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们提到的瑞典东印度公司古商船哥德堡号,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找到了这样一段有关哥德堡号与古茶的故事,不妨也抄录下来:
瑞典著名金融家杰瓦姆曾经写过一部名为《航行中国》的书,书中详尽叙述了当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旗下的这艘哥德堡号商船的基本情况,和哥德堡号对当时瑞典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是由两名苏格兰商人创立的。1738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斥巨资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哥德堡号,开始了瑞典和中国之间的海上贸易。瑞典当时以出口钢铁和木材为主,哥德堡号通常是将钢铁和木材贩运到西班牙,换成白银后,再驶到中国购买茶叶、瓷器和丝绸。
哥德堡号每次航行需要1年半至两年时间,在充满危险的航程中,每次总有至少十分之一的水手死于疾病,但是丰厚的薪金还是将大量年轻的瑞典人吸引到船上。哥德堡号在6年间共进行了3次以中国为目的地的航行,将大量的中国茶叶和瓷器运回瑞典,使瑞典成为18世纪饮用中国茶最多的欧洲国家。至今许多瑞典人依旧保留着喝中国茶的习惯,如今在哥德堡的一些咖啡馆里,仍能喝到中国高级绿茶。
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轮满载着中国茶叶和3万件中国瓷器,历经两年多的艰难航行,终于缓缓驶进了哥德堡港。当船桅出现在遥远的海天之际时,等候在码头上的近万名市民发出了热烈的欢呼。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渐渐驶近的哥德堡号船上只剩下不到20名船员了。在南非他们遭遇了一次猛烈的风暴,为了保护船上的货品,30名水手葬身大海。冲出风暴区后,水手们在非洲又遭遇到可怕的热病,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染病后3天便会死亡。热病在一周的时间里夺走了哥德堡号16名水手的生命。当帆船驶抵哥德堡港时,除了在船头眺望的阿迪纳之外,其余的水手连挥手的力气都没有了。由于无人操舵,船偏离了航线,触上了暗礁,倾覆在离故乡哥德堡仅900米的海域。
1980年夏天,一群瑞典航海考古学家在哥德堡港附近的水域发现了当年哥德堡号的残骸。“那次发现简直太伟大了!”回忆起当年找寻古沉船的情景,潜水员塞弗林松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他说,“那天我们乘船出海,在8号灯塔附近挖掘至水底1.5米深的地方时,我们发现了沉船残骸。残骸上覆盖着20厘米厚的淤泥。随后,我们找到了一些木箱子,里面装着许多陶瓷碎片和一些完整的陶瓷,还有茶叶和其他一些货物。”
“我们试着冲泡打捞上来的茶叶,发现它清香扑鼻,还能饮用,这真是个奇迹!”塞弗林松的发现立刻惊动了整个瑞典,一项耗资过亿的发掘工作展开了。
瑞典民间集资再造哥德堡号重走中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和王后也发表声明支持重建哥德堡号。于是几家瑞典的基金公司共同成立了仿古船哥德堡号轮船公司,并开始募捐造船。
仿古船完全按照当年的外观和材料由人工打造,比如船体木料用橡木,滑轮用榆木,缆绳则是按照当年使用的瑞典特有的鹿皮搓成。船上增设了齐全的现代化设备,不仅有卫星定位仪,更有电子导航设备和先进的发动机,但这些设备只是备用,整个航程依旧是靠风帆航行。仿古船造价为3000万美元,费时10年,4000多名工人凭手工技艺参与了建造。
哥德堡号于2003年正式下水,2004年开始在波罗的海上试航,2005年10月2日正式首航中国,将于2006年9月抵达中国广州口岸。
责任编辑 苗秀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