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最早的病是治理贾府、关心贾琏,累出失眠症。
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晚上回荣国府,把贾琏小厮昭儿叫来,听他报告贾琏送林姑娘到苏州的事。然后和平儿连夜给贾琏打点衣物,凤姐既得事无巨细地关心贾琏,还得担心贾琏在外头认得混账娘们儿,故叮咛昭儿。她忙完了,“天已四更将尽,纵睡下又走了困”。在这段文字旁边脂砚斋评此为病源伏线,后文方不突然。”
接下来,凤姐明明体力透支,却挣扎着管理荣国府。
第十九回开头写道,贾元春归省后,“人人力倦,各各神疲”,黛玉累得连跟宝玉聊天都不想聊了。凤姐却使劲撑着:“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她是不能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挣扎着与无事的人一样。”脂砚斋又加个短评伏下病源”。争强好胜不落褒贬是凤姐的病源,兢兢业业管理贾府也是凤姐的病源。凤姐还真有点儿“割肉饲鸽”、“舍身饲虎”味道。倘若她死在荣国府鼎盛时,可以办个比秦可卿还阔绰的葬礼,开个隆重追悼会,加上“因劳成疾”、“公而忘私”乃至“因公殉职”考语。
再往后,除了体力透支之外,凤姐还贫血。第四十四回凤姐因贾琏跟鲍二家的偷情而泼醋后,贾母命贾琏向凤姐赔罪。贾琏看到凤姐“不施脂粉,黄黄的脸儿,比往常更觉得可爱。”凤姐在色鬼丈夫眼中,永远只是性符号。这次变成因病弱而可爱的性符号。在“黄黄的脸儿”旁边脂砚斋评道:“大妙大奇之文。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什么病根?曹雪芹还没展开写,但稍有医学知识都可以看出:凤姐贫血。
《红楼梦》进展到曹雪芹构思中的一半,第五十五回,将来对凤姐致命的病出现了。元宵节后,凤姐小月,后来从平儿嘴里说出来,凤姐流的是六七个月的男胎,因操劳太过并为气恼所伤才流产。凤姐自恃强壮,继续在闺中遥控着管家,想起什么事来,就派平儿去回王夫人。如此不知调养不服输,一个月后,添了下红之症。几乎调养一年,才渐渐起复。
凤姐病倒,出现了探春理家。凤姐是不是可以安心休息?仍然不能。因为探春理家虽是三驾马车同时运转,却三个人都有理由不能对荣国府进行深人管理和实质性管理:探春是姑娘,有些事可以叫她知道,有些事不能叫她知道;李纨是寡妇,同样有些事可以叫她知道,有些事不便叫她知道;宝钗是亲戚,更是有些事可以叫她知道,有些事绝对不能叫她知道。三驾马车处理不了的事,往往是荣国府最棘手的事,还是得汇总到凤姐这儿。得凤姐“拆开这鱼头”,理清这乱麻。管家娘子打架、拌嘴、赌博、偷盗,都会闹到凤姐跟前。探春处理不了的其他事也会报告凤姐。有些事凤姐主动过问,像赵姨娘兄弟死了给多少钱?探春那儿刚接手,凤姐已派平儿来告诉该如何执行。凤姐名曰“静养”,实际操不完的闲心,一刻不得心静。
第六十四回凤姐曾悲哀地对宝玉说,她现在是“强扎挣着”管家,“别想说病好,求其不添也就罢了。”宝玉劝凤姐“保重身体,少操些心”。两人话里都有股悲凉之气。此时在贾府的街谈巷议中,凤姐已病人膏肓。贾蓉给贾琏和尤二姐拉皮条时说,凤姐一年半载之中就会死掉,届时尤二姐就可以做正室;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将多年积累全部搬到小花枝巷,“又将凤姐素日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她,只等一死,就接她进去。”凤姐年纪这么轻,竟然给人造成不久于人世印象!她最亲爱的丈夫贾琏和最信任的侄子贾蓉都盼着她死,只有平儿心疼并爱护她。
凤姐得了不治之症“血山崩”,是第七十二回平儿向鸳鸯透露的。据平儿说,凤姐的病越来越重,一是因不好好调养,二是因讳疾忌医。平儿跟鸳鸯聊天,巧妙地说明,凤姐的病已威胁到生命——鸾鸯姐姐就因此病而死。仅仅隔了两回,凤姐遭到王夫人突然袭击,就绣春囊一事责问她,怀疑绣春囊属于她。受到亲姑妈的致命诬陷,自尊心极强的凤姐悲愤之极、感伤之极。然后王夫人命凤姐半夜突袭查抄大观园,因为强烈精神刺激和深夜奔波辛劳,凤姐当夜“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请太医来。”
