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他突然收住了笑容,把一只手从宽大的袖袍中探出来,直直地指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的一个小男孩说:“诸位可能已经看到了,你们中间有一个十二岁的孩童想为国家效力,他打算代替寡人出使虎狼之地赵国替张唐借道,现在就要出发了。你们都是寡人的爱将,有的能征善战,有的足智多谋,你们当中如果谁愿意代替这个孩子出使一趟赵国,完成寡人的使命,寡人将封他为上卿。”
秦王的话好像说给殿外空洞的虚无一样没有回应。文武群臣们个个紧闭嘴巴不敢吱声。
秦王再一次笑出声来,笑声中的秦王用眼睛的余光斜视着台下像葫芦一样垂下的脑袋。
一群胆小怕死的蠢货!
秦王把目光再次投向这个小男孩说:“看来,寡人只能让你独自前行了,甘罗!寡人等着你的好消息,这个上卿的空位也和朕一起在等着你的凯旋!”
众臣们每人似乎都有一本厚厚的奏折向秦王呈奏,不料,秦王双袖一甩,命令他们退朝。秦王知道这帮老臣嘴里将会吐出什么样的话来。
自从甘罗出使赵国以来,秦王的大臣们对甘罗的生还几乎没有抱任何希望。当年秦国大将张唐一次次出征赵国,所到之处,杀人无数。赵国人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现在替张唐借道,无异于与虎谋皮,怎会有好的结局呢?但秦王并不这么认为。派个孩童出使赵国,虽是一出怪招,但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退一步想,万一有赵国斩杀秦国孩童的坏消息传来,也恰恰为他出兵伐赵创造了一个合理的理由。秦王一边等着消息,一边思忖起这个十二岁的孩童来。
这个小小的甘罗,目似朗星,天庭饱满,双眉之间透出一股轩昂之气。言辞中虽未脱掉稚气,但他伶牙俐齿,对儒墨道法阴阳名农兵、诸子百家无所不知。更可贵的是,他对苏秦、张仪二位策辩之士的智慧竟能一一评判,鞭辟入里,让秦王大为悦服。
秦王觉得,他与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之间,似乎有一道无法割舍的情结。这个心高志远的孩子初次出征,跟他当年十三岁继承王位的情形多少有些相似。那时候,满朝文武都是须眉男子,就他一个孩童夹在他们中间,他感到全身都长着嘴巴,却没有权利说自己想说的话。
这次,秦王顶着巨大的压力,打破历朝历代的规矩,大胆地起用起一个孩童来。
“寡人决计清理寰宇,创前朝无例之举。举奇事而用奇人,甚相合也!”
秦王一激动,竟一把抚摸住了相国吕不韦的手,秦王已有好多年不曾抚摸过相国的手了,现在秦王正把相国的手握在他的手里,笑盈盈地望着他,说:“向朕推荐这个孩童,有可能是你这几年当中办得最出色的一件事。”秦王的话让相国吕不韦感动得声音有些哽咽,相国泪花闪闪地望着秦王。
秦王一边和相国商讨着扩充疆土的构想,一边日夜不停地重整军队,准备迎接一场即将到来的恶战。
时间在等待与准备中过去了两个月。时令已进入隆冬季节。
秦王身披厚厚的棉大衣,正围在火炉上取暖,相国突然来报,说,甘罗带着秦国使团和赵国使者凯旋归来,而且还带回了燕国上谷地区和赵国河间一带共计十六个城池的地图。这是赵国为交好秦国,在甘罗的争取下敬献给秦王的土地!
外交上的成功直接取代了军事上的征伐!兵法云:上攻伐谋。好一个甘罗!寡人的预测果然没错!
听完喜报的秦王一句话也没说。黑暗中,他的眼睛像两团火在燃烧。他摆摆手示意相国退下。高兴之余的秦王经常会突然收敛笑容,再一次陷入沉思。
那一夜,秦王的寝室里一夜灯火未灭。
第二天,秦王传令,他要斋戒三日,三日内文武百官不得上朝。三日后,秦王集结文武群臣,传旨让甘罗使团觐见。
秦王一剑剁碎了案上的一只玉杯,说:“俗云覆水难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寡人今日履行前言,正式封授以童稚之身为秦国打开赵国大门,并兵不血刃让赵国拱手为我国让出十六个城池的奇迹创造者——甘罗为上卿,以奖励军功,取信于天下诸侯。”
秦王的目光环视殿内再问:“有反对的吗?”
大殿内悄无声息。许久,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传了出来:“吾王,臣以为此举一开,各国的人才会像百流汇于沧海,将源源滚滚地涌入我秦国。”那是相国吕不韦的声音。
秦王鹰一般的眼睛里突然射出了一道绿光,大殿内立即就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秦王冰冷的脸上透出了一丝暖意。
“甘罗,朕十二岁的爱卿,将与朕的长城一起,载入我大秦的史册!”
秦王洪亮的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