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准备好你的“救生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道:“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泥石流、滑坡、洪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就是一面镜子,它将照出你的心态。

    先讲两个例子。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它的阴影却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一个很无聊的人晚上失眠,跑到宿舍楼道大声叫道:“地震了,地震了!”寝室顿时慌作了一团,根本就没有人去辨别这件事情的真伪,人们都慌乱地从宿舍冲了出来,有个人直接从三楼跳了下来,摔伤了腿。很多人在下楼梯的时候因为人多摔倒而受伤,庆幸的是没有出现死人事件。

    日本发生大地震引起海啸、核泄漏,当日本政府宣布可能会发生核泄漏的时候,数以万计的居民在第一时间有条不紊地撤离。日本东海大学叶千荣教授在微博上说,在从东京回横滨的路上,一个小时里面,车只缓缓行驶了三百米,车辆停滞,但是两旁人行道上密密麻麻的人却没有一个走到车道上。从凤凰台转的视频可以看出日本人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的时候,表情从容淡定。地铁停了,人们做好过夜准备;在广场上避难的人,宾馆工作人员负责送食物和物资。

    这就是心态!

    不幸遇到了灾害,庆幸躲过了灾害,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活下去,自己救自己,如果没有办法自救的话,那么就学会向别人求救。记住,一定要保持好心态!

    准备好“急救箱”

    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例如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出血。如果发生出血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要小心,尽量避免受伤,如果创伤不可避免,要学会运用急救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呢?

    首先准备急救包。

    1.手电筒以及荧光棒

    在发生灾难的地方,很多时候没有电,这时候有一个手电筒是很必要的。荧光棒可以作为辅助光源,在必要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吸引搜索者的注意。

    2.指南针

    在慌乱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方向,否则你就会在一个地方不停地转。

    3.求生哨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哨子,但是如果你遇到困境,用喊“救命”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估计不到十分钟,你的喉咙就不行了。小小的一个塑料口哨,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那么你就可以吹响口哨,用来求救。

    4.求生小型组合工具

    首选“瑞士军刀”,它被称为“百宝箱”,有42种功能。

    5.打火工具

    求生的时候需要有火,这就需要你准备火柴和防风打火机。

    6.水壶

    水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需要准备一个水壶以备不时之需。

    7.食物

    民以食为天,所以必须准备食物,所选择的食物必须脂肪多、易保存,比如压缩干粮、葡萄糖粉等。

    8.药膏

    药膏的种类很多,尽量选择那些防水的。

    9.小药瓶

    选择你需要的药,这样在关键的时候就可以救你的命。

    10.创可贴

    出现灾害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受伤,那么创可贴就派上了用场。另外,创可贴最好是防水的。

    生存的基本需要

    灾难发生后获得水的方法

    不管是泥石流还是滑坡,当它们来临的时候,都会携带大量的固体和泥沙,这样很容易污染水源,被污染的水,一定不能喝!下面讲几种收集水的方法。

    (1)雨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在下雨的时候,你要将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取出来接水,如果当时什么都没有的话,你可以用衣服接水,随后拧衣服上面的水。

    (2)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在离水1~2米的距离挖一个小坑,然后等水从湖里面渗出来

    (3)学会辨别水质。在没有可以饮用的自来水,或者说是检测机构,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大略鉴别水质的好坏。一般情况都是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通常情况下干净的水是没有味道的,被污染的水,一般都有味道。另外你可以取出一张白纸来,然后在上面滴上一滴水,如果上面没有斑迹的话就可以喝。

    (4)在外面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野生植物来净化水。

    (5)通过哺乳动物痕迹寻找水源,食草动物一般都是需要定期饮水的,所以它们出现的地方很有可能有水源。食肉动物饮水的间隔比较长,它们一般可以从其他动物身上获得,因此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定有水源。

    (6)根据鸟类寻找。鸟是早晚都要喝水的,当它们飞得比较低的时候,它们可能就在寻找水,注意它们的飞行方向。

    (7)根据昆虫寻找水。特别是蚂蚁,当看到一群蚂蚁一起前进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它们发现了水源。

    (8)从植物中获取水。植物上一般都有丰富的水源,切开它们的皮就可以获得。但是要注意如果它们的乳汁是乳白色的话,最好不要喝,很有可能有毒。

    注意事项

    (1)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

    (2)不论多么口渴,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灾难发生后获得食物的方法

    当我们身陷困境的时候,平时最简单的吃饭喝水都变成了最奢侈的事情。不过你要是能够充分巧妙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也一样能够“逍遥自在”地安全度过野外的每一天。学会去大自然那里寻找你需要的食物,但是你食用的时候要注意那些有毒的,不能食用的。