凤姐看病,太医立下这样的医案:“看得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至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今用升阳养荣之剂。”
生这么长时间病,凤姐居然第一次看病!因为,她“恃强羞说病”。平儿问一声“身上觉怎么样”,她都不高兴,说“咒她”。其实,不用任何人咒凤姐,她已得了不治之症,她越来越严重的症状跟西医妇科定义的子宫癌晚期相似,而且跟纵欲并寻花问柳的丈夫有关。
贾府的经济状况寅吃卯粮,管家婆的身体也寅吃卯粮。黄鼠狼专拖病鸭子,贾府巨大灾难来临时,强支病体管家的凤姐首当其冲地遭受了灭顶之灾。
贾雨村拔出萝卜带出泥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六回有条评语:“阿凤心机胆量真与雨村是一对乱世之奸雄。”
贾雨村和王熙凤当然不会是夫妇意义的“一对”,但在作恶心机胆量上,两人堪称一对。而且,他们的命运密切相关。
贾雨村是贾府“忽喇喇似大厦倾”的诱因,是“多米诺骨牌”倾倒的第一块。拔出萝卜带出泥,贾雨村倒台,导致贾赦、王子腾倒霉,再加上贾元春已死,贾府被抄。贾府被抄稍后,凤姐因劣行暴露,被休。
贾雨村是《红楼梦》的重要小人物也是重要小人。他似乎像排球场的“自由人”,能占据任何需要占据的位置;似乎像八爪鱼,能将触角伸到任何需要伸的角落。这位本来跟《红楼梦》三大核心人物,即宝玉、黛玉、凤姐,都八杆子打不着,因为天才小说家的妙思,他居然愣是能和这三个人都发生联系:他罢官做西宾偏偏做到林如海门下,成了黛玉的老师;他受林如海之托送黛玉进贾府,借机黏上贾政夤缘复职;接着利用“护官符”,乱判葫芦案,又使凤姐的叔叔王子腾成了他的保护伞;然后,“兴隆街大爷”经常来贾府跟贾赦、贾政套近乎,并纠缠贾宝玉。贾雨村给贾赦拍马屁,拍出后来贾赦获罪、贾府被抄的“古扇案”,因为贾雨村能要来扇子,贾琏要不来,贾赦还把贾琏胖揍一顿。平儿才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种”。贾雨村罪行暴露,当年保举他的贾政受到牵连,荣国府兄弟两个的官都丢在贾雨村手里。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脂评点明了这四出戏的含义:第一出,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伏黛玉之死。
为什么说第一出《豪宴》伏贾家之败?因为贾家后来发生了跟“一捧雪”类似的事件。《豪宴》选自清初苏州作家李玉的《一捧雪》,莫怀古家藏“一捧雪”白玉杯受豪门觊觎,导致家破人亡。而贾赦看中石呆子古扇,附庸风雅欲夺人所爱。石呆子宁死不给。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利用职权,讹石呆子欠了官银,将其下狱,抄没古扇送给贾赦。石呆子不知是死是活。贾雨村一插手,事情性质完全变了,后来成了贾府败落的重要原因。
贾雨村这个依附于贾府的“能不够”,官做到大司马,炙手可热。第七十二回,他突然被降职。消息是林之孝对贾琏说的。贾琏对林之孝说:贾雨村的官未必做得长,“只怕将来有事,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贾琏的担心最终应验,贾赦、贾政、贾珍都跟贾雨村交往密切。贾赦是“古扇事件”,贾政是葫芦案,贾珍也会有类似瓜葛。林之孝对贾琏说“东府大爷”即贾珍跟贾雨村最好,这一狼一狈肯定好不出什么好事来。
贾雨村先降职,再罢官,然后“伽锁扛”。他办的缺德事以及跟贾赦、王子腾相关的事,一件一件浮出水面:
第一,葫芦案重审。
