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城市,是谁让它在沉重呼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可怕的环境污染

    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洋、空气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如此广阔,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千米的范围内,人类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污染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等,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和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谁来拯救我们的城市

    人类走出原始森林,经过千百年的奋斗,创建了当今宏伟的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现代化、工业化程度的集中表现。现代化的城市,房子越盖越高,越盖越密,城市的人口也越来越集中,居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丽这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由于城市是地球上生态环境破坏最彻底的地方,因此这里的空气质量最差、灰尘多、垃圾多、有毒气体多、空气中细菌含量多、空气负离子少等,城市已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生态学家从环境生态角度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评价——“城市水泥沙漠”论。同时,他们指出了城市给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污染。众所皆知,空气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清新空气对人的健康尤为重要。人5天不吃饭不喝水尚有生存希望,但断绝空气5分钟以上就会死亡。城市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和繁忙拥挤的交通所排放污物废气严重污染大气,使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疾病更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据墨西哥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墨西哥市约1800万人口中,1/3的人感到眼睛不舒服,24%的人抱怨头痛,12%的人呼吸困难,全球每年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造成大约80万人死亡。亚洲地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48.7万多人死亡。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0%。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环境中的人数达到了10亿。美国1970年排入大气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达2.64亿吨,平均每人1吨。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约300万。研究证明,80%的癌症病人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90%是化学因素,5%是物理因素。另据《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l%。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

    ——热辐射污染。一般情况下,高温季节100万人口的城市,市中心最高温度比城郊高8~lO℃,较高的温差造成了热辐射。人们为了摆脱城市高温的煎熬,发明了空调,空调的使用又带来了有害健康的空调病。

    ——水体污染。城市和城郊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最集中最多的地方,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城市是污染源的发源地,也是水环境被破坏最严重的地段,是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害最严重的地域。因为大多数企业要么建设在市区,要么建设在市郊,而且任何企业都需要水,任何企业都要排污水、废水。由于所需原料、燃料和工艺流程不同,所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工业废水、矿山排水的不合理排放是造成水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排出废水的工主要是化工工厂,如农药厂、化肥厂、制药厂、涂料厂、染料厂等,其伸的还有炼油厂、石油化工厂、钢铁厂等。其中废水中常常含有硫化物、氰化物、汞、砷、酚、铅等污染物及一些复杂的有机物。这些物质有些以回收处理,有些复杂的有机物无法处理。有的企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面水体,使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一些地区江湖泊成了鱼虾死绝的“死水”,致使该地区以江河为工业水源和饮用水源的工厂不得不去找其他水源。许多企业不得不自钻深水井,取用地下水。取地下水过多又会引起地层下陷。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居民用水的安全。

    ——垃圾污染。城市垃圾污染主要是城市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家具、废碎玻璃制品、废瓷器、厨房垃圾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据统计,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如下:烟头l~5年;尼龙织物30~40年;易拉罐80~100年;羊毛织物l~5年;橘子皮2年;皮革5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还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7亿多吨,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不足1/3,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臼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一是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二是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三是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四是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年全国668座城市中已有2/3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533.6平方千米。五是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噪声污染。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见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噪声能使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长期在噪声的不良刺激下会引起神经衰弱、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它是一种致命的慢性毒素。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英国发出警告说,英国内存在严重噪声污染,每年死于噪音污染的人数已达6500。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结果显示,死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大约3%的病例源于死者长期暴露在交通噪声中,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另外城市的建筑工地施工造成的噪声也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光污染。城市是光污染集中区。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在太阳光照射强烈时,都会反射光线,街道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舞厅里闪烁的彩色光,都给视觉神经很大刺激。据测定,这些彩光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白内障等,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微生物污染。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是传播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可附着于尘埃、飞沫上,并以它们作为介质进入人而引发疾病。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有肺结核、肺炎、天花、水痘等。

    空气污染——城市的噩梦

    城市也是人类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的重要策源地,不断扩大的城市已经容纳了超过50%的地球人口,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并产生严重的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已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的历史,空气污染就像噩梦一样萦绕在地球上空,持续滞留,愈演愈烈。历史上着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已沉痛地告诉人们:噩梦已成真。作为地球文明最集中、工业最发达的城市,遭受着最为严重的噩梦——空气污染。城市空气中污染物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和酸雨等构成。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氮氧化物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0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粒子状污染物