    1.以植物为食要注意的问题

    (1)确认哪些植物可以食用。比如,在热带、亚热带,野生无花果、野生水果、棕榈、竹类可以食用;在温带,蒲公英、车前草、野果等可食用;在沙漠,仙人掌可以当做食物;在海岸,紫菜等一些藻类可以食用;在极地,北极柳、地衣等可以当做食物。

    (2)采集植物时,要选择绿色嫩枝、块茎、球状根、果实等。不要采集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不要采集颜色鲜亮植物,如红色的植物。采集蘑菇时要尤其注意,尽量选择自己能够识别的种类,颜色鲜亮的不要采。采集浆果时,裂成五瓣形的不要采。

    (3)吃之前要先尝。尝前先切下一段闻闻,如果有桃树皮或苦杏仁味,不要品尝。也可以取汁涂抹在手臂,感觉不适立即丢弃。如果没有不适,可以吃一小块。一次只能尝一种,当感觉不舒服时,立即催吐。催吐可以用木炭或其他方法。如果没有异样感觉,则该植物可以安全食用。

    2.以动物为食要注意的问题

    (1)分清不同年龄动物的肉质。

    ①动物越幼小,瘦肉越多,肉质越嫩。②越老,脂肪越多,肉质越粗糙。③成年雌性动物的肉质最好,味道鲜美、肉多骨少。

    (2)判定附近出没的动物类型,采取恰当的捕获方法。

    ①仔细留意动物的踪迹,根据足迹、附近植被的破坏程度等确定。

    ②兔、羊、鹿等动物啃的痕迹不同,观察啃噬痕迹确定。

    ③不同动物的排泄物也不同,可以据此判断。

    ④一些动物会掘土,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堆判定。

    3.掌握不同动物的活动规律,采用合适的捕获手段

    (1)可以根据动物们的不同的生活习性来设下陷阱或者捕捉。(2)一般食草型动物一整天都活动。(3)多数哺乳类动物在早晚活动。(4)可以食用小溪、小河、湖里的鱼、虾、蟹等。

    (5)保存肉时,有条件的可以用盐渍;也可以切成肉片,挂在阳光下风干或是在火上熏烤熟。(6)千万不能食用有病的动物,也不要食用动物的肝脏,以防传染疾病。食用时,最好用火做熟,不到迫不得已不要生食。(7)在海上最好的食物是鱼。可以用鱼钩钓,也可以用鱼叉叉。(8)身陷孤岛时,可以捕鸟食用。捕鸟时动作要快,用竹竿或其他东西给它们猛然一击,也可以设置陷阱捕捉。(9)可以在沙滩上捕捉海龟,挖海龟蛋食用。抓海龟的办法最好是用绳子做成一个活套,套在它的头部。没有绳子时,千万不要抓它的头,以防它头部缩回去,伤到你的手,要抓它的龟鳍。抓获后,要把它的背翻过来,用刀子或其他利器将肉撬出来,煮熟或烤熟食用。(10)可以在涨潮后,去沙石下找鱼、虾、螃蟹、蛤、牡蛎等,对于龙虾、螃蟹不要用手抓,要先将它们打昏。(11)有些礁石上有海参,它的肉也可以煮食。

    发送求救信号

    SOS

    SOS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在一般的情况下,重复三次都表示求救。你要根据身边的东西和周围的环境,创造出求救信号,例如可以点燃三堆火,制造三股浓烟,吹响三声口哨、发出呼喊等。

    浓烟信号

    在白天的时候,可以点燃浓烟,浓烟升到天空的时候就能够和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容易被人发现。你可以准备一些潮湿的树叶、绿草、苔藓或蕨类植物,这些都可以产生浓烟。潮湿的树枝、草席、坐垫可熏烧更长时间。

    声音信号

    如距离较近,可大声呼喊求救,或者用准备好的哨子,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火光信号

    在国际上,通用的火光信号是燃放三堆火焰。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最好相等,还需要保持燃烧,这样有飞机飞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注意,选择的地方一定要开阔,因为这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反光信号

    利用阳光的放射原理,用镜子照着太阳,通过反射光引起人们注意。如果没有镜子的话可以用罐头盖、玻璃、金属片。

    旗语信号

    把一面旗子,或者是一块色泽鲜艳的布料绑在棍子上,挥棒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做“8”字形运动。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简单地挥动就可以了,左边长一点,右边短一点,左边用的时间比右面长一点。