当年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现在糊涂案不再糊涂。当年贾雨村利用职权草菅人事,讨好贾政、王子腾,不追究薛蟠的命案。重审后贾政和王子腾都受到牵连。薛蟠也逃脱不了杀人罪责。葫芦案是怎么重审的?恐怕不会像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当年的“门子”回来向当年的太爷报仇。那未免太戏剧化了。葫芦案可能有更复杂也更合理的重审法。但曹雪芹如何处理的,已经永远看不到了。王子腾也不可能像程高本续书写的,堂皇人阁,却在上任路上死了。他肯定受到贾雨村牵连,至少会罢官。贾政保举过贾雨村,也难逃罪责,他的学政之类的官,肯定保不住。何况贾元春已死。皇帝连“投鼠忌器”都不必考虑了。
第二,古扇案重判。
当年贾雨村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石呆子古扇讨好贾赦,现在贾雨村的罪行暴露,贾赦也逃不了干系。《红楼梦》开头《好了歌注》“为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两句旁边,脂砚斋加评“贾赦、雨村一干人”。说明贾赦和贾雨村是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联系贾元春点的《豪宴》“伏贾家之败”,说明跟一捧雪类似的古扇是贾赦获罪关键。贾赦待罪期间就死了,没有再迫害鸳鸯的机会,鸳鸯也没必要殉主。
第三,平安州不平安。
尤二姐被赚人大观园时,贾琏出差到什么地方?平安州。
“平安州”其实最不平安。可以有两解:一解是贾琏到平安州办事,后院起火,尤二姐被凤姐赚人大观园;另一解是这个跟贾赦老儿密切来往的平安州将来是贾赦获罪原因之一。
《红楼梦》每出来一个地名,常有深意。曹雪芹采用正反两面命意。一种是以谐音命意,如贾雨村老家是“湖州”,意思是“胡诌”;“贾雨村言”是“假语存焉”。另一种是正话反说,这个跟贾赦密切来往的“平安州”将是给贾赦带来不平安的要冲。
第四,“长安”不再“安”,“云光”变“运气光”。
当年凤姐假借贾琏名义写信给长安府云光,破坏张金哥的婚事,得到三千两银子。“长安”的意思其实是反讽,一点儿也不安;“云光”则是谐音,“运光”,运气全部丢光。云光操纵他人婚事害人至死的事情暴露,凤姐害死人赚银子的事随着曝光。也可能事情是反过来进行:凤姐害死人的事暴露,封疆大吏云光的运气也就光了。
第五,鲍二家之死重提。
当年凤姐泼醋导致鲍二家自杀,家人向凤姐汇报:鲍二家的娘家人要告,凤姐盛气凌人地说:“我正想要打官司呢!”“只管让他告去,告不成,倒问他个以尸讹诈,!”凤姐持这样的态度,因为贾府此时如日中天,凤姐此时风头正劲。贾琏用二百两银子买通鲍二,用王子腾的关系疏通官府。待贾府倒霉,鲍抹了。
第六,张华告状案真相大白。
凤姐操纵察院告贾琏“国孝家孝中,背旨瞒亲、停妻再娶”,最后会全部暴露。这会成为贾府的罪名,更主要的是凤姐的罪名。
贾雨村、长安县、云光、平安州……一人一个案件,都对贾府“忽喇喇大厦倾”,分担一定的责任。而负主要责任的,则是那个本来没有任何责任的贾元春。
谁叫她死了呢?而且,她是怎么死的?她的死,是仅仅使得贾府没了靠山呢?还是她本人在宫廷斗争中获罪而死,大大地连累了贾府?是《红楼梦》最有趣的谜团。
孤雌凤迎头遭遇雪山崩
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看到有关王熙凤的画是一只雌凤站在冰山上。这凤孤苦伶订,因而凤姐被休;这凤站在太阳曝晒的冰山上,因而根基不稳。
冰山者,雪山也。冰山融化产生雪崩。
无巧不成书,第七十二回凤姐得的病就叫“血山崩”。
“血山崩”音谐“雪山崩”。
妙不可言!曹雪芹用个如此有深刻哲学意味的谐音。
凤姐身体崩溃了,她依恃的高大巍哦冰山也崩溃了。
第七十二回,贾雨村降职,实际是贾府整个官僚网络崩盘的前兆。贾雨村降职是四大家族“雪山崩”滚下的第一团雪,第一块冰。此后导致贾府败落的事件是后续的、大大小小冰块雪团。
