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错误-超负的城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策划大师滕刚这回把事情弄大了:广场倾斜了,城东翘起了。

    这次大型公益活动,高潮放在艾城的广场。广场聚集了十万之众。艾城的首脑出席了颁奖和庆典仪式。数十位走红的歌星专程赶来演出。滕刚欣慰地想:终于把事情弄大了。可是,在舞台和现场互动达到空前高潮的当儿,他看见广场如同一艘航母发生倾斜,人们忽然倒向一个方向,他脑子闪出一个不祥的念头:这回把事情弄大了。

    歌舞晚会(穿插着颁奖)已近尾声,群情高涨,突然,现场出现骚乱,接着,一片混乱,好像到了世界末日。滕刚甚至望见了环绕四围的高耸的楼宇明显倾斜,而现场观众已经争相夺路四散。他愣了,脱口说:这回把事情弄大了。

    滕刚接到城东一个豪华宾馆恭候着的建筑设计大师的电话,说是城东地块翘起来了。

    滕刚此次艾城之行,就是受艾城的房地产联合集团之邀,庆贺艾城居民的“居高”达到了世界前列。滕刚毕竟见过世面,他面对混乱的场面,处惊不乱。他琢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广场,一派狼藉,只剩下寂寞的灯光。首脑召集了有关部门的头儿和专家,举行了临时紧急会议。滕刚也出席了。建筑设计大师应召赶来了,他是艾城“居高运动”的创始者和设计者。

    地质专家排除了地震的可能性,但是,提出了艾城是一个漂浮的船的假设。并且,提供了数据,说近几年,这条“船”正在下沉,以每年120毫米的速度悄悄地下沉。

    首脑对滕刚说:你来谈谈看法。

    滕刚说:就广场这个局部而言,是不是可以说,是共振现象,一战期间,曾发生过一次灾难,一支部队过桥,都正步走,踏着一个步调,于是大桥坍塌,广场设计容纳五万人,今天超纳了五万人,本来,这些人分散在城市各处,一下集中起来,一起激动,城市失却了平衡了。

    首脑重视了滕刚的设想。一位专家立即提出来异议,认为艾城不是一座桥、一条船。首脑鼓励滕刚把话说完。

    滕刚略有所思,说:这回来艾城,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艾城简直是楼宇的森林,拔地而起那么多高楼,这也说明“居高运动”取得了成效,人们都向往“居高”嘛,我还没算过账,每平方米的建筑,多少水泥、多少钢筋、多少砖头?据建筑设计大师透露,艾城每年以一百万平方米的建筑速度在增长,艾城不产水泥,不产钢材,不产砖头,我在想,艾城的承载极限是多少?且不说大批涌入的人口,他们又刺激了房产的需求,我是想,今天突发的情况,是不是一种超载的预兆呢?

    大家纷纷赞同滕刚的独特的视角,他看事物的角度往往很别致。首脑要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甚至将“漂浮说”和“超载说”结合起来找出科学的论据。他说:如果不采取对策,灾难随时可能重现。

    第二天,各个系统报来的数据显示:艾城超载了。首脑邀请滕刚面谈,他称赞滕刚策划的那个盛大空前的活动,及时地检验出了艾城潜在的危机。他还明确表示聘请滕刚为首席顾问。滕刚就爽快地接受了。

    首脑说: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肯定有所考虑了。

    滕刚说:你在逼我进入另一个领域。昨晚,我失眠了。我认为,艾城要减负,要像开展“居高运动”那样,扎扎实实开展“减负运动”。目前,“居高运动”的内在冲动还很强烈,广场仪式就是有力的说明。

    首脑说:你的意思,是扼制房地产建设的增长速度?

    滕刚说:此次艾城之行的目的,主办方就是要通过这个活动,刺激和推动“居高运动”进入新一轮高潮。

    首脑说:我想听你的对策,不必顾虑。

    滕刚说:我有反向运作的嫌疑了,不过,当务之急,“减负运动”可以采取几项应急措施,第一,禁止建筑材料入城,设关设卡,严格控制,那么,“居高运动”就成了无米之炊。第二,倡导出生一个孩子,要清理出一个人十八岁时体重的十八倍的物资,而且要专车运出艾城,要核定每年都运出的数据,保持十八年,这就形成了“减负运动”的广泛性,从每个人每个家做起。第三,艾城不再开展运动式的大型活动,活动要限制人数,使得接触地面的人们分布匀衡,广场多摆小型城雕,多建美化绿地,其他地方多植树少建楼。

    首脑一拍桌,说:好!好!红头文件立即下发,不过,我考虑,还要成立一个实干的班子,艾城减负协调中心,我挂个名,你具体负责一下。

    滕刚说:我可不是艾城人呀。

    首脑说:我也不是土生土长的艾城居民,我代表艾城,聘你为荣誉市民,你就拿出大师的风格来给艾城减负吧。

    滕刚说:减负协调中心的运作,还是让我的朋友,建筑设计大师来担纲,这样,我就不为难了。

    首脑笑了,说:这又是你的策划,以毒攻毒,将计就计,也好,你还是当你的首席顾问,参与决策,待遇嘛,从优。

    滕刚说:我也超负荷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