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伤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的是直接受伤的人数,另一方面指直接死亡的人数。这两方面不要一起统计,应该分开计算。
(1)受伤人员统计:在统计因灾害直接受伤人数时,轻伤、重伤不要分开统计,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标准来进行。
(2)死亡人数统计:因为灾情死亡的人数包括发生灾难的死亡人数和灾后经过抢救无效死亡的人数。发生灾害后在现场抢救发生的伤亡事故人员,不属于灾后死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滑坡发生过程中对地表房屋等建筑、耕地、物质财产、设施、生态和自然人文景观等危害折合成现金的总数。
间接经济损失
由滑坡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各种各样,分类如下。
1.中断交通带来的损失
国家公路、干线铁路,如果停运一个小时或者一天,那么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如果灾害严重的话,停运一个月,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如果一条一条通往山区乡村的公路,因灾断道一个月,就会严重影响到内外生产物质的运输,这样很可能会造成乡镇工矿企业产品的积压,造成工厂停工,甚至倒闭,使农民收入减少。
2.堵断江河带来的损失
堵断江河所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因为堵塞大坝,所以大坝上游的水返回淹没铁路、公路、乡村、城镇和其他设施,给上游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损失。如果大坝溃决以后,就会冲毁下游的森林、农田、村庄、桥梁、道路和城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间接损失往往会超过直接损失。
3.毁坏机关、工矿、学校带来的损失
造成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正常上班,工矿停工、停产,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其他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
4.中断通信线路带来的损失
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生活、学习、工作离开了信息,就会一团糟。所以损坏了通信线路,带来的影响和间接损失是很大的,谁也不能说清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统计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次大的灾害在社会上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比如谣言四处乱飞、人心惶惶,少数人还会听信谣言去外面逃生。坏人趁机兴风作浪,治安状况下降,甚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有些滑坡灾害破坏和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恢复与重建。特别是那些文物被毁坏之后就不能再修复。
滑坡的灾后重建
强化减灾防灾意识,建立科学的灾害防御系统
(1)防范滑坡灾害的发生,不仅需要关注滑坡的先兆,还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群策群力,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共同防灾、减灾。
(2)关注河道,及时清理疏浚河道,保持河道干净和沟渠通畅。
(3)滑坡地区的排水通道要保持畅通,根据具体情况,将临空面上的危树和大树除去,减少灾害的威胁概率。
(4)公路的陡坡应该尽量消减坡度,这样可以防止公路沿线的滑坡。
(5)发动群众,积极配合相关技术工作者对村寨、乡镇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进行严密排查,特别是对滑坡的水量变化、裂缝、泉水等现象做好及时观测,进行群测群防。
(6)防止渠道淤泥堆积、阻塞沟口。
系统治理
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1)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内,或者在第一时间内将滑坡区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①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
②修建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
③做好引泉工程。
④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
(2)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的处理方式,是可以引导但是不能堵住不让它流动。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区外围的地下水。
②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
③仰斜孔群。水平钻孔把地下水引出。
④盲洞。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
⑤渗管。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
⑥垂直钻孔。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
(3)防止河水、库水冲刷滑坡体坡脚。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①“丁坝”。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
②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在滑坡体前缘修筑,避免坡脚的土体受河水冲刷。
2.改变滑坡体的外形,建立抵抗滑动的建筑物
(1)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并且在前面没有支撑物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2)修筑支挡工程。因为失去支撑并且滑动的滑坡,或者滑坡床陡,滑坡滑动可能较快,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以使滑坡的重力保持平衡,使滑坡体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稳定,从而阻止滑坡的继续。主要措施是:
