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无故事-位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有个诗友叫陶词,朋友们都戏称他为陶瓷,他一笑了之,并不在乎。他的诗很漂亮,基本功也扎实。据说他爷爷是清末的举人老爷,通晓诗文。受其熏陶,他从5岁就能背诵唐诗300首,9岁能默写宋词300章,曾被当成神童宣传过。陶词的诗人梦从12岁就开始做,一直做到现在。虽然只有寥寥几首被县级小报印成铅字,但他仍然孜孜苦求,沉湎其中。

    陶词非常勤奋,除了上班,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诗上,一写就到深夜,连跟老婆亲热也舍不得多花时间。

    “写不成就别写了,你是不是诗人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妻常常这样劝他。

    他每次听到这话,脸就变得十分难看。

    “你也相信我不是写诗的料?”

    他的目光放射着痛苦。

    “不是这个意思。陶,别写这馊玩意儿。真的,我只是担心累坏了你的身体,我们过过正常人的日子不好么?你可以去玩游戏机、跳舞、甚至打麻将……我都支持你。”女人伏在他的肩头上绵绵地说。

    “我真不甘心呀!我的诗哪一首比他们那些发表的差?可为什么编辑不给发表?”陶词垂头丧气地敲起桌子。

    他10多年前就做好了当中国大诗人的准备,他对自己的诗才非常有信心。他有自己的书斋,有自己的写字台,就连笔名也准备了一串儿。

    “不是你的诗不好,只怪现在诗坛风气不正。20世纪的人写诗,非说要给30世纪的人看,再加上二百五的诗作者遇上二百五的诗歌编辑……”女人也愤愤不平。

    陶词不听劝,依然将心埋在诗堆里,每天凝神锁眉地拼积文字、家务活儿一指不染。

    女人心里有气,索性也丢开家务,搬个小凳也学着老公写起诗来。陶词讥笑她,连百家姓上的字儿还认不全呢,也想写诗?真是自不量力。

    可是没有多久,女人就收到了一家非常有名气的大诗刊的来函,信上高度评价了她的诗,具有超前意识,具有深奥奇妙的艺术魅力。并通知她的这一组诗已经被采用了。

    陶词从女人手里接过用稿通知单,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简直成了天方夜谭了。妻子则得意洋洋地炫耀说:“咋样,我比你强不?”

    陶词不语,他无言以答。

    又过了一些日子,那家大诗刊社把样刊寄来了。陶词仔仔细细地从头读到尾,没有一首诗他能读懂。再看妻子的诗,更是莫名其妙,驴唇不对马嘴……也许这就是新潮?还是自己眼拙?他苦思不解。

    “怎么样?感觉如何?”妻问他。

    “我根本没看懂你写的什么,能解释一下吗?”

    “这就对了,我悟出了写诗成功的契机。”

    他一怔,盯着女人。

    “诗不是我写的。”

    “你说……这诗不是你写的?”

    “真正的作者应该是你。”女人说完,嘻嘻地笑了起来。

    他越发感到糊涂了。

    “你把每一句诗从后向前念。”他进一步启发着丈夫。

    陶词恍然大悟,果然这几首诗都是自己从前写的,妻子只是将原诗反方向一字未动地抄了一遍而已,他一时感慨不已,久久地呆望着……

    傍晚,陶词把一摞厚笔记本端到妻子面前,对她说:“今后咱俩换位置吧,家务每天我来做。我这里还有800多首诗,够你发几年的了。”

    “你不当诗人啦?”女人疑惑地望着丈夫。

    他苦笑了一下,心酸地说:“不当了,我真的不是这块料,看来你比我更合适。”

    载于《青年作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