    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毒物质或是其他污染物的运载体。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他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

    酸雨

    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即为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值<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

    氟化物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人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

    铅及其化合物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向环境污染说“不”

    世界上很多城市的空气,已经恶化到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程度。由于城市扩张、交通发达、经济高速发展和能源过度消费,最近几十年来,城市空气质量虽然在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是在全球范围却是整体恶化了。世界上1/2的城市CO浓度过高,12亿人口暴露在高浓度的S02中,中、北美和欧洲多达15%~20%的城市,NOx浓度超标。交通车辆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及研究上走过了漫漫长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选择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城市,对其大气污染的状况、污染特征和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范围的城市生活状况,从而看清我们人类城市生活面临的环境危机。

    清洁的生产和先进的技术,带领世界三大超级都市——伦敦、洛杉矶、巴黎走出了工业污染肆虐的年代。但三大超级都市远远未能走出城市空气污染的噩梦。因为它们几倍于其他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和能源消费水平,使其污染超过了清洁的生产和先进的技术可控制的范围,严重的大气污染仍然困扰着它们。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政府高额的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使他们有能力在治理污染方面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

    英国伦敦——“大气污染阴魂不散”

    早在l3世纪,英国首都伦敦的大气污染就被记载于册,当时伦敦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石灰生产业造成的。17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伦敦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终于在1952年12月爆发了有史以来伦敦最严重的烟雾污染事件。这次事件持续了整整4天,致使4700多人死亡,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次烟雾污染事件直接促成了1956年英国清洁空气法的诞生,清洁空气法使得民用污染源同工业污染源一样受到限制。1972年伦敦政府还规定不准使用含硫量超过1%的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曾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煤烟型污染已渐渐隐退,伦敦SO2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但与此同时汽车尾气逐渐成为影响伦敦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伦敦道路交通比20年前增加了70%,然而同期道路面积仅增加10%,快速的交通增长不仅引起大气CO和NO浓度增加,还导致了二次污染物和NO2和O3,浓度的增加,尤其在高温、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在伦敦市中心臭氧浓度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伦敦市政府对目前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予以相当的重视,将改善伦敦市空气质量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治理计划。短期内,目标之一是力争在20世纪90年代末将伦敦市的NOx排放量较1987年减少30%。同时,在伦敦建设一个战略性的大气监测、分析系统,不仅监测伦敦市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和大气浓度,而且要统计、评价伦敦市公众健康、交通效能的状况,经综合分析后供政府决策参考。而长期内,伦敦市一方面参考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谋求治理污染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出路,另一方面决定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作长期的评估,以检验措施的成效。具体措施有:

    (1)监测措施:l993年2月伦敦建立了大气质量监测网络,从而更好地对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

    (2)工业、生活污染治理:主要通过对这些污染源的持续控制,保证其减少排放污染气体。对燃煤和燃油的工厂一律采用除尘、脱帽装置;而对使用替代清洁燃料的居民采取补贴政策予以鼓励。政府通过逐步提高的排放标准来加强对这些污染源的控制。

    (3)交通污染治理:199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将技术与减少私人汽车、增加公共交通政策相结合,那么汽车排污量将会明显减少。因此伦敦已经计划改革公共运输系统,包括增加地铁和公共汽车,鼓励骑自行车和步行。同时对机动车采取防治措施,如限制汽油的含铅量,安装NOx的催化转化装置。

    (4)资金投入:环境法要求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及政府部门都要为大气污染治理投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交通工具技术和燃料,并奖励使用少污染燃料的企业。

    煤烟型大气污染走了,光化学烟雾来了,大气污染还是不肯离开伦敦上空。伦敦控制大气污染的努力也不曾停止。

    美国洛杉矶—一“光化学烟雾肆虐”

