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组长陈千树老师听说曹处士离开古阳中学了,仿佛孙猴子从五指山的重压下爬了出来,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从床底下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擦燃火柴,点着引信。没料想,“二踢脚”第一声响起,仿佛火箭般一蹿入云;第二声响起的时候,一头栽下来,撞破曹老师家的天窗玻璃,坠入了他家里。陈老师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火焰就“呼——”的一声腾空而起,熊熊燃烧起来,形成粗大的火柱,映红了半边天。随即,从各个方向传来大呼小叫——“失火了!”“起火了!快来救火啊!”
陈老师想:这下完了,过失纵火,把学校专门建起来的教师鸳鸯楼烧了。烧了房子,那是犯罪啊,要坐牢的。老师当不成了,要吃牢饭了。这下亏大了,都是这个氧化钙闹的,他就是个灾星。一愣怔间,捏在手里的一个鞭炮点燃了,“嗤嗤嗤”响着,正要松开,说时迟那时快,却在手里爆炸了,炸得他虎口开裂、手指开花、血流如注,生疼!一龇牙,一蹬脚。
——醒了,原来在做梦!
补记:2013年国庆长假,我浪游到号称“徽州最后的秘境”的休宁县白际乡,在一座墙上用红漆写着“白际人民公社”的房子门口邂逅曹老师,他在河边悠哉游哉地溜达着,一派闲云野鹤样。要不是那一脸经典的麻子和大黄牙,以及亘古不变的中山装,还有他手里拎着的一个罐身上写着“自酿米酒”四个字的瓦罐,还有走在他身边、水桶般腰身、弥勒佛般脸庞的妻子,我几乎不敢认他——虽然不是鹤发童颜,却是满头黑发、精神矍铄,看起来也就50岁出头,可他退隐山林已经30多年了,返老还童了呀!我没说出这疑惑,我跟谁说去啊,他还不肯承认自己就是曹处士呢。不过,他也没矢口否认。如此,我也就不便提出去他住处瞻仰的要求,更不忍向他提出诸如“当年喝酒时为什么用手紧紧捂住嘴”,“隐居到此后有小孩了吗”此类的问题了,以免打破他们一平如镜的生活。曹处士跟我说话的当儿,已自脚不停、步不歇,走出数十米。目送夫妻俩相依相偎、款款离去、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消失在暮霭笼罩的大山之中。
曹处士宛如天降之水,来到古阳中学;又如蒸发之汽,倏忽离去。来时悄无声息,去后杳无音信。来去匆匆,了无痕迹。事,真诡异也;人,乃神人也。30多年前,我蹲在食堂门口吃白饭时被他发现后受他恩惠;30多年后,又见到了闻名遐迩的传奇人物曹处士并有了交际。于我,此生足矣。
作者简介
宋仲琤,字后扬,男,沪上皖人。已出版《中国民俗之谜》(台湾淑馨出版社出版),《大跨越》(报告文学,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备胎》(长篇小说,花城出版社出版),官场中篇小说系列《我站在城楼观山景》《三号首长》《机关纪事》等,刊发于2016年第一期《小说界》的中篇小说《左弯道》被《小说选刊》2016年第三期转载。已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近200万字。2004~2011年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任职,现任某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 王秀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