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菰村的经历-创作谈 《去菰村的经历》小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应松

    近几年我开始写荆州水乡故事,它与神农架无关。已经有两篇上中国小说排行榜和《北京文学》排行榜——它们是《一个人的遭遇》和《无鼠之家》,包括《夜深沉》、《野猫湖》和《送火神》以及这篇《去菰村的经历》,证明这些小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没有叫“荆州系列”,只想按我的想法往下写,我喜欢怎样写就怎样写,反正是湖北楚地的故事吧。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我只管力求将小说写好,力求将更多陌生的乡野气息带给大家。我是个不往乡下跑就没有灵感的那类人。就在写这个小文的时候,我正在乡下,写完后还不知道哪儿有宽带发出去。这时候,雾霭正在扩散,旁边的麦苗地醉眼蒙眬,冬天有些明亮,虽然寒气从地心爬出来直往人心窝里钻。田野太广大,因此视线总是消失,心事也有些疏淡茫然。远处的湖面上亮晶晶的,但菰蒲萧瑟。

    菰村是远的,远到你永远不能到达。不是人为的象征,是生活中的真实。有人正在制造隔离带,就是不能往你想去的地方。但是我的笔可以去,我的意思可以去。事情有些残酷,我的叙述在这篇小说里相当克制,保持着冷静。我看到《上海文学》在介绍这篇小说时使用了“剑拔弩张,寒气逼人”等字眼,不过我的语言有着我的松弛。现实生活也能用很现代的叙述方式来表现,生活本身就是具有象征意味的。

    我喜欢编辑称赞这篇小说中的“自觉的知识分子立场”、“狡黠”。想表达的东西都不是正面写的,而且主角(村长)始终没有出场,他的结束是一种残酷的结束。这就是生存政治。一切都逃不脱政治,尤其在中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