    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矾市,是美国汽车数量最多,气候变化最大的城市,这里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使洛杉矾臭名昭着。经济的成功带来的过度消费,造成了洛杉矶市严重的空气污染。正当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经济发展一筹莫展的时候,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开始控制过度消费,提倡清洁生产,并鼓励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美国洛杉矶市西临太平洋,东、南、北三面为群山环抱,处于西海岸气候盆地之中,大气状态以下沉气流为主,极不利于空气污染物质的扩散;而且常年高温、少雨,日照强烈,给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使洛杉矶成为美国的“雾都”。洛杉矶市的1400多万人口,900多万辆机动车和4万多家工厂对城市生活环境,尤其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以机动车污染为甚。1989年秋,《洛杉矶时报》在头版登载了一幅洛杉矶市郊高楼大厦轮廓线的照片,仅仅在1英里左右的小山上才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些建筑物。当时洛杉矶市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浅黄色的烟雾所笼罩。

    洛杉矶市55%的NOx、77%的CO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而全城70%的地区经常浸泡在高浓度的尾气中。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在强烈的太阳光作用下又形成了更加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在洛杉矶市的严格控制下,光化学烟雾污染虽有所好转,但情况仍令人担忧。对此,加州为控制大气污染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努力,并成为美国战胜空气污染的实验基地。自从197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洛杉矶市采取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控制办法。首先,在洛杉矶市出售的汽车必须是“清洁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实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而且,加州通过了比联邦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引导并促使美国和外国汽车生产厂商改进汽车的排放性能。

    在洛杉矶,虽然多数人仍然使用私人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公共交通只处于次要地位,但洛杉矶市采取了包括增加停车收费等多种方式,以鼓励多人合乘一辆汽车,以减少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量和尾气排放。加州是美国第一个在燃料泵上装配橡皮套的州,套内的填充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气逸入大气。同肘,加州是世界上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最多的地方,在替代清洁燃料的研究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政府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的汽车。

    具有2900万人口,人均一车的加州,素以重视法律教育、大众文化而闻名,现在,同样以重视环境而闻名。这个“黄金之州”将有希望通过长期的斗争而根治空气污染。

    法国巴黎——“为艺术的清洁向污染宣战”

    法国首都巴黎的空气质量也是每况愈下,其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患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根据20世纪90代初的统计,巴黎SO2的年平均浓度为2克/立方米,但短期内日均值可高达250微克/立方米;NOx年平均值为57微克/立方米,其浓度之高仅次于国内的里昂和南特;只有铅浓度控制在2微克/立方米以下。由于大气污染,人们有时不得不戴防毒面具上街,街头上也竖立有出售“郊外空气”的自动售货机。每年有六七万巴黎人到远郊或外省另择新居。同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已侵蚀了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一批珍贵建筑物的彩色窗户、壁画和雕刻。SO2、NOx等污染物在这些历史遗迹上留下了令人心痛的痕迹。

    应当说,法国是世界上能源结构比较合理的国家之一。巴黎市的主要能源来源是核能,因此煤烟型污染几乎已经被根治了。但是像巴黎这样的世界大都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主要出自工业生产,其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城市内过多的汽车。

    巴黎市已将治理空气污染,改善巴黎生活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经济手段:限制机动车数量,尤其是限制TAXI的数量;当空气质量为二级时,汽车根据牌照的单双号交替行驶,当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时,凡可能造成污染的车辆都严禁上街;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空气质量凡在二级以上时,所有公共汽车和地铁的票价都要降低。

    此外,巴黎还采取一系列交通工程措施,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污染。

    (1)开辟自行车车道,提倡人们骑自行车。

    (2)开展“无车日”活动。在今年的“无车日”那天,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步行者、骑车人和脚踏旱冰鞋的男女青年。巴黎市长让·蒂伯金也跨上了自行车,骑着它到市政大厅去上班。

    (3)将巴黎的车辆逐步改换为电动车或浓缩天然气汽车。巴黎市还计划在三年内将巴黎所有的公共汽车全部改成无污染汽车。为此,市政府已决定每年投资6000万法郎。

    巴黎还计划拓展地铁和增开公共汽车线路,进一步完善巴黎的公交覆盖网,并拟恢复有轨电车。巴黎大都市区新的总体规划中,将2/3的投资拨给以公共交通为方向的交通基础建设,只有1/3的投资用于道路建设。巴黎,欧洲的艺术之都,当我们流连于艺术的长廊中时,希望可以同样陶醉在清洁的空气中。

