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标兵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在整个儿余福里女人们的画像里,标兵嫂将是最灰色的一幅。

    标兵嫂以前是一家国营工厂工具站的管库工。

    工业学大庆学得最热闹的时候,标兵嫂曾经被人用一块黑布蒙上她那双又大又亮的黑眼睛,在几十名各级领导和同行面前,不慌不忙,同时也是毫不迟疑地,从几百格大小工具架上准确地拿起任何人随口,说出的任何规格的工具:花钻、丝攻、管钳、车刀、百分表……于是她立马成了厂级十大标兵。

    那天开完大会,标兵嫂坐着大客车,戴着大红花,由工厂领导亲自陪着,锣鼓喧天地送回余福里,一直送到标兵嫂的家,把整个儿余福里给轰动了,都说标兵嫂结婚时也没有这么风光过呀!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余福里人便都改口喊她“标兵嫂”了。

    标兵嫂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但也确实算不上“聪明”,这从她多年之后仍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管库工就可以看出来了。她完全不懂怎样把“标兵”当作一块垫脚的石头用一用。

    辉煌的一页很快就轻轻地翻过去了。

    标兵嫂当“标兵”时曾经破格晋升过一级工资,也就六块八角人民币。可就这六块八角钱当时曾让几乎全厂的人一个星期没睡好觉。后来一部分人加工资时她因为工资已经比人家高了便没有加,她自己也觉着理所当然。再后来又加了一次工资仍没有她,这时和她一起进厂的同事们的工资便全都和她一样高了。她还是觉得理所当然。再再后来她的工资就和所有的人一样风平浪静水涨船高了。

    改革开放搞活以后人们都忙着向钱看,除了残存的几个老领导偶尔碰见她会想起当年好笑的蒙眼睛游戏以外,没有谁还记得那个“标兵姑娘”了,连标兵嫂自己都觉得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了。

    标兵嫂对改革的直接感受是钱比以前多了,但是却不经花了。

    标兵嫂更没有想到改革搞活搞到后来竟然把工厂搞得奄奄一息,搞得四十五岁以上的女工一刀切,全部下岗。

    标兵嫂刚刚过线。

    标兵嫂最后一遍做完库房的清洁,最后一遍整理好那几百个大小方格里的工具,摘下钥匙串上的库房钥匙时便潸然泪下了。

    标兵嫂的丈夫还在岗上,标兵嫂的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为了保证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营养,标兵嫂偷偷地拼命克扣自己,节约每一个铜板支援革命。标兵嫂从来不进发廊洗头,更不烫头。标兵嫂从来不用什么洗面奶,如今更是只用蛤蜊油。

    标兵嫂迅速衰老下去,一点儿也没有她这个年纪的女人应有的富态,可标兵嫂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有一天买菜时那小贩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一分钱的事,你这个太婆几啰嗦哟!”标兵嫂这才大吃一惊:我已经这么老了吗?

    标兵嫂常常在梦中回到她的工厂,回到她的库房,梦醒时分才发现耳边全是泪。

    街政府在余福里巷口前办了一个夜市,专门解决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问题,标兵嫂申请到了一个摊位。标兵嫂没有本钱,只能做些零碎小商品生意。一天晚上退了休的老领导逛夜市时看见了标兵嫂,很惊诧地说:“你……你怎么也下岗了?”

    标兵嫂好半天不知该怎么回答老领导的话。

    老领导长叹一声,摇摇头,背起手走了。

    那天晚上标兵嫂又梦中回到了工厂,她又被人蒙上了眼睛,可是她怎么也摸不着库房的门在哪里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