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故事-官场上的小文人,文坛上的小官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源:《清明》1999年第04期

    栏目:中篇小说

    小城虽小,五行八作却也齐全,当然少不了写小说的,周民就是其中之一。周民才学不高名气不大,充其量只能哄哄小城人,但那些满脑子文学梦的小青年见到他还是要毕恭毕敬地尊一声“周老师”。周民倒也很满足,因为有人尊重毕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周民是八十年代初开始写小说的。那时候小说热席卷全国,他牛刀初试,将下放农村和走进工厂后的故事写成几十个中短篇,居然有了收获,出了本小说集《紫雾》,人模人样混进了省作协。本来他是可以在小说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但由于他出了名成了才,本单位领导和当了别的单位领导的朋友就经常请他在文字上帮帮忙,于是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转移给了写材料呀总结呀什么的。

    周民参加工作将近三十年,进机关也已十六年,却只混了个对上看脸色、对下放屁都不敢用力气的小科长。好在他这人官欲不强,何况头上还有一顶“作家”的帽子聊以自慰。他当然也明白,作家这顶帽子是需要以作品来支撑的,所以心里隔三差五还会晃一晃小说的影子。可是这几年,不知他是种了人家田荒了自家地,还是江郎才尽跟不上小说发展潮流,小说虽然写了一些,寄出去却很少再有发表的了,编辑部最多给他一线希望:“大作文笔优美,人物生动,只是主题略显平淡,故事相对地陈旧。以后有新作还望寄来。”小说是业余作者的“婚外恋”,那一种感情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所以这段时间周民一直在冥思苦想,决心找一个主题尖锐、题材新颖、情节曲折、内涵深刻的故事。

    周民工作很轻松,没事时喜欢站到窗前哼一段京剧《空城计》里诸葛亮的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忽然——讨厌!——接到一个通知:市里要办卤鸭节。卤鸭节本不与周民相干,但他毕竟是小城名人,历来重视人才的胡部长让他进了卤鸭节指挥部,并让他担任了宣传发动办公室副主任。

    早在十多年前,这座小城的卤鸭就风靡了大江南北。后来就有人上北京下广州去上海,将卤鸭摊摆满了华夏大地。人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来开发鸭菜品种:烤鸭、烧鸭、酱包鸭、白煮鸭、咸板鸭以及鸭头、鸭翅、鸭脚、鸭肝、鸭肫、鸭肠、鸭蛋、鸭毛……可怜小小的鸭子,身上所有的零部件都被零刀碎剐开发利用起来,大约只有鸭屎暂时还没能端上餐桌。后来有目光远大的有识之士幡然省悟:改革开放应该因地制宜,咱们何不举办一个卤鸭节以吸引老外和港台企业家来投资办厂,从而振兴本市经济呢?于是雷厉风行,立即成立了卤鸭节指挥部,下设好几个办公室:资金筹备办公室、宣传发动办公室、后勤保障办公室、事务协调办公室等等。

    然而目光短浅的老百姓们却怪话沸腾,说咱们的企业连年亏损,下岗人员不断增加,产品积压挤塌了仓库,举办卤鸭节能解决什么问题?又说卤鸭是消费品,仅靠本市居民消费怎么可能推动经济大发展?至于供旅游者消费,本市可是交通不便,四面皆山,并无旅游资源,谁上这儿来凑热闹?

    在胡部长看来,牢骚怪话可以理解,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嘛,而领导的决心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当然喽,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议论要给予严肃批评;但在批评的同时,也还是应该冷静地反省一下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为什么群众有那些看法?说明咱们的宣传工作还没跟上嘛,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更加有力的宣传措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因此宣传发动办公室的工作重要性就尤为突出了,也因此可以看出周民肩负着怎样重要的责任。

    有人说周民跟胡部长关系不一般,这话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二十多年前胡部长还是胡干事的时候,雅兴来了也爱写写诗词。别看他比周民大了七八岁,却能够不耻下问,常将刚刚写出来的作品拿给周民“斧正”。虽然大多是按毛主席诗词照葫芦画瓢往里填字数,但经周民指导修改,有一些还真的在市报和几家企业内部小报上发表了呢!后来胡干事时来运转一路青云,由胡干事到胡科长,再到胡厂长胡书记,直至胡部长。虽然已没必要用诗词来抒发豪情壮志了,但去年胡部长还是忙里偷闲,将从前的作品整理整理出了一本诗集,下面哪个单位不抢着买!所以说,胡部长懂文学,也是个文人。周民自以为跟胡部长是文友,好几次喝酒时借酒盖脸开玩笑地说:“胡部长,咱跟着您也干了好些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弄个师长旅长干干呀?”这时胡部长便哈哈大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文人当什么官?作家就是要有作品。谁都知道大作家茅盾,有几个人知道文化部长沈雁冰?”说得周民口服心服。其实胡部长在官场摸滚爬打了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他当然知道周民这样的货干干实事可以,当领导却不合适。文人穷酸,实在不适宜在官场上混。

    文人自有文人的怪癖。周民的怪癖其实很俗气,说到底就是三个字:穷清高。比如斥金钱为铜臭啦、看不起一心想当官的人啦等等。开口闭口“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发财”,好像这句话是济公和尚的破扇子,妙用无穷,其实是穷酸文人唱了几千年的老调子,丝毫不新鲜。而且这调子已不仅仅是文人的专利,几乎所有人都在唱了。但人家虽然嘴上也都贴着不想当官发财的标签,见到领导还是很有礼貌地将膝盖慢慢往下弯,就像惯做假帐的会计见了审计师,是一种职业上的软弱。周民可就不同了。对架子大的领导,他避而远之;跟混得熟的领导,他嬉皮笑脸没大没小,放肆起来还满嘴流氓。对上级的决定他有时也真敢唱两句反调,甚至来一点阴不阴阳不阳的嘲讽,弄得上级脸上粘不拉叽。当然,周民决不是拈不出轻重的糊涂蛋。上级布置的工作,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点儿党性原则他还是有的,毕竟入党二十多年了嘛,毕竟还是个科长嘛。这跟他的性格无关。捧人家碗,受人家管,道理就这么简单。

    有人拿周民开玩笑,说他是官场上的小文人,文坛上的小官人。他一笑了之,不肯定也不反对。不管怎样,既然胡部长看得起,让他当了卤鸭节宣传发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由胡部长亲自挂帅,开玩笑的吗!)那他就得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得轰轰烈烈,将卤鸭节宣传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