    信息信号

    遇险人员转移时,应留下一些表示自己方向的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发现。如:

    (1)用三个石头,或者木棍,表示求救或者危险。(2)先用小石头摆成一个大石堆,再在旁边放一个小石头表示行动的方向。(3)用石头或者木棍摆成箭头的形式,这样可以表示方向。(4)在地上放置一根分杈的树枝,用分杈点表示行动方向。(5)将木棍插在树枝上面,顶部指向行动方向。(6)可在树干上画一个箭头表示行动方向。(7)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意味着此路不通。(8)在一束草的上面打一个结,让它弯曲的方向指向你去的方向。

    确定方向的方法

    在晚上的时候利用星星月亮分辨方向

    1.北极星

    北极星在正北。通常我们都是根据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或W星(仙后星座)确定。北斗七星就像是我们常用的勺子,将勺子的两头衍生大约五倍就能够找到北极星。当看不到北斗星时,可根据W星,即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座是由五颗很亮的星星组成的,形状像字母“W”,字母的开口方向约开口宽度的两倍距离处是北极星。

    2.利用月亮判别方向

    (1)农历十五的时候月亮是下午六时从东方升起的。月亮升起的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钟。比如说到了农历二十的时候,距离十五相隔了5天,所以晚升起4个小时。大约是在晚上22时左右从东方升起。

    (2)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规律。农历十五以前,月亮亮部在右边,十五之后,月亮的亮的那一半就变成了左边。我们把上半月的叫做“上弦月”,月中的叫做“圆月”,下半月的叫做“下弦月”。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

    3.南十字星

    在北纬23°30′以南地区,晚上有时候会看到由四颗比较亮的星星组成的一个形同“十”字形状的南十字星。在其右下方,γ、α两星连线长度的4.5倍的没有星星的方向就是正南方向。

    植物生长特征

    (1)一般情况下,在北侧,或者叫阴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阳面的蕨类、藤本植物更加发育。

    (2)树下和灌木附近的蚂蚁窝总是在树和灌木的南面。

    (3)苹果、红枣、柿子、山楂、荔枝、柑橘等树的。果实在成熟时,朝南的一面先染色。

    (4)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莴苣的叶子都是南北指向。单个植物的话,它面向太阳的那个方向也就是南面长得比较茂盛,在北边,可能生长着苔藓。

    (5)我国北方的一些树干的年轮清晰可见,南边的比较稀少,北边的比较紧密。

    利用太阳确定方法

    1.手表测向。俗话说:“时数折半对太阳,12点指的是北方。”最好的辨别时间是上午9时到下午16时之间,用当时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比如,12时40分,它的一半是6时20分,把时针对准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

    2.日影测向。晴天的时候,在地面上竖立一个木棍,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棍的连线会随着太阳的方位而转变,中午的时候影子对端,它跟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

    3.地球24小时自转360°,一小时转15°,而手表的时针总比太阳转得快一倍。依靠这个,我们可以利用手表和太阳的方向大略测出方向。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影子指向西方,这时候,如果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的时候,表盘上的“12”字便指向西方,如果表盘转动90°,即将6时折半,那么转盘上面的“3”字对向太阳,“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北方。

    昏迷患者的救助方法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大脑病变引起的,这就包括脑肿瘤、脑炎、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外伤、中毒性脑病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尿毒症、肝性脑病、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种患者,一种是我们身边的人突然昏迷,另外一种就是患者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段时间。

    (1)如果我们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了类似于昏迷的状态,鉴别昏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棉芯轻轻地碰触一下他的眼角膜,如果是头脑清醒的人,一定会眨眼睛。但是昏迷,或者是重度昏迷的人,都没有反应,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在护送患者去医院途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①尽量让患者平躺着,头偏向另外一侧,这样可以保证他呼吸道通畅。

    ②如果患者有活动性义齿,应该立刻取出,防止吸进气管。

    ③注意该患者取暖,但是不能太热。

    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该加强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情。

    (2)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患者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患者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患者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患者体位时,轻扣患者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②饮食护理。应该给予这些患者一些高热能的、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能吞咽的可以通过鼻饲。鼻饲食物可为肉汤、果汁水、牛奶、米汤和菜汤等。也可以将淀粉、菜汁、牛奶、鸡蛋等调配在一起,制作成粥状的混合物,鼻饲给患者。每次鼻饲量为200~350毫升,每日4~5次。注意鼻饲的时候要加强清洁患者食用时用的餐具,时常清洗和消毒。