①抗滑片石垛。
②抗滑桩。
③抗滑挡墙。
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例如焙烧法、爆破灌浆法。
4.应当因地制宜作出工程措施规划
一般采用排导法、拦挡法、沟通治理、坡面治理等。
工程措施
1.排导工程
排导槽、渡槽、急流槽、停淤场、导流堤、束流堤。
2.拦挡工程
抗滑挡墙、抗滑桩、预应力锚固、拦沙坝和格栅坝。
3.沟道治理
谷坊、护坡、护底、排洪渠道。
4.坡面治理
梯田建设、削坡、挡土墙、坡面排水系统。
5.生物措施
(1)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指水源涵养林、防护林、护堤林、护滩林、水土保持草等的建设。
(2)农业措施有退耕还林、等高耕作、滑坡体上水田变旱地、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利用泥石流堆积扇等。
(3)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主要是封山育林育草、生态自我修复等。
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
具体措施
(1)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等舆论工具宣传滑坡的危害。
(2)受灾乡、镇居民房屋重建;整治受损耕地,恢复生产。
(3)印发滑坡的有关知识小册子及群测群防知识手册。
(4)交通、水电、通信线路等恢复与重建。
(5)在各监测点由政府发布公告、立碑,划定滑坡危险区。
(6)不要在房屋的上方斜坡地段堆放土石,废弃土石量较大时,要选择安全场地进行堆放。如果在斜坡上面堆放土石,也容易产生滑坡。
(7)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铺设石笼。
(8)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9)建设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渗井、渗管、垂直钻孔。
(10)在危险区利用赶集、会议等形式开展宣传。
(11)在采石、取土、修路、建房、整地、挖沙时不要随意开挖坡脚、不能盲目建筑,尤其是房屋的前后不要随意开挖坡脚。
不可忘却的滑坡
古代的滑坡记载
(1)近2000年来,长江三峡地区因滑坡引起堵江断航事件达到7处9次。
(2)1026年、1542年秭归新滩2次堵江,曾分别中断长江航运25年和8年之久。
(3)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华州(陕西华县)赤水南岸山坡滑动,滑移数百步,其上草木完好无损,滑坡毁坏一个30余户的村庄,赤水亦被滑坡阻断成湖。
(4)公元前10年、1437年、1449年、1773年岷江曾多次被滑坡所堵断,其后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岷江两岸山体崩滑形成3座高达100多米的堆石坝,岷江被完全堵塞,1个多月后堆石坝溃决,高达40多米的水头顺江而下,席卷了2个村庄。
现代的滑坡概述
(1)1972年6月18日,香港两起重大滑坡事故(死138人、伤80人)。
(2)1967年6月8日,雅砻江唐古栋滑坡(6800万立方米)。
(3)1967年7月16日,巫山长江南岸鲤鱼沱滑坡(180万立方米)。
(4)1980年7月3日,成昆铁路铁西车站滑坡(220万立方米)。
(5)1982年7月18日,云阳长江北岸鸡扒子滑坡(1916万立方米)。
(6)1983年3月7日,甘肃东乡县洒勒山南麓滑坡(4000万立方米)。
(7)1985年6月12日,秭归新滩滑坡(3000万立方米)。
(8)1988年1月10日,长江支流巫溪下堡乡中阳村崩滑(1000万立方米)。
(9)1989年1月7日,澜沧江中游在建大型水电站左岸崩塌(106万立方米)。
(10)1989年7月10日,华蓥山溪口滑坡(1000万立方米)。
(11)1994年4月30日,重庆武隆白马鸡冠岭崩塌(325万立方米)。
(12)1996年6月10日,巴东迁建县城新址二道沟滑坡(46万立方米)。
(13)1998年8月9日,重庆巴南麻柳嘴滑坡(约30万立方米)。
(14)2001年5月1日,重庆武隆县城江北西段崩塌(16万立方米)。
(15)2001年7月11日,重庆綦江赶水瓦池村滑坡(2900万立方米)。
世界滑坡概述
(1)1939年,加拿大Montagneuse河谷发生7600万立方米的历史上最大滑坡,堵塞河流形成15千米长的水库,于1988年溃决。
(2)1952年冬天,美国洛杉矶滑坡造成750万美元的损失。
(3)1963年,意大利Vajont双曲拱坝库区发生体积2.7万~3万立方米的大型滑坡,245米高的浪翻过267米的大坝冲向下游,席卷下游5个村庄,夺去2600多人的生命,造成数亿美元的损失。
(4)1963年,秘鲁Huascaran山区因地震而触发的山体滑坡,使18000人失去生命。
(5)1977年,瑞典塔维滑坡,150间房屋被破坏或重创,9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瑞典克朗。
(6)1999年10月,墨西哥因大雨引发滑坡,致使600多人丧生或失踪,20多万人无家可归。
(7)日本新县、俄罗斯的高加索和黑海沿岸、英国的南威尔士、肯尼亚中部、美国加州与新泽西州、法国南部阿尔卑斯等地都曾因滑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2006年5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发生山体滑坡
2006年5月22日,广东省离顺德区客运总站只有几百米的金斗村发生山体滑坡,两吨重的巨石夹杂着泥石流倾泻而下,滑坡离山坡下的居民住宅区只有几米的距离,100多名居民紧急撤离。
在这泥石流发生之后,顺德区下了连续两天的暴雨,区内的许多街道遭到了洪水的侵袭。受到暴雨的影响,在5月27日下午3时左右,顺德区马岗小学附近,山体发生滑坡,一名12岁女孩不幸被倒塌的围墙掩埋致死。
事故发生后,当地的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开启了山体滑坡的紧急预案,迅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马岗村滑坡山体和附近地区,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007年6月28日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滑坡事故
2007年6月28日,大连市沙河口区锦华南园10号楼北侧发生滑坡事故,大楼基础下面的土体大量崩塌,地基整体遭到破坏,导致该楼整体向北滑移,楼体向东北方向倾斜,水平滑移近10米并下沉10米左右。致使该楼楼体部分悬空、倾斜,由于处置及时,这次滑坡事故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公安、消防、城建等相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抢救,并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报告大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同时,立即组织楼内9户居民紧急疏散,安置在临近酒店居住。结合近日气象条件,10号楼极有可能整体滑移向下冲砸坡下距离10号楼37米远的锦霞南园22号楼。经征询专家组意见,经过大连市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研究,将居住在22号楼的60户居民一并转移,分别安置到临近的三家酒店居住。同时公安保护安全,医疗卫生队也进驻酒店,为居民的安全服务。
