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着力在“加大放权力度、推进协同放权、规范审批行为”三方面下功夫。
加大放权力度。聚焦市场需求,再砍掉一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削减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取消下放投资审批权限,中央层面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今年要进一步减少。特别要着眼于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重点围绕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补短板的投资项目,进一步清理压减投资审批事项,大力简化、整合和规范报建审批。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环保事项外,投资项目强制性评估评审一律取消。
推进协同放权。大力推动放权配套联动,统筹考虑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审批事项,相同或相近类别的要一并取消或下放,关联审批事项要全链条整体取消或下放。有关部门制度规定要根据“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要求及时调整,加强衔接,真正实现“一证走天下”。要上下联动推进改革,上级政府放权要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坚持权力和责任相匹配、事权与能力相适应,加大对基层改革的指导督促,确保放得准、放到位,基层接得住、管得好。
规范审批行为。要创新和优化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缩减自由裁量权,全面推行网上并联审批。大力精简申报材料并压缩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都要严格按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同时,要加快开展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二)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重点围绕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一是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积极推进“三证合一”改革在全社会的广泛实施,建立跨部门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的保障机制,促进存量代码转换和基础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最终实现“三证合一”网上办理。在此基础上,今年还要实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二是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再砍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登记前置审批,适时修订企业登记前置审批项目目录,精简工商登记后置许可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切实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探索采取取消审批、备案管理、告知承诺等多种放权方式,有效释放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三是进一步提高注册制度便利化水平。扩大简易注销程序改革试点范围,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加强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跟踪指导,完善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有关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试点。
(三)治理垄断性中介服务和收费乱象
政府放权降低了“门槛”,但一些审批中介打着政府的旗号搞垄断,强制服务,强行收费,被社会上称为“二政府”“红顶中介”。比如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阶段就有可行性报告、环评(环境影响评估)、水评(水土保持评估)、能评(节能评估)、文评(文物影响评估)、稳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交评(交通影响评价)、灾评(地质灾害评估)、震评(抗震能力评估)、雷评(雷击风险评估)等十多项中介服务。每项服务大多伴随着高收费。中介服务乱、收费高冲减了简政放权红利,使企业负担不减反增,也为寻租腐败提供了机会。要加快中介机构与行政审批部门彻底脱钩,斩断利益链条;清理规范中介收费,制定收费目录清单。进一步精简规范评估事项,推广一些地方经验做法,推行区域评价、联合评估、多图联审等模式,让投资项目从审批阶段加速跑入施工建设阶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