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从人的心路历程开始再回到朗读上,这期的节目主题是选择,当我看到王千源为了《钢的琴》这部小成本制作,中途资金断链,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拍完的电影,选择放弃更好的角色,心甘情愿地演好小角色时;当我看到徐静蕾深情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数度哽咽,面对失去最爱的奶奶,选择坚强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受别人影响时;当我看到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却选择当村官,把青春留给农村满怀梦想的年轻人时,我被他们生命中那些不同于别人的华彩感动。
让我没想到的是麦家会在节目中出现。
麦家一直以来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总是给人低调神秘的感觉。为了写《解密》他受尽折磨,长达11年的创作,耗费了他全部青春,半部人生。被退稿17次,共写了121万字,最终发表了21万字。《解密》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中国第一部被收进该文库的当代小说。他说:“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利益和名利的时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一个孤独的角落寂寞地写作。”这次他是以名家的身份出现的,可是在镜头前的他让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对儿子最深沉朴实的爱。他在讲述中每次眼含泪水的瞬间,都非常打动我,让我觉得为人父母的不易。
他说,初二那年儿子关上了房门,这一关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入他的房间,否则他就离家出走。没人知道他在房间干什么,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他几乎从来不走出那个房间,而每次的语言交流最后都会变成语言冲突和伤害。麦家庆幸的是自己每次在濒临绝望、想要放弃时,都没有绝望,而是理智地坚持下来,既然他没有办法找到让孩子听话的方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试图改造孩子,而是在一旁当起“守望者”。
好在他儿子在高考的最后三个月,突然领悟,学英语、学画画、学设计,报了八所美国的学校,考上六个。
儿子去美国上学时,他在他行李箱放了两个信封,一个信封装了2000美金,一个信封装着他写给儿子的这封被称为“2017最美家书”的信。儿子看后,回了他两个流泪的表情。就是那两个简单的表情让他潸然泪下,他终于度过了青春期的孩子和他抗争的这段艰难的岁月,并与自己的儿子达成和解。
直到现在,儿子已经走出迷途,他仍然会做梦,梦到儿子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一直觉得儿子曾经对他的伤害和亏欠,有一天会以爱的方式,加倍回报他。就像当年,他也曾经固执地伤害过自己的父亲一样。他曾有17年没有叫过父亲,他当兵,他写作,他离开家都是为了逃避和宣泄。孩子有这样的青春,是他犯的罪,是遗传了他的不良基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恨和伤痛,让一个儿子17年未曾叫过自己的父亲,节目中没有说。
这几天,我找了麦家老师以前的文章去读,无意间看到他写给去世父亲的一封信,我的眼泪几次被他信里的深情和懊悔逼出来。
麦家在信里说:“小时候每次挨父亲打,母亲总是安慰我说,爹打你是疼你爱你哪,不想让你被外边人打哪。我一直被母亲用心编的‘神话’蒙蔽,直到12岁那年,我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三个人打我一个,老师还拉偏架,把我打得鼻青脸肿。我气得要死,夜里不回家,堵在一户同学家门口,等着他出来,准备跟他决一死战。父亲知情后,提着一根毛竹抬杠赶来,我以为父亲是来替我报仇的,激动得扑上去,哭诉自己莫大的冤屈。结果父亲当着同学父母的面狠狠地扇了我两个大耳光,把我已经受伤的鼻梁都打歪了……父亲朝我要劈下的毛竹抬杠,如果不是被人阻止,我不死也废了。
“父亲没有问我打架的原因,是因为同学骂父亲是‘反革命’‘牛鬼蛇神’,骂我是‘狗崽子’‘小黑鬼’,我是为了捍卫父亲的尊严才打的架。父亲在我心窝里插了一柄刀,怎么也拔不出来了!从那以后,我变了,蔫了,废了,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在家里,像把笤帚一样任人使唤,却总是无声无息;出了门,我像只流浪狗一样,总是缩着身子,耷着脑袋,贴着墙边走路,躲着热闹和欢喜场面。我只跟自己交流,天天写日记,我至今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日记就是发誓以后不再喊你爹。”
直到麦家也成为父亲,直到父亲有次摔跤,和死亡有了一次会面,直到汶川大地震那年,父亲81岁了,他才忽然发现没有为父亲做的事太多。正在他准备回到父亲身边尽孝时,没有想到老天爷给了他一个惩罚,父亲已经认不出他,他得了老年痴呆症。之后三年,他一直在赎罪、补错——喂父亲吃饭,给他洗脚,抱父亲上床,给他按摩,大声呼喊父亲,希望父亲在偶尔清醒时给他一个笑容、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父亲什么都没给就走了。
麦家说,男人要在父亲走后才能真正成熟。
父亲的事让他学会怎样做父亲,他不想让儿子像当年的自己一样,他不想有那样的儿子。
我们都是从父母的身上学会怎样做父母。父母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无意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误解,我们会避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我们在学习做父母的过程中,对父母犯下的错、欠下的感情债,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遭遇。爱,就是恐惧、陪伴和守望。年少时,父母在我们心里威严又恐惧,他们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年老时,父母在我们面前小心翼翼,我们说什么他们听什么。想起麦家老师在节目中说的那句话就心疼难过得不行。他说:“陪伴儿子,说得难听一点,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一样,你得小心翼翼。”我们哪个做父母的不是像陪伴老虎一样守望着自己的孩子。明知孩子不知什么时候会伤害我们,还是会用怎么爱都爱不够,能替他们多想就多想,能为他们多做一件事是一件事的唠叨琐碎的方式爱着他们。
董卿对年轻人说:“当你突然意识到你的爸爸妈妈开始对你小心翼翼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出于一份恐惧,那是出于一份爱,让我们珍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