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苹果”-乔布斯不为人知的感情世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为一个抱养的孩子,史蒂夫·乔布斯自从他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寻找他的亲生父母,但始终未果。正当他要放弃这个毫无希望的目标时,却发现了一条线索。他发现自己还有一个亲妹妹,她就是莫娜·辛普森(Mona Simpson),一位很有抱负的小说家。她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格林贝市,她的父亲是一位政治学教授,母亲是一位发声临床医生(他们也是乔布斯的父母)。另外,据她说,父亲有阿拉伯人的血统,还是一位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当史蒂夫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亲还没有结婚。当时的美国正处于20世纪50年代,未结婚的情侣是不能在一起居住的,而未婚的女人更是不能抚养小孩的。就这样,他们不得不把史蒂夫交予别人抚养,而等到莫娜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半以后,他们的父母也结婚了。在莫娜10岁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婚了,莫娜和母亲搬到了洛杉矶。因此,在史蒂夫和莫娜的青少年时期,这对互不相识的兄妹就一直在加利福尼亚生活,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史蒂夫非常高兴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他们两个人都希望能建立起兄妹情谊,因此两人见面后很快就亲密无间了。史蒂夫说:“我们是一家人,她是我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每隔几天就要打电话给她,同她讲一些事情。”他们两人都不愿再提起过去的事,但莫娜非常珍视她和史蒂夫的兄妹之情。“我的哥哥和我关系非常亲密,”她说,“我对他非常敬仰。”

    史蒂夫在与他妹妹联系的同时也找到了他的母亲——乔安妮·辛普森(Joanne Simpson),当然史蒂夫也与她相认了。从那时起,直到乔安妮去世,史蒂夫都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而且每次家庭聚会时,他都邀请他的亲生母亲和妹妹一同参加。但如果有人把保罗和克拉拉称做他的养父、养母,史蒂夫都会怒不可遏,因为从孩童时起史蒂夫就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他的父亲、母亲。虽然他们已经去世了,但史蒂夫仍旧称他们为父母亲。如果别人对保罗和克拉拉用了禁忌的称呼,史蒂夫就会怒斥这些人,并说:“他们是我的父母!”

    在爱情方面,乔布斯的经历也算得上丰富多彩。

    当青年史蒂夫渐渐成熟,他开始意识到他的生活中除了电子学或许还应该有些其他的东西。“记得第一天在惠普公司装配线上工作回来,”他深情地回忆道,“我就眉飞色舞地把我在惠普公司的快乐和幸福告诉我的学校监管,一个叫克利斯的家伙,还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子学。我还问他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说道:‘性爱!’那一年夏天我了解到了其他很多东西。”

    在中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史蒂夫第一次接触到了大麻,开始对一些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第一次这么冷静,因为我认识了莎士比亚、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等古典作家。我读了梅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三年级时,我还上了文学创作课。”他说。

    那时候,他认识了克里斯·安·布伦南。克里斯是乔布斯的同学,她很喜欢电影艺术,通常在晚上才从事一些和电影有关的活动,这样就避开了学校的检查。乔布斯很欣赏她的这种叛逆性格,觉得很像他。很快,他们就恋爱了。下午放学后,他们通常在一起散步、喝酒、吸食大麻。“有一天,我们特意到了一块麦田,想吸一点迷幻药,”乔布斯回忆道,“突然间,我感觉整个麦田在演奏巴赫的乐曲,那一刻我非常兴奋,感觉自己就好像在指挥交响乐队演出一样。”

    在后来的1976年,克里斯·安还来到他身边。当时史蒂夫·乔布斯还在想尽一切办法做成计算机硬件生意,招徕零售业主,同时努力扩大“苹果”公司的规模。她和乔布斯还笃信禅宗,他们在佛寺的参禅室里偶尔还能碰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杰里·布朗(Jerry Brown),他也是信仰佛教的人。

