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青草地-秀天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秋冬之际,我应文友之邀去了漂阳。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游了很多地方,但靠在我第二故乡金坛隔壁的深阳却从来没去过。我的一个朋友在那里当官时,也曾带信邀我去。再深究内心,说实在的,也是觉得漂阳和一般的县级市没有什么两样,想不着有什么名人衬托,也想不着有什么古迹可觅。

    车进漂阳市区。漂阳和江南的许多县市一样,城市建设发展得快,市面多见装瑛漂亮的商业大楼,我没有多在意,我的心沉浸在文友相见相叙的情感之中。

    来漂阳,少不了游天目。朋友这么说,我也这么想。我原听说,天目湖也就是沙河水库。水库嘛,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片地方四面围着山头,中间蓄着水。到我站在天目湖边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连往天边的水,中间围着一个个山头。便是这样连着的两个大水库,如张着的天目,天正下着若有若无或飘或止的细雨,把远处的山和水都连成了淡青色的一片,而眼前的水却越发显着如翡翠般地清碧。坐汽艇游湖,远远的前面一排黑点连成了线,线上的黑点沉浮摇曳,汽艇水波荡过去,慢慢地黑线一头贴着水面浮起来,整个黑线扯上了水天,又化作了一个个黑点,向远一点水面飞去了。原来那是野鸭。隐隐有鸣声传来,带着那细雨天中天水之色的气息。清清淡淡的,沁入人的心间来。下艇登上湖心的猴山,绕山而行,那边山凹之处,一片浅滩地,是猴群经常出没觅食的地方。心想着如何应付那些调皮的猴子,却见着一围静静的山脚,两只白色的鸟扇动着长长的翅膀悠悠地飞起来,仿佛翅膀轻轻地扇动着风的声息,迎着细雨斜插往天上去。原来那是白鹭。沿着铺着的石板路向山上去,也许猴儿都在山洞里避雨了,只见着路上几处猴粪,山道弯弯,穿着松林,石板道上铺满着松松软软如红地毯般的松针,有时须拨开两边伸过来的抖落着雨水的树枝,山头的小亭,依然有着新鲜的猴粪,仿佛猴儿在做着顽皮的藏躲的游戏。雨一时停了停,放眼望去,山和水都洗得很翠了。

    绕着天目湖往里,进天目山,车停在山里的横涧。车停处,便见村落后面连绵的竹林,沿着往上的山坡走进竹林里去,满目都被竹叶染成了青色,一根根靠近的竹子,便如画着一般地直挺苍翠。静静地一两声鸟叫,像是鸣在耳边,又像是在那远远的山尽处。看着竹的形态,听着竹的声息,说着竹的故事,嫩竹青青,竹皮泛白,便到了有用之材的时候了。山深之处,传来“壳壳”的伐竹声,应着满山的回声。微风过处遍林的竹叶,都在簌簌地颤动,仿佛要抖落下青翠之色来。从竹林再下坡来,几户水泥农家楼却在竹林围中,门前一面场,坐场上,密密的竹山便倚在身边,场边流动着浅浅的山溪水,都染着了那山色的青翠。原看到路边小店里的姑娘,过来倒水。虽然穿着城里的服饰,但那模样和举止,特别是一双眼睛静静地看人的神态,是那么单纯、那么小巧,那么白哲,那么精致,在城里绝难见着的美少女,看起来最多只有十七八岁,但她却是接待我们的文化站长的儿媳,并且已经有了三岁的孩子了。我没有见到其他山里的女孩,想也都和山水之色相映衬的吧。

    朋友介绍说,天目湖边翻过一个山头,有一倚山傍水处,搭着几间茅舍,里面可以住客,还配着液化气灶,可以自己拣野味开伙。时间太紧,也就没去,给我的心里留了一点遗憾,也留着一点向往。久居大城市,我实在想能结庐山水,让自己的心松松快快地感受到那一片自然的秀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