    ③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患者神经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冰凉。家人在给患者使用热水袋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50℃,以免被烫伤。

    ④预防褥疮。昏迷患者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患者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患者右侧,先使患者平卧,然后将患者的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患者腰下,右手臂置于患者大腿根下部,然后将患者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患者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患者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患者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患者舒适。

    ⑤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患者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患者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患者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患者卧位水平,以免尿液反流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⑥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患者吃一些香蕉、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患者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⑦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患者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⑧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患者坠床摔伤。

    ⑨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患者涂用抗生素眼膏并盖湿纱布,以防结膜、角膜炎的发生。

    心跳停止时应采取的方法

    不管遇到什么事故,什么疾病,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那么人们肯定会说这个人已经不行了。但是,此时灰心为时过早。若抢救措施得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话,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

    这种心脏按压,是体外按压,使一度停止跳动的心肌,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方法。在我国,有很多心跳停止,或者是溺水、触电的人,经过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之后,又活了下来,充分说明了心脏按压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呼吸停止的话,心脏也会随着停止跳动。心跳完全停止,若不做心脏按压,只有拱手待死。

    只要经过长期的练习,谁都会做心脏按压。在面对灾害或者伤员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有效的心脏按压法

    1.首先确定脉搏是否完全停止

    灾难中,突然有人心脏病发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病倒了,那么你此刻应该做的事情是先要摸摸腕部或颈部动脉,辨别一下对方有没有心跳,如果心还在跳的话,进行心脏按压容易威胁生命安全。

    2.在软床上进行心脏按压是徒劳的

    如果患者心跳停止,那么应该将他从软床上抬到硬床上或台子上。

    心脏按压就是用两只手压迫患者的胸骨,压迫位于胸骨和胸后壁之间的心脏,强迫血液流出来。也就是说,人工使血液循环,生命复苏。若在软床上进行,床的反作用力小,那样压迫心脏的力量就会减少,减少了按压的作用。如必须在软床上进行按压时,则应垫上硬板。

    3.心脏不在胸腔左侧而在正中

    一般人认为心脏在左胸腔,这是错误的理解。心脏大约是在胸腔中心的位置,因此在做心脏按压时,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心靠下1/3处,另一只手放在他的上面加强力量。不压迫胸骨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压迫胸骨的时候才可以使胸骨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渗出。这样,人工地促使血液循环,进而使生命复苏。

    4.挤压心脏的程度

    首先要把手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手腕一定要挺直,然后慢慢地将身体的重量加上去,压迫胸骨之下沉3~4厘米,然后忽然放松减压。压迫心脏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必须用力,不能松手。减压时,也要完全彻底,但是减压时,手仍然不离开胸壁。

    5.压迫心脏的频率

    不管是谁慌慌张张没有遵循操作规程进行心脏按压都会造成失败,即使他是一个非常精通心脏按压方法的人。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淡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频率。心脏按压的要领是每秒一次,每分钟60次,规则地进行。请牢记这个频率,过快或者过慢都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6.按压频率的重要性

    如同向煤油炉里灌煤油时,泵的频率过快或过慢,灌油就不能顺利地进行。有一点要注意,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手都不能轻易离开胸部。因此,救护人员在做练习的时候,可以使用节拍器,一边计算着频率,一边进行练习。尽管如此,慌张时还是会快起来。所以,要多练习,嘴里一边大声数“一、二、三”,一边做心脏按压是成功的方法之一。

    7.给儿童心脏按压要轻而快

    如果是给儿童做心脏按压,那么一般用一只手,压力大约是成人的1/2左右,频率较大人略快,每分钟90次。如果是幼儿的话,那么就要用两个手指压迫,压力是儿童的1/2,频率比儿童的要高,100次左右为妥。即使在应急治疗中也必须记住,心脏按压要根据年龄不同运用不同手法。

    8.一个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

    最初,可以先做两次人工呼吸,再用拳头打击胸骨中心试试看,若心脏不搏动,则连续做心脏按压15次,然后,人工呼吸来两次。这样耐心细心地做下去。重点是不要打乱每秒钟一次心脏按压的频率。虽然只有一个人在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但是一定不要着急,必须遵循上述操作规程。

    9.两个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

    如果有人过来跟你一起帮忙的话,那么应该由一个人做五次心脏按压后,另一个人做一次人工呼吸。这时候也要反复进行,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脏按压者手的动作,在其停止力压的一瞬间,立即吹气。这时,一定要按照每秒一次的心脏按压频率进行。