    在雅典、圣保罗、墨西哥城这三大城市,人们对恶劣的城市空气质量的忧愁也紧紧伴随着经济发展成功的喜悦,这三大城市是持续地坚决治理空气污染还是一味发展经济对空气污染则听之任之,不同的选择。

    希腊雅典——“雅典娜女神难以战胜大气污染恶魔”

    希腊首都雅典,爱琴海上的璀璨明珠,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美丽的雅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空气污染的困扰。像洛杉矶一样,强烈的日照、终年的高温和微风的天气条件加剧了城市空气的恶化。

    雅典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日照条件,成为光化学烟雾严重污染的城市。根据雅典市内4个观测站90年代的监测结果,雅典市区内CO、NO、NO2和O3,四种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CO的平均值超过了10毫克/立方米,NO和NO/2的平均值分别为280微克/立方米和210微克/立方米,最高浓度分别达620微克/立方米和410微克/立方米;另一种污染物O3,在市区的局部地方浓度的最高值达390微克/立方米,市区内平均值也有120微克/立方米。不难看出雅典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程度。

    像其他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一样,雅典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据统计,雅典市大气中90%以上的CO、75%的NOx、64%的黑烟和66.7%的VOC是由汽车排放的。雅典拥有80万辆以上的汽车,部分的车龄已超过了10年,包括1.7万终日行驶的出租车,5000辆排污严重超标的私人客运汽车和23万辆摩托车。同时,工业排放的NOx,也逐年上升。

    为避免严重的污染对旅游业的冲击,保护雅典古城的着名遗迹和人民健康,雅典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控制城市大气污染。限制雅典市内汽车数量,鼓励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一方面,雅典市的汽车购买税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凡购买达到排放标准的汽车,政府过津贴形式,减免50%~60%的购买税,且免付5年的养路费。对在用,通过补贴和减免2年养路费的刺激方法,鼓励其改装环保燃料发动机和使用无铅燃料。现在已有35万辆汽车改装了发动机或使用无铅燃料,占雅典市汽车保有量的44.1%。同时雅典市政府双管齐下,加强控制污染燃料和无铅汽油的使用和销售,以期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物的排放。作为对另一大污染源——工业NOx排放的治理,雅典采用了欧洲广泛使用污染气体排放许可制度,多排放的部分必须支付昂贵的费用。

    令人担忧的是上述措施执行不力。由于对私人客运的高昂税收占雅典市每年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从而使对占相当污染份额的私人客运汽车的污染治理举步维艰。而控制汽车数量所减少的NOx排放,又不足以抵消工业每年增长的排放量。因此除了大气中VOC的浓度持续下降外,NOx、03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在1993、1994年短暂下降后又开始回升,已恢复并超过了90年代初的水平。

    看来,“雅典娜女神”想降服空气污染这个恶魔,不是朝夕间可以做到的。

    墨西哥城——“白色云层笼罩的城市”

    墨西哥城被公认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2000万人口、3.5万家工厂和近300万辆机动车使城市大气污染常年超标。最严重时,墨西哥城不得不宣布进入“环境紧急状态”由SO2、和煤烟构成的白色云层笼罩全城,居民呼吸困难,头痛恶心,不得不戴防毒面具上街;学校停课,让学生们躲在家里以躲避市区内恶劣的空气。另一方面,墨西哥城位于海拔2250米的高原,使同样数量的污染物在墨西哥城表现为更高的浓度和更大的危害,这是雪上加霜,我们不禁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感到担忧。

