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买的楼房也交工了,许多人开始搬家,巧玲却学了驾照,买了一辆“金杯”面包,拉着儿子回老家过年。第二年开春,巧玲把民贵的父母和兄嫂一家接了来住进楼房,自己和儿子仍住在安置房里。巧玲依然承包了沙包边的那两百亩棉花地,手把手教民贵的父母兄嫂种。秋收后,民贵的父母兄嫂就决定不走了。你为啥不住新楼房?
十一的晚上,郝副师长到巧玲家吃浆水面。往年的十一,人都在地里摘棉花,是过不了节的。这年场里买了采棉机,棉花采摘提前了一个星期结束。郝场长开春升任副师长后,来农场的时候少了,但来了就会去吃碗巧玲做的浆水面。巧玲家的院门敞着,院子中间摆了饭桌。儿子吃完饭跑出去玩了,她和郝副师长面对面坐着,郝副师长吃面,她打毛衣。这是给民贵打的毛衣。本来去年就该给民贵打新毛衣了,民贵的毛衣袖口和领口都破了。但她先给郝场长的老婆孩子和郝场长打,就耽搁了。秋收完她买了毛线,想赶在明年五一前打好,烧给民贵。
月亮虽然缺了一块,但仍旧很亮,水一样铺满院子。
这是我亏欠民贵的。顿了下,又说,我想去开店。
开店?郝副师长心头一震,不由多看了巧玲几眼。民贵走后,眼前的这个女人似乎多了许多主见,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呵护接济的弱女子了。
我想做自己能做民贵也喜欢我做的事。巧玲沉静坦然地看着郝副师长。她明白,在那个霞光迸射的傍晚,她身体里的那些螺丝钉子啥的,都掉落在了棉花地边的那个沙包上。
民贵要活着,多好!郝副师长仰脸看了看偏西的半牙月亮。
他……憨!
第二年秋天,在农场新落成的商贸城东侧的门面房里,有一家叫做“民贵”的甘肃特色小吃店开张。店面不大,但生意很好,啥时客人都坐得满满的。师部有人到农场来出差,都会拐到这家小吃店买两份酿皮子或者凉粉带回城。这家的凉粉和酿皮子筋道、爽滑,好吃。浆水面更是醉酒后的男人的最爱,只要吃上一碗浆水面,那酒自然就醒了。商贸城周围建起了电影院、广场,十字街头安上了红绿灯,这个沙包边的农场,已俨然一座城市。
商贸城左右店面的老板很快就发现,自小吃店开张后,过上一段时间就会有一辆三菱越野车开到门口停住,走下一个领导模样的男人,还没进门就喊:
巧玲——
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便应道:
五一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