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箱事件-创作谈 外部角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少衡

    我觉得任何一个小说题材都可以有多个表现角度,不同的作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每一个作家应当都有最适合他的角度。我在写这个中篇时试图找一个自己的角度,我感到自己的选择余地不大,可能只能这样去写,因为自身的生活所限。相对于许多乡村题材作家,我自认为是个外人,我曾在乡村当过三年插队知青,干过三年小学教员,当过一年多乡镇干部,以后因为工作,也接触若干乡村事务。这些经历有其共通之处,使我的乡村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观察和认知。我对乡村题材小说比较留意,可能因为自己的上述乡村生活,但是在自己的小说中却较少写及,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自己的外在感。写这一个中篇时,我发觉外部观察有别于内在描绘,却也同样能够成为一个角度,提供该角度有别于其他角度的视点和认知。事物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观察表现,角度多了,其丰富性就大,角度过于单纯,完整性就受影响。所以不同角度应当各有其意义和价值,不论是从内部入手,还是从外部观察,无法互相替代。我描述个人看法的上述语言很干燥,缺乏色彩,说来自己感到很吃力,不如在这里打个比方:世间所有生命都生活于地球之上,我们从自己的立足之地去感知世界,看到城市里一片高楼,道路交通十分拥堵,旅游胜地风光很好,三聚氰胺相当恐怖。眼睛抬高一点,美国和欧亚都在闹金融风暴,伊拉克人体炸弹正在行动,等等,这世界就是这样。然后神舟七号冲天而上,借着飞船上回望的镜头,我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悬在空中,自西向东,旋转不息,蔚蓝的星球海域辽阔,陆地宽广,很壮观很好看,让我们感到新鲜和愉悦。从太空观察地球,跟在地球上东张西望果然不太一样,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感知。所以人们才会想去制造火箭和飞船,显然外部观察能够补充我们的感受。我希望这小说可以为关心时下乡村状况及其变迁的读者提供另一个观察角度和若干信息,也感谢《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容我如此介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