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格子-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来的老客户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营业部易主,自然会有一些流失。接管时的客户数是四百多户,但保证金和股票市值总额还不到五千万人民币。钱海又投入了一千万给俞轩做股票自营。以房地产起家的钱海,忽然一下子就爱上了股票。他告诉俞轩,他要把商界的朋友都尽可能地拉进来:“让那帮家伙把钱投到咱们公司——你做好准备,资金很快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先给你弄它几个亿,够不?”

    性格使然,俞轩对大话也要当真,自然要说:“别一下子铺那么大的摊子,这些钱已经够多了,我还得适应一下。”

    这种态度让钱海感到非常放心。他哈哈大笑,一再劝俞轩放开胆子干。

    大概是给俞轩撑面子,钱海把他当初开着去见俞轩的那辆宝马,连同一个司机“拨给”了营业部。俞轩上下班也坐上豪华“宝驴”了。

    营业部的日常营业倒也很简单,俞轩的兴趣当然主要在自营上。做了多年散户,忽然一夜之间步入了“机构”行列,这其中的自豪感成就感欣快感自然不必说了。他把经理室的门关牢了,在钱龙上精心挑选股票,准备建仓……

    他首先挑选的,还是他当散户时做的那些股票——华北制药、上海石化、四川长虹……这些股票看着比以前似乎更亲切了……按捺不住,他直接接通本公司的场内交易电话——

    “……买入华北制药,五块三毛五,一千——不……”以前他最多买过两千股,这习惯一时还真忘不了。“一万股!”

    买了之后,华北制药原价盘桓了一阵,开始一分一分地向下走。俞轩暗笑——出师不利呀!其实买完就跌也是俞轩非常习惯的一种情形。一想还有那么多资金呢,他还觉得跌得不够劲儿呢。

    二十分钟后,他在五块二毛六的价位上又买了一万股。

    到中午休市时,他已经买进了五万股。他算了一下平均价位,是在五块一毛八。而此时华北制药的市价是五块零七分。下午接着买……他给自己打气。

    下午一开盘,所有股票都一窝蜂地涨了起来。他只习惯“低位承接”,不敢追涨,只能眼瞅着大盘涨个不休。这时钱海打来电话:“……一万个人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股市大涨,你怎么不告诉我?咱们买了多少?”

    “上午买了五万股华北制药。五块多点。”

    “也就是说,你才花出去二十五万!赶紧接着买啊!”

    “已经涨了这么多了……”

    “我靠!我应该雇你当会计才对呀!这么谨小慎微,咱们哪辈子能挣钱啊!”

    “别光想着挣钱挣钱,没准儿一会儿就下来了。”

    “下来什么?银行的哥们儿传过来的信儿,又要降息了。”

    “是吗?连这样的消息你都能提前知道?”

    “咳!在中国有什么是不能知道的?你看看大盘,谁不知道?就你不知道——我真纳闷,你这些年怎么在股市活下来的……”

    “是啊,我谨慎,所以我活着。”

    “行!我不管,你是总经理,你自己弄。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把房租赚回来。”

    钱海用的是朋友间那种亲昵的斗嘴口吻,但俞轩听了还是心里不舒服。俞轩想第一天合作就如此冲突,看来自己以前的担心十分英明,好朋友真的不适合一起做生意。

    因为市场上有这个减息的传闻,直到收盘也没有一次深度回调。钱海证券的自营账户上,也就只有五万股华北制药。而且今天大盘股也不是热点,在盘中大面积疯狂上涨的情况下,华北制药只涨了两毛钱。账面赢利正好一万元。其实这在俞轩看来,一天挣一万已经是个奇迹了,但他能想到钱海会说什么——“一万?好,够撮一顿了……”

    当晚,降息的消息果然公布了。钱海又去俞轩家拉他出去吃饭。俞轩心烦,不去。钱海说:“市场有了变化,咱们得商量一下对策吧?现在不是我请你客了,这是工作晚餐!”

    俞轩一路上没说话。到了酒店,他突然说:“我就提醒你这一次——你要是再以什么狗屁‘董事长’的身份跟我说话,我马上就走人。”

    钱海反应快,连奔儿都没打——“天底下你最牛×!行了不?你不干,我买那营业部干吗?反正那是你的,你爱咋的咋的,放把火烧了我也不管……”

    这种吵架的方式让他们一下子回到了大学里。接下来言词虽然还是很刻薄,但两人实际上早消了气。钱海一面拿话儿往回拉,一面还不忘继续斗:“……除了这个‘钱海证券’,你还能找到另一家聘你做总经理的证券公司吗?”俞轩的回答当然就是:“除了这个‘钱海证券’,我犯不上当什么倒霉的经理吧?”