在第七十二回,《红楼梦》里的一对男女奸雄,同时崩盘。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贾雨村崩盘导致王熙凤崩盘。凤姐也是有政治生命的,她是国公府说一不二的管家婆。凤姐同时遇到生理的“血山崩”和政治的“雪山崩”,政治生理生命一并玩完。
贾雨村倒台后扯出贾府几个案件,前几个即葫芦案、古扇案、平安州案,跟凤姐没多大关系;后边三个案件即:长安县云光渎职案、鲍二家之死案、张华告状案,凤姐一概脱不了干系。
这些案件可能怎么样暴露出来?我们略作推测。
长安县案件或张金哥案件。有三条可能暴露的渠道:
第一条渠道是云光。这是由他的名字决定的,“云光”者“运气光”也。当他恶贯满盈时,张金哥事件抖露出来。用青州俗话说割了秫秫显出狼来。”拿了钱托他办事的“贾府”扯出来了。贾府里边哪个承办的?这就追到凤姐头上了。
第二条渠道是老尼净虚。像净虚这样的老尼,名曰“出家”实际经常在达官贵人家穿门人户,是典型的三姑六婆。净虚经常满口“阿弥陀佛”地在上层社会太太奶奶之间走动。这类长舌妇嘴上哪有把门的?她在什么王爷府比如忠顺王府,聊上几句“琏二奶奶如何如何”,消息就走露了。
第三条渠道,也是最可能的渠道,是宁国府被凤姐责打过的家人。凤姐协理宁国府时,有一个下人早上点名迟到了,凤姐毫不留情地下令责打并扣月钱!脂砚斋在旁边加了条评语又伏下文,非独为阿凤威势写此一段笔墨。”这个被责打的人,很可能在凤姐给秦可卿送殡时陪同凤姐住在铁槛寺,全部掌握了凤姐受贿并害死两条人命的事实。张金哥事件暴露后,这位当年受辱的女仆,成了凤姐致命的证人。也可能,张金哥事件就是她告发。
鲍二家案件则有两种可能甚至两种可能同时存在。
鲍二家案件,确切地说,应该是:前鲍二家之死和后鲍二家头发事件。有点儿像绕口令。
鲍二前后娶过两房媳妇,她们都是荣国府的风流女仆。前鲍二家是鲍二原配,因为在凤姐生日那天跟贾琏私通被凤姐当场捉获,羞愧自杀。后鲍二家是鲍二续娶,是贾琏老情人多姑娘。凤姐为了女儿出痘时派贾琏独宿,贾琏趁机勾搭上多姑娘。多姑娘美色多情还讲点儿情调,给贾琏留下一绺头发。被平儿发现,藏了起来。根据脂砚斋评语,这缕头发后边还会出现,在贾琏凤姐之间引起轩然大波。
一前一后两个鲍二家的,都是凤姐命中的魔星。
前鲍二家的,因跟贾琏私通自杀,贾府败落后,其娘家人再算旧账,贾琏和凤姐吃不了兜着走。
后鲍二家的即多姑娘过去送给贾琏的头发,还是被凤姐发现了。凤姐大闹,贾琏再也不像当年听凭凤姐为所欲为,他竟然借此以“嫉妒”为名,将凤姐休了。
这样说的依据是脂砚斋第二十一回回前评语,写出后三十回唯一存下的回目“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并做了解释。大意是:二十一回袭人因为宝玉没日没夜地跟姐妹玩,教训宝玉,宝玉表示悔改;平儿发现多姑娘的头发,给贾琏藏起来。读者看到这回文字觉得妙,如果看到后三十回相似情节会觉得更妙。现在袭人娇嗔宝玉,平儿救贾琏,是写丫鬟劝诫有用;后边写主子劝诫却不灵,宝钗劝诫宝玉,宝玉不听;凤姐在贾琏跟前充英雄,贾琏不理。
附带说一句:对多姑娘这个人物处理,曹雪芹有个小疏忽。那就是:第六十四回,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叫鲍二夫妇来服侍。这个鲍二家的,就是多姑娘。“那鲍二向来却就和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见鲍二手里从容了,便嫁了鲍二。”也就是说后鲍二家”是贾琏当年的情人多姑娘。但是第七十七回晴雯被赶出怡红院后,住在姑舅表哥家,表嫂还是同一个人但叫“灯姑娘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才俊,上上下下竟一半是她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这说明第七十七回,多浑虫还活着,多姑娘不能重婚。
张华告贾琏案。