    墨西哥城市区内机动篷车、出租车和小公共汽车充塞街道,其燃料又以含铅汽油和高硫燃料为主。20世纪80年代末汽油中含铅量为0.14~0.28克/升,直至90年代初,虽已降至0.08~0.15克/升,但低铅燃料也只有装有催化转化器的小汽车使用。市区内至少有2.7万辆高污染的机动篷车在行驶。且墨西哥城的机动车平均寿命几乎达到10年,而其中60%~90%的车辆严重缺乏保养。结果导致1992年该城竟有358天O3浓度严重超标。其罪魁祸首,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虽然墨西哥城已开始对高污染车辆开始治理和技术改造,但1995年墨西哥经济危机影响了汽车现代化计划。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未能得到系统治理。

    但墨西哥城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毕竟付出了艰苦的努的力。汽油无铅化在90年代有明显进展,80年代墨西哥城汽油的平均含铅量达0.28克/升,其中无铅汽油的销售比例只有2%,进入90年代后,汽油中含铅量逐年迅速下降,1996年降至0.0017克/升,而无铅汽油的销售量却直线上升,1998年达到总销售量的48%。

    墨西哥城采取的另一措施称“禁止运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年检不合格和特别车辆的限行。例如,从1992年起,1986年前的出租车和1984年前的小公共汽车都被禁止在主街区行驶。另一种类型也称“今天不驾车”,这项规定根据司机执照上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来暂停他在一星期中的某个工作日内的驾驶。在1995年,这一措施由于墨西哥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而得到了加强,改进后的方案称“两天不驾”。当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状况达到最高空气污染警戒线时,规定禁止全城40%排污严重的车辆行驶,只有公共汽车、低污染汽车和装有氧化型过滤器的卡车可以行驶。

    同时,市政府规定,1985年以前的出租汽车凡不能满足90年代新的尾气排放标准的一律要报废。目前,已有4.7万辆陈旧的出租车被安装了催化转换器的新车所取代。此外,1977年前的旧式卡车也必须用装有尾气控制装置的卡车所取代。

    墨西哥城一向被看作是过度城市化下大气污染恶化的典型例证,我们寄希望于墨西哥城政府采取综合、长期的措施,早日扭转这一局面。

    巴西圣保罗——“抗争空气污染的斗士”

    巴西圣保罗市一直被认为是巴西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物经常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其古巴陶区甚至一度被称作“死亡区”,而现在鸟儿又回到它们离开20余年的林中,附近的农作物和果园又开始郁郁葱葱。人们是、对圣保罗的看法恐怕要改变了。

    圣保罗市目前工业排放污染物很少。由于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有效的工业污染控制项目,用法律的强制性手段保证了工业的低污染排放,圣保罗市的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和化肥厂排出的污染物减幅尤其明显,其硫化物、磷化物排放量由80年代的236吨/日直线下降到现在的71千克/日;而圣保罗市的污染物总排放量由80年代的573吨/日降至现在的199吨/日。且圣保罗市的许多大公司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负责本公司的防治污染工作。

    为控制城市交通污染,圣保罗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使用清洁燃料是圣保罗市交通污染治理的一个特色。圣保罗乃至整个巴西的机动车燃料主要是汽油、柴油及酒精汽油和乙醇两种相对清洁的替代燃料,圣保罗地区49%的轻型机动车使用乙醇作为燃料,另有部分轻型机动车使用MEG混合燃料。事实证明,无论哪种替代燃料都可以大大减少污染量排放。同时,巴西的汽油中含铅量逐年降低,现在圣保罗市的汽油生产中已不再使用铅了。

    圣保罗州秘书处正在为圣保罗市准备一个融交通运输、土地利用和空气气质量监测为一体的计划。圣保罗市计划并着手加大地铁建设,并准备将铁路和地铁连接起来,严格控制市内巴士路线,并吸纳私人资金进行城市道路与环保建设。此外,还将建立一条外环线连接高速公路,以避免高污染的长途运输卡车进入圣保罗市内。基于以上措施,圣保市的空气相信会有一个明显的好转。

    中国的大城市在20世纪70年代还拥有较好的生活环境,蓝天碧水、空气清新。而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至少有5个城市名列全球前10名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全国5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标准的不到1%。我们为自己的不科学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不会任凭城市空气污染继续肆虐。

    让城市多一点点绿色

    众所周知,地球上如果没有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将停止。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城市因空气污浊,二氧化碳增多,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直接受到影响。