    1977年夏天,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好朋友丹·科特克一直住在库比提诺。与史蒂夫合合分分的女朋友克里斯·安在那时成了苹果电脑的装配工,她和乔布斯一起搬到了这里。但他们之间也摆脱不了一个“老问题”的困扰,这个“老问题”困扰着很多的企业界人士,并且还将困扰成千上万名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人员,这个问题就是这些人的女朋友或者妻子要同这些高级人员的“情人”——工作展开竞争。同样,克里斯·安在史蒂夫的心目中也不占什么重要地位,因此,当那年夏末克里斯怀孕的时候,他们之间的麻烦就越来越大了。

    也不知什么原因,多年以来,史蒂夫·乔布斯一直不想做一个父亲,即使克里斯怀孕了,他也拒绝做这个孩子的父亲。一怒之下,克里斯·安打碎了家里的碗碟,在墙上乱涂一气,最后还打破了门和窗户。史蒂夫默默忍受着克里斯那虽然情有可原却相当歇斯底里的做法,直到最后,克里斯断然拒绝了乔布斯关于堕胎的提议。在这种情况下,史蒂夫就终止了他和克里斯之间的关系,克里斯也从苹果公司辞了职,回到了俄勒冈州的苹果农场。

    丹·科特克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敢相信。这么多年来,科特克一直听着乔布斯诉说他被抛弃的不幸遭遇,也对乔布斯的凄苦深有感触。然而现在,乔布斯竟然不愿做他的即将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的父亲。科特克实在不理解乔布斯是怎么想的,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因为这件事冷淡了不少。

    1978年5月17日,在俄勒冈州的All,One农场,这个史蒂夫·乔布斯非常喜欢和他的佛教伙伴呆在一起的地方,这个长满苹果树的地方,克里斯·安生下了一个孩子。可乔布斯竭力不认这个孩子,孩子出生后没几天,乔布斯来到了农场,他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想给这个小女孩起个名字,他们决定管她叫丽莎·尼科尔。名字起完后乔布斯就离开了。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乔布斯自愿地承担了这个女孩的抚养费,但后来却停止了。克里斯·安要求如果给她两万美元,这件事就算解决了。马库拉知道这件事后,就让乔布斯给她8万美元。乔布斯却又坚持说他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拒绝给克里斯·安任何钱。

    史蒂夫·乔布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他拒绝去读高中,并强迫他父母搬了家。他说服父母让他去一个收费高得让他家无法承担的大学读书,然后却辍学了。在生意场上,他迫使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精英为他工作,然而他又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有时还要求别人完全听从他的指挥。而现在,他却必须面对别人指挥他的现实。克里斯·安拒绝打掉孩子,拒绝承认别人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拒绝从乔布斯的眼前消失。这真是让乔布斯难以适应。在这个孩子出生后,克里斯·安一直紧跟着乔布斯,让他承担对孩子的抚养责任。无论乔布斯“跑”得有多远,“爬”得有多高,这个孩子总能提醒他与克里斯度过的那一段时光。乔布斯第一次无计可施了。

    夏天,史蒂夫·乔布斯同意去给丽莎做一个亲子鉴定了,当然,现代的DNA鉴定技术在当时还没有出现。鉴定报告显示的结果是,丽莎·尼科尔是他女儿的可能性占94.97%。但史蒂夫还是拒绝接受这个现实,也拒绝了抚养孩子的义务。第二年,乔布斯和克里斯不得不通过圣马特奥县法院解决这件事,最终乔布斯败诉,被迫承担起了抚养义务。另外,他还得向圣马特奥县交纳5000美元福利费用,并给孩子交纳医疗和牙病保险费。