张华告贾琏国孝家孝背旨瞒亲停妻再娶,以张华那样的赌博无赖,何以会有这样的胆量?有这样的见识?无赖告状不侧重敲诈银子,却侧重要回尤二姐,更令人怀疑。贾珍早就怀疑张华怎么还敢告状?贾琏静下来自然也会好好琢磨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要弄清这件事对贾琏来说其实不难,或者收买,或者威胁,叫旺儿、庆儿、王信,顺便哪一个开口就行了。
贾琏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查清尤二姐之死的真相。除尤二姐是她心爱的小妾、怀了他的儿子之外,还因为贾琏苦心孤诣积蓄的银子,都进了凤姐口袋。
凤姐大闹宁国府,贾蓉和尤氏吃了大亏。尤二姐死得不明不白,贾琏和贾蓉都怀疑凤姐做了文章。贾蓉既然已派家人跟察院打过交道,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再多花点儿银子,凤姐操纵察院的真相不难弄明。如果设法把张华弄回来,凤姐唆使无赖告丈夫、处心积虑害死丈夫小妾,就板上钉钉了。
此时贾母已驾鹤西去,薛宝钗已做了宝二奶奶,邢夫人有权把凤姐叫回“那边”,王夫人无理由再管长房的私事。凤姐成了邢夫人和贾琏的板上鱼肉而且罪证凿凿:张金哥事件图财害命;唆使张华制造官司整丈夫;妒忌泼悍害死尤二姐;不敬公婆,不尊丈夫,冒犯族长……墙倒必遇众人推,这时秋桐、善姐,乃至算命的,没准儿还有胡庸医,最后可能还有平儿,都重新站队,效忠邢夫人和贾琏,成了凤姐的对头。
当年凤姐打了平儿后,李纨曾说过:你们两个人该换个个子。这件事也兑现了。凤姐在待罪期间,跟平儿的地位颠倒了过来。她不得不抱着重病干最低下的活儿:在穿堂门扫雪,而且在那儿捡到了贾宝玉的玉。
然后,贾琏宣布休妻。凤姐心灰灰、病恹恹、惨兮兮,“哭向金陵事更哀”。
刘姥姥患难之中见真情
刘姥姥的重要性在于她在三个重要时间,以特殊身份接触贾府方方面面人物并目睹贾府兴衰:一进荣国府,贾府气势熏天;二进荣国府,贾府豪华享乐却内囊渐尽;三进荣国府,贾府被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刘姥姥是贾府盛衰隐线,是红学家共识。
从小说创作角度来说,刘姥姥既是情节构思的隐线,又担负重要的人物叙事功能。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铺叙豪奴的张狂、凤姐的雍容、贾府的富贵;二进荣国府,铺叙贾府的奢华享受、贾母和凤姐等的为人、林黛玉等人的生活场景;三进荣国府,铺叙荣国府的败落惨状,收结凤姐最后的心事:巧姐。刘姥姥是具有强烈跌宕效果的人物视角。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刘姥姥本人是颇有神采的人物,算得上大观园“万丛红中一点绿”。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是贾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戏,也是两个身世不同老太太“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的戏,更是刘姥姥“溪头盛开野菊花”的戏。刘姥姥不卑不亢对贾母,热情实在对凤姐,体谅体贴待鸳鸯。在大观园诗人面前,一个大字不识的刘姥姥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这朵野菊花居然霎时间喧宾夺主,使艳冠群芳的牡丹薛宝钗,风露清愁的芙蓉林黛玉,香梦沉酣的海棠史湘云,还有霸王花王熙凤,相形见绌。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村老媪熟练得体地周旋于贵族太太、小姐之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需要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什么话令对方人耳顺心就说什么话。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无愧“山寨版外交部长”!