    通常大气中的氧气占21%,二氧化碳气占0.03%。经研究,当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到10%时,人们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二氧化碳气虽是无毒气体,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0.1%时,人即感到呼吸不舒服;增加到1%以上,就会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树和草等绿色植物却同人和动物正好相反,它们的叶子在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新鲜氧气。科学观测证明,15亩阔叶树林在生长季节,一天就吸收1吨二氧化碳,生产730千克氧气。而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消耗氧气0.75千克,排出二氧化碳0.9千克。

    生长良好的草坪,也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根据计算,每人至少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才可以消耗掉人的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量。

    由于森林里空气湿润,常产生一种“负离子”,它有利于促进人体代谢、稳定脉搏、调整呼吸、降低血压和振奋精神。所以,林区疗养院的医疗效果较好。即使在一切草木植物枯黄的冬天,不少常绿树木在微量的生命活动中,仍可为人们提供新鲜氧气。因此,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区,营造一定面积的森林和草地,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城市人口多,空气里混杂着大量的各种细菌。但是,在绿化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含量要比闹市区少的多。因为许多树木在生长季节,它的树叶能分泌出大量的丁香酚、天竺葵油、肉桂油、柠檬油等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可以杀死空气中的多种病菌。如15亩桧柏、松树林一昼夜能分泌60公斤杀菌素,能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菌。

    据测定,不同地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大不相同,森林内的细菌含量只有55个,公园内1000个,城市林荫道上580000个,百货商店内高达4000000个。已经绿化的地方比没有绿化的市区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数量少85%以上。

    森林有净化土壤、水源,改善、保护水质的作用。森林中的地表植物、枯枝落叶和庞大根系,能过滤、吸收水中的有毒成分,减轻污染,净化土壤,改善水质。

    如果流水通过林带,水中所含细菌数量会减少很多。有细菌的流水通过30~50米宽的林带后,每升水中细菌含量可减少一半;通过50米宽的杨、桦混交林林后,可减少约90%;经过榆树林流出的每升水中,大肠杆菌只有空旷地的1/10;从松林中流出的水,大肠杆菌仅为空旷地的1/18。所以,生活在林区和周围的人们患疾病的机会就少,长寿的人也多。

    二氧化硫是汽油燃烧后排出较多的有害气体之一,对人体危害很大。这种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1/00000时,人们就呼吸困难;当达到1/10000时,就会很快死亡。氟化氢的危害比二氧化碳大20倍左右。但树木却能吸收这些有毒气体。

    为什么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呢?因为有些树木叶子的表面密布着气孔,一般每平方毫米约有50~300个气孔,树木主要是通过叶子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来吸收有毒物质的。有毒物质进到叶子里后,一部分形成新的化合物,甚至可能作为某种营养物质而积累在叶子内;一部分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转移并排除;另外,树木叶子表面还能吸附一部分含有毒物质的粉尘,这些作用都能有效地提高空气质量。如15亩柏树林生长季节每月能吸收二氧化硫54千克,夹竹桃等一般阔叶树可吸收16千克;刺槐、臭椿、女贞等能吸收氟化氢;柳树、木槿、合欢对氯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沙枣、加杨等还能吸收空气中的醛、酮、醇和多种致癌物质。青杨和桑树枝叶能吸收铅,市区,特别是工矿区域1千克青杨干叶中含铅616毫克,1千克桑树叶内有铅526毫克,它们的含量分别为清洁区的50~107倍。

    这些树木既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又是空气污染的监测员。因有些树木对某种污染物十分敏感,在很微量的污染情况下,它就发生“症状”反应,人们可以根据树木的反应来观测与掌握环境污染的程度、范围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毒性大小,以便采取措施。还可以通过测定树木叶子含毒量或测定树木的年轮来判断环境污染的程度。