    随后,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分析降息后的形势。对宏观经济的判断,两人没有分歧,不过钱海主张利用这个经济增长周期,要把钱赚足,多买热点股题材股。而俞轩觉得市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上市公司黑幕重重,到处都是陷阱和定时炸弹,所以要以投资相对比较规范的大盘股为主。钱海讥笑俞轩由一个“个人散户”变成了“机构散户”。而俞轩坚信自己的投资理念总有一天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钱海小心翼翼尽量不以董事长的口气做出了这样的“建议”——在自营资金里划出一百万由俞轩自己支配,用于投资大盘股。而其他资金买什么要听钱海亲自指挥。俞轩想刚才他还亲口说过你把它烧了我也不管,这一会儿却又拿走了百分之九十资金的支配权……不过俞轩并不在乎这个,反而觉得这样自己的压力更小了。所以他马上表示赞同。

    饭后,钱海说今晚该放松一下。俞轩问他干吗。钱海道:洗澡。俞轩说回家洗得了。钱海失笑,神情有些暧昧,“回家洗个什么劲儿?跟我走吧,让你开开眼。”

    他们去了一家“洗浴宫”。开始没什么特别,确实洗澡。洗了之后穿上浴衣到了一个大厅,眼前确实“琳琅满目”了——靠墙坐着一长溜女孩儿。钱海走了一趟,把每个女孩儿都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挑出他最中意的那个。

    “你站那儿干吗?赶紧挑一个啊。”钱海喊俞轩。

    俞轩手足无措,根本不能跟眼前的女孩儿们对视。

    “哈哈哈……”钱海大笑,“这个给你吧。我再挑一个。你去陪他,给我照顾好啊!开个小房间……”

    后面发生的事情,也是钱海一直想探听的故事,但俞轩就是不告诉他细节。那天钱海在一个女孩儿身上尽兴撒野之后,等了半天也不见俞轩出来。他担心俞轩出什么事,叫领班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女班头回来,笑嘻嘻地说:在里面,好着呢。钱海大感意外——他这么厉害?我也没给他药吃啊,怎么会比我还厉害……又过了很久,才见俞轩出来。那个女孩儿还送他呢。钱海当然要认真看他们的表情——俞轩的脸上是一种发现新世界般的懵懂,而女孩儿则是毫不掩饰的依恋。

    上了车,俞轩眼睛只向前看,不主动说话,回答也简单。钱海开着车反而经常需要侧脸去看他的表情。

    “看来,以后咱们得经常来了呗?”钱海直接问不出来,只好套。

    “我不来了。”

    “怎么回事?没弄好?不对吧,我看那小姐对你挺着迷的……”

    “我是感到玩不起。回头一想其实挺累人的。”

    “靠!我就知道你——你跟小姐谈恋爱呢?这能不累吗?”

    俞轩一脸苦笑,“我必须爱她,不然就只有失败。”

    钱海感到非常新鲜,失笑道:“这么说你真爱上这小姐了?这么快就能?”

    “她是个人,她有可爱之处……”

    钱海大笑——“哈哈哈……该怎么说你好呢?是太单纯还是太虚伪?我看是兼而有之!你自己觉得呢?”

    “我不知道。”俞轩说这话的样子很认真。

    钱海知道再问不出他什么了,只好把话题扯到更“广泛”的层面去。“人不管有多大的不同,在性方面的需求却是差不多的。谁也不能彻底脱俗啊——你大概只差这一步就修炼成佛了……”

    “成佛可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是想活得简单点儿。”

    钱海一手把着方向盘,笑嘻嘻地侧过脸儿来:“那正是佛啊。”

    一百万,对于俞轩这个标准散户来说已经够多的了。所以他就安心操作起华北制药来。他以第一次买进时的那个价位为“标杆”,低于那个价就加码买进,高出那个价就卖出一部分。每天这么小买小卖,倒也做得有声有色,不亦乐乎。至于另外那百分之九十的资金,已经由钱海来亲自指挥了。开始是钱海打电话下指令,俞轩替他操盘。只合作半天时间,双方都觉得有些别扭。于是俞轩中午就从大户室抽出来一个报单员,让她专门接听钱海的电话,并按钱海的指令操盘。这个女孩儿就是俞轩“选美”选进来的,叫方舟。俞轩之所以挑了她,至少三个因素起了作用:一,她的名字有特点,让俞轩早就记住了;二,她是女员工里最漂亮的;三,她居然是一位文学爱好者。

    钱海有了“专用”的操盘手,感到放松了许多。下午开盘后,他买卖的频率显然加快了,一会儿买进,一会儿卖出。俞轩在一旁看着都觉得闹得慌。钱海猜到俞轩一定是这种感觉,还在电话里抽空问方舟:“俞总是不是又在苦笑呢?”