刘姥姥能在大观园玩儿得这么痛快,这么有诗意,因为她投了凤姐的缘,投了贾母的缘,而且是“天上的缘分”。当大观园群芳凋零,谁也顾不了自己命运、更顾不得别人命运时,刘姥姥这朵傲霜野菊,异军突起,救了凤姐唯一的女儿巧姐。
这,就叫“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看到关于巧姐的画,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个美人在那里纺绩。这意味着,凤姐的女儿、国公府千金小姐巧姐,最终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板儿之妻、刘姥姥外孙媳妇。巧姐绝对不是像程高本写的,嫁到千顷地人家做地主婆。
关于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意思很明确:贾府败了,什么权都没了;家亡了,母亲被休了,能帮忙的亲戚一个也没有。母亲过去偶然资助过刘姥姥,成了救巧姐出火坑的恩人。
关于巧姐的《红楼梦十二支曲·留余庆》显然是从凤姐角度唱的:“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意思也很明确:巧姐被狠舅奸兄卖进妓院,幸亏当年母亲积阴功,帮助过刘姥姥,刘姥姥成了巧姐的恩人。
按照曹雪芹的构思,巧姐应该是在贾府被抄、凤姐获罪之后,被“狠舅奸兄”所害,卖进了妓院。
“狠舅奸兄”是哪两个?王仁是凤姐的娘家弟弟。“王仁”者,“忘仁”也。王仁是“狠舅”,没什么可争论的。有的早期红学家怀疑贾芸是“奸兄”。其实脂现斋评语早就解开这个谜团。曾有人在描写小红的字句边评个“奸邪婢”,畸笏加段说明:这是因为没看到后边狱神庙文字。看来,根据曹雪芹构思,小红在凤姐最后岁月中,曾跟贾芸一起到狱神庙看过并帮助过凤姐,因而贾芸不是那个“奸兄”。我怀疑,贾蔷很可能是那个“奸兄”,贾蓉对凤姐怀恨在心,也有可能参与骗卖巧姐。程高本写贾环参加了迫害巧姐的活动,这是续写者连辈分都没弄清胡写。贾环再坏,他是巧姐的叔叔,不是哥哥,不具备做“奸兄”的基本条件。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把巧姐从妓院救出来。一进二进荣国府已经埋下她将来要把巧姐娶回家给板儿做媳妇的伏笔:
一进时,刘姥姥忍耻向凤姐救助,脂砚斋评语说:正因为老妪能忍耻,将来才有收大姐(巧姐)之事。乡村老太太娶国公府小姐为孙媳不能叫“忍耻”,娶青楼女子才叫“忍耻”。
二进时,巧姐跟板儿抢一个香橼,“橼”谐“缘”,二人儿时伏结缘之笔,成年后喜结良缘。这一点脂砚斋评语也点出来了。
贾府被抄,凤姐被关、被审、被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时,对女儿不幸只有把眼泪流干。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态炎凉,人情如纸。什么人能帮助彻底败落、几近于过街老鼠的凤姐?凤姐富时的“远亲”刘姥姥在她穷时挺身而出。
幸亏还有个刘姥姥!可怜赫赫有名的凤姐仅剩个刘姥姥。
根据靖藏本提供的线索,凤姐最后时刻回首往事极感惨痛。
曹雪芹会利用二十世纪科技手段让凤姐像电影“摇镜头”一样,一桩一桩,一件一件,回顾往事吗?
是回顾像只霸王凤在贾府上空肆无忌惮盘旋的得意时光?
还是回顾她曾经有过的青春靓丽、真情爱意的美妙时光?
凤姐回顾还是不回顾?回顾什么?怎么回顾?随着曹雪芹原稿后三十回越来越远去,成了永远的谜。
凤姐最终用自己的不幸证明: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多强的女人都是弱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