    可供用于监测的树木种类很多,如监测二氧化硫气体可用苹果、月季、雪松、落叶松、油松、加杨、连翘等;监测氟化物可用杏、李、梅、葡萄、樱桃、雪松、落叶松等;监测氯化氢气体可用桃树、复叶槭、落叶松、油松等;监测臭氧可用梓树、丁香、葡萄等;柳树和女贞可以监测汞污染,人们称这些树木为“不下岗的监测员”。所以近代科学已把树木对空气有害物质的转化、积累、降解作用纳入污染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大气除了受有害气体污染外,还受烟灰、粉尘的污染。城镇和工矿区空气中悬浮的粉尘、炭粒、油烟等不断向地面降落,裸露的土地及垃圾在刮大风时,除扬起大量尘土外,还混有各种病原菌,这是造成人们经呼吸道感染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据测定,工业城市上空每年每平方公里降尘量达1000吨以上,患气管炎、肺病的比例高于农村一倍以上。

    由于空气中存在过多的悬浮物质,太阳照明度往往被减低40%,太阳辐射强度减低10%~30%,特别是紫外线辐射的减少,对人的健康有害,时间长了会使儿童得软骨病。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烟灰、粉尘有一定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树木减少空气中灰尘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树木的树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便自然沉落。二是叶子表面有的不平,有的长着绒毛,有的能分泌黏性油脂及汁液,因此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的浮尘,使通过绿地的空气净化。蒙尘树叶经雨水冲洗后,又能恢复滞尘的本领。

    在有树木和其他绿化了的地方,空气的含尘量均较裸地为低。在有绿化的街道上,树下距地面1.5米高处的空气含尘量比同一街道上无绿化的地段要低56.7%。

    树木对灰尘的阻滞作用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冬季无叶,春季叶量少,秋季叶量较多,夏季叶最多,因此,树木吸尘能力夏秋季大于春冬季。据测定,即使在树木落叶期,树木的枝叶也能使空气中含尘量减少18%。

    草地的减尘作用也是很显着的。因为草的茎叶不仅和树叶一样具有吸附空气中灰尘的作用,而且可以固定地面的尘土。如铺草皮的足球场上空比不铺草皮的足球场上空的含尘量可减少66%~82%。

    一切凡是不和谐、不悦耳、杂乱无章,对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有妨碍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机器转动声、高叫的汽车喇叭、飞机起降的巨鸣等,都是噪音。噪音已是现代城市的一种社会公害。它使人烦燥、破坏听力、损害人的智力。

    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从人的耳朵开始听见微音到震耳发痛,音量高达130分贝。噪音的卫生学标准为35~40分贝,一般50分贝以下,人的感觉是安静的,超过70分贝时对人就产生危害;80分贝就感到吵闹、嘈杂;超过90分贝时,能造成人的失眠、失聪、神经衰弱、头晕、听力减退,严重时可使人的动脉血管收缩,加快心脏的跳动频率,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

    如果在城市街道两边、厂区和住宅周围成行成排地种上树木,就可减弱噪音。据测定,4米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轻6分贝;20米宽的桧柏林带可使噪音减弱16分贝;在城市的公园中,成片树木可把噪音降低到26~43分贝,使它达到对人无害的程度。

    夏季阳光幅射到树冠时,有20%~25%热量被反射回空中,35%的热量被树冠吸收。因此,夏季有树荫的地方比空旷地方的温度低3~5℃,而且由于树冠阻挡,可以避免强烈的阳光辐射。绿色的树荫可使人感觉舒适,缓和紧张情绪,消除肌肉疲劳,保护视网膜的正常功效。当你进入森林公园,就会顿觉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无形中起到了保健作用。所以,凡是旅游胜地、疗养场所都是绿荫覆盖,苍翠葱茏;名山风景区都离不开森林、树木。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设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道理也就在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自然保护区13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7处。目前,宁夏林业系统已经建立各类保护区6处,总面积49.275万公顷,占全区保护区面积的89%,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处。属环保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有3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属农牧厅、国土资源局、农垦管理处的自然保护区各1处。

    从以上几点可看出,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作用。森林又是一种多成分的、多样化的植物群体,它占有的生态空间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所以稳定性也最大,是环境保护离不开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力种树种草,迅速提高宁夏的林草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发展宁夏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但绝大多数局限于工程措施,至于利用森林这一生物措施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仅仅是开始,我们希望宁夏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植树、种草、种花、绿化,美化环境,保障人们身心健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