    虽然圣马特奥县法院可以迫使乔布斯承担各项抚养费用,但法院却无法强迫他与孩子在一起呆多久。他还是找出种种理由拒绝承认女儿是他的。为了让克里斯·安相信他们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了,乔布斯必须找到另一个女人来代替她,这件事成了乔布斯的当务之急。不过,史蒂夫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玩弄女性的人。他发现约会让他不舒服,闲聊对他来说也很困难,总之约会很不吸引他。因此,他没有约会,而是简单地选择了一个在他麻烦不断时能够联系得上的女人。加利福尼亚有很多白肤、金发、碧眼的美貌女孩,她们不用浓妆艳抹也显得妖娆妩媚。另外还有斯坦福大学里的一些女学生,她们都是典型的加利福尼亚美女,是任何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都想追求的。史蒂夫往往会成为她们注意的中心,但史蒂夫过于随便,等到他对一个女人不感兴趣的时候就放弃了。他开始周旋于一个又一个女朋友之间。

    有一天史蒂夫·乔布斯就碰到一位麦金纳公司的魅力女性,她叫巴巴拉·亚辛斯基,她有着波利尼西亚人和东欧人的血统,长得非常漂亮。乔布斯对她非常满意,于是,很快就和巴巴拉建立了联系,之后大多数晚上他就去巴巴拉位于山上的小平房里过夜。

    后来,歌星琼·贝兹(Joan Baez)闯入了他的生活。她的年龄比史蒂夫大,与“垮掉的一代”(Beut Geneation,二战后出生的,服饰奇特,行为乖僻的一代。——译者注)和反传统文化运动的一代有着相似的年龄,但对史蒂夫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与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Ian)曾有过一段恋情,而鲍勃·迪伦一直是史蒂夫的偶像。但琼·贝兹却有些疯狂,还有点令人反感,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虽然狂乱,但还是相当保守的,但她却向公众宣布她曾经同一个女人“睡”过(指同性恋)。史蒂夫一直在努力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而贝兹的这些独特之处正是他想要追求的。对贝兹来说,她一直想寻找一种新的体验,史蒂夫和他那有点疯狂的研发组正是她感兴趣的地方。

    一方面,史蒂夫非常想让自己的生活固定下来,然后再要几个孩子;但另一方面,他又在内心深处同这种思想进行着不断的斗争。他喜欢现在的生活,而不想体验那种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可后来他还是经常去看望他的女儿丽莎。有一个比较了解史蒂夫的小说家,根据真实的故事写了一本小说,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有一天,有人发现年仅10岁的小女孩在院子里,蜷曲着身子在那里睡觉,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身污垢。有一个信封钉在了她的衣服袖子上,收信地址是她父亲的。在女孩附近停放着一辆破旧的福特汽车,“破旧得就像是被别人丢弃的一样”,她声称是她自己开着车过来的。这个女孩认了汤姆(史蒂夫在小说中的替身)做她的父亲,汤姆也认了她。

    史蒂夫偶尔也向比尔·阿特金森承认他想拥有一个家庭。有一天晚上,在他和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一起吃晚饭时,史蒂夫痛苦不堪地悲叹道:“假如她还能生小孩,我一定会娶她。”而事实上,当时贝兹已经4l岁了,很多这个年龄的女性都有几个孩子了。

    对于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曾经上过一年大学的人,而且还是不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的人,在全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做演讲对他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不论什么时候接到这种邀请,他都能尽量地接受邀请。在1989年的秋天,史蒂夫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就做了一次这样的演讲,参加他演讲会的学生都来自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在史蒂夫演讲到一半的时候,他的思路不清晰了,开始结结巴巴,就好像要偏离主题了。史蒂夫这个善于演讲的家伙可以面对挤满一个大礼堂的一两千人即兴演讲1个小时,他能让观众为他的风采着迷,而忘记了听他演讲的内容。

    他为什么会表现失常呢?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史蒂夫受到了强烈的触动。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年轻的女士身上,这种吸引力对他来说是无法抑制的,因为只要看她一眼,史蒂夫就会意乱情迷。她有一张妩媚的脸,看起来很有智慧。她有两条细长的腿,和舞蹈家的差不多,她的腰很纤细,还留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这是很多女性都希望拥有的头发。

