发展上。

    因陋就简滚雪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文成根据四家村困难实际带领支部一班人制定了“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搞滚雪球式发展”的思路,抓住当时建筑业兴起的时机,成立了兴城市第一家村级工程队,把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揽到手,成为四家村这个大雪球的雪核。此后,他们靠这种白手起家的实干精神,村办企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起来,相继办成了冰果厂、皮件厂、水泥构件厂等10余个企业。

    创办公司闯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四家村腾飞创造了第二次机遇。张文成认识到市场经济新特点,以超前的眼光和敢作敢为的魄力,提出了组建四家村实业总公司,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并马上落实。大胆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与台商合资兴办了天力饮品有限公司,与香港辉煌公司联手创建了葫芦岛市辉煌铜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外。其他企业在总公司的统领下,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整体实力迅速增强。到1995年,总公司实现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宏伟目标,四家村一跃成为“葫芦岛市发展乡镇企业第一村”。

    组建集团造大船。1997年,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使四家村党总支一班人思路更宽了。这一年,四家实业总公司改建为辽宁省四家村企业集团总公司。张文成说,成立集团总公司就是要使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造大船闯大市场,经大风险获大效益。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住了考验并不断发展。他们抓住兴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时机,投资1000多万元买下两个国有企业的资产,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和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激励了张文成带领四家村党委一班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信心。他们不断开辟新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成立海上客运公司、阳光物业公司、井盐水养殖公司。对此,他们没有满足现状,2007年投资2000万元入股商品混凝土搅拌中心;2008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3万多平方米大学后勤综合服务楼,租给辽宁财贸学院;同年投资1000万元对铜业公司进行了升级改造;2009年,投资4000万元的安全门厂今年将正式投产;今年初又投资3000万元入股商业银行。目前,45万平方米的温馨家园住宅小区正在规划实施,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开始动工。新型企业的成立给四家村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后劲。四家村企业集团总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亿多元,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家村的发展适应了国家发展的形势,张文成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获得了大发展。张文成的“换脑”与“谋势”意在于此。

    尽心竭力干事业,一心一意为民富

    张文成非常关心村民的生活质量,把集团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入用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上。20世纪80年代初,村班子就对旧村屯建设实行规划改造,资助群众建起1500多间北京平房,使全村群众普遍迁入新居,成为当时闻名的电视村、电话村。近几年,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四家村,张文成带领一班人又经过科学研究,统筹安排,重点治理全村环境工程项目8个,总投资1200多万元,包括饮用水、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固体生活垃圾、厕所、河道、路面、广场、公园等村容村貌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友好和谐。2009年完成四家新村建设,400多户村民住上新楼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居住环境。如今的四家村实现了黑色路面和水泥路面达100%,进村中心路面长1000米,宽24米(包括人行道用彩砖铺成),路灯、绿化景观树、公园、健身广场、休闲娱乐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2009年7月,四家村通过了省级验收,正式成为兴城市第一家“省级环境优美村”。

    张文成认为,让企业持久发展,让村民持久受益,就必须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现代企业发展之路。2006年,四家村对集体企业实现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公司,做到产权明晰,村企分开,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股东(村民股东占84%,村公益股6%,管理技术股10%),都有固定的股份和稳定的收入,使之成为辽西第一个股东村,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起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出占企业当年效益35%、总额2000万元的现金给全村股东分红。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些人激动地说:“一个儿子一年能给咱多少钱,咱村里有了张文成这样的好书记,年年有分红,咱啥也不怕了。”

    坚持“六不”树形象,勤政廉洁赢民心

    “利在众后,责在人先”是他们恒定的行为准则。按照街道办事处的规定,依据四家村的工作业绩,党委书记和村主任的年工资奖金能拿到10多万元,而书记、主任带头少拿,近10年,村干部共少拿奖金100多万元。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基层各企业干部也自觉做到少提成多积累,从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张文成为四家村党委、村委会、企业集团领导立了一条“家规”叫作“六不”,即与民利益不争,权力股不入,高薪聘不去,行贿赂不收,高报酬不要,百姓吃请不到。这些年来他一直带头恪守,因为他深知: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

    虽然张文成为四家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非常注重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坚持民主管理。他时常告诫班子成员:“村子富起来了,但必须头脑清醒,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把自己当成庄主,啥事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他提出村委会与集团公司两权分离,在村党委的领导下,村委会和集团公司各自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村党委、村委会和集团公司定期开会研究工作计划,村里政治、经济的每一项决策都经集体研究,涉及村民和集体利益的大事,都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村里坚持实行村务“七公开”制度,按月制表上墙。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增进了干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干群关系非常融洽。

    30多年来,为了四家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张文成废寝忘食,勤奋工作,节假日从没休息过,不知他为村民百姓操了多少心。前些年,贫困的外来户盖不起房子,是他带着瓦工、木工亲自动手帮助建房;谁家的日子过得差了,总能见到他迈进这家门槛,帮助想办法;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谁家老人病故了,再忙他也要瞅一眼,把老人送出村外。每年春节放假那几天,他更是闲不住,走进老党员、老村干部家问寒问暖。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老百姓之中。

    四家村富了,张文成没有忘记回报社会。2003年企业集团垫资3600万元,修建一座5.4万平方米能容纳万人的休闲娱乐广场,让兴城市人民尽享现代生活带来的文明、和谐与快乐。2008年又垫资4000万元承建了5万平方米兴城市一高中新校园,改善了教学环境,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张文成领导的四家村企业集团义务修建首山烽火台、烈士陵园、温泉河改造等工程,为兴城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扎实的工作,铸就了伟业。四家村1995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红旗党总支”称号,1996年被中共辽宁省委评为“精神文明标兵”,1996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村”,2002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树为“五个好村党总支标兵”,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05年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被中国计生协会授予“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全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2010年被授予“中国村庄名片”。四家村企业集团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企业,曾获“辽宁省小巨人企业”“工业明星村”等殊荣,连续多年保持“葫芦岛发展乡镇企业第一村”称号。张文成本人连续当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被中共中央树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2006年荣获“全国十大杰出村官”;2008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村官”。2010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会期间,张文成认真参加会议,积极发言,建言献策,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会上,张文成提交了一份以“修改土地管理法”为内容的议案,还有五份建议。 3月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采访了这位已23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5届老代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作为5届的老代表,他深感肩上使命重大。

    面对辉煌的业绩和诸多荣誉,张文成并没有停止追求,他又为四家村描绘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企业集团建设上,以建筑业为龙头,走专业化和股份制发展之路;在农业发展上,以发展高效农业为目标,充分利用兴城市旅游大开发的契机,走观光农业发展之路;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以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为核心,大力培养人才,为四家村长远发展提供后劲,让“辽西第一村”的旗帜永远飘扬。

    (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7月1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