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娘见了,很不高兴,立马阴下了脸。她认为婆婆住久了城里,除了烧饭、洗衣,农活一点儿也插不上手,回来无疑给家里增添了一份负担,是一种累赘。
于是,趁丈夫不在——出外挑烂泥去了,二话不说就让她住在了老楼里。
老楼在新房斜对面,分上下层,底层关着猪,上层堆放着杂物。层与层之间斜搁着一架木梯,那木梯因为长久不用,再加上鼠咬、虫蛀、霉变等因素,梯板已经破烂不堪,人踩在上面,会吱呀吱呀地响,如同行走在琴键上,令人心惊胆寒。
休息在家的苇子见状,很不是滋味,便劝娘:“奶奶这么大年纪了,住在老楼里摸上摸下的,不便,再说那梯板已烂了,万一断了……我们新房这么大,奶奶住进来也不会挤……”
话未说完,苇子娘就狠狠地瞪了苇子一眼,斥道:“你懂什么呀,你!村里谁家叫老人住新房了?!”
苇子一下子哑了,无言以答。确实,在村里是没有一个老人住在新房里的,让老人住在老屋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苇子劝不了娘,但见那老楼的梯板烂得实在不成样了,便向隔壁的木匠阿三借来了木作用具,叮叮当当地修理起来。修罢,重重地踩上去,在每级梯板上使劲地蹬几下,见梯板安然无恙,才放心地赶往县城上学去。
再说苇子奶奶是个要强的人,见自己辛辛苦苦地干了一辈子,为了弥补家用,还出外当了半辈子保姆,攒起来的钱更是分文不留地交给了媳妇——儿子家造新房的钱有一半就是自己的!可如今回来了,媳妇不仅整天阴着脸,还让自己住在老楼里,内心就有些受不了,免不了背着媳妇在外人面前发发牢骚:“你们别看我媳妇闷声不响的,阴着呢!她巴不得我早死一天好一天……”说着,眼圈儿就潮红了……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苇子奶奶在外人面前说的话,很快就让苇子娘知道了。但苇子意外地发觉娘不仅没有发作,相反对婆婆出奇的好起来。她除了仍叫婆婆住在老楼里外,一反常态,时常前去婆婆那里问暖问寒,还顿顿好菜好饭相待。那亲劲儿,远胜亲女儿百倍!
起初苇子、苇子奶奶,以及村里人都不敢相信苇子娘的转变,苇子奶奶甚至于怀疑媳妇是不是在饭菜里下了药,要毒死自己。后偷偷地喂了狗,见狗依旧鲜蹦活跳的,内心的疑惑和恐慌才一扫而光。她打心底里认定媳妇是变了,变孝顺了,心恍如一下子掉进了蜜罐里,核桃似的老脸上绽出了幸福的笑。
于是,一时间,苇子娘成了村里好媳妇的楷模。那些做了公婆的,每当碰见她,总会表现出格外的亲热。跟自家的媳妇发生口角,也总忘不了带上这么一句:“同样是媳妇,你跟人家苇子娘比,不及人家苇子娘一根毫毛哩!”
可惜好景不长,苇子奶奶尚未享够福,就一命归天了。
苇子奶奶是摔死的。
那是深秋的一天黄昏,天色已黯淡下来,楼道里显得有些黑。苇子奶奶吃完晚饭,像往常一般摸索着上楼,走到木梯中央时,只听“咔嚓”一声,一块梯板断了,苇子奶奶便像风中的芦苇般晃动了几下,滚下来……
苇子闻讯从学校赶回来。他对梯板的断裂深感蹊跷,便在老楼里不断地转悠。突然,他惊诧地发现:断裂的梯板一端留着明显的锯痕!这一发现,使他不寒而栗!
翌日清晨,当村里人还在哀叹苇子奶奶的福浅时,一辆警车呼啸着驶进了村里。几乎所有的村里人都看到,当公安铐走苇子娘的时候,苇子望着他娘突然跪了下来,他尖叫了一声:“娘!”泪水一下子涌流满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