    她的名字叫劳伦娜·鲍威尔,这是史蒂夫在演讲后和她交谈时才获悉的。他向劳伦娜要了电话号码,并把他自己的家庭电话号码给了她,而这个电话史蒂夫只给了几个最亲密的朋友和商业人士。他还想邀请劳伦娜一起去吃晚餐,但因为她有其他事情,史蒂夫只好离开了。

    劳伦娜·鲍威尔在史蒂夫的内心深处埋下一种强烈的情感,他实在无法抑制,他感觉这就是“通往他以后生活的一扇门”。史蒂夫说:“我呆在一个汽车停车场里的时候,手里拿着汽车钥匙,我就想:‘如果这是我在地球上呆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是要参加一次商务会议呢,还是要和这个女人在一起?’于是,我迅速地穿过停车场朝她走去,并问她能否与我一起吃晚饭。她说:‘好吧。’我们就这样走在了一起,自那以后就一直在—起了。”

    劳伦娜的学历证书给人的印象颇为深刻。她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富裕的家庭里长大的,她获得了双学士学位,即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士和沃顿商学院的理学士。从学校毕业以后,她就直接到了纽约华尔街,一开始在美林投资管理公司工作,后来又到了高盛集团接受固定收益投资策略师的培训。

    和史蒂夫一样,劳伦娜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但她也有不像史蒂夫的地方,因为她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广泛的爱好。劳伦娜在得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资助后,就辞去了工作,飞往意大利,然后定居在米兰。她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艺术史,并且深深体验到了生活在欧洲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的独特感受。在她打算回美国之前,就一直呆在这座有着良好艺术氛围的城市里,而回到美国之后,她就走进了新的课堂。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他们相识后不久,劳伦娜就搬到了史蒂夫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家里,有时她开着一辆银灰色的宝马车去上课,而这辆车的驾驶执照上就印有“NeXT”的标志。在史蒂夫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女人出现和离开,现在终于是“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的时候了。

    在暑假来临的时候,劳伦娜读完了商学院第一年的课程,虽然她有些分心,但总算顺利通过了。于是,史蒂夫就带着她到欧洲旅游了一个星期。在意大利,劳伦娜还为史蒂夫做向导,整个意大利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991年3月18日,史蒂夫结束了他的“光棍”生涯。

    很多人认为,他们会被邀请参加史蒂夫的婚礼,但史蒂夫的婚礼显然不及他们这些人想象得那样盛大。史蒂夫和劳伦娜几乎没有邀请任何人。可能是因为史蒂夫感到了经济状况的恶化,所以即使他面临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史蒂夫和劳伦娜都是第一次结婚,史蒂夫也不愿意花钱邀请那些在美国《人物》(People)杂志上露过脸的一大批风云人物。

    史蒂夫与劳伦娜的婚礼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里举行。参加婚礼的一小组人并不是乘飞机过去的,而是乘坐一辆豪华的私人聚会用的公共汽车,这辆车是史蒂夫从硅谷租借的。劳伦娜的父母坐在一起,他们一直在和史蒂夫的家人套着近乎——史蒂夫把他的亲生母亲乔安妮·辛普森和她的妹妹、小说家莫娜也请来了,当然史蒂夫也非常想念他的养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史蒂夫感觉欠了他们很多。

    他们的婚礼举行得不能再简单,也不能再简朴了。多年来,史蒂夫一直信仰佛教,因此,他的婚礼也有一点佛教的风格。当客人和簇拥着新娘的一群人步入屋内的时候,屋子里还点着香,婚礼由佛教僧人,也是史蒂夫多年的老师干野考宾主持。参加婚礼的人员并没有听到婚礼的钟声,但却听到了佛寺特有的锣声,在这阵阵锣声中,36岁的史蒂夫娶了27岁的劳伦娜。

