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入地球的揭秘-黄土高原形成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地理位置

    我国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祁连山东麓的日月山,北抵长城,南达秦岭山脉,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包括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甘肃、青海和河南的一部分地区。

    黄土厚度一般为80米至120米,最大厚度可达180米至220米。黄土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抵抗侵蚀能力很弱。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这一地区盛行的偏北风把新疆、宁夏、内蒙古乃至远在中亚沙漠中的大量粉沙刮到黄土高原地区堆积下来。因为黄土高原与黄土底部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高原下部地貌形态多样,起伏比较大,但上部沉积黄土厚度大体相近似,并有从东至西逐渐变薄的趋势,同黄土来源于西部的方向是一致的,这说明黄土是从别处过来的。

    但有不少科学家发现,黄土层的底部有一个砾石层,而这浑圆的砾石层却是典型的河流沉积物。

    他们认为,这些黄土的原籍在黄河的上源,是河流把黄土冲刷下来形成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土既不是风形成的,也不是水形成的,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风化形成的。

    也有的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既来自西北、中亚,由大风刮来,又有绵绵流动的河流携带而来,还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基岩上风化的,是在这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黄土的来源

    中外学者对黄土的来源问题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黏土。

    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黏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延伸阅读

    “黄土风成说”于1877年提出。认为黄土来源于大气粉尘降落。粉尘受到雨水、霜雪、生物活动等作用,发生次生碳酸盐化、碳酸盐与黏粒物质构成微团粒或集合体而成为黄土,并被搬运到沙漠外的地区堆积成黄土高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