    方舟冲俞轩做了鬼脸,对着话筒说:“俞总没什么表示啊。”

    俞轩道:“你跟他说,别把自己炒晕了——他刚才报的卖价比买价还低呀。”

    方舟是这么转达的:“钱总,俞总提醒您,刚才卖陆家嘴那笔是不是报错了……”

    “没错没错,陆家嘴涨得太慢,让我很失望,我要换骑快马!”他故意夸张地对方舟说,“我在和俞总比赛,看看谁赚得多。你给当裁判!我赢他十倍不算赢——就照一百倍使劲儿吧。”

    等方舟给钱海报了单子,俞轩拿过话筒,直接跟钱海对话:“我说你过来多好,这么遥控不怕耽误事吗?”

    钱海笑道:“我这可是大公司啊,还有别的事业呢——房地产什么的,还有澳洲龙虾要到岸……哪个也不比股票轻啊。我都得罩着。”

    “行,你就这么折腾吧,别弄出精神病就好。”

    “还不是怨你,不肯分一点儿忧——什么也别说了,我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到时候乖乖听我的……哈哈,玩笑啊,别摔我的电话……”

    “现在不会。”俞轩也笑着说。

    “噢,我明白了,因为有美女方舟在旁边,你不能因小失大啊!”

    “胡扯,我可没想过这个。”俞轩怕方舟听出在谈她,说话有所顾忌。

    “你根本不用想,天生就有这份觉悟。谁还不知道谁呀。”

    挂断电话,他看到方舟显然“感知”了刚才的内容,就冲她笑了笑,打马虎眼:“这家伙居然要跟我比赛。我多少钱,他多少钱,是一个级别的吗?”

    “实力并不是全在金钱上啊。俞总好像不是那种习惯好勇斗狠的人,但人家跟你挑战,你也不能一味逃避吧?”她说得从容不迫。

    好个小妮子!俞轩感觉这个女孩儿的确不简单。他心不在焉地附和:“好啊,我就跟他比一比。”

    “俞总不会输的。”

    俞轩忽然来了调皮劲儿:“你跟钱总会怎么说?”

    方舟看准时机,使起性子来:“既然在俞总眼里,我是这样人,那我当然要说钱总赢啊!”

    “对,那也没错。”俞轩笑了。

    比赛刚开始,钱海买进的大批股票便大幅度飙升。几天后,钱海已经赚了四百多万。而俞轩那一百万只小赚了几万元。面对如此局面,俞轩不好嘴硬,只好在方舟面前主动自嘲:“钱总姓钱,我怎么比得了。”

    “比赛还没完呢,俞总不要这么早认输啊。我还是觉得俞总不会输……”

    “钱总都遥遥领先了,你还这么想?”

    “俞总就是那种永远也不会输的人。不过……”

    俞轩心里一跳——他猜到她要接着说什么了——这个小女子怎么这么轻易就看透了他?

    “……不过俞总也不是那种能大胜的人。”

    “我知道自己。”俞轩笑了笑。

    小女子担心自己得罪了老板,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了看俞轩。然后又说,“也许立于不败之地就是最后的赢家……”

    “说得好。”俞轩及时安抚了她。

    从方舟搬进经理室以后,俞轩的心情更好了。方舟接钱总的电话,一天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要打发。看来她对股票是不打算“热爱”了,倒总是跟俞总谈文学。两人混熟了以后,她说她其实刚认字的时候就看过俞轩的小说,只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金融市场上跟自己的“崇拜偶像”成为同事!此事在俞轩那里也是莫大快慰——在股市里遇到“文学青年”,自然是“他乡”里的“故人”,令俞轩格外地看重。人有了“看重”的事情之后,就会格外认真起来。俞轩现在不得不重视他跟钱海的比赛了。但他的目标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赢得方舟更多的关注。他买的还是他喜欢的那几只股票。方舟几天时间就归纳道:钱总炒股很理性,俞总则是感性的。

    比赛既然远远落后了,俞轩索性更加不关注战绩,兴趣全在与方舟的交流上。他把方舟没看过的作品一一拿来给她看,还将正在构思的小说讲出来,跟方舟讨论。这个过程当然是令人着迷的,他们身处闹市,而且是金融漩涡,但营造的却是一个别有洞天的风花雪月之地,常常不知不觉就发现大盘早已收市了。

    钱海也察觉到俞轩似乎不跟他玩儿了。但对他来说竞赛可是全方位的——他也许不是故意的,或者说是本能的——他也对方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你的声音真好!在电台当过主持人吧?”

    “没有。”方舟笑了。

    “你没当主持人,是电台的损失,更是广大听众的损失!”

    “钱总真能开玩笑。”

    “对了——我想起你的模样儿了!哦,其实是电视台损失更大……”

    俞轩从方舟的表情看出钱海电话的内容了。他怕难堪,索性出去,去各个部门巡视了一遍。他回来时,看见方舟正对着电脑出神。

    “俞总……”忽然看见他,方舟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

    俞轩心里感到十分不舒服。他说:“下班了,你可以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