    10.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按压

    怎样判断一个人心脏是跳动还是不跳动呢?首先,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略有回升,则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若有一点脉搏的跳动,那么就说明是心跳开始,此时应立即停止心脏按压。

    如果在心跳开始的时候,再持续按压一段时间,这时候要求按压必须与患者的脉搏频率一致,但是这个很难办到,一不小心的话就会引起心跳频率紊乱,遇到危险。甚至会导致心跳再次停止,所以,必须一面注重观察,一面做好再次按压的预备,这才是正确的。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拿正常人进行心脏按压实验。

    11.即使心脏已跳动,也必须请医师检查

    最后提到一点,如果心跳开始恢复正常,在停止做心脏按压的同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到设备精良的综合医院,接受医师的诊治。

    虽然呼吸已经恢复,但是对于人体来说,心跳和呼吸是一个很严重的应激过程。有时,由于这种过程,胃肠道等处可能发生穿孔。因此,请专科医师进行适当地诊治是非常必要的。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口对口呼吸法操作简单、气体交换量大、效果好,是老少皆宜的急救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让伤员腹部朝天,躺在地上。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干净、无异物。

    (3)可以在他的脖子下面垫一个垫子,如衣物等,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4)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员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了使空气不从鼻孔里面露出来,应该用一手捏住伤员的鼻孔,当救护人嘴离开,再将捏住的鼻孔放开,还要用一只手压着他的胸部,帮助他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伤员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员的吹气大小,要根据伤员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伤员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与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将一块叠了两层厚的纱布或者是一块比较薄的手帕,放进去,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俯卧压背法

    这类方法比较普通,是人工呼吸中比较古老的一种方法。因为伤员是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在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来固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体位可以节约时间,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是它的成功率比下面的几种方法要高。主要应用于抢救触电、溺水。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溺者俯卧,用毛巾或衣服垫在腹下,溺者一臂前伸,一臂弯曲,头则向一边放在屈臂上,使口鼻呼吸通畅。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员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地用力向下压,用力的方向一定是向下、稍微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伤员肩膀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向下、想前推压的过程中,已经将肺部的空气压了出来,形成了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单人操作复苏术

    当发现被救者的心脏、呼吸均已停止时,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此时应:

    (1)将被施救者去枕平卧,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其背后垫一块硬板。

    (2)先检查呼吸道情况,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及异物,有义齿托者应取出牙托。仰额举颌、开放气道,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颌)的位置,将颏部向前抬起,拉开颈部。

    (3)应立即对被救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后,捏住被救者的鼻翼,用嘴巴包绕住被救者的嘴巴,连续吹气两次。

    (4)立即对被救者进行体外心脏按压30次,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按压方法:抢救者一手掌的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5~13岁3厘米,婴幼儿2厘米);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比为1∶1。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个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为佳。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但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5)以后,每做30次心脏按压后,就连续吹气两次,反复交替进行。同时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心肺复苏效果,每次检查的时候心脏复苏不能中断5秒以上。

    仰卧压胸法

    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伤员的表情,而且可以使气体的交换量跟正常的呼吸一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伤员的舌头因为仰卧而后坠会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做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适合用这种姿势。操作方法:

    (1)让伤员卧着,背部可以稍微加点东西,使他的胸部凸起来。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伤员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第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里,靠近胸骨的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脱臼时应采取的方法

    脱臼又称关节脱位。因为外力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臼因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脱位;由于关节病变发生的变化叫做病理性脱位;脱位后,关节面完全没有对合的关系叫做完全脱位;部分没有对合的关系为半脱位。

    (1)为避免伤者再度跌倒,应该帮助他躺下去或者坐下,顺便检查其他地方有没有受伤,并检查远端脉搏,让病患安静。为防止再次休克,坐姿最好。

    (2)减轻疼痛的部位的最佳办法就是固定脱臼。自救的时候可以用杂志、厚报纸或纸板托住手肘,然后用三角巾,将手肘固定在胸部,这样可以减少肩关节的活动,减少疼痛。禁止进食,因为可能需要全身麻痹治疗,可以用聊天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然后用冰敷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若要移动病患,尽量选择让他自己动,如果他没有办法自己动的话,那么你可以用手扶着他的手肘或者腕部帮,同时可用一个小枕头或软垫,置放在病患伤侧上肢内侧及胸部之间。