    自从两人结婚后,在所有的场合,史蒂夫和劳伦娜都表现出一种婚姻的幸福感。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里德,出生在1991年9月22日,也就是说是在他们结婚后6个月的时候。当劳伦娜告诉史蒂夫她怀孕的消息时,史蒂夫吃惊得直起腰来,和当年得知克里斯·安怀孕的消息一样。劳伦娜很自然地希望能够尽早和史蒂夫结婚,但史蒂夫却拒绝了。这和史蒂夫对待克里斯·安一样,只不过现在这个女人变成了劳伦娜。但这种拒绝并没有坚持多久,他们结婚了。

    当劳伦娜与史蒂夫未婚同居的时候,虽然她对史蒂夫在伍德塞德市拥有一套11间卧室的大房子有些不解,但还是能忍受的。在与史蒂夫结婚以后,劳伦娜实在不想照看这么大的房子。(谁愿意一直保持一座面积有1.7万平方英尺的大房子一尘不染呢?况且这座房子的大部分房间从来就没有使用过。)于是,史蒂夫和劳伦娜一家就定居在了帕洛阿尔托市的韦弗利大街一座颇具农场风貌的房子里,这里离斯坦福大学有l英里的路程。这个社区面积不大,住在这里的人们彼此都非常熟悉,而且邻居家的孩子们也可以随便到各家玩。这里的很多居家小院都是为斯坦福大学的职员设计的,通常有一个小院,但卧室只有两间。

    在劳伦娜的影响下,史蒂夫一家开始过着与一般家庭不同的生活。今天,尽管他们一家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也更有钱了,家庭成员也增多了,但他们还是住在这座房子里,一直没有搬出去。

    90年代初,乔布斯的事业不算顺利,NeXT公司一直没有起色,皮克斯公司也可能随时面临拐点。幸运的是,史蒂夫的个人生活给了他不少安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史蒂夫和生意场上的他大不一样,在家庭生活中,史蒂夫显得很平静,与世无争。他看起来特别喜欢和自己的儿子里德一起玩,对于那些见惯了史蒂夫单身生活的人来说,史蒂夫成为了一家的男主人,并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当看到史蒂夫和他儿子里德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承认,史蒂夫的确是一位尽职尽责而且还颇有爱心的好父亲。有时候人们也能看到他和他的女儿丽莎一起溜冰,丽莎此时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史蒂夫也接受了她。史蒂夫之所以能够接受丽莎,主要是因为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加深了,于是慢慢地史蒂夫对丽莎的态度也软化了不少。劳伦娜也没有拒绝丽莎加入到他们的家庭中,史蒂夫的一些朋友很是赞赏劳伦娜的这一点。史蒂夫夫妇还特别欢迎十二三岁的小孩到他们家玩。在这一年的万圣节前夕,住在帕洛阿尔托市附近的巴德·布罗姆利就陪同一群小孩“敲锣打鼓”地来到了史蒂夫的家门口。史蒂夫亲自为他们开门,他用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用另一只手抓些小食品给这些穿着化装服的小孩子们吃。当然史蒂夫给他们的不是糖果之类的东西,他给的都是些蔬菜、水果等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比如他就常常拿出一小瓶胡萝卜汁给每一位来访者喝。

    在个人生活方面,乔布斯有苦行者般的简朴观念。当年只有24岁的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苹果电脑市场状况良好时,史蒂夫·乔布斯仅仅出售了100多万美元的个人持有股,就成了百万富翁。随后,乔布斯就在山边小镇洛思加托斯买了一座房子,这个地方紧靠着圣克鲁斯山。他没有对这座房子细加装饰,只是挂了一幅麦克斯菲尔德·派黎思(Maxfield Parrish)的绘画作品。这座房子除了在乔布斯的卧室里有坐垫和床垫外,没有任何其他家具。

    史蒂夫还慷慨地为向尼泊尔和印度的盲人提供帮助的慈善组织捐款。

    (根据《缔造苹果神话——乔布斯传》整理编写)

    [美]西蒙 中信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