与此同时,大连政府救灾部门召开专家组讨论后,确定了事故救援组织措施和防止事故及次生灾害方案。根据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大连市供电、供水、供气及地质灾害勘测等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次灾害的发生,同时对全市低洼区、深基坑、挡土墙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排查,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9年4月26日云南省信县发生山体滑坡
4月26日中午11时40分左右,云南省威威信县麟凤乡麟凤村出水洞村民小组梅子坳一公路边由于采石场的开采活动引发边坡滑坡,事故造成过路行人共4人死亡。中午12时40分左右,该县扎西镇小坝村羊梯岩又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滑坡体将花家坝煤矿2栋平房摧毁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19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市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公安局、武警支队、消防支队、交通局、地震局、安监局、卫生局、扶贫办、建设局、煤炭工业局和市医疗队火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处置等工作。
地质专家实地调查认为持续强降雨天气是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重要原因。
专家在滑坡灾害发生现场发现,发生滑坡的山体在两条小河中间,山体岩层的倾向与山坡的坡向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典型的顺向滑坡不稳定结构。山体由沙岩和泥岩呈互层状分布,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地质结构。还有就是坡度比较陡,只要外力稍有变化,山体在重力作用下,会沿着比较软弱的层面向下滑动,从而形成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山体滑坡给两栋房屋造成了毁灭性冲击,房屋的后墙与前墙被挤压到一起,墙已经完全破碎,已经看不来是两栋楼,只有一些水泥砖混合在碎石中,从公路直泄到几十米深的山沟中。滑坡体宽约50米、长约150米,据估计滑坡量约为5万立方米。
2009年5月17日陕西省眉县太白山森林公园
因降雨发生山体滑坡17日深夜,陕西省眉县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使铁道中断,12名自驾游游客以及他们的三辆车被困,最后被安置在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这次滑坡发生在景区骆驼峰以下500米的景区道路旁,是因为这几天连续下雨诱发的,下落的滑坡体约800立方米。
兰州是滑坡灾害多发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兰州市的滑坡就没有停止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害。
(1)1951年8月14日,兰州市大洪沟发生泥石流,兰州机场被埋,造成严重灾害。
(2)1964年,兰州市西固区洪水沟的泥石,将长堤冲毁,流出外面,造成大面积的洪水,后续泥石流沿洪道流到6千米以外的陈官营,车站被淹没,部分铁路被毁坏。
(3)1966年8月8日,兰州市大沙沟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约死亡128人,其中包括幼儿园的30名孩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0万元,153.33公顷菜田毁于一旦,生物制品厂库存针剂被冲毁,32厂大型设备被损坏,房屋建筑坍塌。
(4)1986年,白塔山186号院内发生山体滑坡,只有200多立方米的滑坡体造成了7人死亡……
(5)2009年上半年,兰州市泥石流发生频繁,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伤害:
①3月26日下午1时许,312国道兰州市和平段阳洼沟山体发生大型山体滑坡,连接着亚欧大陆的长途光缆被压,中间断了6个多小时,312国道受阻达3小时。
②4月1日凌晨,兰州市红山根四村发生山体滑坡,堆积土掩埋了山下的一条小路,山体附近的一家住户的大门被黄土堵住。
③5月13日上午,兰州市伏龙坪杨家沟一处山体塌方,导致3户居民房屋悬挂在山岩上。
④5月19日凌晨3时多,312国道榆中县和平镇兰州市警校以西50米处,将近7000立方米的山体滑坡,导致国道中断5小时,数千辆过往车辆受阻。
据统计,近50年间,兰州市境内已发生36次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亿多元,死伤人数达451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兰州市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加快,次数显著增多,几乎每一年都要发生一次,甚至多次。
2013年1月1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
1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滑坡是由于高位陡坡上松散的残坡堆积体,经过10多天的雨雪浸泡渗透,水分饱和后发生滑坡,总计约21万立方米的滑坡体从陡坡上倾泻而下,导致赵家沟14户民房损毁掩埋,造成46人死亡2人受伤。
2013年3月18日巴西里约东南部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
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方是距里约热内卢65千米的彼得罗波利斯市,在3月19日为止,已经有13人遇难,500座房子被毁,里约热内卢州经常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2011年1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山区成为巴西历史上遭受最大灾难之一的地区。当时,洪水和山体滑坡共造成900多人遇难,近40万户家庭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