    如果患者可以忍受疼痛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复位。就肩部脱臼而言,可考虑双手紧握病患伤肢手肘,形成90°,施救者将另外一只脚踩在患者的腋下,然后用力向前来,向下拉,就可以使它恢复原状。

    骨折时应采取的方法

    (1)找到夹板将受伤的地方固定,注意固定的时候不能太紧。还需要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加上一些松软的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应该长出骨折的部分两个多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雨伞、树枝、擀面杖、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如果伤口处还有血流出,应该先用干净消毒的消毒纱止血,压迫止不住血时,可以选择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如果包扎固定太紧的话容易产生神经麻痹,需密切注意患者状况,避免因失血过多引起的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温馨提示:

    (1)现场处理方式比较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水,如矿泉水或者纯净水都可以。但是不能使用自来水,固定之后再去医院。

    (2)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但是一定要记录下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过长时间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则为静脉血,要选择在伤口远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出状,是动脉血,要选择在近心口处做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将骨折端放进原来的地方,应继续保持外露,这样可以避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果骨折端和脱位的关节复位了,那么应该跟医生说明。

    (3)上肢骨折可以扶着伤员到医院,但是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必须用担架运送,并且在搬运伤员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伤员的具体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避免造成第二次伤害。

    (4)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如果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可能会造成颈部脊髓受损,发生高位截瘫,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安全。胸腰部脊柱骨折时,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正确的方法是,如果担心对方是脊柱受伤,应该就地取材固定,再搬运伤者。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很有可能是骨折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以找一些木棍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这时候千万不能随意搬动伤者,因为这样容易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

    伤员的包扎

    包扎的适用范围

    包扎是各种外伤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之一。包扎得当,有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骨折和减少疼痛等作用。

    在下列情况中,包扎常被应用。

    (1)普通外伤:伤口较大、较深,出血量较多,疼痛剧烈。(2)骨折:局部骨折及全身骨折。(3)其他外伤:烧伤、动物抓咬伤等。

    包扎材料以绷带、三角巾、方形长带最为多见。在现场急救时,如没有专用的绷带和三角巾,可将衣物、床单、手巾等物撕成布条来代替绷带,也可将衣物、床单(以棉质为首选)裁成三角巾。目前,已有各种新型的绷带面市,如弹性绷带、自黏绷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固定肢体、关节,或固定夹板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等。

    温馨提示:

    包扎要及时正确。遇到伤员大出血或骨折等情况时,错误的包扎会导致伤口感染、肢体坏死等后果;而不为伤员进行包扎,则可能会因持续出血而导致死亡。只有及时、正确的包扎,才能够帮助伤员止血、保护伤口,挽救生命。

    包扎的方法

    (1)环形重叠缠绕:这是绷带包扎中最常见的方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黏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首先将绷带按照环形的形状缠绕,按绷带宽度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5)胸部伤包扎方法:如果胸腔受伤穿孔,吸气时胸腔扩展,空气会进入伤口,引发肺功能衰竭,这是胸部伤引起的最大危险之一。应及时用手掌捂住伤口,阻止吸气时空气进入。伤员仰卧,头和肩膀倾向受伤的一边。用大块疏松湿润的敷剂堵塞伤口,或者利用塑料片或铝箔(最好外包一层凡士林),用绷带包扎好。

    (6)腹部伤包扎方法:腹部受伤可能会损坏内脏器官,引起内出血。用湿润布条润湿伤员嘴唇和舌部,会使伤员感觉好些;如果伤员肠子流出腹腔,要保护好,并保持润湿。不要企图把它复位,这会为营救后的手术带来麻烦。如果没有内脏器官外露,应将伤口清洗包扎好。

    (7)头部伤包扎方法:头部受伤很可能会伤及脑部,伤口也可能会影响正常呼吸和饮食。要确保舌根不会抵住喉管,使得呼吸通畅,必须除去义齿。

    注意事项

    (1)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水肿等情况。

    (2)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3)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休克时应采取的方法

    休克是一种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使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遇到休克伤员,应该立刻找到病因,将他救助,这是最理想的办法。但是如果没有找到病因的话,应该立刻采取措施,立即送院救治。

    (1)如果有可能,不要搬动、打扰伤员,使他保持安静。

    (2)松解伤员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比较严重的,应该将他的头部放低,将他的脚抬高。但是对于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只稍稍抬高他的头部即可。

    (3)注意伤员保暖,但不能过热。

    (4)可以给伤员喝一些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吸面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