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日新月异的推手-人造地球卫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科学卫星

    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它携带着各种仪器,穿行于大气层和外层空间,收集来自空间的各种信息,为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科学卫星根据用途的不同,安装不同的分析和试验仪器,进行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宇宙线、太阳辐射和极光等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

    军用卫星

    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侦察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测地卫星、预警卫星、截击卫星、反卫星卫星和核爆炸探测卫星等。

    军用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将各类卫星组成一体化天基信息网,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传输能力和融合能力,增强生存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工作寿命。

    技术试验卫星

    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的新材料、新仪器能否使用,必须先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检验,成功后才能应用。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通信卫星

    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通信卫星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我国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1984年4月8日发射的,命名为“东方红2号”,至今已发射成功了5颗。这些卫星先后承担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远程通信等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气象卫星

    是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所载的各种气象遥感器,可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

    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计算得出气象资料。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气象遥感器将向多样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它大大丰富了气象预报的内容,提高了预报精度。

    海洋卫星

    是主要用于海洋水色色素的探测,为海洋生物的资源开放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

    海洋卫星的任务是海洋环境预报,包括远洋船舶的最佳航线选择、海洋渔群分析、近海与沿岸海洋资源调查、沿岸与近海海洋环境监测和监视、灾害性海况预报和预警、海洋环境保护和执法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浮标、台站、船舶数据传输,海上军事活动等。

    地球同步卫星

    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运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的高度约为36000千米,线速度的大小约为每秒3100米。

    地球资源卫星

    是勘探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所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能获取地物目标辐射和反射的多种波段的电磁波信息,并将其发回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根据各种资源的波谱特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的资料。

    延伸阅读

    太空中的“人造物”:目前,太空中有5000吨“人造物”正绕着地球旋转,其中主要是人造卫星。地球上空约有860颗人造卫星正在工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