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重温邓小平的南海主权思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孙小林

    孙小林,海南宝沙渔业公司副总经理。

    【摘要】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蓝色国土是政府的神圣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对此,邓小平在南海主权维护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为今天及今后如何捍卫南海这片海域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邓小平 南海 主权 思想

    一 珍视邓小平同志留下的政治遗产

    在近代史上,中国曾被“列强”瓜分;在当代史中,中国的领海正在被“列小”瓜分。“岛屿经济”能够养活的人口是“陆路经济”的7倍。海洋权益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外海的“空间”是主权问题,不是“交换”的问题,更不是无所作为地“以时间”来“换”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忧患意识,不能有所作为,不能相机收复这些岛屿,中国就有可能会永远丧失这些领土领海。从捍卫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民族经济利益及发展空间等几个关键性方面来看,中国的海洋战略思考,理所应当地应从简单的区域经济和区域政治层面,上升到全球性、生存性的层面。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其精髓至今指导着我们捍卫海洋主权的工作。他老人家不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是中国当代史上捍卫国家主权的中流砥柱。

    1974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后不久,便亲自指挥了对越的西沙保卫战,之后,中国恢复对西沙群岛完全行使主权。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明确了中国解决涉外领海纠纷的外交原则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谈到南海问题时,邓小平说:“南沙群岛,历来世界地图是划到中国的,属中国,现在除台湾占了一个岛以外,菲律宾占了几个岛,越南占了几个岛,马来西亚占了几个岛。将来怎么办?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519]

    1988年3月14日,邓小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期间,直接下令发动了对越的永暑礁保卫战。战后中国相机收回了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诸碧礁、南熏礁,是中国的军事力量第一次常驻南沙群岛,结束了中国仅通过发表外交声明阐述南沙主权属我的历史。

    一个月后,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赋予海南省代表全国人民行使管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国家公权。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对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着重大意义。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通过海南建省的决议的同时,通过了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由此可见,建立海南省,发展经济特区只是表象,捍卫主权才是其战略目的。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也印证了这一点。

    二 南海局面现状

    20年来,邓小平同志留给海南的政治遗产,慢慢变成了政治遗愿。海南省对南海斗争的现状是韬光养晦有余、实质工作不足,目前在南海上是输了主权、输了外交威慑力、输了舆论主导力。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中方岛礁控制数量太少,且绝大多数称不上“岛”。第二,在南沙群岛的岛礁建设方面远远落后。外方多数已经实现了海岛化建设,而中方尚无一个有机场的岛屿,远程应急投送能力基本为零。第三,在对南沙群岛已占岛礁的军事管控手段上,中方远远落后于对手。第四,对岛礁及关联海域的行政管辖中方同样落后于对手。越南已经开始向非法占领的岛礁大量移民。在国家治理、岛礁所属地方行政管辖建设和岛礁及海域对应的民事权利等方面,中国落后于对手。第五,舆论导向落后。内地鲜有持续性的对南海、南沙的舆论宣传,而越南的电视、报纸长年宣传越南在南沙的存在和利益攸关性。第六,在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斗争策略上,中国仅是一相情愿地强调共同开发,而菲律宾、越南等国完全采取两面派的立场,在与中国周旋的同时,丝毫没有放缓抢占的节奏,密切组织、加大投入、积极抢占、强行快速开发。第七,中国在南海开发上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的开发战略和实施方案。

    至今,南海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我方控制的面积仅60万平方公里;目前南海周边各国为斩断南沙属我的历史根基,对我国在南海的渔业生产采取滋扰战术,使中国渔船在南沙安全作业的空间逐步缩小,迄今为止共计有1000多名中国渔民被周边国家抓获而在他国坐牢,25名中国渔民被打死或失踪。2007~2008年,周边国家抓获中国渔船60多艘,南沙作业的中国渔民损失达5000多万元;南沙岛礁我方的拥有数量仅比邓小平同志健在的时候只多1个(美济礁),而同期越南在南沙岛礁非法占领数量上升到28个、菲律宾9个、马来西亚9个、印尼2个、文莱1个;这些国家在海南省内还钻探了1000多口油井,每年在南沙群岛区域开采的原油达6000万吨,造成我国国有资产和应得利益在南海的巨大流失。由此,越南由石油净进口国成为出口国;文莱一跃成为“东方石油小王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解决外海问题的有效战略机遇期只剩下1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国内出现的“后代论”、“强大论”、“威胁论”、“引狼入室论”、“航母论”、“朋友兄弟论”等,正在阻滞着我国收复领海的决心,正在逐步固化“列小”的利益与主权要求。

    当前,人们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七大论调。它们分别是“强大论”、“威胁论”、“引狼入室论”、“航母论”、“朋友兄弟论”、“维权维稳论”和“后代论”。它们的观点分别是:“强大论”认为中国很强大,周边国家不敢怎样。可事实上中国的强大是相对于南海周边国家而言的,而且这些国家不是不敢对南海怎样,而是已经对中国下重手了。“威胁论”认为中国处理南海问题会被外国扣上“中国威胁论”的帽子,可事实上没有南海问题,人家也认为中国是威胁。“引狼入室论”认为中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会把美、日等国的狼引来,可事实上狼已经来了,而且越过了栅栏。“航母论”指望用航母解决南海问题,事实上航母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南海中的中国航母虽然是我们的武器,可从另外一个层次讲,更是我们的包袱。“朋友兄弟论”认为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是朋友加兄弟,可事实上别人拿中国当威胁,处处两面三刀。“维权维稳论”认为中国在南海采取行动会影响内地稳定,可是如果主权都丢了,还维护什么。南海维权与维稳在实质上是并进统一的。“后代论”要把南海问题留给后来人。可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错过了解决南海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当代人留给后代的就是包袱,逃避责任是会遭到后代的唾骂的。

    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在主权问题上“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520]。在南海捍卫主权的道路上,至少发生过6次海战(对越1974年、1988年、1992年,对菲1994年、1997年、2003年),这是解决“拖不起、谈不拢、打不得”局面、摆脱“南海困境”的基石。据此前提,才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三 企业参与南海维权,时刻做好斗争准备

    千百年来,南海渔场历史上就是中国的传统渔场,海洋渔业生产是形成我国对领海历史主权的重要因素,是体现南海“主权属我”的历史根基。

    严峻的现实表明,“搁置开发”就是“搁置主权”。为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海南宝沙渔业公司将立足海南,面向蓝海,执行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撒主权网、捕爱国鱼”。外海渔业生产“捕进来,养出去”,海洋渔业补给基地建设“合起来、散出去”,远洋渔业生产能力“请进来、走出去”。

    重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关键意义,可以解决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统一思想,把握仅有的战略机遇期。

    相信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与媒体,将正确引导舆论,对提高南海主权意识、培养海权观念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参与南海维权提供有力的支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